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程安全转运及前瞻性护理干预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8-04-20郝喜艳陈冬梅高金童杨海迪

关键词:前瞻性生命安全心脑血管

郝喜艳,陈冬梅*,高金童,杨海迪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总医院急诊科,北京 100000)

急诊患者的护理和转运工作因时间不同会对患者的病情产生很多不确定因素,甚至可能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做好患者的全面护理工作,以及患者的转运护理工作,是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的重要先决条件,现根据全程安全转运及前瞻性护理干预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如下讨论[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急诊病危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50例,患者急诊病症为骨折、严重创伤休克、心脑血管疾病等,其中,参照组年龄16~52岁,平均年龄(35±3)岁,患者病症为骨折14例,心脑血管疾病16例,严重创伤休克20例;实验组年龄25~45岁,平均年龄(33±2)岁,患者病症为骨折20例,心脑血管疾病20例,严重创伤休克10例,两组患者在病症、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一般方法

参照组患者的护理转运方式为常规转运护理方式,即为担架工或者护士平车推送转运方式,实验组患者使用全程安全转运方式,并对患者进行前瞻性护理,即医护人员在急诊患者进行转运护理时,结合患者身体各项数据,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对可能出现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结合患者身体各项指标,制定多种应急抢救措施,保障患者转运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对患者进行院内转运时,医护人员应在转运前做好转运地点应急措施的准备工作,保证患者转运之后,可以立刻进行相关治疗工作[2]。同时,对急诊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医护人员应结合患者入院状态,及时通知相关主治医师,让其进行治疗的准备工作,对患者进行一系列急诊室内可以进行的急救措施,骨折急救患者应对其进行止血急救操作,通知主治医师准备相关手术,医护人员应及时将急诊患者进行转运,并对转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防解决措施的布置,防止转运过程中出现的患者病情恶化;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急诊患者,医护人员应对其进行相关心肺复苏急救,并立刻送到主治科室,由主治医师对患者进行下一步急救措施的实施,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护理人员应尽量快速的将患者送入主治科室,仅对急诊时已经出现休克现象的患者进行相关急救措施,避免造成对患者病情的延误。

1.3 观察指标

比较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患者的急救转运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SP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急诊患者转运时间对比

两组急诊患者转运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转运时间( ±s,min)

表1 对比两组患者转运时间( ±s,min)

组别 n  转运时间实验组 50 10.48±5.42参照组 50 15.83±2.17 t 6.4797 P 0.0000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情况[n(%)]

3 讨 论

在对急诊患者进行全程安全转运及前瞻性护理院内转运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前瞻性护理工作对患者的急救效果可以做到最佳。因为,前瞻性护理工作,医护人员会力争在转运过程中对患者的生命安全进行保障,完善患者应急抢救措施,最优化的对患者进行急救护理,其不仅是对患者的转运及护理工作,而且还是对患者病情的最初控制以及治疗手段,所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次研究结果数据表明,实验组患者的转运时间(10.48±5.42)min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0%都优于参照组患者,差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结果与王劲松,韩圣瑾[3]研究结果相同。

综上所述,对急诊患者进行全程安全转运及前瞻性护理的院内转运工作,可以高效的对患者进行相关治疗工作,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此方法值得在急诊护理中推广使用。

[1] 侯慧芬,凌淑芬.全程安全转运及前瞻性护理干预在急诊危重病人院内转运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3,11(13):1219-1220.

[2] 韩 隽,曾桂珍.危重病人护理转运单在急诊科院内转运中的护理应用[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8):451-451.

[3] 王劲松,韩圣瑾.危重病人一站式流动救护技术平台的建立[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4):100-101.

猜你喜欢

前瞻性生命安全心脑血管
生命安全教育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设置的困境与策略研究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心脑血管篇
新都区:强化工伤源头治理 筑牢生命安全防线
形式正义的前瞻性要求:麦考密克的后果推理
3D-ASL在TIA预后的前瞻性评价中的价值研究
冬季谨防心脑血管疾病侵袭
守护“洲岛”民众生命安全的卫士
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设施选用经济性分析——以G312无锡段为例
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注意五大误区
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与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