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感统训练教学的探析与思考

2018-04-20石晶

艺术评鉴 2018年5期
关键词:学前教育教学

石晶

摘要:随着人们对婴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视和现代资讯的日益发展,感统训练已被我国特殊教育和早教工作者认识并了解,并逐渐在早教机构和特殊儿童训练机构普及。我国儿童教育家陈泽铭老师创立的音乐感统是将音乐游戏与感统训练结合起来,有效提高了感统训练的效果与趣味性。在本文中,笔者对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感统训练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探讨与思考,针对目前的教学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方法。

关键词:音乐感统   学前教育   教学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05-0110-02

一、音乐感统训练的正确认识

感觉统合训练及其理论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博士爱尔丝在60年代提出,并在1972年正式成立了感觉统合失调研究中心。爱尔丝博士在早先从事学习困难儿童的训练和研究中发现,儿童学习就是通过身体的感觉器官往大脑输入信息,并由大脑对这些信息进行解释、整理、组织、整合,使身体器官做出正确反应。人体的感觉统合系统一旦出现不同程度的失调,就会影响儿童的生活和学习,制约儿童专注力、思维能力、反应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感觉统合训练是有针对性的对孩子出现的感统失调问题进行直接的信息刺激,不断引发信息传输、反馈从而达到修复功能的作用。

目前,感觉统合理论和训练方法已开始在我国早教机构和特殊儿童教育机构中逐步开展,但在幼儿园,尤其是幼儿教师对音乐感统一说还比较陌生,作为音乐感统的创始人——陈泽铭老师特别强调:“音乐感统活动是感统活动而不是音乐活动。”音乐感统的核心原理是音乐音响与感觉信息的联觉对应,所以,不能把音乐感统认为是为感统训练配上背景音乐的音乐游戏活动。音乐感统的核心是功能性音乐,其功能性主要体现在音乐音响与感觉信息联觉对应,以功能性音乐作为训练的工具和手段,通过老师和孩子们自己设计的音乐游戏进行有目的的运动和感觉刺激,从而达到刺激感官,修复和提高感觉功能的效果。音乐感统将音乐游戏与器械、运动相结合,使原本较为枯燥和生硬的感统训练变得更具有趣味性。例如:音乐感统游戏《袋鼠跳》,音乐是由A、B两段式组成,幼儿倾听前奏,音乐进入A段部分,要求幼儿按照音乐提示使用跳袋由节奏跳跃,旋律上行往前跳,旋律下行往后跳。音乐B段部分幼儿停止跳跃,随音乐变化旋转身体。这个游戏主要目的是训练刺激前庭觉,如果用单一的感统训练,没有音乐的提示和引导,仅仅使用跳袋器械对孩子进行练习,动作需要多次重复,显得机械枯燥,让孩子坚持完成具有一定困难性。而音乐感统游戏设计的《袋鼠跳》可以让孩子在倾听音乐中愉快地完成练习动作,这就有效缓解了孩子在训练时的紧张和排斥感,又因为所配套的音乐非常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听觉情趣,所以孩子们在训练的同时也提高了音乐审美能力。

二、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感统的教学现状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已经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开设了感统训练这门课程,但由于可以教授这门学科的师资严重不足,所以绝大多数的学校都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开展教学,学习人数较少,一个学校几千人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够加入感统选修课进行相关知识学习的往往只有几十位学生,学习的覆盖率很低,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学前教育的飞速发展和教育教学的需要。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还没有将音乐感统这一新的理念融入到教学中来,授课形式比较单一,学生对于比较抽象的感觉统合理论理解不够,在课上的学习只是停留在熟悉各个训练器械的使用中,缺乏一定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感统训练室的面积不够宽敞,活动区域少,学生不能很好的开展练习;器械的摆放位置不合理,使用效率不高;缺少音乐感统教学的特殊要求,比如没有音乐立体声播放设备、相应的打击乐器、服装、道具等。针对这些现象,我们需改善硬件设施,使之符合音乐感统教学的要求;加强教师的师资培训,完善理论知识的储备,更新教学理念,多多开展相关的教学教研活动,促使音乐感统這一新的体系不断发展。

三、音乐感统训练课程的实施

(一)音乐感统训练教室的硬件要求

在硬件的要求上,可以根据学校的具体实际情况而定,首先场所应该保证有100平米左右的训练室,如果不使用大型器械,60平米左右也可,四周墙壁一米以下需贴上防撞面,所有墙角、立柱边角等有棱角的地方贴上防撞条,避免运动受伤。感统训练器械较多,可考虑在训练室中隔出一间器材小仓库,可放置与本次训练无关的器械,以保证场地的整洁与宽敞。地面要求平整,不要铺设地毯,最好是没有凹槽的人造木地板,这是因为训练器械的大滑梯需要较为光滑的跑道,地毯的阻力会影响训练的效果。环境的布置上不要太花哨,室内装修上避免颜色过于复杂,做到简洁舒适即可。由于音乐感统活动始终离不开播放音乐,所以,我们需在场地做一些隔音处理,避免出现外界的噪声干扰。为了保证音乐在播放时不出现回声,还应在训练室的的墙壁安装吸音材料。其次是器械的要求,普通感统器械在音乐感统中都可以使用,比如:大滑梯、A字架、横抱桶、竖抱桶、晃动平衡木、羊角球、跳跳袋等。除此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使用生活用品作为训练器械,比如勺子、杯子等,并且灵活利用玩具和体育器械来作为训练器械的补充。

音乐感统轰动离不开音乐播放设备,在音乐播放设备的配置方面,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音乐播放一定要配备立体声播放设备,这是因为音乐感统的基本原理中包含声音方位与动作对应的原理,只有立体声音响才能体现声音左右方位感,达到训练的预期效果。在播放音乐时,教师还要控制好音量,音量过小,学生听辨不清楚会影响动作的完成,音量过大又会产生焦躁情绪影响训练,所以教师应根据训练室空间将音乐调整至合适的音量。

(二)音乐感统课程教学的实践

感统训练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但理论是實践的基础,任何实践教学都离不开理论的指导,所以,首先必须让学生对感统原理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认识感觉统合基本原理,认知音乐感统与感统的联系和区别,了解音乐感统及其意义。明白音乐感统的核心原理中的联觉对应,知道音乐感统不是简单的音乐和感统游戏的相加,而是在游戏中使用与训练配套的功能性音乐进行的感统活动。

让学生认识学习感统训练的基本器械的主要用途和常见游戏是实践教学的第一步。建议在教师进行示范教学之前,最好鼓励每个学生积极主动的对每个器械进行初步性的使用,在操作过程中主动观察器械特点和使用方法,学生总结自己的操作体会后,老师再进行具体指导和正确示范,这样可使学生能较快的熟悉种类繁多的训练器械。教师示范基本操作和常规游戏使用方法后,还可鼓励学生根据器械特点大胆创造出不同的游戏环节和动作。

在音乐感统实训中,教师选择好与游戏配套的功能性音乐,指导学生倾听音乐、熟悉音乐,分析音乐变化,体会音乐的情绪情感表达和音响方位的变化。感知音乐与感觉信息的联觉对应,这些对应包括:空间视觉感受、物体大小视觉感受、物体质量重力感受以及动作幅度、动作频度等。比如:长、慢、疏音乐音响的感受与开阔、宽敞的空间感受对应或是动作缓慢变化少的感受对应;短而快的音乐则让人感受到狭窄、局促的空间感受或是动作快、变化多的感受对应。例如案例游戏分析《跳跃和旋转》:游戏方式要求幼儿听音乐完成两种动作,一种是随音乐节拍,双脚轮流跳;一种是张开双臂原地旋转。动作与音乐的融合:当听到短、快、密的音乐音响时,双脚交替跳,当听到长、慢、疏的音乐音响,则张开双臂原地旋转。先指导学生分小组参与游戏,然后在案例实操练习中与学生认真分析每一个动作与之对应的联觉原理和训练目的,明白游戏的目标,最后总结《跳跃和旋转》这个游戏目标主要是训练前庭觉和本体觉、听动统合,激发联觉。这样不断通过实操练习—思考分析—总结,使学生在学习中能真正理解音乐感统的基本原理,掌握正确的音乐感统训练方法。在引导学生观察学习同一功能性音乐的示范案例后,还可要求主动思考为同样的音乐创编不同的感统游戏。例如:音乐感统游戏《碰碰车》中使用的训练器械羊角球还可以更换为跳跳袋或是脚步器,或是根据同一音乐的功能性特点再次创编新的感统游戏,促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

四、结语

陈泽铭老师的音乐感统体系是在国外的感觉统合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音乐感统实际上是儿童感统训练和音乐治疗手段的结合。研究音乐感统不仅要掌握感觉统合理论与训练方法,还要研究儿童发展心理学,使自己可以从多种角度指导帮助儿童解决感统失调问题。每一位从事音乐感统教学的老师都应该认真分析和研究配套的功能性音乐,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根据音乐的功能性设计出更多的符合音乐感统原理的游戏。音乐感统是一门年轻的学问,需要更多的从事儿童教育事业的老师们不断探索和努力。

参考文献:

[1]马晓敏.幼儿音乐感觉统合训练技法的编创研究与实践[D].天津:天津音乐学院,2016年.

[2]董婷婷.论音乐感觉统合训练在婴幼儿早期教育中运用的理论意义[J].音乐时空,2014,(03).

[3]王燕蘋.音乐感统促进幼儿感觉统合功能发展的实践研究[J].幼儿教育研究,2017,(03).

[4]赵媛,夏末.快乐的音乐感觉统合训练[J].启蒙(3-7岁),2013,(12).

猜你喜欢

学前教育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单一向复合的发展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歌曲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