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海行动》:贺岁片里的一匹黑马

2018-04-19凤紫陌

风流一代·青春 2018年4期
关键词:林超贤警匪片红海

凤紫陌

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主旋律

《红海行动》由林超贤执导,讲述了中国海军蛟龙突击队八人小组奉命执行撤侨任务,同时粉碎叛军武装首领的惊天阴谋的故事。

索马里海域外,中国商船遭遇劫持,船员全数沦为阶下囚。蛟龙突击队潜入商船进行突袭,成功解救全部人质。在返航途中,非洲北部伊维亚共和国发生政变,政局混乱,当地华侨面临危险,蛟龙突击队深入伊维亚执行撤侨任务。到达目的地后,队长杨瑞发号施令进行调度,狙击手顾顺和观察员李懂留在场外建立制高点,其他队员进入工厂搜救。他们有的支援工厂外武警,有的留守车队,在严密的配合下,成功救出被困的侨民。在掩护华侨撤离之际,一名中国人质又被叛军绑架,蛟龙突击队相互配合,拼死营救,最后他们不仅营救出中国人质,还营救了其他国家的人质,并粉碎了叛军首领的惊天阴谋。

在《红海行动》中,制作人将战争的真实与残酷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很多文艺作品中有“主角光环”一说:主角自带“防弹衣”,即使在枪林弹雨中狂奔,也不会轻易中弹;即使重伤,也不会死。但在《红海行动》中,主角光环失效了。战争里没有主角,突击队员们也会受伤或阵亡,他们的生死牵动着每一位观众的心。八人队伍,两人牺牲,两人重伤,其余人员全部挂彩,这或许是大银幕上的中国军人主角离全军覆没最近的一部片子。这种险胜,恰恰是现实中现代战争的真实反映。开场第一场戏,片名还未出,仅仅是介绍登场人物的功能性戏份,就有一名我方狙击手被射穿脊柱神经离场,一下为影片定下“随时可能牺牲”的惨烈基调,并一直持续到终场。在影片的中后部分,主题一度从“杀敌求胜”变成了“求生”,这在主旋律影片中非常少见,却极大地增强了剧情的张力。

这部电影虽然以重金刻画战争,但绝不是吹捧战争,观众看完之后的观感,也绝对不是为了战争热血沸腾,而是企盼不要发生战争。如果说本质是动作片的《战狼2》表达的是“虽远必诛”的战斗精神,《红海行动》则是靠着对战争残酷的近距离描绘,透露出“以战止战”“以战反战”的愿景。

《红海行动》为什么能逆袭?

春节档都是全家老小一起观看,所以播放的大多是老少皆宜的合家歡喜剧,《红海行动》作为军事题材的电影,里面有很多血腥镜头并不适合孩子观看,这样的电影在春节档播放并不占优势。然而《红海行动》豆瓣评分高达8.5分,成为近五年来春节档豆瓣评分最高的电影,这样的高口碑与导演脚踏实地拍摄、精细刻画人物是分不开的。

《红海行动》要在海上拍军舰、直升飞机,拍摄难度可想而知。有人建议林超贤部分棚拍,却被他婉言拒绝,他认为特效对于现实主义题材是最要命的:“只有实拍,我才有脚踏实地的感觉。”在拍摄该片时,他远赴非洲北部近五个月,面对四十多摄氏度的高温、沙尘暴等恶劣天气,他要组织多个国家的工作人员协同工作。许多大场面镜头都是在偏远的荒漠无人区完成的,每一件装备的爆破所使用的弹药,都是真枪实弹。他还要在旁边观察爆破效果,甚至要精确计算冒出黄烟、白烟的比例。正是凭着这股死磕的“傻劲”,才成就了这部超震撼的影片。

除了故事比较“燃”,大场面、重武器看点十足,影片中大量的特写镜头中,小动作对人物的刻画都很到位。影片中一上场就中枪的狙击手罗星让人很惋惜,虽然他只露脸几分钟,却足以让人难忘。面对侥幸逃走的海盗,狙击手罗星吼道:“我去追!他们(海盗)杀人了!不能让他们走!”在飞机上近距离狙击船上的海盗很危险,观察员李懂有点害怕,罗星挤开李懂,端着枪说:“我来!”大有“一夫当关”的豪气,也是一种直面生死的勇气。

观察员李懂并不是一个毫无瑕疵、天神下凡般的人物。刚开始,他抗压能力差,下意识地躲避子弹,胆小、稚嫩,罗星的受伤带给他不小的打击。接替罗星的狙击手顾顺对李懂说:“战场上,子弹是躲不掉的。”在轰炸下丢掉了枪之后,顾顺对他喊:“还愣着干什么?把枪捡起来!”李懂有了“迎子弹”的勇气。最后,顾顺受重伤,无法完成狙击任务,于是让李懂拿起枪,并对他说:“李懂,战胜压力,罗星是不会选错人的。”在成功狙杀劫持佟莉的恐怖分子后,李懂大呼了一口气。在这场战斗中,他完成了一个少年到军人的蝶变。佟莉作为片中唯一的女队员,徒手扛武器,与恐怖分子搏击,影片对女性角色的塑造也是一大亮点。该片没有着重于刻画某一个人物,很多角色着墨不多,却都非常亮眼,让人印象深刻。

超“燃”的大场面,一个个立体的人物形象,让《红海行动》在制作和故事的基本面上站稳了脚跟,赢得口碑。

观众愿为匠心买账

林超贤被称为军事题材电影中的鬼才导演。从“警匪片”到“战争类型片”,他不断尝试,不断超越自己。从出道到功成名就,林超贤走了将近二十年。

从1997年导演《G4特工》开始,林超贤走上导演之路。刚开始,他拍的《野兽刑警》《证人》《线人》《逆战》等警匪片获得了很多奖项,也获得了“影帝制造机”的称号。拍动作戏很累,因此业内很多朋友和同行都说林超贤有点傻,但他从来不会因为其他因素牺牲影片。2013年拍摄电影《激战》时,投资方想要塞演员、改剧情,他坚持道:“不听我的?我走!”《湄公河行动》送审时被观影团批得很厉害,到底应该听还是不听?他说:“如果还相信我的话,还是要把我的名字放到电影上面的话,我就不听了,因为我觉得这个电影就应该是这样子。”他认为人物性格上的缺点和电影的光明主题并不冲突,相反会有真实感。正是在林超贤的坚持下,《湄公河行动》刷出了国产片的新高度。

从“警匪片”到《湄公河行动》,场景从城市到更复杂的金三角,这是一种艰难的突破。《红海行动》的拍摄难度、场面调度是《湄公河行动》的三至四倍,林超贤更是拼了命。北非靠近撒哈拉大沙漠,四十多摄氏度的高温,大风很容易形成沙尘暴。有时为了拍摄需要,林超贤还架起鼓风机来烘托气氛。为了保持拍摄状态,“蛟龙小队”成员进行了长达120小时的枪械训练、4000分钟的战术走位训练以及200小时的实战演习。在摩洛哥的近五个月里,林超贤24小时连轴转,白天拍摄晚上剪片子,甚至还翻车受了伤。他说:“我拍电影20年了,从来没有这么苦,真的,我甚至把它当成是我最后一部电影在拍。”正是由于吃尽了苦,《红海行动》的海上营救人质行动、城市街道突击战、沙漠坦克追逐战都拍出了更恢弘的动作场面。在林超贤眼中,《湄公河行动》是一部披着主旋律外衣的“警匪片”,《红海行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战争类型片。

《红海行动》的大火证明:春节档并不一定非得是“合家欢”喜剧,即使是军事题材,只要用心去拍,人们会看到里面的诚意。真正好看的电影,观众一定会买账。对于导演来说,匠心才是王道。

猜你喜欢

林超贤警匪片红海
徐克携徒孙林超贤:一起北上“长津湖”
炎热的红海
春天的小船
炙热的红海
第七章炙热的红海
后CEPA下警匪合拍片类型策略
《拆弹专家》逆袭五一档,这是香港警匪片复兴的开始么?
从电影《窃听风云》看香港电影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