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氧技术在威尔兹窑的研究及应用
2018-04-21刘志民
刘志民,王 林
(云南云铜锌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000)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湿法锌冶炼标准法工艺的锌产量约150万t/a,约占全国锌产量25%。标准法通常为两段硫酸浸出--火法处理浸出渣工艺。典型的火法设备有威尔兹窑和烟化炉两种,其中威尔兹窑工艺发展历史较为悠久,在国内诸多的锌冶炼企业广泛应用。威尔兹窑处理锌浸出渣工艺,通常使用价格较高的焦丁,并且由于烟气量大、筒体散热大、不完全燃烧残碳较多等问题,导致该工艺能耗较大、生产成本较高。
1 富氧燃烧理论基础
燃烧是由于燃料中可燃分子与氧分子之间发生高能碰撞而引起的,所以氧的供给情况决定了燃烧过程完成得是否充分。用比通常空气(含氧21%) 含氧浓度高的富氧空气进行燃烧,称为富氧燃烧,简称OEC。
2 威尔兹窑的工艺原理
常规锌浸出渣的主要成分是ZnO·Fe2O3,锌的主要存在形态为:ZnO·Fe2O3、ZnO·SiO2、ZnSO4、ZnO、ZnS。挥发窑处理锌浸出渣一般是用用焦粉(或煤粉)作为燃料兼还原剂,锌的化合物在窑内下部分解生成ZnO,ZnO被C或者CO还原生成蒸气,Zn蒸气在要上空有被O2氧化,最终ZnO进入烟气系统,冷却后利用收尘器捕集回收,得到ZnO粉烟尘。其主要反应如下:
锌浸出渣中的锌主要以铁酸锌、硫酸锌、硫化锌、氧化锌及硅酸锌等形式存在,而铁酸锌中的锌约占浸出渣含锌总量的50%~60%,其反应如下:
3 试验
3.1 试验
44m威尔兹窑富氧试验第一阶段实验试验时间为412.8小时。实验期间共处理浸出渣干重3022.11吨,消耗焦丁干重1073.51吨,消耗氧气(气态)117948m3。结合44m窑实际生产情况,逐步提高混氧后富氧浓度,将富氧空气浓度由23%逐步提高至25%左右。44m威尔兹第二阶段富氧试验时间为888小时,试验期间共处理浸出渣干重6845.07吨,消耗焦丁干重2508.8吨,消耗液氧237m³,折合气态氧气213.51m³/h。富氧浓度按照25%。
3.2 结果与讨论
(1)工艺控制参数。在工艺控制条件上,富氧二阶段试验风压、减压前后压力、窑头供氧压力、氧气及窑身转速变化不大。窑尾温度相比富氧前提高106℃,相比富氧一阶段提高57℃,布袋入口温度相比富氧前提高26℃,相比富氧一阶段提高8℃,布袋出口温度相比富氧前提高11℃,相比富氧一阶段有所降低。
(2)工艺技术指标。第二阶段富氧试验期间,窑渣含锌1.02%、铟153.96g/t,相比较富氧前及一阶段富氧试验,二者均有明显降低。随着处理量的增大,氧化锌粉含Fe有所升高,第二阶段富氧试验期间,表冷粉含铁4.96%相比较富氧前增大3.81%,比富氧一阶段增大3.07%,布袋粉含铁1.05%,相比富氧前增大0.68%,比富氧一阶段增大0.6%,初步判断为因富氧后随着处理量的提高,烟气量增加,导致烟气流速提高所致。
表1 工艺控制条件情况
(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从表2中可看出,富氧浓度由20.5%,提高至25%后,焦比指标明显下降5%~8%;锌、铟回收率在第二阶段摸索出操作经验后,趋于稳定,较富氧前有所提高。
表2 富氧前后工艺技术指标
(4)分析结果。富氧改造前测试结果:根据热平衡计算结果,分析威尔兹回转窑生产过程的能量平衡,可知在能量投入方面,焦丁中所含碳的燃烧热占主要部分(97.42%),浸出渣中可燃硫的燃烧热只占较少部分(0.64%);在能量损失方面,重点损失的地方为烟气带走的热量(37.78%)、渣中残炭导致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30.35%)、回转窑表面散热(15.02%,包括冷却水热损失3.76%)。其中,残炭量占总投入干焦丁量的19.41%,相当于每处理1吨浸出渣约损失干焦丁79.94kg。
富氧改造后结果:根据热平衡计算结果,分析威尔兹回转窑生产过程的能量平衡,可知在能量投入方面,焦丁中所含碳的燃烧热占主要部分(97.42%),浸出渣中可燃硫的燃烧热只占较少部分(0.59%);在能量损失方面,重点损失的地方为烟气带走的热量(40.06%)、渣中残炭导致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20.73%)、回转窑表面散热(11.75%,包括冷却水热损失3.76%)。其中,残炭量占总投入干焦丁量的14.73%,相当于每处理1吨浸出渣约损失干焦丁35.71kg。
4 结论
锌浸出渣挥发窑采用富氧后,富氧浓度由21%提高至25%,浸出渣处理能力提高20%~40%,且确保主要有价金属锌、铟回收率;固体燃料率(焦率)可降低5%~6%;热利用效率大幅度提升,生产成本明显下降。
[1]沈光林.膜法富氧技术用于节能研究[J].节能,1996,(9):29 -30.
[2]陈永星,范正赟,刘征建,张建良.《高炉富氧鼓风技术的理论分析*》(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