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使小学音乐课堂更生动

2018-04-20罗晓娟

速读·下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课程整合信息技术音乐

罗晓娟

摘 要:音乐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音乐教育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的一门必修课。科学与艺术是两门截然不同的学科,但自远古时代起,人类的艺术发展就不断从科学的进步中获益。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极大地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在音乐教育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教师应该不断学习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音乐;信息技术;课程整合

所谓课程整合,就是把各种手段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中,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就是把信息技术完美地融合到音乐教育中去。是与新课程标准相适应的。信息技术与音乐整合,将给音乐学科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在音乐教学中,如何让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的结合呢?我在近几年的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尝试,在此与大家交流一下。

一、巧妙利用,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习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教师的督促和简单的说教。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主要是对形象具体,形式新颖的事物容易引起好奇,信息技术能将文字、图像等直观地展示出来,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和多种器官,把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审美体验推向高潮。

如在教授歌曲《金孔雀轻轻跳》一课时,我是这样做的:首先请学生欣赏与之相关的傣族歌曲《月光下的凤尾竹》,目的是通过听歌曲,让学生对傣族音乐及风土人情有一定的了解为学习歌曲做铺垫。我知道单纯的听不足以帮助学生理解所听的音乐。因此我在这一环节中就充分利用计算机声像同步特点,设计了将歌曲《月光下的凤尾竹》与傣族风景图片融合在一起的MTV,以便使学生一边听一边看,能够身临其境的感受音乐,理解音乐,事实证明效果较好,血色很难过兴趣浓郁,较快地說出了歌曲所表达的意思,对傣族的风景也记忆犹新。其次,为了让学生能够更进一步理解果品,感受歌曲旋律的优美,复听时我还设计了有傣族姑娘舞蹈的MTV,让学生一边听歌曲,一边看屏幕模仿傣族少女舞蹈动作,翩翩起舞,再次通过体态动作表现歌曲,感受歌曲。的确,学生们看见了我所播放的MTV,各个兴趣浓郁,参与意识大增,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在短时间内提高了音乐教学质量,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样在学唱歌曲《金孔雀轻轻跳》时,我也播放了声像同步表现歌曲内容的MTV,以便于学生在学唱前能更好的感受歌曲,并依据课堂学习需要,随时播放范唱、伴奏,让学生通过听觉、视觉,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曲表达意思。值得肯定的是:也起到了相应的作用。

二、创设氛围,活跃课堂

儿童的情感特点具有情景性、激动性、易受感染性,适时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角色,能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美好的感受。

我们在教学中往往都要先营造气氛,“导入”是一堂课中提供给学生的第一感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就在于它能运用音乐、图片、动画、影视等手段强化感知,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三、广泛利用资源,推动音乐教学

信息技术作为最先进的教学媒体,优于任何其他教学媒体的最显著的特点是交互性,有了交互性,就能及时的反馈信息,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进行个别化的指导,真正实现因材施教。PowerPoint的优点很多,它制作简单,便于操作,在教学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但是它有极大的局限性——交互性差。如果仅仅是用来演示歌曲或节奏、图片等,它是最好的教学助手,但是如果欣赏一部较大的音乐作品,PowerPoint的功能就远远不够了。我在教学中使用了另外一个软件——课件大师,它具有PowerPoint的优点,同时还有极强的交互性,并且制作起来比较简单。这样制作出来的课件,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多媒体电教手段,学生经过自主学习,也能掌握教学内容。如欣赏课《彼得与狼》,这是一部交响童话,全曲长达30分钟,乐曲由不同乐曲表现不同人物形象。要求通过欣赏全曲,学生应能分辨各种乐器的音色、形状及它所代表的人物形象的旋律,并懂得“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我在设计这个课件时,根据以往出现的这些问题,从兴趣入手,依靠学生自主操作,交互式学习,结合视听进行欣赏。在课件中的背景图片也特意设计成乐谱样,制造音乐欣赏氛围。背景音乐反复使用乐曲的主题旋律,以加强学习者对主题旋律的记忆。课件共分四大部分,此课件如个人使用,可自由学习,不按顺序,把四个部分都看完,仍可达到欣赏目的。

四、正确利用,合理整合

多媒体的使用,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与吸引力,对学生而言是增加了学习的主动性,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但是也不能盲目的过分依赖多媒体,不管有无必要,统统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让课件占据了教学环节的大部分,完全用课件的演示取代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活动,用事先设计的课件演示流程取代学生思维的发展轨迹,也是不可取的。学生在课堂上的真实生成状态才应是我们的关注点和着眼点。教学的进程,课件内容的呈现应始终围绕学生的需求及时进行调控。该用的一定要用,不该用的一定不要用。

总之,实践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信息技术在音乐课教学的运用,能够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它可以创设音乐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思维发散,培养学生想象美;引导艺术创新,发展学生创造美。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普及,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还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其技术的先进性,优越性,智能化将得到充分的体现。信息技术教学只是一种技术辅助手段,它只能与课堂教学规律及特点相适应,多种教学手段协调互补,才能体现其强大的生命力,达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猜你喜欢

课程整合信息技术音乐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