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胆疾病患者围手术期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

2018-04-20梁振娟

关键词:肝胆外科个性化

梁振娟

(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 玉林 537000)

随着人们医疗知识的不断增强,对临床护理工作有更高的要求;是临床护理时不仅要求护理工作人员要有高水平专业护理能力,还要求护理人员有高度的责任心与良好的工作素养;因而,促进了各类新型护理理念的诞生;个性化护理是伴随现代医学发展而产生新型护理方式[1]。本研究通过对136例肝胆外科患者分别给予不同护理方法,进而分析个性化护理应用于该类患者的护理效果,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入住我院肝胆外科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经超声、CT及病理组织等检查确认为肝胆疾病,并需给予手术治疗而入住肝胆外科病房;所有研究对象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知情同意。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各68例。其中,对照组男41例,女27例,年龄26~72岁,平均(47.5±4.2)岁;观察组男43例,女25例,年龄25~70岁,平均(46.9±3.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观察对象在围手术期根据分组给予不同护理方案,对照组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主要内容有:①建立完整的患者信息档案,及对患者病情、心理、认知能力等个体患者情况进行详细的评估;为制定更为完善且符合患者自身需求的个性化护理方案。②个性化护理之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应及时、主动以发放《肝胆疾病手册》、语言交流等方式为患者讲解与该疾病相关的知识;并根据患者文化程度的差异性给予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案,通过沟通与交流,在根源上纠正其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不正确认知。③心理护理;按照患者实际心理情绪、家庭状况予以针对性心理护理,通过医护人员与病患的访谈、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愿望及心理需求,进而制定针对性个性化护理方案,以一对一交流、疏导的形式展开心理护理,从而消除患者的焦虑情绪、精神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围手术期治疗顺应性;并提醒其家庭成员给予患者强有力的精神及经济支持,以减轻其心理、生活压力。④个性化护理之细节护理;注重围手术期细节护理,如术后伤口护理、术后并发症护理等;术后伤口护理应保持创面的清洁与干燥,并密切观察创面的愈合情况,对于体质较弱的患者可适量给予预防性抗生素给药以防止继发性感染现象的发生;对术后并发明显性恶心呕吐患者,可给予适量止呕药物,以缓解其呕吐症状;同时加强环境护理,尽量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焦虑情绪(SAS)、精神抑郁(SDS)等不良情绪评分及平均住院时间;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2、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不良情绪评分、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分析

经统计显示,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不良情绪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亦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围手术期不良情绪评分、平均住院时间比较(±s)

表1 围手术期不良情绪评分、平均住院时间比较(±s)

组别 SAS(分) SDS(分)  住院时间(d)对照组(n=68) 48.3±4.1 42.6±3.7 11.4±2.4观察组(n=68) 35.5±2.8 31.1±2.2 8.7±1.6 t 21.260 22.030 7.719 P 0.0000 0.000 0.000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比较分析

经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8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此外,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总满意度为95.59%(非常满意47例、满意18例、不满意3例),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总满意度为83.82%(非常满意29例、满意28例、不满意1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06,P=0.024)。

表1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分析[n(%)]

3 讨 论

临床中多数肝胆外科需手术治疗患者由于长期受病痛的折磨,且该类疾病患者多伴有肝胆功能失常、消化功能减退等临床体征,导致机体营养供给不良而出现疲倦乏力,从而患者对手术的耐受较差,术后围手术期极易并发一系列并发症,给患者的造成了极大痛苦。同时,众外学者均认为[4],肝胆疾病患者在围手术期由于担心自身的病况、医师手术水平、手术效果及心忧疾病预后等情况致情绪极不稳定,易燥易怒而不能自制;而国学经典中医理论认为“怒伤肝”,进而产生“肝胆病患者易燥怒”与“燥怒而再伤肝胆”的恶性循环。因而,消除或缓解肝胆疾病围手术期患者的不良情绪对增强临床疗效、促进疾病极早康复意义重大。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不良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通过个性化护理之心理护理,可有效消除或缓解肝胆疾病围手术期患者的不良情绪,从而促进疾病康复以致于明显缩短了住院治疗时间,与学者刘慧、廖丽容等人的研究结果相近[5]。此外,本研究还发现,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同样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临床中对于肝胆疾病围手术期患者积极给予个性化护理效果显著,不仅可有效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还能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缓解当前紧张的医、护、患关系起到了积极作用。个性化护理是近年来诞生的新型护理模式之一,其通过了解患者个性特征、文化程度、心理愿望等情况并结合个体患者的实际病情为出发点,进而制定与实施适合不同患者的护理方案,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个体化医疗护理服务理念,其通过建立有效沟通机制,经心理辅导帮助患者缓解或消除不良情绪提高治疗顺应性,其治疗依从性,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极早康复[6]。

[1] 闫 莹,程转莹.个性化护理在改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治疗认知度及治疗信心中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3):175-176.

[2] 沈海莲,杨晓霞.快速康复护理在肝胆外科微创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7,3(5):122-124.

[3] 王晓晨.肝胆外科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护理体会[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7,34(3):343.

[4] 李 爽.对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体会[J].当代医药论丛,2014,(8):89-90.

[5] 刘 慧,廖丽容,罗伟燕,等.个性化护理干预在肝胆外科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5,(13):119-121,146.

[6] 王淑媛,袁玲玲.个性化护理联合心理行为干预在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7,24(5):798-800.

猜你喜欢

肝胆外科个性化
吴盂超:肝胆医学创始人的创新灵感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扁平足的外科治疗进展
多处肝切除术在复杂肝胆管结石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