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相关护理措施

2018-04-20

关键词:操作技能输液部位

李 清

(江苏省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常熟 215500)

静脉输液治疗是目前临床常规、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也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急诊抢救工作中,静脉输液治疗作为一种迅速有效的补液和给药途径,在疾病抢救、治疗和康复中起到重要作用[1]。但由于患者疾病及个体原因,血管充盈度差,配合治疗程度不同,加大了静脉输液治疗的难度,从而在治疗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并发症,这会直接影响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若处理不当,会直接导致护患纠纷甚至暴力冲突。有效的预防或尽早发现,处理相关并发症是也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2]。本人对在本院急诊静脉输液治疗中出现的相关并发症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护理措施,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月~6月在本院急救中心就诊后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5229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781例,女2448例,年龄1~93岁,其中<14岁儿童1467例,>70岁老人2126例,平均年龄48.6岁。给予外周静脉穿刺输液治疗21185次,发生相关并发症636次,发生率为3.00%。其具体类型及相关症状见表1。

表1 2017年静脉输液治疗相关并发症临床分析

2 并发症原因分析

2.1 护理人员缺乏足够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操作技能不熟练

在急诊输液治疗中,患者病情危重紧急,要求首先开通静脉通道,这是保证抢救成功的关键。因此静脉穿刺需要准确、快速、有效,但患者个体差异大,病种多样化,并伴有休克、神志不清等不定因素,血管弹性差,充盈不佳,加大静脉穿刺成功的难度。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有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然而临床一线护理人员理论知识高低不一,临床操作技能水平参次不齐,特别是一些低年资护士及进修实习护士,静脉穿刺理论知识不足,加上专业操作技能不熟练,从而直接导致静脉穿刺失败。孙璐露[3]等发现,实习护士、进修护士的静脉穿刺成功概率较低,提示护士静脉穿刺技能水平低,易导致穿刺失败而引发并发症。本研究中静脉穿刺失败419次,占外周静脉输液并发症的65.88%,静脉穿刺失败也成为静脉输液中最常见、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另外,护士对静脉穿刺进针部位、进针角度的选择错误,也会出现穿刺部位皮神经损伤、静脉结节形成等并发症。

2.2 护理人员操作流程不规范

静脉穿刺这只是静脉输液的其中一步。整个静脉输液过程,护理人员仍有大量护理工作需要处理。但急诊周围环境嘈杂,流动人员多,特别是出现突发事件时,会有大量患者涌入,这样会产生很多不安全因素。这就需要护理人员操作必须规范,减少护理差错,否则会导致一系列并发症的出现。如输液前需要了解输液药物成分,是否需要皮试,是否有配伍禁忌,静脉穿刺、输液前是否核对患者姓名、年龄,是否真正做到“三查七对”。输液过程中穿刺部位固定不牢固,导致注射针头划出、脱落,导管内空气未排尽,补液瓶给药错误,输液过快导致机械性静脉炎、过敏反应等。中心静脉穿刺时反复穿刺或无菌操作不规范,容易导致穿刺部位红肿、感染。本研究中因操作流程不规范,出现的并发症有药物性静脉炎39例,机械性静脉炎15例,过敏反应10例,给药输液错误3例,占外周静脉输液并发症的10.53%。

2.3 护理人员护理意识和责任感不强

由于急诊工作环境差,患者病情危急,使得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大,身心疲惫,一定程度上影响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积极性,责任感下降。另外护理人员护理意识不够,特别是部分低年资护士,认为静脉输液只是一件简单的事,给患者穿刺输液完就好了,缺乏主人翁精神和服务意识。从而无法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不能及时发现静脉输液出现的并发症。如输液过程中巡视不到位,出现患者输液部位肿胀,未能及时发现;输液结束后未能充分告知输液部位按压一段时间,沟通不到位,出现输液周围皮下血肿;输液过程中患者自行调快输液速度,未能及时发现,导致心肺功能影响、机械性静脉炎等。特别是儿童和老年患者,更应该区别对待,比如容易出现输液部位皮疹,胶布过敏。本研究中因巡视不到位,出现药物外渗,皮下血肿108例,占外周静脉输液并发症的16.98%,胶布过敏、皮疹32例,占外周静脉输液并发症的5.03%.

3 相关护理措施

3.1 加强继续教育,强化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专业操作技能

对低年资护士或进修实习护士,应加强继续教育学习,可通过定期举办科内小讲座、培训来丰富理论知识。同时可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介绍新概念、新知识、新技能,针对临床静脉输液出现的热点进行讨论研究。定期开展输液新理论、新技能培训和考核。在加强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也要提高静脉输液专业操作技能。参考美国静脉输液协会(Infusion Nurses Society,INS)的相关做法[4],可培养一些静脉输液治疗专业护士,由这些专业护士对低年资护士进行一对一技能指导培训,培训结束进行考核,对其操作技能进行综合研判、系统分析,指出其错误之处并加以纠正,从而不断提高临床操作技能。同时还应增加其临床操作机会,反复练习穿刺技能,熟练掌握进针角度,穿刺部位应选择弹性好、走行直的静脉,避开关节、韧带及临近重要神经的部位。对于输液药物的成分要有一定的掌握,了解其配伍禁忌,特别是一些中药成分药物,避免出现一些药物反应、药物性静脉炎等。

3.2 规范护理操作流程,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健全输液管理制度

静脉输液治疗整个过程应严格规范护理操作流程。从输液开始,应认真核对输液药物,检查输液瓶标签粘贴是否正确,输液用具是否齐全到位;穿刺操作前核对患者姓名、年龄,以及皮试结果,要严格遵守“三查七对”制度;静脉穿刺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瓶塞、皮肤穿刺部位消毒要彻底,重复穿刺要更换针头。在静脉输液过程消毒皮肤要彻底。穿刺后妥善固定针头、导管,制动肢体。输液中调好液体滴速,不易过快,否则会加重心肺功能负担,特别是一些老年患者,更需注意补液速度;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需要快速补液的则要密切注意患者病情变化。更换补液瓶时需注意给药顺序。对需要长期输液患者可选用留置针,留置针应注意更换无菌敷料,观察局部反应有无红肿、感染;封管时应冲洗彻底,减少留置针堵塞;留置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3~5天,以避免出现静脉血栓形成或感染。

对于急诊静脉输液,根据其特殊性,可制定较完善的输液管理制度,规范输液操作流程,跟踪了解整个输液过程,对出现的输液并发症作出反馈、评分,并有效控制不良因素,从而有效降低输液并发症的发生。可成立专门静脉输液小组,对高龄、小儿进行输液前评估,对输液护士进行资质界定,从而保证其在开展工作前能胜任该项护理任务。成立相对独立的配置室,集中开放型配置,配备专职护理人员,减少药物污染,也减少护理人员在输液前的一些流通环节。

3.3 提高护理人员责任感,提高护理服务意识和理念

由于急诊人流量大,护理工作环境复杂,容易使护理人员及患方出现情绪波动。因此,注重加强护理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素质,端正工作态度,做到忙而不乱,有条不紊,避免在工作中带有个人感情成分,从而影响日常护理工作。另一方面,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规范优质服务程序,提高优质护理服务内容,全面提升护理服务档次。静脉穿刺动作应做到轻、快、稳,准,避免粗暴动作,穿刺前做到三“合适”,即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合适的穿刺静脉,合适的针头型号,并根据不同患者制定不同的护理方案。平时加强护理巡视工作,及时了解患者主诉,观察有无输液反应,有无疼痛肿胀,并及时排除输液故障,发现情况及时处理。

3.4 加强护患沟通,做好患者家属心理疏导

在急诊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患者病情复杂多变,加上患者家属情绪焦虑、烦躁、不稳定,一旦出现输液并发症,直接影响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容易导致护患纠纷。因此,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应与患者多交流,及时倾听患者感受,安抚其紧张情绪。当出现输液并发症时,应及时作出有效处理,并做好相应解释工作,做好患者家属心理疏导。特别是一些严重并发症如输液反应或过敏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液,并及时通知医生作出相应处理。与患者语言交流,应使用简单、通熟易懂的语言,交流时应耐心细致,切不可表现出急躁、不耐烦的情绪。只有在相互理解相互配合的情况下,才能使护理工作顺利安全进行,才能使患者疾病早日愈合。

4 讨 论

在急诊输液治疗过程中,患者病情严重负责,给药种类繁多,环境嘈杂,各种不安全因素重叠作用,难免会出现一些相关并发症。若处理不当,极易造成护患纠纷。通过对2017年上半年在急诊输液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相关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静脉穿刺失败、药物外渗肿胀、静脉炎是外周静脉输液的主要并发症。其主要与护理人员专业操作技能不熟练,理论知识不扎实,操作流程不规范,护理意识和责任感不强有关。因此,要降低静脉输液的并发症,必须提高护理人员服务意识和理念,强化自身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专业操作技能,规范操作流程,并做好护患沟通,从而提高静脉输液质量,最大程度的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

[1] 李晓惠,黄小梅.静脉输液拔针按压方法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4(21):1-3.

[2] 黄 金,李乐之.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4.

[3] 孙璐露.儿科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8):1455-1457.

[4] Hedrick C.Test your knowledge:preparing to take the CRNI Exam[J].J Infus Nurs,2002,25(4):242-243.

猜你喜欢

操作技能输液部位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机械装配中钳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分析当归中不同部位有效化学成分
关于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省级测试的思考——以高中生物学为例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五个部位冬天尤其要保暖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颈枕输液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