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改下云南农村地区该如何提高中学生英语听力水平

2018-04-20徐清芳

速读·下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英语听力教学农村地区现状

徐清芳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生活信息化和教育改革的深入,社会对英语教学尤其是听力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听、说、读、写的四种基本技能中,听位于首位,它是获取语言信息的主要途径。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听力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交际水平和英语考试成绩。在教育部教育改革、高考改革大旗下,云南省在2011年的英语听力考试和口语测试中,率先尝试进行一年两考。学生可任选最好的一次成绩作为高考成绩。这一改革,对于教育发达、训练渠道多的城市考生影响不大,甚至是将高考英语听力这一“独木桥”变为“立交桥”;而对于相对落后、训练渠道少的农村地区考生,改革后如何提高他们的英语听力水平,一直是我在思考的问题。在落后地区从事英语教学十余年,我发现农村地区学生学习英语听力和教师在听力教学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和误区,在此抛砖引玉,和大家交流,更期待能解决我在英语听力教学上的疑惑。

关键词:农村地区;英语听力教学;教师;学生;现状;对策

一、教师在听力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教师对听力教学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很多老師的教学还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面,仍然以能答对考试题目为教学的最终目标。训练听力既浪费时间,效果又不好,还不如攻克其它的知识。有部分老师为了应付考试也会让学生做习题,可是这种为了考试而训练的英语听力是脱离了文化背景和语言情景的,是学生不感兴趣的,听力水平自然是得不到明显提高。

(二)听力训练与口语训练严重脱节

在落后的农村地区,由于学生英语水平和基础相当差,很多英语教师的英语教学很少用英语来组织,更谈不上专门的口语教学和训练了。在训练听力时,学生都是被动地机械地听,最终目的是为了找到题目的答案,而不是提高英语听力水平。这样的训练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听力训练和能力的提高。

(三)教师训练听力的方法不妥

很多教师不考虑学生实际,对听力材料不加选择和处理,认为只要是听力题,无论难易都让学生练。他们只注重听力训练数量的积累,而忽视了质量的要求。这样学生容易对听力训练产生恐惧感。

(四)初高中英语听力衔接不当

由于初、高中英语教学方式和侧重点不同,加上高中英语起点高、难度大,不少高一新生对英语教学不适应,听力尤为明显。有的英语教师的听力衔接上处理的不大妥善,部分高一新生听不懂,就对高中英语听力产生厌倦心理,到了高二、高三就放弃了。

二、学生学习英语听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农村地区学生学英语听力受语言环境制约

据调查,大部分农村地区学生对于英语听力的理解是完全是靠语法、语句的翻译产生的。而实际上在听力中,快速的语流输入根本不允许你翻译成母语后再理解。这就是为什么学生抱怨听力课上语速太快而跟不上的原因。其次,由于受语言环境制约,农村地区的学生听英语听力只能在课堂上,课后几乎不能接触到系统的听力训练,这在很大程度影响了学生的英语听力。

(二)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词汇不过关是影响学生听力的一个主要因素

由于学生基础不好、词汇量有限,在听力中遇到的生词太多,很难理解文章大意,即便是听到一些零星的单词,也未必能理解句子的意思;更有甚者,连问题都读不懂,就更不用说听懂了。久而久之,学生就没有了听力学习的热情,很多学生做听力都是靠猜,还有的干脆放弃,听力还没有播完,答案就选出来了。

(三)学生语音知识的匮乏制约了英语听力的发展

英语语音是口语的基础,又与听力紧密相连。学生学好英语语音语调,了解基础的语音知识和语音现象,掌握英语语流的规律及语调的功能,能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然而,农村地区的学生因为对语音知识的匮乏,造成了他们在听力过程中的言语障碍,进而使他们对听到的材料内容的理解产生偏差,甚至不知所云。

(四)缺乏正确的听力习惯

很多学生觉得听力就是耳朵的事,他们习惯在听的过程中只用耳朵,而不喜欢去做一些小笔记,也不喜欢在听之前看看选项或者根据问题和选项推测对话内容。实际上,听力是眼、耳、手、脑全身心投入的一个操作过程。另外,有的学生会因为遇到不理解的单词或句子停下来思索而跟不上语速,从而错过了重要信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最后得不偿失。

三、提高农村地区学生英语听力的对策

(一)思想重视,激发兴趣,培养习惯

(1)思想上加以重视。很多农村地区教师认为英语听力不好训练、费时费力、事倍功半,这个想法是错误的。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我们应该从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全面抓起。听力如果不训练,英语就会变成哑巴英语、耳聋英语,纵然学生会做一些题,很有可能是“高分低能”,他们或许不会听也不会说。在当下信息爆炸的时代,英语的听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老师不该受到应试教育的禁锢,而应该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着想。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听力的重要性,使学生保持对听力的兴趣与重视。只有思想认识深刻,才能让学生对英语产生很大的求知欲,从而对英语听力感兴趣。

(2)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听是一个主动积极地对信息进行认知加工的心理语言学过程,是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中最难的一种。那么如何培养听的兴趣呢?首先,明确听的目的。结合学生的语言水平,由浅入深、由低到高地进行,逐渐培养学生听的欲望。并使之成为学生的一种爱好、一种兴趣。其次,引入竞争机制。在课堂上,教师可采用抢答的方式,激发学生听的兴趣,刺激学生的大脑反应,活跃课堂气氛。最后,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信心是使兴趣持久的一剂良药。在教学中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化、灵活性、趣味性。学生有了听的兴趣,便为听力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前提条件,因此教师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是英语听力教学的一个关键因素。

(3)树立信心,排除心理障碍。积极主动地去听一些与教材内容同步的听力材料。开始时可以反复多听几遍,直到听懂为止,逐渐地变为听一、两遍就懂,再找难度稍大的材料听。在不知不觉中会发现自己的听力水平在提高,甚至能听懂英文歌曲或英文电影中的对白。兴趣渐增,信心也随着增强,因害怕、焦虑而产生的心理障碍也就自然消失,在测试中就能控制情绪,始终保持冷静、平和的心态。

(4)培养学生良好的发音习惯。在日常的教學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听录音进行规范性模仿,接触标准规范的语音、语调,同时注意多音节的重读,连续及原音弱化,发音近似词的辨音,以及英美发音上的区别,等等,力求有一个较好的语音基础。

(二)联系教材,精选听力材料

农村地区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薄弱,掌握的语言知识太少,各种听力材料又参差不齐。因此,选择适当的听力材料对学生尤为重要。为了使所选材料,既有一定的难度,又使学生能理解和接受,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可以广泛的收集各种听力的材料,并筛选一些内容和题型较好的材料供听力课使用,在选择时,一定要注意要吃透现行教材,掌握其内容、词汇量、语法项目,把握教材的难点和重点,以及教材进度。所选的教材基本和学生课本进度同步,难易程度相近,并注意控制一定量的生词量。

(1)注意教材的思想性和趣味性。要寓教于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重视学生的会话能力,注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注意教材的交际性和知识性。

(3)尽量选择外籍人士朗读的录音带。使学生习惯听比较地道的、标准的英语。

(三)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听力训练

(1)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点滴的时间听英语,可以利用早读、早自习、午休、课外活动、晚自习等时间播放听力材料,创设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

(2)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听英语,不仅在课堂上听老师精选的听力材料,还可以在回家后听广播、收看电视,有条件的还可以在网上听。在上听力课时,我尝试将一些内容难度不大的英文歌曲引入课堂,一则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听歌的愿望;二则让他们自然学习语言,提高听力。还可通过歌曲内容复习已学知识,为学习新的语言材料作铺垫,可谓一举多得。但是要做到持之以恒的训练,这样才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搞好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坚持让学生多听多说。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多问几个为什么,使学生不仅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提问时,要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并要注意尊重学生,照顾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为了调节和活跃课堂气氛,在以听音为准的前提下利用实物、多媒体设备等提供形象的语音环境,让学生置身于其中,愉快的学习英语。

总之,若想提高农村地区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必须下更大功夫,做到层层突破,循序渐进;并且做到精泛结合、听读结合、听译结合,注重各种技能的综合运用。毕竟,对于落后地区来讲,提高学生英语听力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做到的,它要求学生具有相当程度的英语基本功,正确的听音和阅读方法,快速的语感反应和熟练技巧的运用。都是我相信经过不懈努力,我们总会突破英语听力这个瓶颈!

猜你喜欢

英语听力教学农村地区现状
浅析陕西省高考英语听力改革
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养老需求的研究
改善农村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的对策探究
移动学习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