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臭的秘密
2018-04-20殷佳妮
殷佳妮
在开展大班“我自己”主题活动的过程中,我们班的孩子提出了许多有关人体的问题,其中有五六个孩子不约而同地提出了有关臭臭的问题,排便与健康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大班孩子喜欢探究、乐于挑战、已有一定的交往能力,若能通过自己的探究,了解什么是健康的臭臭,感受到健康生活的快乐,将终身受益。为了鼓励孩子通过自己的行动解决真问题,培养孩子的学习素养,我们支持孩子开展了项目活动“臭臭的秘密”。
一、臭臭话题的由来
●臭臭问题大爆炸
“臭臭的秘密”吸引了我们班的大部分孩子,孩子们提出了许多有意思的问题,比如,为什么有时臭臭是一颗颗小圆球?为什么冷饮吃多了会拉稀?為什么臭臭的颜色会不一样?也有孩子诉说了自己的烦恼:“今天早上我排出了红色的臭臭,这可怎么办?”“我每次过敏就要喝中药,这时就会排出又干又硬的臭臭,屁眼很痛。”“我得过肠胃炎,拉稀的时候会一直去厕所,而且肚子很痛。”为此,我们创设了问题箱(见图1)和互动墙(见图2),希望收集孩子们真正感兴趣的问题,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
●我们的价值判断
“学会自我保护”是孩子们通过“我自己”主题活动需要掌握的核心经验,排出健康的臭臭有助于孩子健康生活,进而支持孩子学会自我保护。我们又分析了孩子的已有经验和当前发展水平,他们能主动探究、积极思维,会运用语言、艺术等多种方式表达与表现,这对项目活动的开展有一定的推进作用。
●驱动性问题的确立
“臭臭”项目组成立了,6名孩子成为项目组成员。如何在众多问题中确立一个驱动性问题呢?我们首先让项目组的孩子排除一些答案唯一且容易解决的问题,比如,很臭的便便是健康的吗?类似这样的问题只要通过查阅资料或采访专业人士便能得到答案。接着,我们又将剩下的问题合并,最终通过优化,确立了驱动性问题——怎样排出健康的臭臭。这是一个涉及“我自己”主题活动核心经验的问题,也是一个大部分孩子感兴趣的问题。
二、怎样排出健康的臭臭
●了解大家的排便情况
在组长文文的提议下,项目组成员开始了第一步行动,他们准备通过小记者采访的方法调查班里哪些小朋友能排出健康的臭臭。但采访进行得并不顺利,他们遇到了一系列问题:生病的小伙伴好多天没有来幼儿园了怎么办,有的小朋友说不清楚自己有没有排出健康的臭臭,有的小朋友说有时健康有时不健康。显然,想要获得班里每个孩子的排便情况,仅仅采用这种方法是不够的。于是,我们设计了一张有关健康臭臭的调查表“你的臭臭健康吗”(见图3),投放到项目资料库里,希望通过调查表引导孩子学习一些获取信息的方法。
孩子们发现了调查表,第二天在爸爸妈妈的协助和支持下,所有调查表都被顺利回收。面对这么多份调查表,孩子们又陷入了困境:怎样才能让大家都知道调查结果呢?为了让孩子们能更直观且科学地使用统计的方法,我们准备了相同规格的乐高积木供孩子们表征他们的调查结果。调查结果分别是每天能排出健康的臭臭、有时能有时不能、常常不能(见图4)。我们给予这样的支持是基于对数学领域中统计核心经验的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梳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健康的臭臭是怎样的
项目组的孩子通过统计发现班上竟然有11个小朋友总是受到排便困扰,看来让大家知道如何排出健康的臭臭非常有必要。可什么样的臭臭是健康的呢?项目组的孩子带着新的问题开始探索。自从阿信利用从资料库里获取的信息成功解决问题后,项目组的孩子每次遇到问题都会主动去资料库寻找有用的信息,我们也常常根据项目活动的进程来提供资料。一次,文文在资料库里发现了绘本《呀!便便》。书中这样介绍道:你留意过自己的便便吗?其实它们都是各种颜色各种形状以及各种气味的,因为我们每天吃的东西和身体状况的不同会让便便变得不一样。项目组的孩子想把自己的发现告诉更多的小伙伴。他们商量要用各种物品来代替不同的臭臭(见图5),澄澄笑道:“我觉得巧克力很像臭臭,我们可以用巧克力代替。”第二天,项目组的孩子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巧克力,可有的臭臭并不像大家带来的巧克力,比如拉稀时的臭臭。这时,可可建议用颜料代替稀稀的大便,这是个非常不错的办法。不一会儿,各种样子的臭臭都被孩子们找到了合适的替代物。他们用巧克力、橡皮泥和颜料等表征出了各种臭臭的外形。因为巧克力、橡皮泥、颜料裸露在外容易变形或干裂,孩子们到“材料超市”(见图6)找来透明袋子,把臭臭的模型装进便于观察的透明袋子里(见图7)。这样的展示成了“臭臭”项目活动中的一大亮点,常常吸引孩子们驻足研究和讨论。
●这些因素会影响排便
孩子们不断产生新问题,有的问题甚至教师也不能立刻解答。于是,我们又开辟了纸笔区(见图8),试图通过投放平板电脑和机器人帮助孩子们找到在资料库里找不到的信息。
孩子们获得大量零星的经验后,晴晴提出了疑问:“妈妈说吃水果能帮助排便,可是为什么我吃了红心火龙果就会排出红色的臭臭呢?”澄澄急得跳起来说:“不好了!你肯定得了很严重的病,要马上去看医生。我爸爸说医生就是通过便便的颜色来判断这个人是不是生病的。”萱萱反对道:“不一定,我妈妈告诉我婴儿排出的臭臭如果是绿色的,也是健康的表现。所以,排出红色的臭臭不一定说明生病了。”阿信说:“我今晚回家问问爸爸就知道了,他可是专门给病人做肠道手术的专家。”孩子们的对话让我们感受到他们具有批判性思维,也能灵活地解决问题。于是,我们主动联系了医院的消化道专家,希望通过和医生爸爸的对话解开孩子们的疑惑,帮助他们获得相关的经验。在和医生爸爸多次沟通后,我们建议医生爸爸通过一些有趣的影像资料或小实验来帮助孩子理解食物经过口腔、食管、胃、肠道变成臭臭从肛门排出的过程,用有趣的情景表演让孩子了解影响健康排便的各种因素。比如,医生爸爸介绍肠道里有许多细菌,如果常常吃薯条、蛋糕等食品就会唤醒一种不好的细菌,这样我们的肠道就会运动得更慢,臭臭在肠道里待的时间越久,就会变得越干,还会发酵变臭,所以想要排出健康的臭臭一定要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垃圾食品,多做一些能帮助肠道蠕动的运动,等等。
●能帮助肠道蠕动的运动才有效
通过医生爸爸的介绍,孩子们了解到影响健康排便的因素主要有饮食、运动、生活规律和好心情。这时,问题箱里又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滑雪能帮助肠道蠕动吗?”“如果有的地方不适合跳绳,那还有什么运动能帮助我们的肠道蠕动呢?”为此,项目组的孩子又进入了新一轮的探索。于是,我们在班级里创设新的问题互动区,呈现两种不同的观点:“所有的运动都能帮助肠道蠕动”和“不是所有的运动都能帮助肠道蠕动”。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猜测表达了各自的观点。有的孩子认为所有的运动都能帮助肠道蠕动,因为所有的运动都会动起来,肠道也会跟着动,而有的孩子认为只有锻炼到腹部的运动才能帮助肠道蠕动。于是,项目组的孩子开始进行实验,每个孩子各自选择一种不同的运动项目,最后通过对比来得出结论。虽然我们深知这样的实验是不科学的,但我们依然给予支持,因为比起实验的结果,我们更关注孩子在解决问题时的探究精神以及解決问题后的反思。
●第一次发布会——排出健康臭臭的小秘诀
孩子们通过几周的实验,得出了有关排出健康臭臭的四个小秘诀,他们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了下来(见图9)。秘诀一:想要排出健康的臭臭就要少吃垃圾食品,少喝饮料,多喝水,多吃粗纤维的果蔬。秘诀二:在幼儿园里,能帮助我们肠道蠕动的好办法有跑步、跳绳、踢足球,除了这些,还能通过按压穴位来帮助肠道蠕动。秘诀三:所有的食物都要经过8~10小时才能顺利地变成臭臭,所以我们一定要吃早餐,每天早起,这样才能排出健康的臭臭。秘诀四:好心情也很重要,如果总是垂头丧气、担心、紧张和生气,就排不出健康的臭臭,所以一定要多微笑。
我们尝试搭建平台,鼓励孩子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当项目组的孩子知道自己有机会通过发布会向大家播报这些小秘诀时,他们既兴奋又担忧,兴奋的是终于能向大家展示自己研究这么久以来的成果了,担忧的是这么多成果到底是由组长一个人播报还是由大家一起播报,如果播报完后大家提出很多问题怎么办。经过讨论,孩子们希望大家合作展示,因为这样既能让全班孩子知道这些成果是大家共同努力取得的,也能一起来应对同伴提出的新问题。在筹备发布会的过程中,每个孩子都要回家练习,或利用个别化学习活动的时间进入乌南电视台练习(见图10)。每天活动结束前的10分钟是大家练习的时间。就这样,孩子们顺利地完成了第一次项目发布会。发布会不仅让项目组的孩子有机会大胆自信地表达,也让其他孩子了解了项目活动的推进情况,项目组有需要时还能招募一些对此感兴趣的小伙伴。
三、怎样让更多的人知道如何排出健康的臭臭
●拍广告计划的确立
孩子们感兴趣的问题逐一被解决后,阿信提议:“我想让家里人都知道如何排出健康的臭臭。”澄澄说:“我觉得有必要让幼儿园里的人都知道,因为健康的臭臭代表身体健康。”阿信补充道:“我们中国人都需要知道。”澄澄说:“我觉得还是让地球上的人都知道吧!因为健康对全世界的人来说都很重要。”由此可见,孩子们已有较好的社会归属感,能从自己想到别人了。那有什么办法能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如何排出健康的臭臭呢?通过讨论,孩子们想到了广播、海报、乌南电视台、发布朋友圈和拍广告等不同的途径。面对大量的信息,我们帮助孩子运用图表列出了想让谁知道以及想到的所有办法,希望以此帮助孩子分析这些途径各有什么优势与不足(见图11)。最后,孩子们通过投票确立了下一步计划——拍广告。
●拍广告前的准备
我们深知拍广告对于孩子而言不是一件易事,所以围绕拍广告设计了一份调查表,内容包括:广告放多长时间?广告有背景音乐吗?广告里有几个人?广告里有人说话吗?广告里说了什么让你印象深刻的话?希望以此帮助孩子丰富有关广告的经验。经过调查,孩子们发现广告与电影、电视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广告比较简短,每一则广告都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广告语。广告拍摄时也要进行分工,导演、演员、道具制作人员等都有各自的工作内容(见图12)。对广告和相关工作有进一步了解后,孩子们开始分工创编剧本了。他们运用绘画和前书写来表现不同的排便秘诀,还给不同的角色配上了有趣的台词和动作。可是演员真的能看懂这样的剧本吗?忘记台词时怎么办呢?为此,我们又增添了点读笔,这样演员忘记台词时就能反复听和练了。
我们追随孩子的需求,支持孩子运用不同的方式大胆表征。不久,有关健康系列广告的剧本诞生了(见图13)。
●先拍谁的剧本
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己的剧本拍摄成广告,可是先拍谁的广告呢?孩子们争论不休,澄澄认为拍摄广告的先后不该由组长决定,这样不公平。但文文说在活动之前就讨论好了规则,如果要先拍澄澄的广告也要说出理由来。虽然孩子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在讨论,但我们并没有介入,因为这样的讨论对孩子的学习有价值,能帮助孩子理解每个人的想法是不一样的,可以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法。对于先拍谁的广告,我们并没有支持孩子采用点兵点将、石头剪刀布等方式来决定,因为我们注意到孩子们已经开始关注什么是公平。为了帮助孩子在真实的情境中理解公平,我们运用集体分享交流的方式,让两位都想先拍自己广告的创作者分别向大家说出自己的理由。通过大家的评选,系列广告的拍摄终于分出了先后。
●我们想要一个真正的摄影棚
拍摄广告期间,孩子们分工合作。萱萱在为大家做道具,可做好的道具总是被破坏。她把项目组的小伙伴们召集起来,希望大家一起想办法。可可建议把做好的道具放在一个很高的大家都拿不到的地方,瞳瞳提议大家轮流站岗看管这些道具,但文文认为这不可行,因为大家不可能从早到晚都站岗。阿信想到了把道具藏进箱子里,还要把箱子放在很低的地方,最好加把锁。这天孩子们离园后,我们在班上一个现成的柜子上加上一扇门,打造了一个道具柜。第二天,孩子们发现道具柜后兴奋极了,还在道具柜上贴上了禁止打开的标记。道具柜的出现引发了孩子们更多的想法。可可的妈妈是电视台的监制,可可曾去过摄影棚,她告诉大家如果想要拍好广告,就要有一个摄影棚。我们班级所有孩子都参加过一期少儿频道的“潮童天下”的节目,他们进过摄影棚。于是,我们将无纺布挂在一个架子上,在电视台工作的妈妈提供了灯,一个简易摄影棚就做好了。孩子们满足需求后,瞬间便进入了各自的角色。
●我不想做演员
随着第一则广告的成功拍摄和发布(见图14),又有不少孩子想要加入项目组。珺珺擅长画画,但被招募为新组员后,并没有成为道具组成员,因为拍第二则广告需要的是一名演员。当导演把这个消息告诉珺珺时,一向不爱表现的珺珺默不作声,但几分钟后她还是答应当演员了。前一则广告的演员文文这时成了导演,她非常熟悉拍摄广告需要做好哪些工作,比如练熟台词,边说边做动作,表情要做到位,演员之间要无缝衔接,等等。
在一次拍摄后,文文召唤所有演员来到摄像机前回看刚才拍摄的内容,她一边看一边说:“珺珺有的地方还不熟练,有的地方又连得太快了。”珺珺点点头。接着,孩子们又进行了一次次的排练。每次文文总会指出珺珺存在的问题,比如台词不熟练、出场晚了、表情没做到位、道具没有及时更换好。珺珺终于受不了了,她轻声告诉我们自己想要退出项目组。但我们并没有支持她的决定,而是以顾问的角色介入其中。这主要是出于三方面的考虑:第一,希望帮助在广告排练中多次受挫的珺珺及时转化消极情绪,学会一些疏导情绪的办法。第二,肯定孩子们的反思行为,帮助孩子们了解反思是成长和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第三,尝试提供一些策略帮助导演和演员顺利地排练好广告,比如,演员台词不熟练时,可以分句练习不熟练的台词;需要断句时,可以使用心里默数的办法来停顿。我们通过介入让每个孩子认识到学习中遇到困难是常有的事,除了退出还有更多解决困难的办法,同时培养了孩子的学习品质。最终,由孩子们自主排练演出的健康系列广告终于顺利发布了。孩子们通过健康广告发布会向更多的人传递了健康的信息,也让大家感受到他们是一群有能力的学习者。
在整个项目活动中,孩子们感兴趣、乐思考、会合作、敢挑战、愿表达,他们获得的经验是整合的、促进的能力是多元的。教师要做的是发现孩子的学习轨迹,用心观察孩子,分析孩子的行为,不断给予孩子支持和引导,促进孩子的学习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