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咖啡到垃圾站,中国环保掀起的蝴蝶效应
2018-04-20杨凯奇罗逸爵
杨凯奇 罗逸爵
現在,假设你是一个英国伦敦白领。
清早,你习惯地带一杯咖啡上班。不过,从2018年2月份开始,你会发现伦敦市中心的星巴克每杯要涨5便士,相当于人民币8角。
晚上,你走进连锁酒吧,点了一杯鸡尾酒,却发现没有配吸管。酒保一脸歉意地说:“对不起,我们所有的酒吧今年开始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吸管。”
这时,你一定满头问号。
2018年初,中国“洋垃圾”禁令生效,让许多发达国家苦求应对之策。英国多座城市垃圾堆积,也让政府坚定了减少塑料垃圾的决心。
而在肯尼亚草原上的非洲象也一样面临改变:2017年底起,中国全面禁止象牙贸易,或将减少它们倒毙在偷猎者枪口下的风险。在中国宣布禁贸之后,英国也计划禁止国内象牙销售,部分原因是受到了中国禁贸带来的舆论压力。
中国环保行动的轻舞蝶翼,在全世界卷起了风暴。美国的废品回收站,日本的电子工厂,马来西亚的稀土矿,柬埔寨的生物质电厂……看似相对独立的事物,从进出口贸易、产业转移到政府决策乃至个人的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改变。
美国人被迫强化垃圾分类水平
“如果英国人听说迄今为止英国三分之二的废塑料都会被运到中国处理,我觉得他们会感到很惊讶。”英国环保组织“绿色联盟”政策主管说。
不过,与欧洲相比,更早感受这种影响的,可能是大西洋彼岸的美国人。
2017年10月,美国俄勒冈州“望纸兴叹”。俄勒冈州环保局称,因为中国拒收“洋垃圾”,当地废品回收体系陷入瘫痪,废纸堆积如山。
俄勒冈州人正被倒逼着改变生活习惯。俄勒冈州环保局官方网站为中国“洋垃圾”禁令设了一个专门页面,号召俄勒冈公民提高垃圾分类的水平,以减少废品回收商们分拣垃圾的难度。
美国废品回收行业协会(ISRI)表示,全美国出口的价值165亿美元的废料中,原来有40%进入中国市场。“美国的一些地方政府正在将高价值的废料送进垃圾填埋场。”谈及中国禁令的影响,ISRI的回应中不免惋惜。
填埋是万不得已的选项。俄勒冈州的废纸回收商们为了将废纸重新出口到中国,正在对废杂纸进行分拣,尽力剔除里面的混杂物——书钉、胶水、有异味的垃圾碎片。一位美国回收商说,他的公司进行了无数次测试来获得更好的分拣质量,包括减缓生产线以更细致地分拣,以及添加更多的分拣机。
2月9日,广西东兴海关缉私部门查获首起涉嫌走私进口“洋垃圾”案件
英国近期的另一个重要环境政策是计划禁止国内象牙销售。
英国象牙原牙贸易虽然早已禁止,但并未影响“古董象牙制品”的交易。这一漏洞可供洗白非法现代象牙,使得英国成为全球最大合法象牙出口国。
中国全面禁止象牙贸易后,不仅扭转了国际形象,还给尚未禁贸的国家施加了无形压力。
英国的计划是在中国禁令后发出。英国外交部长鲍里斯·约翰逊在近期一篇文章中承认,中国在全球禁止象牙贸易中的领先地位正在产生影响:“如果你追踪象牙产品的在线广告数量,你会发现,2017年前四个月,广告数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近三分之一。”
影响从煤炭到天然气
除了进口固废,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还是许多资源的全球最大买家。中国环保改变了进口产品结构,小则波及该产品的国际价格,大则影响该产业的盛衰。
为了治理空气污染,我国北方多个省在近两年开展“煤改气”,这助推了国际LNG(液化天然气)价格走高。
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高级顾问杨富强预测,中国进口天然气需求量会不断增加,未来中国在全球LNG市场的定价权、话语权会提升。
“煤改气”的另一面,是中国致力于削减煤炭消费。
中国本是煤炭净出口国,但2008年后因限制国内煤炭开采,加之国产煤质低,煤炭进口量一路飙升,转而跃居为世界最大煤炭进口国。
2013年,中国煤炭进口量达到峰值——恰在当年,“大气十条”发布,确定了煤炭消费量的下降目标,仅河北省五年间就要削减燃煤四千万吨。2014年,中国煤炭进口量旋即下滑10.9%,从此进入下行轨道,引起世界煤炭供给的进一步收缩。
“美国、澳大利亚的煤炭跟中国挂钩,两国煤炭出口过去三年都在下滑,业界共识都是因为中国在重视环保,在调整自己的能源结构。”《中外对话》副主编马天杰说。
除了产业转移,中国环保还可能对国际产业格局带来意料之外的连锁反应。
杨富强也提醒,2014年,中国禁止销售或进口高灰分、高硫分劣质煤炭,而煤炭出口大国印尼的煤炭质量不大好,印尼煤炭出口受到明显的影响。
“一出一进”的新格局
中国对“洋垃圾”关上大门后,一些发达国家固废出口商把目光瞄准了中国周边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
印尼塑料回收业协会会长证实,越来越多的欧美固废正被出口到印尼,她觉得中国禁令“当然是机会”,却也不希望印尼沦为欧美新的垃圾场。
在国际贸易链条上,中国曾经只是一个齿轮,现在则已成为引擎。引擎输出功率上的些微差异,足以影响链条的运转。
长期关注此领域的毛显强分析这种传导机制:“中国制定严格的环境政策,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改善资源、能源需求和消费结构,从而改善进出口产品结构,再通过国际贸易和投资,将这种影响传导到世界。”
“绿色联盟”政策主管表示,短期来看,英国的废料可能会被送往印度、越南等回收标准较低的国家。长期而言,可能有两种途径:“英国投资更好的回收技术和设备,在本土处理这些固废;另一种就是减少垃圾的回收利用(填埋或焚烧)。第二种方法意味着公共政策的彻底失败。”
除了产业转移,中国环保还可能对国际产业格局带来意料之外的连锁反应。
2012年,中国为保护稀土资源及减少稀土开采带来的环境破坏,制定了稀土出口配额,限制稀土出口。由于中国的稀土产量长期占世界的90%,此举引起国际震动。马天杰回忆起当时国际上产生的两个现象:顶着国内的反对声,马来西亚重启稀土矿建设,以及日本电子工业加强电子元器件回收利用。“这些行为都旨在摆脱对中国出口稀土的依赖。”
马天杰用“一出一进”来解释中国环境治理给世界带来的新格局。“‘出这一面,以前中国用资源环境代价换取的一些产品比如稀土,不再那么大量地出去,习惯了这些产品的外国一时受不了;‘进这一面,随着国内对环境质量的重视,外国的污染类产品,比如洋垃圾,更难进来,但有利于环境的产品则需求旺盛。”(据《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