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学概念变成孩子喜欢的味道
2018-04-20陈艳婷
摘 要:科学概念课是科学课中指导学生形成科学概念的一类课型。学生科学概念的形成与探究活动的组织密不可分,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本文围绕二者的紧密关系展开论述,浅谈如何将科学概念讲成孩子喜欢的味道。
关键词:科学探究;科学概念;教学策略
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与深化,“科学概念”与“科学探究”开始进入教学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的视野。科学概念缺乏科学探究,科学探究缺少核心内容,这些都是摆在一线老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笔者认为,在科学概念引导下的科学探究才是有效的,在科学探究实践中建构的科学概念才是内化的,二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
一、 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的概述
如何使科学探究成为科学概念形成的有效教学策略?如何把科学概念讲成孩子喜欢的味道?首先要了解他们二者之间的关系。
1. 科学概念的概述:概念是客观事物本质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它是通过分析、比较、抽象和概括而形成的。但是,由于概念形成的途径不同,儿童头脑中的概念有科学的概念,也有不科学的概念。比如,小学生都知道许多动物是“鸟”,也经常使用这一概念,但如果问他什么是“鸟”时,他们会说“鸟是会飞的”。他们认识不到“羽毛”是鸟特有的本质属性。因此,在这类科学概念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就需要让学生经历一个比较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如: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周围的材料”中“硬度”、“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沉浮的能力”等科学概念的教学。学生经历从“猜测——实验——验证——结论”这样的探究过程,产生旧知与新知的冲突,从而深入地建构自己完整的科学概念体系。
有些科学概念是学生在之前的生活经验中基本没有相关的认识,这类科学概念相较学生而言比较陌生、抽象。因此,在这类科学概念的教学过程中,猜测环节是可以跳过的,科学探究以丰富多样的观察活动为主。如: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水和空气”中“液体”、“气体”“黏度”、“密度”、“表面张力”等科学概念。碰到这类学生比较陌生的科学概念,授课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观,用眼睛观察,用耳朵倾听,用手去触摸和记录,用鼻子去闻,甚至借助课外阅读相关资料的方法,通过这样多样的获取信息的方法,使抽象的科学概念转化为具体的身边的感观经验,从而形成感性的科学概念。这类课型在中年级段出现的次数比较多。如: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新的生命”中“花”、“果实”、“种子”、“繁殖”等通过考察实践形成科学概念的教学;我们可以在课内通过图片的展示、资料阅读的形式等,先对“花”、“果实”、“种子”、“繁殖”这些科学概念有一个比较初步的认识,然后再把课堂引申到课外,让学生在大自然的陶冶下再次触摸这些科学概念,形成感观认识。再如: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食物”中“营养”、“均衡”、“生食”、“熟食”、“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也是可以通过阅读活动获取科学概念的教学。
2. 科学探究的概述:科学探究作为一种个体通过自主地调查和研究来认识和解释自然的活动,是以自然界为对象的,它要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运用各种科学方法。
在学习领域,科学探究大体经历了“提出科学性问题——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假说或猜想——收集证据——形成基于证据的解释——评估解释——检验与推广结果”等六个阶段。科学课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是因为“探究是儿童的天性”,更因为“科学探究是科学的本质”,但是,不是说所有的科学课都必须采取按部就班的科学探究式教学,非得按照其形式或具有其形式不可,而是说探究式谈及的是外在的形,探究性揭示的才是内在的神,那些形似神离、有形无神的活动哪怕是探究式的对于科学课的学习、儿童的科学素养发展而言并没有多大的教育意义。因而,科学教师教学科学概念课时不仅要认真研究与设计探究活动本身,还要关注活动间的价值结构与时空结构,使之承载并彰显科学课的探究性。
二、 让有趣的科学探究帮助孩子形成感性的科学概念
没有科学探究的科学概念是乏而无味的,脱离科学概念的科学探究也是缺乏指向性的,如何把孩子喜欢的科学探究融入到科学概念教学中,是科学教师们要为之而努力的趋势,也是每个孩子形成科学概念的必经之路。
在科学课的活动过程中,通过生成情境,可以将传授知识由静态变成动态,由平面变为立体,从而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我们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都是从问题开始产生求知欲的。因此,在科学概念教学伊始,设置一个有趣的问题情境就是成功的一半。比如在教学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时,引用学生耳熟能详的“烏鸦喝水”的故事,通过动画展示,一下子就在课堂开始抓住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未知欲。学生会想“乌鸦喝水”和这节科学课有什么关联呢?那么教师在此时抛出一个问题“如果当年乌鸦喝水找到的不是石头,而是树枝,它还能很快地喝到水吗?”学生会回答“不能!”教师紧而追问“为什么?”学生会说“因为石头在水里是沉的,而树枝在水里是浮的。”教师进一步追问“那你想知道为什么吗?”通过这样指向性明确的问答,就很自然地把这节课的课题引出来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抛砖引玉地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它的材料有关”这一科学概念渗透到孩子参与的探究活动中了。借助这样生动有趣的课堂互动,将科学课变成孩子喜欢的味道,进而让学生猜一猜,探知学生的前概念,很多学生会猜测回形针在水里会浮。然后通过实验,学生会发现,回形针在水里居然是沉的!学生在经历像这样新知与旧知的冲突中,深入地认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材料有关”这一科学概念,这节科学课就充满了孩子喜欢的味道。
综上所述,如何让有趣的科学探究帮助孩子形成感性的科学概念,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更离不开教师的幕后焦虑。所谓幕后焦虑,就是教师课前基于如何把科学探究与科学概念结合起来所作的思考。实践出真知,未来的科学探究之路还要靠广大的一线老师共同钻研与反思,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小静.促进儿童科学概念的形成[J].科学课,2009(6):18-19.
[2]陈琴.科学探究本质、过程与特征的思考[J].教育科学,2005,21(1):1-5.
[3]彭秀芹.情境——科学探究的铺垫.小学科学.[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10):92.
作者简介:陈艳婷,福建省泉州市,泉州鲤城区第三实验小学(新步学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