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家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护理能力的影响

2018-04-20朱翠平

关键词:康复家庭农村

朱翠平,黄 英*

(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1314)

脑卒中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和复发率均高,随着脑卒中救治技术的不断提高,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下降,但仍留下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增加社会及家庭负担[1]。农村患者由于退休金(家保每月700~800元)较少、文化程度低、交通不便、医疗费用等各种因素,患者不能住院得到系统而规范的康复训练,只能回到家中自然恢复或自行锻炼[2]。家庭是卒中患者最主要的康复场所,主要照顾者是患者康复锻炼的主要帮助者和支持者。但是,农村地区脑卒中患者的主要照顾者大部分都是老伴,文化程度低,缺乏家庭康复知识和技能,家庭康复停留在一般的生活照顾上,存在着盲目性和随意性,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康复。本研究在基线调查的基础上,对本社区内脑卒中患者和主要照顾者进行面对面的家庭康复知识、技能培训和指导,提高主要照顾者的护理能力及农村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9~12月本社区内经CT或MRI证实脑卒中偏瘫患者现处于恢复期或后遗症期。纳入标准:(1)符合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3],并经CT或MRI证实者,均有肢体功能障碍;(2)病程≤2年;(3)年龄≤80岁;(4)目前在家中康复;(5)家属能够协助进行康复锻炼。排除标准:(1)有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疾病;(2)有认知功能障碍;(3)路途太远无法随访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2例。家庭主要照顾者随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过程中除去各种原因失访者[4],两组最终分别各38例。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干预组主要照顾者71.43%为患者配偶,平均年龄为(71.74±7.01)岁,男占54.76%,文化程度以小学及以下居多,占78.57%,农民占61.9%,与患者同住者占88.15%。

1.2 方法

1.2.1 干预者为本课题组经培训并考核合格的社区护士,对干预组进行入户干预12个月,干预内容为脑卒中家庭康复护理知识的宣教和技能的指导[5],并针对农村患者主要照顾者文化程度低,为使其直观学习康复方法,护士上门时带上电脑播放《脑卒中康复和预防》的PPT、发放宣传资料,对患者的主要照顾者进行脑卒中康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示范、指导;干预频率[4]。

1.2.2 护理能力评定:于干预前、干预1、3、6、12个月时进行评定。评定问卷在参考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设计编制[6]。综合性和每单项护理能力的低、中、高水平的分级标准如下:(1)综合性:0~9分(低)、10~18分(中)、19~27分(高);知识:0~3分(低)、4~7分(中)、8~10分(高);(3)决策:0~3分(低)、4~6分(中)、7~8分(高);(4)行为:0~3分(低)、4~6分(中)、7~9分(高)。问卷经信度、效度检测[6]。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主要照顾者的护理能力得分

干预前,两组各项护理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期间两组各项得分均持续增加,且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各项护理能力得分均有明显差异(P<0.001)。见表1。

表1 两组主要照顾者各项护理能力得分比较(±s,分)

项目干预前  干预1个月  干预3个月  干预6个月  干预12个月干预组(n=42)对照组(n=42)干预组(n=42)对照组(n=42)干预组(n=38)对照组(n=42)干预组(n=38)对照组(n=39)干预组(n=38)对照组(n=38)综合 12.17±1.3812.43±1.8519.64±1.4514.07±1.2521.11±1.5213.71±1.1523.23±1.7115.43±0.7823.68±1.4716.84±1.34 t=0.74 P=0.46 t=-18.85 P<0.001 t=-24.63 P<0.001 t=-25.53 P<0.001 t=-21.14 P<0.001知识 6.07±0.64 6.07±0.75 8.00±0.77 6.81±0.74 8.76±0.63 6.40±0.73 9.31±0.73 6.82±0.50 9.39±0.71 7.21±0.66 t=0.0 P=1.00 t=-7.25 P<0.001 t=-15.30 P<0.001 t=-17.24 P<0.001 t=-13.77 P<0.001决策 2.60±0.66 2.86±0.75 5.38±0.76 3.17±0.58 5.55±0.95 3.05±0.69 6.57±0.82 3.84±0.48 6.81±0.76 4.26±0.60 t=1.69 P=0.09 t=-14.96 P<0.001 t=-13.54 P<0.001 t=-17.61 P<0.001 t=-16.16 P<0.001行为 3.50±0.80 3.50±0.99 6.26±0.96 4.09±0.57 6.79±0.77 4.26±0.66 7.34±0.66 4.76±0.62 7.47±0.50 5.36±0.67 t=0 P=1.00 t=-12.50 P<0.001 t=-15.68 P<0.001 t=-17.41 P<0.001 t=-15.39 P<0.001

2.2 两组主要照顾者的提高分

提高分是指干预后1,3,6,12个月的得分减去干预前的得分。干预组在干预1、3、6、12个月的提高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2。

表2 两组主要照顾者的提高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主要照顾者的提高分比较(±s,分)

项目干预1个月  干预3个月  干预6个月  干预12个月干预组(n=42)对照组(n=42)干预组(n=38)对照组(n=42)干预组(n=38)对照组(n=39)干预组(n=38)对照组(n=38)综合 7.47±2.12 1.64±1.85 8.94±2.09 1.28±2.14 11.08±2.21 2.95±2.06 11.52±2.08 4.36±1.90 F=324.55 P<0.001 F=587.54 P<0.001 F=650.02 P<0.001 F=446.96 P<0.001知识 1.92±0.97 0.73±0.98 2.71±0.76 0.33±1.09 3.29±0.97 0.69±0.92 3.34±1.02 1.07±0.88 F=0.24 P=0.62 F=48.27 P<0.001 F=220.07 P<0.001 F=293.69 P<0.001决策 2.78±1.09 0.30±0.71 2.94±1.29 0.19±0.86 3.97±1.19 0.97±0.81 4.21±1.12 1.36±0.91 F=194.36 P<0.001 F=193.33 P<0.001 F=306.90 P<0.001 F=261.17 P<0.001行为 2.76±1.20 0.59±0.98 3.29±1.08 0.76±1.10 3.84±0.95 1.28±1.21 3.97±0.88 1.92±0.94 F=135.95 P<0.001 F=226.12 P<0.001 F=297.61 P<0.001 F=236.80 P<0.001

3 讨 论

3.1 主要照顾者的护理能力低下

农村地区的主要照顾者年龄大、文化程度低、经济收入少。有研究指出[7],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家庭康复护理时,由于家庭康复护理措施不到位,导致较多脑卒中患者错过最佳护理时期,出现后遗症,进而给患者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加大家庭、社会经济负担。大多数家庭主要照顾者为中老年,在护理决策、家庭康复护理知识等方面不了解,进而导致出现护理操作不规范的情况,不能对患者功能锻炼进行正确护理[8]。本研究结果表明,干预前两组照顾者的各项护理能力均处于中低水平,大多数照顾者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知识缺乏了解,常常采取一些错误的家庭康复决策和行为,如:“尽量多吃荤菜,少吃素菜,以加强营养。”未认识到“日常生活活动及功能锻炼对肢体功能恢复的重要性”,还有一部分人错误的认为“反正已经瘫痪了,再锻炼也没用”,“为了让患者更好地休养,我得尽量帮助患者完成其日常生活活动,即使是其能独立完成的一些事情”,“情绪对康复锻炼的效果没有影响”,主要照顾者在护理患者过程中,未强调患者“自我护理”的原则,而是普遍执行“替代护理”的模式,助长了患者的依赖心理。这些均提示本组照顾者因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应社会源缺失,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康复质量。由此可见,主要照顾者的各项护理能力低下,对他们必须进行家庭康复指导。

3.2 农村家庭康复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照顾者的护理能力,促进患者康复

脑卒中患者的照顾者相对缺乏经验,需要进行系统的指导[9]。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12个月的家庭康复护理干预,干预组主要照顾者护理能力均高于比对照组显,农村家庭康复护理能不断提高照顾者的护理能力。农村家庭康复护理干预,主要具备优势为:(1)通过实施家庭康复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照顾者的护理能力,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2)社区护理人员定期上门培训、指导,能明显提高主要照顾者护理知识水平,作出正确护理决策,采取正确的护理行为,促使患者早日康复;(3)将从“替代护理”转变成“自我护理”,帮助照顾者改变以往错误的照顾方式,使患者完成力所能及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关于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照顾压力方面,关于照顾者护理能力方面的研究还很缺乏,以后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力求使照顾者的照顾能力得到充分发挥[10]。

[1] 吉 沛,李耀扬,国 华.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效果[J].实用临床医学,2014,15(4):35-36.

[2] 朱翠平.农村脑卒中偏瘫患者家庭康复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2015,29(1):265-268.

[3] 贾建平主编.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54-156.

[4] 朱翠平,吴美华,徐晓芳,等.家庭康复护理对农村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7,31(4):1365-1367.

[5] 朱翠平,吴美华,徐晓芳,等.关于农村脑卒中偏瘫患者家庭康复现状与护理干预方案的研究[J].上海医药,2016,37(16):57-59.

[6] 朱翠平,吴美华,徐晓芳,等.农村家庭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上海医药,2017,38(2):56-58.

[7] 邱静雯.脑卒中后遗症家庭康复的护理干预[J].医学信息,2013,26(3):281.

[8] 邓光会.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家庭护理能力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1):176-178.

[9] 李洪俊.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及照顾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5,13(17):1594-1597.

[10] 赵宝香,万学英.脑卒中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照顾能力研究进展[J].社区医学杂志,2013,11(5):9-13.

猜你喜欢

康复家庭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家庭“煮”夫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寻找最美家庭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