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蓄电池SOC控制的智能微电网能量管理策略研究

2018-04-20刘文洲王思远西灯考

关键词:馈电微网风光

刘文洲,李 宁,王思远,韩 建,西灯考,杨 贺

(1.长春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长春 130012;2.智能配电测控与安全运行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长春130012;3.长春工业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长春130012)

0 引言

现在节能环保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在国家的积极倡导下新能源得以快速发展。智能微电网以能够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可促进绿色能源高效利用的独特优势,在这个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涌入了人们的视野,并得到人们的认可和推广。

智能微网系统是由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能量转换装置、相关负荷、控制装置和监控保护装置组成,具备完整的发、输、配、用电功能的可控独立系统[1-2]。微网系统对外部大电网表现为单一的受控单元,并且能够实现自我控制、保护和管理的独立自治系统,同时能够满足用户对电能质量和供电安全的需求,既可并网运行,也可孤岛运行[3]。

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分布式电源的渗透率将会越来越高,这些分布式电源可能并不是直接受控于智能配电网,而是通过智能微电网的实施对分布式电源进行有效管理。智能微电网可实现大量分布式电源的接入,通过有效的能量管理策略,既保证了对配电网的安全运行产生尽可能小的影响,又实现了分布式电源的“即插即用”灵活控制,使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4]。本文基于6 kW风光储微网实验平台,设计了一款基于蓄电池SOC的智能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旨在针对微网系统不同运行模式和储能状态,对配电网、分布式发电、负荷的能量平衡进行实时管理,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1 风光储微网系统

6 kW风光储智能微网系统由风力发电单元、光伏发电单元、储能单元、主逆变单元和负荷组成,如图1所示。风电和光伏逆变器通过交流母线并接到微网系统,与直流母线接入方式相比,本系统具有发电单元接入范围广、能量传输效率高、各发电单元模块独立易于扩展、运行模式灵活多样等优点。

图1 6 kW风光储智能微网系统结构

风力、光伏发电单元:发电单元采用交流母线并网的方式,风机需要经过控制器、并网逆变器并入微网交流母线;光伏组件需要经过汇流箱、控制器、光伏并网逆变器并入微网交流母线。

储能装置:在分布式发电单元发电量超过负载时储存电能,在分布式发电单元发电量不能满足负载时提供电能,平抑微网系统功率波动。本系统采用铅酸蓄电池储能,其具有技术较为成熟、成本低、回收率高、较大的充放电能力、高低温性能较好(-25~60 ℃)等优点。

主逆变单元:系统中的主逆变器单元设计的额定容量为6 kW,作为与电网的连接点,可以实现能量的双向流动,在分布式发电充足时,向电网回馈合格的电能;在分布式发电不足,蓄电池电量低时,并网为蓄电池充电。主逆变器向微网系统提供电能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的电能,同时协调储能单元、分布式发电单元、负载单元以及外部电网之间的功率流平衡,维持微网稳定运行。

2 能量管理系统

2.1 能量管理系统控制逻辑

基于蓄电池SOC的能量管理系统中,定义了8个SOC阈值,按SOC值从小到大排序依次是:S1为电池电量过低时,为保护电池跳开负载的阈值;S2为电池充电后,重新接回负载的阈值;S3为电池电量较低,启动充电的阈值;S4为电池充电到电量较高时,停止充电的阈值;S5为系统停止发电的阈值;S6为电量过高跳开风光发电后,电池放电到合适电量,重新接入风光发电的阈值;S7为系统并网发电的阈值;S8为电量过高切断风光发电的阈值。通过监控蓄电池的SOC值,能量管理系统实现并离网切换控制、蓄电池电量保护控制、系统功率平衡控制,保障微网系统智能、稳定运行。能量管理系统的控制逻辑图如图2所示。

图2 能量管理系统的控制逻辑图

2.2 能量管理系统的上位机控制软件

能量管理控制软件通过PC机与主逆变器连接,实现了数据采集及控制功能。上位机控制主要的功能模块包括:通讯功能模块、控制功能模块以及显示功能模块等。软件界面如图3所示,上半部分为记录曲线,曲线1表示电网与微网之间流入或流出的功率,曲线2表示微网交流母线的流动功率,曲线3表示蓄电池的SOC值。左下部分显示电网接入点、微网交流母线、蓄电池直流母线的实时电压、电流、功率,以及微网运行状态和负荷继电器、风光接入继电器的状态。中间为控制配置,包括充电启动、停止,馈电启动、停止4个参数(即S3、S4、S7、S5),可以通过键盘修改设置;还有启动控制和停止两个操作按钮。右侧为控制记录,记录下某个时刻系统的动作情况。

图3 能量管理系统的控制软件

2.3 RCC编程控制面板

RCC编程控制面板是与主逆变器有通讯连接,可以对主逆变器内部参数进行设定的设备,在系统运行时也具有实时数据采集、显示、存储的功能。通过参数设置,使主逆变器控制负载和风光发电接入的继电器与蓄电池SOC值相关联,并且两个继电器的通断分别对应不同的SOC值。从而完成了负载切出、接入和风光发电切出、接入的设置(即S1、S2、S6、S8的设置)。

3 实例运行分析

通过实际运行验证能量管理对蓄电池充放电、电池电量过低或过高保护、并网发电的控制能力。由于风光发电随机性很大,为了方便测试,我们采用光伏模拟器代替光伏板发电,经过光伏并网逆变器,将电能输入到微网系统中。

3.1 蓄电池充放电控制

在控制软件中设置启动充电SOC为20%,停止充电SOC为30%。

蓄电池充放电控制过程如图4所示。刚开始蓄电池SOC值为27%,负载全部由蓄电池供电。蓄电池放电到SOC值低于20%时,能量管理系统启动并网充电。电网为负载供电,同时为电池充电。蓄电池充电到SOC值大于30%后,能量管理系统控制动作,停止充电,负载切换为蓄电池供电。

图4 蓄电池充放电控制过程图

3.2 蓄电池电量低保护

在控制软件中设置启动充电SOC为20%,通过RCC编程控制面板设置当蓄电池SOC小于10%时,跳开负载;当充电到SOC大于15%时,重新接入负载。

整个控制过程中上位机的监测界面如图5所示。初始蓄电池SOC值为32%,负载由蓄电池直接供电。在蓄电池SOC降至20%后,能量管理系统启动并网充电,但由于外部电网故障,电网侧没有功率输入,蓄电池继续放电。放电到蓄电池SOC值低于10%时,能量管理系统启动负载限电保护。在外电网故障恢复后,由电网为蓄电池充电。充电至蓄电池SOC值高于15%后,能量管理系统自动将负载接入,由电网为负载供电,同时为蓄电池充电。

3.3 蓄电池电量高保护

设置启动馈电SOC为70%,停止馈电SOC值为60%。当蓄电池SOC大于75%时,切出风光发电;当SOC小于70%时,重新接入风光发电。

保护控制的动作过程如图6所示。蓄电池初始SOC值为67%,负载和蓄电池充电所需电能全部由光伏发电提供。在蓄电池SOC值高于70%后,能量管理系统启动并网馈电,但由于外部电网故障,馈电不成功,光伏发电继续为蓄电池充电。蓄电池充电到SOC值为75%,电池充电达到保护设定的上限值,能量管理系统跳开风光输入,切断光伏供电,负载转入蓄电池供电模式。蓄电池放电到SOC值为70%时,能量管理系统重新接入风光发电,经过短暂的并网延时后,系统重新由风光供电。

图5 蓄电池电量低保护控制过程图

图6 蓄电池电量高保护控制过程图

3.4 并网发电控制

设置启动馈电SOC为70%,停止馈电SOC值为60%。

并网发电控制过程如图7所示。蓄电池初始SOC值为67%,风光发电同时为负载和蓄电池供电。蓄电池充电到SOC值高于70%后,能量管理系统启动并网馈电,实现并网发电。运行一段时间后,风光资源不充足,无法正常发电,退出运行。蓄电池在保证负载供电后,继续向电网馈电。在蓄电池继续向电网发电到SOC值低于60%时,能量管理系统停止并网馈电,系统进入孤岛运行模式。

图7 并网发电控制过程图

4 结语

智能微电网实现了多种分布式能源的方便接入,但需要良好的能量管理控制策略,才能使分布式

电源的接入不影响配电网的稳定运行,才能符合智能电网的发展要求。因此,能量管理控制是微电网的关键技术,先进的能量管理系统是智能微电网经济、高效、稳定运行的基础。我们设计的微网系统大部分时间运行在孤岛模式下,其中更以风光发电供给负荷、蓄电池调节功率波动为主。为用户节省用电成本,提高用电可靠性,改善电能质量。通过实验证明本文设计的基于蓄电池SOC的能量管理系统,能够满足智能微电网经济、高效、稳定运行的需要。

[1] 鲁宗相,王彩霞,阂勇,等.微电网研究综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31)19:100-107.

[2] Hassan Nikkhajoei,Robert H Lasseter.Distributed generation interface to the CERTS microgrid[J].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Delivery,2009,24(3):1598-1608.

[3] 王成山,周越.微电网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微电网示范工程综述[J].供用电,2015(1):16-21.

[4] 王成山,李鹏.分布式发电、微网与智能配电网的发展与挑战[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34(2):10-14.

猜你喜欢

馈电微网风光
风光新580
电磁轨道炮馈电方式分析及耦合仿真研究
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内接触点式馈电传感器的研究与应用
基于多种馈电方式的毫米波微带天线对比研究*
风光如画
风光ix5:当轿跑邂逅SUV
各国首都风光
基于OMAP-L138的微网控制器设计
四点馈电的双极化单层微带背腔天线
基于改进下垂法的微网并网控制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