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阳:脱贫攻坚的“洛宁色彩”
2018-04-19姚卜成
姚卜成
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把五大发展理念,根植于大地,飘扬于蓝天,深深融入脱贫攻坚的具体实践,在脱贫中推动洛宁速度向洛宁质量转变;在攻坚中推动洛宁产品向洛宁品牌转变;在脱贫攻坚中实现经济发展的“稳中优进”,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开创出一条“精准”而又“可持续”的致富之路,实现了由“扶起来”向“富起来”的飞跃,谱写了“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的新篇章。
“洛宁红”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一个也不能少”是承诺,更是要求它描绘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动图景,展现的是我们党始终如一的宗旨信念和奋斗情怀。
洛宁县地处豫西山区,地形地貌呈“七山二塬一分川”,属于典型的山区农业县。有98个扶贫开发重点村,1.1万户贫困家庭,3.5万多贫困人口。洛宁县要想脱贫摘帽可谓任重道远。
“在村党支部和协会党支部的帮助下,俺家种的10亩金珠沙梨,今年收获3万多公斤,收入在4万元以上,脱贫不成问题。”有了好产业,得到了好收成,关庙村贫困户张新宁一家4口人对未来生活充满了信心。
据关庙村党支部书记安民香介绍,如今关庙村金珠沙梨种植面积已达到2500亩,146户621名贫困人口实现高质量脱贫,户均收入达到4万元。关庙村已成为河南省有名的金珠沙梨之乡,关庙村金珠沙梨已被农业部审定为“地理标志产品”,并获得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A级绿色食品”认证。
“农村要致富,必须有个好支部”“农村要脱贫,必须选好带头人”。在洛宁县委的指导下,关庙村在金珠沙梨协会基础上,专门组建了一个党支部,由全省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有名的金珠沙梨专家李应贤担任金珠沙梨协会党支部书记,实施“党员中心户”工程:“果园中心户”,把种植面积大、管理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党员种植户作为“果园中心户”,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共同发展金珠沙梨产业;“资金中心户”,号召经济条件好的党员干部种植户,主动借款给有心发展种植但缺少资金的群众,支持他们承包土地、租赁机械、购买物资、启动种植;“技术中心户”,对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党员干部进行再教育、再培训,培养成“技术中心户”,每人负责5N8户种植群众,为他们提供全程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做種植群众坚强的技术后盾。通过一系列举措,把党支部建在产业协会里,把党员镶在致富链上。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如今,在“党员中心户”工程的辐射带动下,洛宁县金珠沙梨种植户已遍布9个乡镇,种植总面积突破1.5万亩。
一名党员一面旗,一个支部一堡垒。把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出来,让支部书记把脱贫攻坚的冲锋号吹起来。2017年,洛宁县下发了《关于脱贫攻坚工作中对农村党支部书记实施正向激励的意见》,对村支部书记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给予了优惠政策,激发支部活力。制定了《洛宁县村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工作方案》,开展述职评议,提高支部能力。对全县村级活动场所进行全面改造提升,彻底消除村级阵地“空白村”,提升支部实力。坚持“三有三带”标准,采取村内“选”、村外“调”、上级“派”、社会“招”等多种方式选优配强村党支部书记,特别是贫困村的党支部书记,凝聚支部合力。
洛宁县的有机金珠沙梨
“火车头”拉着火车走,“指挥棒”引领“加速度”。据了解,仅2017年,洛宁县确定帮扶措施就达583项,整合各类资金45109.3万元,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社91个,落实扶贫项目804个,为困难群众办好事、实事1784件,确保2万名贫困群众如期脱贫。
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大力弘扬“红船精神”,秉持红船初心,洛宁县决心打赢脱贫攻坚战,在新时代的长征中创造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业绩,夺取更大的胜利,续写更加辉煌的诗篇。
“洛宁金”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过这句生动而深刻的话,就是希望全党同志看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抓住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这个关键所在。
金鸡扶贫,摘“穷帽”——
在洛宁县河底镇牛京村村边,已快速建起一座占地850余亩的标准化生态蛋鸡养殖场。一位场区技术员介绍:“该项目33.48万只蛋鸡已进入产蛋期,年度总产蛋量3000万枚,是贫困群众增收脱贫的龙头产业。”
2016年初,洛宁县与北京德青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在全省率先探索实施金鸡产业扶贫模式,由德青源公司出资1.13亿元,洛宁县农业投资有限公司以财政扶贫资金作为资本金向农发行申请贷款2.5亿元,在河底镇贫困村建设年存栏240万只的标准化生态蛋鸡养殖场,德青源公司承租经营,其获得的净收益将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分红或统筹使用。
河底镇党委书记柴绍勇说:“我们由村党支部组织贫困户成立农村合作社,由县农投公司为贫困户提供贷款担保,然后村合作社统一将贫困户贷款用于德青源蛋鸡扶贫项目合作代养带贫,户均年底可实现分红7000元。”
据了解,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可解决当地群众1000人就业,并辐射带动河底、东宋、小界3个乡镇26个贫困村969户3489人脱贫。
金果扶贫,拔“穷根”——
洛宁县与全球最大的浓缩果蔬汁生产加工企业海升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完成投资2.4亿元,建成现代果业高效示范园区,种植矮砧密植苹果5600亩、苗木繁育基地2000亩,带动当地群众利用“海升模式”发展苹果8000亩,并为贫困群众提供地租、务工、技术带动、单元包产四大增收平台,年产值3亿元以上。截至目前,洛宁县共发展苹果种植面积20.5万亩,金珠沙梨3万亩,其他小杂果1.5万亩。贫困户直接或参与种植的共计1.1万户,每户年均增收不低于5000元。
金牛扶贫,栽“富根”——
洛宁县把肉牛养殖作为发展重点,通过合作帮扶模式、代养帮扶模式,鼓励贫困户将享受的到户增收补贴、小额贷款等项目资金投入到合作社中入股分红,目前全县各类规模养殖场达535家,带动2817户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2017年新建科尔沁牛业、鑫洛农牧、三阳畜牧、正大农牧等以贫困村为主的养殖场区13个,可辐射带动2000户贫困群众发展特色养殖产业,加快脱贫步伐。
金叶扶贫,开“富路”——
洛宁县与浙江、江苏中烟集团签署协议,实行订单收购模式,烟叶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8万亩左右,年均收购量2200万公斤,烟农户均收入23743元。2017年,全县依靠烟叶种植可增加群众收入1.5亿元以上,种烟群众6318户,其中贫困户768户,种烟面积2765亩,仅此一项户均增收6500元。
“老板带老乡,共同奔小康”。洛宁县构建种养加销一体的全产业链,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将原来农民与企业间的买卖关系转变成保底收益、按股分红和社会化服务的关系,打造产业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让农产品加工业强起来、农业品牌亮起来、广大农民富起来,洛宁县开创了“农业”兴农、富民的新境界。
洛宁县爱和小镇洛阳三彩展厅
“洛宁绿”
“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贫困地区完全可能依靠自身的努力、政策、长处、优势在特定领域‘先飞,以弥补贫困带来的劣势。”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论断为贫困地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确了思路,指明了方向。
洛宁县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是镶嵌在豫西山区的一颗璀璨明珠。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神灵寨,风景如画,引人入胜,是亲近自然、放飞心灵的最佳选择;故县西子湖,碧波荡漾,山水相映,是水上游乐、度假垂钓的绝好去处;罗岭三彩陶艺村,谷幽花香,风景宜人,是陶冶情操,休闲度假的艺术胜地……面向未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生态是洛宁县最大的优势,文化是洛宁县最大的潜力,生态经济是洛宁县的最大亮点。
构筑“有机农业发展高地”,冲出“经济洼地”。“迄今,洛宁苹果已连续19年获得绿色食品认证,一定能成为中原苹果的符号,中国苹果发展的引领。”洛宁县委书记张献字说。
这底气源于洛宁县把农业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突破了发展有机苹果产量低、成本高的瓶颈制约。洛宁海升现代果业高效示范园区自主创新的矮砧密植新技术,一个人能管百八十亩果园,一亩能种矮砧密植苹果200棵,亩产5000公斤左右。据洛宁海升现代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董事长王俊青介绍,矮砧密植苹果示范园相比传统果园具有“四省两高两旱”的显著优势。“四省”即省水60%、省肥70%、省土地80%、省人工90%,“两高”即高品质、高产出,“两早”即早挂果、早收回投资。
这底气源于洛宁县正在构建的苹果现代化产业体系,张献宇书记告诉记者,洛寧正在构建集生产、储存、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世界领先的有机苹果全产业链;正在打造以苹果文化为主题,集乡村观光、农事体验、休闲度假、运动健身、文化科普于一体的,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全国首个苹果主题特色小镇……洛宁县这艘“苹果航母”正在冲破中国农业发展的“历史三峡”,驶向蔚蓝的大海深处,定义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未来。
洛宁县长周东柯告诉记者,有机农业不仅是一种生产方式、更是一种生态方式、生活方式,被称之为“三生农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洛宁县紧紧抓住有机农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围绕林果、粮食、菌蔬、中药材、畜禽五大有机农业,积极打造洛水山肴区域品牌,着力培育洛宁苹果、金珠沙梨、核桃、杂粮等9个特色品牌,成功创建了“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国家级出口杨木质量安全示范区”和“省级出口苹果质量安全示范区”,在中国有机农业的版图上崛起了“洛宁高地”。
在洛宁县罗岭乡美丽的山谷边,6666只大缸组成了一个大型陶艺景观——《容》,蕴含着有容乃大的胸怀;2016只星盏组成了一幅命名为《宙》的壁画,宛若星空,有奔向宇宙之感;缸做花盆、缸是指路牌、缸之路……这个处处可见缸的地方,就是洛阳三彩国际陶艺村,被人称之为世外“陶”源。洛阳三彩国际陶艺村是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陶瓷设计大师郭爱和的杰作,其遵照“保留原始风貌,留下时代烙印”的原则,以大山做画布,陶瓷做画笔,挥毫泼墨,描绘美景,把“洛阳三彩”艺术融入大自然,用艺术家的眼光与智慧、“洛阳三彩”的元素打造出中国第一个“乡村艺术公园”。洛阳三彩国际陶艺村是中国实施“旅游+”战略的经典之作,是实现洛宁县由旅游资源大县向旅游强县飞跃的先声。
理念是金,洛宁县围绕建设“山水田园、秀美洛宁”这个总目标,坚持全域化、差异化发展思路,以建设豫西地区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功能区为目标,以产业融合发展为核心,以业态创新发展为突破,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支撑,按照“一心一廊五区”布局(“一廊”指的是百里洛河水生态廊道;“五区”指的是神灵寨生态旅游区、嶕蛲山休闲运动区、龙头山洛书文化区、石佛山创意写生区、西子湖风情养生区),建设山水田园“全景乡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让青山绿水成为带领群众致富的金山银山,积极创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洛宁县正大踏步地迈入旅游发展的“黄金时代”。
“贮千畴黍稷芬芳,可耕可读;置一派田园淡雅,宜画宜诗”,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地区良好形象的发力点,把绿色发展转化为新的综合实力和竞争新优势,洛宁县正在以今天的绿色奋斗成就明天的金色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