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炎琥宁注射液与α-干扰素联用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急性感染的效果探讨

2018-04-20高月

中国疗养医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干扰素炎性注射液

高月

上呼吸道急性感染是儿童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其多因病毒感染所引发。该病症多在气候骤变时发生,若未能得到有效及时治疗可能引发肺炎或脑膜炎等不良后果,不利于小儿的健康成长[1-2]。临床治疗该病症主要以药物疗法为主,炎琥宁注射液以及α-干扰素是临床上常用药物,此次研究为探究炎琥宁注射液与α-干扰素联用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急性感染的临床效果,将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80例上呼吸道急性感染患儿为对象并实施分组治疗,对比治疗效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在本院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小儿上呼吸道急性感染患儿中选择80例为研究对象并实施分组处理,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所有患儿均符合上呼吸道急性感染诊断标准,均存在不同程度鼻塞、流涕、发热、喉咙肿痛等症状。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患儿年龄2~11岁,平均年龄为(6.2±1.3)岁;病程1~4 d,平均为(2.4±0.7)d。观察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患儿年龄2~12岁,平均年龄为(6.3±1.7)岁;病程1~3 d,平均为(2.3±0.9)d。对两组基础资料进行比较,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可行性较高。

1.2 方法 对照组:对患儿实施常规退热、止咳治疗,同时为其使用炎琥宁注射液(生产厂家:国药一心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1039)进行治疗,用药量为10 mg/(kg·d),静脉滴注给药,1次/d。

观察组:在上述治疗之上联合使用α-干扰素(生产厂家: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0010031)进行治疗,用药量为50 000 U/(kg·d),给药方式为肌肉注射,1次/d。两组患儿均以5 d为1个治疗周期。

1.3 观察指标 ①治疗评价标准[3]:流涕、咳嗽、发热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则为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明显好转则为有效;治疗后病情无明显改善则为无效。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②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③白细胞介素-6 (IL-6)。④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参与研究对象在参与研究期间所得的各同类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数据进行对比处理,用[n(%)]、(±s)分别表示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对数据分别进行χ2检验和t检验,若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表1) 观察组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5%,与对照组(8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药物所致明显不良反应。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指标水平比较(表2)治疗前对比两组炎性指标,均提示差异不明显(P<0.05),对比治疗后则提示观察组所得结果更佳(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指标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指标水平比较(±s)

?

3 讨论

上呼吸道急性感染是一种儿科临床发病率较高的疾病类型,其泛指发生于小儿鼻咽部以及气管部位的急性炎症疾病。儿童的免疫能力相对较低,呼吸道尚未发育成熟,因此临床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概率较高。上呼吸道感染的诱发因素较多,但临床多见病毒感染。小儿呼吸道急性感染若未能得到及时治疗则可能会继发多种并发症,主要以肺部、气管等邻近器官为主,如肺炎、脑膜炎等等[4-5]。临床对小儿上呼吸道急性感染的治疗主要以药物疗法为主,以往临床多采取利巴韦林以及病毒唑等药物进行治疗,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因此近年来炎琥宁注射液以及α-干扰素成为临床常用的治疗药物。

炎琥宁注射液是由穿心莲提取物经一系列处理后所得的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脂钾钠盐,其镇静效果显著,是临床应用广泛且效果理想的抗病毒药剂。炎琥宁注射液可对早期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以及炎性渗出等起到抑制作用,同时也可有效提高患儿机体内巨噬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从而提高患儿机体对病毒的吞噬能力,提高病毒杀灭效果。另外该药物也可有效提高血清中各类溶菌酶的含量,因此可达到杀灭呼吸道病毒以及流感病毒的双重效果,这也提示该药物可同时达到抗病毒以及抗菌的作用[6-7]。α-干扰素抗病毒效果显著,其可有效调节患儿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对病毒感染细胞的免疫杀伤活性。但有部分研究发现有患儿在使用α-干扰素进行治疗时可能会出现高热反应,甚至可能诱发热性惊厥,因此该药物在临床应用受到一定抑制[8]。儿童尤其是年龄不足3岁的婴幼儿,其神经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因此在患病期间的高热症状可能会导致患儿出现热性惊厥,热性惊厥时间越长则对患儿神经功能伤害越重。炎琥宁注射液的退热效果显著,且不会出现先升高再下降的退热表现,也不会出现退热后反跳的情况,另外因该药物具有镇静的效果,因此也有助于避免患儿出现热性惊厥,对促进患儿康复、避免病情进展、诱发其他不良事件等均具有积极意义,故近年来为提高治疗效果及安全性,临床常采用α-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注射液进行治疗的方案,并取得了良好效果[9]。曾有研究对比分析了上呼吸道急性感染患儿分别采用炎琥宁注射液联合α-干扰素治疗以及单纯使用炎琥宁注射液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使用联合治疗的效果要远远高于单纯使用炎琥宁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并未明显增加[10]。该项研究结果在此次研究中也有明显体现,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对比两组炎性指标的改善效果也提示观察组更为理想。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药物所致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用药安全性。

综上所述,对小儿上呼吸道急性感染患儿使用炎琥宁注射液以及α-干扰素进行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有助于尽快帮助患儿恢复健康,减轻炎症反应,故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何玉荣.注射用炎琥宁与α-干扰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比较[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38(7):226-227.

[2]赵海忠.炎琥宁与α-干扰素合常规疗法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7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4,47 (7):138-139.

[3]杜燕.探讨炎琥宁联合α干扰素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6):93-94.

[4]李慧英.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经注射用炎琥宁与α-干扰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6,29(2):82-83.

[5]孙玉芹.注射用炎琥宁与α-干扰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比较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7):198.

[6]孙岩.炎琥宁联合α干扰素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22):93-94.

[7]史云会.炎琥宁与α-干扰素结合常规疗法治疗86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J].医药前沿,2014,47 (36):171-172.

[8]吴景伟.炎琥宁与α-干扰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比较[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34(12):165-166.

[9]蒋萍丽.炎琥宁与α-干扰素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比较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14):25.

[10]李桂平.注射用炎琥宁与α-干扰素治疗70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5):456-457.

猜你喜欢

干扰素炎性注射液
碘帕醇注射液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血必净注射液与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UPLC-MS/MS法同时测定血必净注射液中8 种成分
炎琥宁注射液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炎性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雾化吸入γ干扰素对免疫低下肺炎的疗效观察
干扰素α-1b治疗成人麻疹疗效初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