APP下载

《水形物语》:荒诞下的人性

2018-04-21邑人

读者欣赏 2018年4期
关键词:莎莉美苏物语

邑人

好的影片,一定要有一个好故事,还要有一两个好人物,《水形物语》就满足了这两种要素。先说人物,《水形物语》中的人鱼怪物,绝对会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成为经典,但这并没有掩盖住女主角莎莉·霍金斯的万丈光芒。

作为影片的核心人物,莎莉·霍金斯主演的女人公伊莱莎全片没有一句台词。因为,她是一名哑巴。而与之相对的,男主角则是一条怪物人鱼,同样全片没有一句台词。两个没有台词的人,他们之间的感情纠葛,贯穿全片,并没有因为没有台词而显得无聊。仅凭这一点,《水形物语》就值得称赞。

哑女伊莱莎只是一名默默无闻的清洁工,卑微地生活着。在她就职的科研所里,她居于最末端,属于人人都可以踩上一脚的人。但她依然是一个完整的人,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人,是一个有情感需求的女人。当她看到科研所里被研究的人鱼怪物时,没有感到惊恐,反倒像是找到了知己。因为那头怪物,从来没有任何人把他当成一条生命,只是把他当作一个被研究的对象。

兩个共同游离于社会之外的异端,于是就产生了一段奇妙的爱情。这爱情有违伦理,不为社会所容,却格外动人。尤其是两条生命交融在一起时,那种奇怪又动人的感觉就格外明显。伊莱莎明知不可长久,却又奋不顾身地扑上去,投身其间的感情追求,有种飞蛾扑火的感觉。不问世俗,只听凭于自己的内心,莎莉·霍金斯塑造的这个不漂亮的女人,因此显得格外美丽动人。

《水形物语》,首先打动人的就是这段怪异的人鱼之恋,还有伊莱莎这一光彩照人的形象。这段畸恋既满足了观众的窥视欲,还展现了不同种族之间的伦理关系,以及对社会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

当然,如果止步于展示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美则美矣,《水形物语》还不足够达到奥斯卡最佳影片的量级。陀螺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的厉害之处,在于他巧妙地将这段爱情故事安排在了一个特别的历史时期,述说出了更丰富的内容。

《水形物语》的故事发生在1963年的冷战时期。当时的世界因二战而被分成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美苏则分别是两大世界的领袖。此时,离战争结束已经差不多过去了20年,美苏争霸也进入了新的高潮期。他们将争夺的目标瞄向了外太空。6年之后,美国的阿波罗号宇宙飞船率先登上了月球,给了苏联一个沉重的打击。《水形物语》的故事,就发生在太空争霸的背景之中,成了一个注脚。伊莱莎所在的科研所里,上演的正是美苏争霸的一个小焦点。那个人鱼怪物,正是美苏双方共同争夺的一个试验品。

对于苏联来说,当然不能让竞争对手率先研究出什么成果来,要么阻止,要么窃取,就成为了核心目标。因此,在伊莱莎所在的这个科研所里,展现是美苏竞争的最前沿。美国人要研究怪物,苏联间谍进来也想研究他。而伊莱莎则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历史的核心区,走进了风暴眼,不自觉地成为美苏两国都要针对的聚光灯人物。至于发生在她身上的那段荒诞不经的爱情,其实只是节外生枝的副产品。

陀螺对美苏两国都怀有极端的批评态度,分别通过两国军方或谍方的高层人物表现出来,他们颟顸无知,愚蠢透顶,一心想着摆弄自己手上的那点权力,全然不在乎别人的死活。这方面,尤以迈克尔·珊农主演的科研所负责人为代表,蛮横霸道,残暴冷酷,象征了资本主义凶残的一面。还有美国的军方,甚至连研究的目的都不在乎,只想着一己之利。苏联一方,则不在乎基层卧底人员的生死,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格杀勿论。

相形之下,一些基层的人们反而更具有人性的光辉,伊莱莎就是这样的典型。还有她的清洁工同事黑人妇女泽尔达(奥克塔维亚·斯宾瑟 饰),对伊莱莎怀有深刻的同情与关爱,帮她打卡,帮她做逃离的掩护,对伊莱莎近乎是无条件的爱与宽容。

此外,还有苏联特工霍夫斯泰特教授(迈克尔·斯图巴 饰),尽管上峰命令他窃取研究报告,并杀死被研究的人鱼怪物,他却协助伊莱莎带着人鱼怪物出逃,以放归怪物重回大自然。他的抗命,以及他的双重身份,都为苏联及美国双方所不容,这也为他引来了杀身之祸,成为一名极具悲剧性的角色。

还有理查·詹金斯饰演的画家,他收留了伊莱莎,并对她怀有拳拳的爱意,也在时时帮扶着伊莱莎,同样散发人性的色彩。

就这样,《水形物语》从一个很小的切口来转入,通过一个看似荒诞的故事,层层传递出深意。表面看,打动人的部分是爱情,更深之处则是人道主义的光辉。

当然,《水形物语》也是有瑕疵的。它的主题尽管是在赞扬人道主义,但表现的依旧是个人英雄主义,它让一名女性清洁工变成缓解美苏争霸的润滑剂。大的程度上讲,这依旧是典型的好莱坞故事的套路,尽管隐晦了很多。

猜你喜欢

莎莉美苏物语
冬日物语
莎莉和巫师
第16名也很优秀
十号物语
第16名也很优秀
萌虫物语
抗战胜利后美苏国共在东北地区的利益诉求研究
二次元旅行
浅谈美苏冷战的最终形成
本期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