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会理县拉拉铜矿地球物理特征及找矿研究

2018-04-20常立东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3期
关键词:板岩铜矿极化

常立东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内蒙古地质勘查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矿产资源需求与日俱增,由于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确保其可持续性供给,已经成为国家长期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因此,加大矿产资源的寻找成为当前的工作重点[1]。

1 区域地质背景

康滇地轴中部区段的段偏东方向的缘头部位是该矿的打的构造分布所在,属于扬子板块偏西方向的缘头部位。该部位是有川滇南北构造带以及南岭东西构造带二者相互交接复合形成的区域[2]。区内不仅有突出的构造特征,而且岩浆岩广泛发育,具有非常复杂的地层条件,区域内分布着非常多的矿产资源,显示区内找矿潜力巨大。该区的构造具有复杂行的特点,而且各种构造之间还彼此互为影响,主要呈现SN向以及EW向展布的复合构造特征[3]。

2 矿区地质特征

河口复式背斜偏南方向的翼部区域上的次一级背斜,是该矿的矿区分布所在,该背斜主要呈现双狮拜象的特点(图1)。河口组(元古界)是该矿矿区的主要含矿建造,火山杂岩(变质沉积)是其主要的岩性特征。扬子准地轴中部区域的区段是矿区构造的位置所在,断裂以及褶皱是区内的主要构造特征。褶皱呈现单斜构造特点,总体呈现EW向进行展布,向S向进行倾斜,角度为20°~30°。目前区内有14条断层被圈出,有的呈现NW向展布,有的呈现EW向展布,有的则为NNE向。

图1 拉拉矿区地质概况

3 矿区地球物理特征

(1)密度特征、该铜矿通安组Pt1t地层呈现2.35×103kg/m3的密度特征,T3b-J地层呈现2.65×103kg/m3的密度特征,由此可见这两组地层主要属于低密度的特征。河口组(Pt1h)地层为高密度地层,2.83×103kg/m3的密度特征多见于该地层中的片岩类岩石,其密度较高;(2.77~2.86)×103kg/m3的密度特征主要见于区内的钠长岩类岩石,其密度主要表现为中-高密度。铜矿石密度也较高主要为(2.92~2.99)×103kg/m3。区内最高的密度体主要为铁矿石,达到了(3.29-3.86)×103kg/m3。由此显示出该区突出的差异性的密度特征。

(2)磁性特征。磁铁矿在该区具有非常强的磁性特征,铜矿石则较之稍微低些。区内的火山变质岩有3个不同的岩段之分,但其磁性特征都居于强磁性特点。

(3)电阻率特征。①铜矿石电阻率为660Ω·m~965Ω·m,404Ω·m~2000Ω·m的电阻率主要出现在磁铁矿石中,12Ω·m~200Ω·m的电阻率主要出现在碳质板岩内,1000Ω·m~11000Ω·m的电阻率特征主要见于长石类岩石以及石英岩石中。②低电阻率特征主要见于铜矿石(河口组)地层中,分布于Pt1h地层顶部以及T3b底部的铁矿石表现为较低的电阻率,碳质板岩呈现特殊的地层特征,介于二者之间,常常会影响找矿工作的开展,导致判断错误,应当引起重视。

(4)极化率特征。极化率在该区铜矿石内具有中等强度的特点,大大高于碳质板岩的极化率。铁矿石的极化率和铜矿石非常类似,找矿过程中开展激电法非常有利,同时面临的干扰因素主要为碳质板岩,由于其具有高级化率的特征,而且呈现低电阻特性,在开展激电法找矿过程中,会受到很大影响。通过测试区内地层的岩性:①高电阻特征主要表现于落凼组以及新桥组地层中,低电阻特点主要见于三叠系以及大团箐组和天生坝组地层中。②低极化率在三叠系地层尤为凸显,高极化率主要表现在大团箐组以及新桥组和天生坝组地层中。

4 找矿方向

在找矿过程中对区内地质特征进行全面分析,通过上述方法的运用,有望在该区找矿工作中取得更大突破。但在具体找矿过程中,要结合上述方法,并且进行综合的利用,形成综合的复合式找矿模式,对区内找矿工作的开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以后区内的找矿工作应当重点加强河口组地层区域的找矿工作,将该区沉积变质岩以及火山沉积变质岩进行很好地区分,对其含矿构造进行详细研究,对地层分布规律认真分析,有望扩大找矿效果。

5 结语

文中笔者在对该矿地质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前人在该去的找矿成果,详细的对该矿的地区物理特征进行研究和分析,指明了该去的找矿方向,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给区内的找矿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扩大找矿成果。

[1]费光春,李佑国.四川会理县铜矿床类型及成矿规律[J].四川有色金属,2015,(4):15-18.

[2]李云峰.拉拉铜床地质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采矿技术,2014,58-60.

[3]陈根文,程德荣,余孝伟.四川拉拉铜矿黄铁矿标型特征研究[J].矿物岩石,2015,12(3):85—91.

猜你喜欢

板岩铜矿极化
认知能力、技术进步与就业极化
极化雷达导引头干扰技术研究
基于干扰重构和盲源分离的混合极化抗SMSP干扰
基于敏感性分析的炭质板岩引水隧洞支护结构优化研究
柴北缘联合沟铜矿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及找矿前景
基于连续-非连续单元方法的炭质板岩隧道围岩稳定分析
全球十大铜矿公司
西部矿业迈向国内铜矿“新巨头”
特大型井下铜矿山采选工程管理与实践
板岩地区高边坡滑坡原因及治理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