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陇南地区金矿资源分布规律及找矿方向

2018-04-20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3期
关键词:山阳礼县断裂带

梁 悦

(甘肃省地矿局第二地质矿产勘查院,甘肃 兰州 730020)

陇南地区处于秦岭成矿带西段与碧口地体北缘部位[1],属甘肃省南部,区域内矿产资源丰富,以金、铅、锌为主,目前已发现大中型金矿床十余处,金矿(化)点几十处,显示出陇南地区具有优越的找金资源潜力。

1 陇南地区金矿床的分布特征

陇南地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松潘甘孜褶皱系、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的结合部位,也是东西向构造与南北向构造的交汇部位[1],大地构造位置独特,区内岩浆活动强烈,构造组合样式利于含矿热液的运移及储存,复杂的地质背景条件造就了铅、锌、金、锑等矿产资源的分布。根据陇南地区地质背景、矿床分布规律等因素可划分为两个成矿带,即位于礼县—山阳断裂带附近的北部成矿带和位于文康断裂带附近的南部成矿带[2](图1)。

图1 陇南地区金矿床分布图

北部成矿带位于礼县—山阳断裂带附近,金矿床(点)明显受礼县—山阳断裂带控制,已发现金矿床(点)有马泉、李坝、金山、罗坝、三羊坝、萝卜山、三华嘴、乱石山、石家沟、太阳寺、花厂沟、小沟里、花崖沟金矿等。其中,小型矿床有十余处,中大型矿床5处,矿(化)点多达几十处。

南部成矿带位于文康断裂带附近,金矿床(点)明显受文康断裂带控制,已发现金矿床(点)有插柳山、苏家河、李家坝、新关、阳山、关音坝、月元、塘坝、田家沟、余家沟、汤卜沟、尚家沟、月照等20余处,其中超大型—大型金矿床2处。南部成矿带具有东部矿化较为分散、矿化较弱,而西部矿化较集中,矿化较强的特征。

2 金矿床控矿因素分析

2.1 地层因素

根据对北部成矿带中金矿床(点)的赋矿围岩总结研究发现,带内大部分矿床赋存于中泥盆统舒家坝组、西汉水组、安家岔组中,其地层金背景值均高出于地壳丰度值几倍,并且在上述地层中已发现了大量的金矿床、金矿(化)点以及金异常点。因此,可以认为北部成矿带中中泥盆统舒家坝组、西汉水组和安家岔组是该带的主要含矿层。

南部成矿带的主要含矿层位为中下元古界一套变质基性—中基性火山岩(绿片岩)及变砂岩、变砾岩、千枚岩、变凝灰质砂岩组合,其中,下部碎屑岩中金含量大于6×10-9,中部变质火山岩中金含量大于12×10-9,上部碎屑岩中金含量大于1×10-9。由此可知,该套地层内含金丰度极高,为变质热液型金矿体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2.2 构造因素

由上文可以,陇南地区的金矿床(点)的分布受断裂控制明显,从陇南地区金矿床分布图(图1)也可以看出,该区域的金矿床(点)产出空间位置与区域性断裂带的展布方向一致。其中,北部成矿带中的金矿床(点)分布于礼县—山阳断裂带两侧的中泥盆统舒家坝组、西汉水组、安家岔组中;南部成矿带中的金矿床(点)分布于文康断裂带两侧的中下元古界浅变质岩系中。

2.3 岩浆岩因素

由陇南地区金矿床分布图(图1)可以明显的看出,区内金矿床(点)的空间展布范围与印支—燕山期构造—岩浆岩带的分布范围相一致,均与区域性断裂带礼县—山阳断裂带和文康断裂带关系密切。矿床(点)多分布于酸性岩体外围不远处的热接触变质带内,矿床内部以不同规模的岩脉为主。金矿床(点)与印支—燕山期酸性岩体在空间和时间上关系密切,存在明显的成因关系,岩浆活动不仅给金矿化的富集提供热驱动力,而且可以提供成矿物质。

3 找矿方向

陇南地区金矿床(点)分布规律与区域性断裂构造带及印支期—燕山期酸性岩浆活动关系密切,且该区域北部成矿带中金矿床与中泥盆统地层关系密切,南部成矿带中金矿化与中下元古界浅变质岩系有关。相似的地质背景可能产出同成因的矿床类型,因此,可以围绕与已知矿床点具有相似地质背景的区域开展找矿勘查工作。

3.1 北部成矿带

北部成矿带中的金矿化受礼县—山阳断裂带控制明显,该成矿带内金矿床(点)分布于断裂带两侧的中泥盆统舒家坝组、西汉水组、安家岔组中。因此,礼县—山阳断裂带两侧的舒家坝组、西汉水组和安家岔组地层内的次级断裂带或其交汇部位是寻找金矿床的目标区域。根据对已发现矿床点的总结研究,可以将地层+构造+岩浆岩的空间组合部位作为研究重点,尤其是附近的黄铁矿化、铁碳酸盐化等蚀变强烈的区域。北部成矿带的主要找矿方向可以总结为:①中泥盆统舒家坝组、西汉水组、安家岔组以泥质、砂质岩石为主,对金元素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因此,在上述三套地层内可以寻找微细侵染型金矿床;②沿礼县—山阳断裂带走向方向上具有突变部位、次级构造交汇部位、或层间破碎带等部位,结合地层控矿因素,寻找金矿化线索;③北部成矿带内金矿化与酸性岩体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明显的成因关系,因此,在控矿地层范围内的中酸性岩体周围或酸性岩脉发育部位,均有利于金元素的富集成矿;④在岩脉群发育部位,具有寻找石英脉型金矿床的潜力,如小沟里—三羊坝岩脉群。

3.2 南部成矿带

前文已述及,南部成矿带受控于文康断裂带,金矿床(点)大多分布于断裂带两侧的中下元古界浅变质岩系中,且与次级断裂系统关系密切,其找矿方向可以总结为:①沿断裂带两侧分布的浅变质岩系中发育碳酸盐化蚀变的部位,一般情况下金含量较高,因此,蚀变发育部位是有利的找矿部位;②南部成矿带金矿化点等距分布特征明显,因此,应加强阳山—桦厂沟之间的研究工作;③该成矿带内存在韧性剪切带,并已发现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金矿点,如李家沟、尚家沟等,因此,应对具有韧性剪切带部位加强寻找仍需剪切带型金矿床的力度。

[1]朱多录,孙柏年,尹万玉,闫德飞,邓海军.甘肃陇南地区金矿床地质特征、 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J].黄金地质,2011,32(9):16-19.

[2]朱多录,张旺定,邓海军,等.秦岭地区礼县—山阳断裂对金矿控制的初步探讨[J].黄金地质,2004,25(11):9-12.

猜你喜欢

山阳礼县断裂带
上海市山阳中学 以艺育德 融合育人
冷冻断裂带储层预测研究
力助“礼县苹果”进京推广
依兰—伊通断裂带黑龙江段构造运动特征
念好“四字诀”探索文明实践山阳路径
迷途的山阳
综合物化探在招平断裂带中段金矿深部找矿的应用
寻得山阳好住家
驰援
《礼县人大志》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