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托育供给严重不足
2018-04-20郭鹏
郭鹏
全国人大代表、新野鼎泰高科精工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馨
2017年,携程亲子园事件发生后,立刻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除呼吁尽快填补育儿机构监管漏洞之外,更多讨论聚焦在事件所折射出的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供给严重不足上。
有分析指出,一方面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使托育需求持续增加;另一方面,托育机构缺乏、标准制度缺失、监管混乱及托育市场“发育不良”等现状凸显。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幼有所育”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但是,谁来育、怎么育成为公众关心的话题。针对当前婴幼儿托育事业面临的困境,《民生周刊》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新野鼎泰高科精工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馨。
民生周刊:有不少家长反映,现在幼儿园很少开设小小班,多数幼教机构只接受3岁以上儿童。所以,0~3岁的婴幼儿大多只能由父母等家中老人照看。在您看来,全面二孩时代来临后,0~3岁婴幼儿托育存在哪些问题?
王馨:我也听过一些家长有类似的反映。目前,随着新生儿数量持续增加,对应的社会教育服务明显不足,因此出现了0~3岁婴幼儿大多由老人照看的情况。如今,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大部分80后父母需要工作,面临生活压力,无法辞职专心带孩子,只好交给家里的老人。但是,随着我国延迟退休政策的逐步落地,由老人照看孩子的传统方式也将受到挑战。
父母无法全职照顾婴幼儿,依靠老人照看的方式也难以为继,这意味着0~3岁婴幼儿的照看工作更多地要由社会托育机构完成。但目前的情况是,现有社会托育机构数量严重不足,且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民生周刊:也就是说,0~3岁婴幼儿的托育渠道还很窄?
王馨:是的,2014年的《中国人口统计年鉴》显示,3岁以内的婴幼儿有7000万,而2017年国家卫计委公布的0~3岁婴幼儿的入托率仅为4%,远低于发达国家50%的水平。这说明,我国至少有6720万的婴幼儿托育需求无法通过市场得到满足。
民生周刊:以前,各地存在许多类似“机关托儿所”的机构,现在却很少见,是什么导致了公共托育服务的萎缩?
王馨:上世纪80年代,托儿所几乎遍布城乡,大中城市的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都能看到托儿所。
1995年,根据当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的数据,全国有各级各类托儿所、幼儿园近45万所,大中城市儿童的入园要求基本得到满足。在1995年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全国有幼儿园18.04万所。也就是说,1995年中国各级各类托儿所有26万多所,接近27万所,托儿所比幼儿园的数量要多40%以上。
2000年后,随着中国经济体制转型,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纷纷剥离托育机构等社会化服务职能,加上出生人口下降等因素,幼儿园数量大幅度下降。特别是集体开办的幼儿园更是数量暴跌,托儿所也遭遇同样命运,减少得更为彻底。
到2017年,全国婴幼儿在各类托育机构的入托率仅4.1%,中国城市3岁以下儿童入托率不到10%,而发达国家3岁以下婴幼儿入托率为25%~55%。
民生周刊:那么,我国社会托育机构目前发展情况如何?
王馨:目前,我国托育服务总体目标不明,部门职责不清,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缺位,托育机构建立和服务标准双缺失,社會办托育服务的积极性受到极大遏制。市场上招收3岁以下幼儿的机构,大多以早教为主,主要是为幼儿开设音乐、美术及智力开发的课程,存在费用高昂、上课时间不配套等问题。
我国社会力量办学在经济、财力、场所、人员等方面有着严格要求,托育机构的建立均参照社会力量办学实行,门槛高,缺乏有效学习经验。国家尚未出台关于其他学前教育机构(托儿所、早教中心等)的相关管理规定,过去制定的种种关于幼托的标准,目前已不适合,有些甚至成为阻碍和束缚,这就造成社会力量申请开办托育服务困难重重。
民生周刊:有观点认为,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幼有所育”排在民生新进展第一位,可见地位之重要,您对此怎么看?
王馨:可以确定的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人们对于婴幼儿社会托育的需求会呈进一步上升趋势。2016年上半年,国家卫计委在北京、上海、广州、沈阳等10个城市进行的调查显示,当前婴幼儿家长对托育服务的需求较为强烈,婴幼儿托育服务供需矛盾较为突出。
在被调查的已生育一孩而不打算生二孩的母亲中,有60.7%是出于孩子无人照料的原因。调查的全职母亲中,近1/3是因为孩子无人照料而被迫中断就业;超过3/4的全职母亲表示,如有人帮助带孩子,将会重新就业;超过1/3的被调查对象表示有托育服务需求,其中家长对2~3岁幼儿托育的需求最为强烈。目前,有近80%的婴幼儿由祖辈参与日间看护,而被调查对象更希望将孩子送往专业的托育机构。
从上述调查统计数据看,目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推动社会托育服务事业的发展是关系到人民福祉、国家二孩政策得以有效落实的大事,需要国家和全社会高度重视。
民生周刊:为推动我国托育服务事业发展,您认为在调整托育教育体制方面,政府应做哪些努力?
王馨:政府首先应尽快制定有关管理和扶持政策,尽快出台托育机构相关管理规定,给予托育机构合法身份,明确教育部门为托育机构的主管部门,明确托教制度、人员培训和管理、托育机构设置的硬件设施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还要改革准入机制,坚持先推广后提高的原则,制定符合托育实际、便于推广的开设标准,降低入门标准,提高管理要求。
制定托育机构扶持政策,重点对社会力量申请开办婴幼儿托育服务机构所遇到的经济、财力、场所、人员等困难,在政策上给予支持、指导和帮扶,并且要建立托育机构的运营管理标准,使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