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仪式缺失与重构中的群体心理学因素

2018-04-19李浩博廖元新

活力 2018年22期
关键词:大学生

李浩博 廖元新

【摘要】仪式是高校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本应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环,但在现今的大学校园中,这一宝贵的教育资源正逐步被人们扭曲和淡忘。高校仪式作为一种群体活动,与群体心理学息息相关。大学生对正式群体的向心力较弱,自我中心主义盛行,进而使得仪式的思想不被接受、群体影响被削弱、其意义被曲解等问题。抓住大学生群体特点,并运用群体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通过施加群体压力、以学生作为仪式主体、领导重视、完善“后仪式”教育等方式,来达到重构校园仪式、发挥仪式德育功能的目的。

【关键词】高校仪式;缺失与重构:群体心理学;大学生

现今,仪式文化缺失的现象在大学校园中正显露端倪,致使大学生在即将步入社会这一阶段得不到充分而良好的指引,

“我们现在比以前任何时候都需要重振仪式和典礼,将其作为我們的精神燃料”。重构校园仪式理应提上日程。仪式活动作为一种具有浓烈群体色彩的活动,对规范学生的行为和意识,增强学生集体归属感,传承校园的历史文化,均有着重要意义。而仪式的教育功能也需要依赖群体来发挥,群体凝聚力对开展仪式起到原发性的作用,仪式精神的传达需要凭借群体的规范性活动与情绪感染。仪式活动与仪式的群体洼相辅相成、相互依靠。因此,我们有必要从群体心理学的视角,把握大学生群体心理特点,来分析现今高校仪式衰落的原因及提出重构高校仪式的建议。

一、群体心理学相关理论简述

有学者认为,“群体是指在意识和行动上相互发生联系或影响,为共同的目标而协同活动的一群人。”在群体定义的基础上,结合群体的各个构成要素与影响因素,运用群体心理学研究高校仪式时需要运用以下概念:

(一)群体凝聚力

群体凝聚力是群体成员获得了个体单独无法取得的满足而产生的聚众意识。凝聚力强,成员会更积极地参与群体活动,容易受群体情绪的感染,群体目标也更容易达成。个体与群体的价值目标是否一致、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关系是影响群体凝聚力的重要因素。

(二)群体压力与从众心理

来自群体的压力会使个体产生从众心理,从而强化或消退个体的行为。个体符合群体规范的行为,会由于得到群体的肯定而得到巩固,反之,当群体成员意识到自己与群体相抵触时,会产生背离群体的紧张感,或遭到群体的施压,从而抑制不合群的行为,使得群体的规范和理念逐渐转变为个人的行为和意志。

(三)群体领导

群体领导对群体心理具有导向作用,成员的意识倾向会与领导保持一致,领导的思想意识或行为的变化必然会引起群体心理构成的变化。

群体领导分为两类:一是正式领导,多在正式群体中形成,二是非正式领导,多产生于非正式群体。前者在形成之初具备的是由“领导”这个名号带来的强迫性质的外部影响力,如奖惩力、模范力、合法力等,后者对群体的影响力源于其自身特长、代表力、个人魅力等,这种内在影响力更容易使群体成员主动接受其影响。

(四)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群体可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前者是根据相应的规定建立起来的,有着一定的规模、职责和权利;后者是基于人们的相互认同和吸引而自发形成的。当非正式群体的意志与正式群体一致时,前者就能对后者产生积极作用,反之,便产生消极作用。

二、当代大学生群体心理特征

大学生作为校园仪式的参与主体,其群体心理会对仪式产生基础性的影响。因此,把握其群体心理特征是分析的基石。其中,正式群体缺乏凝聚力与自我中心主义盛行是当今大学生尤为突出的,也是对校园仪式影响最为深刻的特征。

(一)正式群体缺乏凝聚力(以班集体为例)

1.班集体目标与学生个体目标不一致

班级目标与个体目标的统一与班级凝聚力密不可分。当两者联系紧密时,群体中的资源和信息有利于个体实现自身的目标,群体才会对个体具有吸引力,形成凝聚力。在大学之前,班集体的目标与学生的个体目标是一致的——提高学习成绩,班级的资源和学生之间的交流都是为了满足学习的需要。而在大学阶段,学生的目标开始多样化、个性化,有“考研一族”“考证一族”,有打算毕业后就业的,有热衷于社团活动的。班级缺乏统一的目标,有限的班级资源又很难满足学生们多样化的需求,因此,他们更愿意去融入培训机构、社交团体等对自己有价值的群体。个人与集体目标的背离和班级对个人的价值骤减,导致了大学班级凝聚力远不如中小学。

2.班集体内部交流时间减少

班级内部缺乏交流也是班集体向心力衰弱的主要原因。譬如,“一些学生进入大学后感到学习枯燥乏味、精神空虚,或是受到从众心理、攀比心理的影响,于是便寻求恋爱,来弥补自己空虚的心灵。”他们还未形成正确、成熟的恋爱观,以恋人为中心,无法理性处理自身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分散了对班集体的注意力。

同时,大学生的社会活动明显增加。勤工俭学成了一种潮流,兼职工作无疑会减少他们参与班集体活动的时间。大学生有着强烈的自我展示与社交需求,而大学不缺少自由广阔的社交平台,老乡会、研讨会、兴趣社团等非正式群体的大量存在进一步削减了班级归属感。

(二)自我中心主义盛行

1.青年时期自我意识的显现

青年身体和心智的明显变化致使他们不得不把注意力集中于自身,从而形成自我中心意识,具体体现为两种心理现象:第一,假想观众,他们往往会产生“自己正在被别人关注”的想法,会尽力避免做出任何可能导致尴尬的行为,渴望被关注,在意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第二,个人神话,指青年人关于自我独特性的想法,他们常常认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无法被别人理解的。

若这两种心理状态无法得到满足或正确引导,他们就可能做出有违常理的行为,例如违反学校纪律,甚至从事犯罪活动,以此寻求别人对自己的关注或证明自己的独特性。有些青年人会感到领导者的管理和话语根本不符合自己的个性,从而对权威产生逆反心理。

2.集体责任感下滑

“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确在下滑,但更多不是在思想上,而是体现在行动上。”他们有奉献社会的美好愿望,在观念上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会谴责他人违背社会公德与利益的行为,但当自身利益与现实相冲突时,他们最终还是选择了满足自身利益为先。

当代大学生“理想标准与现实标准相脱离,对人标准与对己标准相脱离”,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大学生学业就业竞争激烈,不得不以私利为重;社会正处于价值转型期,大学生难免不受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的影响等。同时,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出身于独生子女家庭,缺少与同龄人亲密交流的家庭环境,他们在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时,自我中心意识过强。

对于个人私事,“享受孤独已经成了大学生普遍且自觉的行为方式”,遇到心事,更多人愿意獨自排遣,而非找朋友倾诉;对于集体事务,大学生对学校的管理工作容易产生误解、质疑和抵触心理,尊师观念日渐淡薄。集体观念的下滑已成为当今大学生的真实写照。

3.信仰缺失

据《中国青年研究》调查,绝大多数大学生没有信仰,团员党员中信仰共产主义的更是寥寥无几,有些学生做人党选择时,考虑更多的是党员身份带来的政治前途,或者党员是否会在外企遭到歧视等。

同时,各种网络平台的兴起,让不同的价值观有了相对平等的展示机会,而大学生正是网络的主力军,这让一些腐朽观念有了侵害大学生思想的机会。传统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精心包装”的西方功利主义面前显得苍白和虚化。大学生在追求自我的同时可能会为了彰显个性而主动接受不正确的思想。大学生信仰的缺失、对意识形态问题的漠视与疏离成了当下思政教育无法回避的一大难题。

三、大学生群体心理现状对仪式的影响

群体心理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群体的行为与活动。校园仪式活动之所以被冷落与排斥,与大学生群体心理特点无不关联。分析大学生心理对仪式的作用过程,有利于发现仪式衰落的问题所在,从而为重构仪式量身订造一套可行的方法。

(一)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冲突:仪式对群体的影响淡化

大学中,非正式群体对正式群体的冲击无疑是影响仪式群体凝聚力的重要因素。凝聚力使具有震撼力和感染力的仪式情景带动群体情绪,进而发挥仪式的功能。然而,与仪式相冲突的非正式群体,使得大学生仪式群体像一盘散沙,仪式难以开展。

个体往往按照非正式群体的规范行事,因为相比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跟个人接触的机会更多,对他的态度将直接关系到他精神环境的好坏。作为正式群体的仪式群体存在的时间远远少于一个人在他非正式群体里生活的时间,若仪式群体要求参与者做出与他非正式群体的规则相违背的行为,那他可能不会遵从仪式的要求。

大学生活中,这样冲突的例子并不少见,一些学生会以老乡聚餐、社团活动、兼职工作为由拒绝参加学校官方举办的活动。与仪式相冲突的非正式群体越多,仪式便越难以进行,仪式的意义的所要传达的思想将大打折扣,其德育功能也将无从提起。

(二)群体与个体目标脱节:仪式被贴上“走形式”的标签

群体是个体获得心理满足的场所。个体可以在群体中获得信心、自尊感和安全感,得到社交的机会,这正好迎合了青少年的自我中心意识和强烈的社交需求。正如美国人类学家康纳顿所言:

“仪式的参与者会注意他们认为有特殊意义的思想和感情对象。”

但是,不少高校仪式变成了走过场,让领导露个脸,或是成了拉商业赞助的手段。神圣崇高的升旗仪式、庄严肃穆的入党仪式也成了“例行公事”而被随意地偷工减料乃至直接取消。这种内容空泛、形式扭曲、意义缺失的仪式所拼凑起来的群体无法满足青少年的需求,官僚主义引起了他们内心的抵触,浓厚的商业气息冲淡了他们对仪式本身的注意力,仪式参与度越来越低,同时其意义也在流失。因此,仪式也会被学生贴上“走形式”的标签,其本身丰富的内涵正被机械、简单的形式主义残蚀。

(三)自我中心意识过强:仪式思想被抵触

校园仪式传达的往往是主流意识形态,但在大学生集体责任感下滑、政治信仰缺失的趋势下,这些思想将难以被接受,仪式的作用日渐销蚀。在自我功利主义的影响下,大学生的精神需求让位于物质需求,而他们所关心的自身就业问题、考研问题,不可能在一场校园仪式中得到解决。家庭教育缺失和个体化趋势更是使大学生不愿主动参与校园仪式这类的集体活动。若漠视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仍采用灌输式教育,那么国家集体观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只能停留在浅层阶段,无法内化为大学生的感情触动与思想认知。

对权威的逆反心理也使仪式的精神被排斥在外。仪式承载的内容往往由负责主持仪式的学校领导或社会知名人士来传达。而这些正式领导往往与学生缺少交流沟通。因此他们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认为这不过是一群不理解自己的人在利用强迫力向自己灌输想法,从而对仪式所表达的思想产生抵触。

四、把握群体心理,重构校园仪式

大学生群体既具有作为群体的一般共性,也有自身的独特性。在重构校园仪式的途径上,运用群体心理学理论的同时,也要结合大学生群体的特点。既要保留传统仪式教育精髓,也要根据新时代大学生的变化而有所革新。

(一)规范仪式纪律,形成群体压力

制定与执行严格的群体规范能让成员直观感受到群体压力。遵守仪式规范并不仅是为了维持活动秩序,更是让学生的外在行为逐渐内化为一种意识,进而达到仪式的教育目的。同时,比日常活动更严格的规范让仪式显得更神圣,更有震撼力。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制定好仪式的各项纪律并严格执行,例如升旗仪式要准时到地、统一着装、队列整齐、严肃安静等。大部分学生在老师的督促下都遵守仪式纪律时,个别迟到者、着装另类者、喧哗者会察觉到自身与群体行为的违逆而感到无形的心理压力,同时在“假想观众”的心理作用下,审视自身的行为,从而自觉地纠正自己的行为,维护仪式纪律。

(二)明确仪式主题,以学生为主体

让大学生的注意力回归到仪式本身,是校园仪式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证。仪式要以学生为主体,摆正主题,拒绝门面工程、商业工具,消除“仪式形式化”的偏见。只有当仪式价值与学生个体价值达成一致时,学生才会感受到自我的存在,对仪式群体产生向心力。群体内部有了聚合力,校园仪式才得以营造各种各样的现场氛围,让学生在有力的情景场域中接受群体的感染,从而在感情、行动、思想上隨着仪式的进行而发生由景及情、由外而内的变化。前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在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就是典例。他对华中科大未被列为中国“常青藤”等敏感话题没有刻意回避,而是面对六千多名毕业生坦然说出了学校所面临的问题。这也是学生们为“根叔演讲”频频叫好的原因。

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意味着一切要顺从学生。高校仪式的德育内容固然会一定程度引起学生的反感。可如果仅因为学生认为仪式过于形式化、限制个性自由便取消掉入党仪式和军训,便是因噎废食。“仪式巩固了群体的规范,给个人的行为提供了道德制裁,为共同体平衡所依赖的共同目的和价值观念提供了基础。”仪式正是纠正学生不良风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教育手段,军训是为了增强集体凝聚力和荣誉感。在原则性问题上教育工作者不能一味让步,而应在顺应学生思潮与坚守仪式德育之间寻找平衡点,并积极与学生交流沟通,寻求共识。

(三)从领导层面重视仪式教育

教育工作者对仪式认知的不足是校园仪式神圣性和严肃感泯灭的重要原因。仪式教化效果的发挥,有赖于仪式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对仪式意义的理解和信仰。作为有指导群体作用的学校领导,应当对仪式怀有敬仰之心,带头从观念上重视仪式的意义,主动了解仪式所拥有的无可替代的德育作用。仪式是需要精心设计的文化活动,组织者应该对仪式的内容、程序、宣传、细节上做出详尽合理的规划,并赋予其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如果领导也认为仪式仅仅是走过场而已,那么学校也不会加强仪式文化建设,仪式将愈加空泛化,那学生们自然也是士气低落,不愿主动、积极地认可和接受仪式所传达的思想。

主导者与参与者之间并非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两者可以相互转化。学校领导要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和心理特征,并提高自身能力,从而得以对学生施加内在影响力,而不仅仅是带有强迫性质的外在影响力,学生对领导的逆反抵触心理便会消解。

(四)构建“后仪式”教育

想要引导一个人,远不是一场仪式就能做到的,但这也启发我们,在改良仪式本身的同时,也要在仪式之外对学生加以引导,我们不妨称之为“后仪式”教育。比利时宗教学家杜普瑞认为:“仪式行径的目的并非重复它所象征的日常行动,而是将它置于更高的视域,以便赋予意义”。“后仪式”教育做好了,也会有利于仪式的开展,扩大仪式对学生的影响力。针对大学生信仰缺失的问题,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学校线上自媒体的建设,抢占网络舆论阵地,在举办爱国教育仪式后,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在线上进行活动宣传,或者以与国家荣誉相关的人物事件为依托进行线上仪式活动,例如,为边疆军人、奥运健儿点赞。同时,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对大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加以管理和引导、提高班级活动质量、改良思想道德教育方法等。这样,仪式的生命力才会更加持久,焕发强大的生机与活力,更广泛而深远地发挥仪式这一宝贵的教育资源的作用。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微信使用对大学生亲子关系的影响
浅议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培养路径
浅析大学生校园兼职
暑期近万名大学生兼职送外卖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成立首个村级大学生创业园
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