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的我,终于有了银行卡
2018-04-20刘禹松郭鹏
刘禹松 郭鹏
“我活到45岁,终于有了自己的银行卡!”河南省汝阳县刘店镇红里村村民王忙菊告诉《民生周刊》记者,她最远只去过县城,很少去银行,别人问她要卡汇钱,她傻眼了,问啥是银行卡。
身为多个孩子母亲的王忙菊已步入不惑之年,是个不具备外出打工条件的贫困户家庭妇女,此前几乎没有收入。如今,她却能在政府创办的扶贫车间工作,在家门口就业。这看似对平常人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却让王忙菊感慨萬千,她也因此拿到了人生第一份“沉甸甸”的工资。
农村妇女的首份工作
每天早上7点半,红里村旁的一个佳嘉乐食用菌分布式基地里,王忙菊总会准时出现。在同事的眼中,她通常都会是第一个来上班的人。“一想到上班我就有浑身使不完的劲儿!”做事风风火火的王忙菊,说话时总会伴着爽朗的笑声。
计划建设150个食用菌大棚的佳嘉乐食用菌分布式基地是红里村引进的扶贫项目之一,2017年3月先建成的10个大棚试验性投产后,村里决定把务工的机会优先安排给贫困户。一直在家边务农边带孩子的王忙菊,因此第一次成了一名“上班族”。
翻袋、浇水、搬运、采摘……每天如此。王忙菊所在的小组要负责20多个大棚,除了中午回家吃饭,8个小时的工作时间里几乎没有休息。但是在干活的时候,王忙菊总是习惯抢在别人前面,掌握技术也很快。“学习采摘的时候,我看一遍就会了。”王忙菊说。
由于食用菌不停生长的特性,需要工人挨个大棚不停地观察食用菌的长势情况。这样一来,几十米长的大棚,王忙菊每天都要来回走许多趟,走过的路更是难以计数。可是,这对于天生乐观的王忙菊来说,这些辛苦似乎根本不是事儿,她觉得时间总是一眨眼就过去了。
王忙菊的家距离工作地数百米远,跨过一条干涸的河床,步行仅需10分钟左右。可是,由于专心工作,她偶尔还是会顾不上家里。“工作起来,我会把家里的事情都忘了。感觉没什么比上班更重要。”在她看来,能够上班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情。
眼看着妻子一天比一天忙碌,丈夫赵平须也没享清闲。在离家不到50米远的一处小土坡上,有一座长30多米宽约2米的简易红砖房,这是他家的鸡舍。每天早上5点,天还没亮,赵平须就会来到这里。此时,鸡舍里的灯已经自动打开。打扫、清点、喂食……赵平须没有一丝懈怠,因为10点钟是收鸡蛋的时间,他要为此提前做好准备。
一入深冬,赵平须就卖出了300多只母鸡。为了保证产蛋量,蛋鸡每年都会有一批被淘汰,而卖鸡的钱对养鸡者来说会是一份重要的收入。赵平须盘算着,等到来年的时候再多购进一些。
王忙菊观察食用菌长势。
坎坷脱贫路
红里村地处丘陵地带,耕地少且贫瘠。王忙菊一家有8口人,她和丈夫养育了6个孩子。以往,一家人主要依靠家里的4亩多田地生活,但贫瘠的土壤上,产出甚少。
如今,王忙菊家住的房子,还是10多年前花几千元钱盖起来的。在夫妻俩的卧室里,一张简陋的双人床旁边,依旧堆放着用麻袋装起来的一堆杂物。床头旁的桌子上,一台不知年代的老旧电视或许就是这个家庭夜晚唯一的娱乐。一盏昏暗的电灯,即便在白天也很难将全屋照亮。夜晚,王忙菊与丈夫带着家里最小的孩子就挤在这张床上,其余的则全部睡在另一间卧室的一张双人床上。
或许是由于农村的房子都相对较高,在靠近房顶的位置,两间卧室的窗户玻璃都有破损。对此,王忙菊却说,孩子们都习惯了,这样也不用担心会煤气中毒。
事实上,为了改变生活的穷困,赵平须始终在尝试和努力。早年他学人做过豆腐,也曾经和乡邻试着出去打工。他去了广东和浙江,在印刷厂负责切纸。“打工一个月可以挣到3000多元,但厂子不包吃住,一个月下来也就能留下2000多。一天按标准是工作8个小时,但加班是常事,往往一千就是10多个小时。”尽管如此,一年到头,赵平须依然要靠借钱来贴补家用。“赚不到钱”是他最大的烦恼。
王忙菊也想和丈夫一起出去打工,但考虑到家里没有老人,孩子多且年龄又小,最终还是没能成行。
2008年,思前想后的赵平须终于鼓起勇气,从信用社贷款2万多元再加上打工挣来的积蓄,办起了家庭养鸡场。那一年,他一口气就养了3000只鸡。没承想,怀揣抱负本想大干一场的他却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禽流感而赔得血本无归。一下损失了3万多元,让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
于是,“想千事却无事可做”成为这家人最大的苦恼。虽然赵平须和王忙菊都渴望着用自己的双手摆脱贫困,却始终难以如愿。
对症下药生活大变样
然而,改变发生在2016年。那是王智到红里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第二年。
当王智第一次见到这家人时,“孩子多”是留给他最深的感触。为了改变这家人的境遇,王智想方设法帮助他们找出路。为了了解王忙菊夫妇的真实想法,他每隔几天就到家里去走访。当得知赵平须有过养鸡的经历后,就鼓励他干老本行。
然而,当时的赵平须已经没有了几年前的锐气,失败经历留下的阴影让他犹豫不决:“一没资金,二没技术,万一再失败怎么办?”
为了打消赵平须的顾虑,在原单位河南科技大学担任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兼党校常务副校长的王智屡次上门劝说,甚至还为他带来了学校动物科技学院的老师充当技术员。为了帮助他解决资金问题,学校化工学院的老师们还自发捐款1万多元,帮赵平须重建了鸡舍,买了鸡苗。“我感觉幸福来得太突然了。”赵平须说。
2016年4月,赵平须的新鸡舍终于迎来了第一批鸡苗。为了提高增收能力,学校还免费为他额外提供了3只种羊。
此后,在“精准扶贫”的政策引领下,一项项扶贫举措也先后落实到位。其中包括为了提高收入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到产增收养牛补贴5000元;为了减轻负担,减少其教育支出,学前教育保教补贴300元,生活补贴400元;农业支持保护补贴457元;新农合补贴240元……
随着一项项政策落实,赵平须家的收入也在增加:2017年第一季度家庭收入9118元,第二季度家庭收入6700元,第三季度家庭收入11100元,第四季度家庭收入15453元。
如今,除了能够领到工资,在食用菌基地上班的王忙菊还享受到了由企业提供的商业保险。“比起种地‘靠天吃饭,上班就是‘旱涝保收。既不耽误接送孩子上学和放学,中午又能回家做饭,每个月工资2000多元。放在以前,这是根本不敢想的事情。”王忙菊说。
“与在外边打工相比,养鸡更清闲。鸡蛋的价格也涨上来一些,心里踏实多了。现在的政策可好了。”赵平须说。
要有具体的事,量身定制他们能够接受,也愿意为之奋斗的事,这样他们才能有动力。激发内生动力不是靠嘴上工作,而是要靠实际工作。
在红里村,大产业+小产业,正成为当地长期有效的扶贫方式。养鸡、养牛、养羊是贫困户家里的小产业,能让他们快速见到效益。食用菌基地则是拉动就业的大产业,给贫困户带来长期稳定的收入,降低他们因突发的天灾、人祸等返贫的概率。
除了发展当地扶贫产业,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也变得越发重要。“干部要沉下心来。话是开心锁,只有真正坐到家里,才能把貧困户的底摸清楚。只有了解他们的想法和经历,才能找到思想问题的根源。必要时,还要反复做工作。”如今,已经是共青团洛阳市委书记的王智谈起这些已经是成竹在胸。
王忙菊工作的车间。
“要有具体的事,量身定制他们能够接受,也愿意为之奋斗的事,这样他们才能有动力。激发内生动力不是靠嘴上工作,而是要靠实际工作。还要树立几个典型。老百姓怕吃亏,因此要让他们身边的人和身边的事去激励他们。让他们觉得看得见,摸得着。最后,还要走出去、请进来。不管是脱贫致富的典型,还是企业家或者技术人员,要请他们多来村子里讲。一个人的知识面毕竟有限,因此需要吸纳更多人的智慧一起出谋划策。此外,还要多组织村民到外面参观,主动了解外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有对比,才有动力。”
屋檐下,44岁的王忙菊坐在板凳上,猛地收起灿烂的笑容,“感觉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说这句话时,她的眼神中流露出的是坚毅。“我的目标是要凭借自己的能力盖一座大房子。”这也是她一直以来的梦想。
鸡舍边,赵平须也在盘算着,2017年他家里除了养了1000多只鸡,还有3只羊、2头牛和8头猪。“去年,我光猪就卖了9头。”赵平须说,“我的目标是要在未来养到5000到10000只鸡。到时候,估计光买养鸡用的设备就要花好几万元。要实现这个目标,还得再努力一年半载。”对于未来,他已经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