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地区疼痛学科发展现状调查分析

2018-04-19巴衣尔策策克孙建波彭明强张春瑜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北京地区医疗机构门诊

巴衣尔策策克 ,孙建波 ,彭明强 ,朱 谦 ,张春瑜 ,杨 青

(1.北京中医药大学 管理学院,北京 100029;2.中日友好医院,北京 100029)

据报道,我国慢性疼痛患者超过3亿人,且每年以1000~2000万的速度快速增长,北京朝阳区慢性疼痛的患病率达52.99%,远高于多数欧美国家[1]。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老龄化及现代生活节奏加快,慢性疼痛的患病率在不断的上升,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第三大健康问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2]。本文结合北京地区医疗机构建设情况、各级医疗机构疼痛诊疗服务开设情况及北京市疼痛治疗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上报数据对北京地区疼痛学科现状进行分析,为卫生相关行政部门制定决策提供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查阅资料

通过查阅医疗卫生系统相关资料,统计北京地区医疗机构总体数量、不同等级医疗机构分布及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上登记疼痛科的医疗机构,根据医院等级和医院属性进行分类比较。

1.2 实地调研

到北京市疼痛治疗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进行实地调研,统计北京地区医疗机构疼痛科建设情况,包括疼痛门诊、独立建制疼痛科、病房等建设情况;分析医疗机构从事疼痛诊疗人员分布情况,包括专业背景、性别与年龄、学历、职称构成等情况;疼痛诊疗技术开展情况。

2 结果

2.1 不同等级医疗机构疼痛诊疗服务开展情况

原卫生部印发的[2007]227号文件的明确规定,“只限于二级以上医院开设‘疼痛科’诊疗科目服务”。截止2015年,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监督所等级注册的非营利性三级医疗机构108家,二级医疗机构125家。而北京市疼痛治疗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数据平台显示,开设疼痛诊疗科目的医疗机构总数为56家,三级医疗机构中开展疼痛诊疗服务的机构仅占36.1%、二级医疗机构仅占13.6%,见表1。

2.2 不同等级医疗机构疼痛门诊、疼痛科及疼痛病房开设情况

截止2016年底,北京地区有56家医疗机构开设疼痛门诊,三级医疗机构39家,二级医疗机构17家;其中,仅18家医疗机构开设独立建制的疼痛科,三级医疗机构12家,二级医疗机构6家;17家医疗机构开设了疼痛病房,三级医疗机构11家,二级医疗机构6家;其他38家医疗机构开展的疼痛门诊隶属于在医疗机构骨科、麻醉科、神经外科、肿瘤科等其他科室,见表2。

2.3 不同等级医疗机构从事疼痛诊疗人员专业背景及基本特征分布

2.3.1 从事疼痛诊疗人员专业背景分布

截止2016年底,北京地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从事疼痛诊疗人员375人,医疗与医技人员284人,护理人员91人。其中31人原专业为疼痛科,116人原专业为麻醉科,30人原专业为肿瘤科,34人原专业为骨科,8人原专业为神经外(内)科,其他14人原专业为妇科、外科等,见表3。

2.3.2 从事疼痛诊疗人员基本特征分布情况

不同等级医疗机构从事疼痛诊疗的人员中,三级医疗机构男女比例1:1.16,二级医疗机构男女比例1:1.17,二、三级医疗机构均女性偏多;在年龄分布中,二、三级医疗机构从事疼痛诊疗人员主要集中在 20~30、30~40、40~50 三个年龄段;在从业人员学历及职称方面,在三级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硕士以上学历占44.1%,本科学历占38.5%,专科及以下学历占17.4%;职称分别为高级37.7%、中级30.8%、初级21.5%。而在二级医疗机构中,硕士以上学历达17.9%,本科学历达48.4%,专科及以下学历达33.6%;职称分别为高级23.4%、中级32.0%、初级43.8%,见表4。

2.4 不同等级医疗机构开展疼痛诊疗技术情况(表5)

在开展诊疗技术方面,二级医疗机构均开展关节穿刺术(100%)、神经阻滞治疗(100%)等简单技术,部分开设病房的二级医疗机构开展了颈椎间盘介入治疗 (100%)、腰椎间盘介入治疗(83.3%)、椎间孔镜下间盘摘除术(83.3%)等高风险、较高难度的复杂技术;三级医疗机构除了开展相对简单技术,大部分三级医疗机构均能开展三叉神经射频治疗(63.6%)、颈椎间盘介入治疗(45.5%)、椎间孔镜下间盘摘除术(45.5%)、鞘内药物泵输注系统植入术(45.5%)等高风险复杂技术。

表2 疼痛科、疼痛门诊、疼痛病房建设情况

表3 从事疼痛诊疗人员组成 (n)

表4 从事疼痛诊疗工作人员基本特征分布情况(n/%)

表5 不同诊疗机构疼痛诊疗技术开展情况(n/%)

3 讨论

3.1 疼痛科室建设情况

截止2006年,北京地区共有疼痛诊疗机构47家,其中建立独立建制的疼痛科的只有中日友好医院1家[3]。经过10年的发展,开设疼痛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仅增加了19%,且仅有18家医疗机构建立了独立建制的疼痛科,其他单位疼痛门诊隶属于骨科、麻醉科、神经外科、肿瘤科等其他科室。这与原卫生部规定的“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开展疼痛科的诊疗项目”要求相比,北京地区疼痛学科仍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应鼓励更多具备资质与实力的医疗机构开展疼痛诊疗服务,建立专攻于治疗慢性疼痛的、独立建制的疼痛科,壮大疼痛专科队伍,推动学科发展,满足广大患者的诊疗需求。

3.2 北京地区疼痛医师专业分布情况

疼痛医学是一门多学科相互渗透的综合性学科,从事疼痛诊疗工作的医师专业背景也具有多样性[4]。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地区各级医疗机构疼痛医师专业背景相对分散,原专业为麻醉专业占多数,其次是肿瘤科、针灸推拿、骨科等其他专业。建议根据科室情况设定不同专业医师比例,加强疼痛医师诊疗思路与技术的规范化培训,充分发挥专业背景优势,结合现代疼痛诊疗技术,多学科协同诊治疑难病症。

3.3 疼痛医师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努力打造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是搞好医院学科建设的关键[5]。北京地区各级医疗机构疼痛诊疗从业人员男女比例相差不大,从业人员以青壮年为主,人才队伍结构较合理,梯队建设较好,但是各级医疗机构均存在低学历、高学历低职称等现象。应尽快完善疼痛专业医师教学体系,鼓励有资格的医学院校及医院开设疼痛医学专业,只有具备完善的教学体系才能培养出大量高学历优秀专业人才,形成强大的疼痛学攻关队伍。此外,还应完善疼痛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序列,充分调动疼痛医师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提高诊疗技术,更好地服务于疼痛患者。

3.4 疼痛诊疗技术开展情况

在我国,疼痛科的主要业务范围是慢性疼痛的诊断与治疗,但是在临床工作中慢性疼痛的范围较广,涉及很多疾病、诊疗技术难易程度不同,疼痛科只能根据科室开展的医疗技术治疗疾病[6]。北京地区开设疼痛门诊的医疗机构中,大部分医疗机构均开展了关节穿刺术、神经阻滞、针刀治疗、物理治疗等难度相对较低的简单技术,部分开设病房的二级医疗机构还开展了一些风险较高、过程较复杂、难度较大的治疗技术;而三级医疗机构除了开展相对简单的门诊诊疗技术之外,更多开展手术等级为三四级、难度较高的复杂技术,但与国家卫计委印发的《三级综合医院服务能力指南》要求相比较,三级医疗机构还需要全面提高诊疗技术水平,完善科室专业诊疗设备,加强疼痛医师规范化培训,培养专业技术团队,逐步开展新的技术项目。

[1]郑天源,侯进才,卢锦玲,等.北京市朝阳区慢性疼痛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0,6:339-341.

[2]魏爽,宁燕,吴坚平,等.上海市疼痛学科建设现状与发展策略[J].中国卫生资源,2015,3:167-170.

[3]北京地区麻醉学科疼痛亚专业规范化建设研讨报告[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07,6:572-574.

[4]刘小立.对疼痛科与疼痛科医师的思考[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8,4:236-237.

[5]王国华,龙开超,王继华,等.新形势下医院学科建设的发展思路与策略[J].中国医院管理,2013,6:62-63.

[6]蒋宗滨.谈疼痛科的核心技术与业务范围[J].实用疼痛学杂志,2010,6:405-406.

猜你喜欢

北京地区医疗机构门诊
湖南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评审与分析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门诊支付之变
明清北京地区传统色彩嬗变与成就探析
金元明时期北京地区古桥研究概述
北京地区现存元代道教碑刻形制研究现状
歌华发布
公立医疗机构国有资产管理研究
医疗机构在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探求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