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成材 岁月如歌
——读刘羽飞的《岁月如歌》有感
2018-04-19本刊主编
□ 本刊主编
本文作者(右)与本刊主编在合肥市政协工作期间留影
1960年初,我随父母由南京迁居合肥,转入合肥八中初二(2)班,与刘羽飞同班,因此他是我在合肥相识最早的同学之一。那时合肥很小,中学也不多,我家居住地的农学院已是西郊,而刘羽飞就住在大西门派出所的姐姐家,故我每天去长江饭店附近的八中必经他住所,放学时很自然与他一道同行。他比我弱小一点,当时个头不高、显得瘦弱,但我俩一见如故,能玩到一块。半年后我们随整个班级迁入地处大西门附近的合肥一中,填补该校所缺的那届初中年级,因此放学同行的距离大大缩短,交流机会减少,也就不知他为何不上高中。初中毕业后,我继续在一中读高中,至此与他一度失去联系。直到30年后的上世纪90年代初,我们在省委党校青干班,再次同窗才相聚。更巧的是本世纪初,我们工作的最后一站,都被安排在市政协任常委、专委会主任;退休时单位团购的住宅,电脑摇号竟然也安排在同一幢楼的同一单元。可见,他名副其实是我人生中的忘年之友。
刘羽飞初中毕业后就走上工作岗位,高学历还是上世纪80年代,带职工作学习时补上的。因此,他的工龄比我长近十年,为国为民服务的时间比我要早得多。因此,从他的身上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人生道路千万条,读书虽是人生立世之基,但一味追求学历并不可取,不能“为学历而学历”,尤其当今一些广告词“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幼儿从小就被各种学习班所累,这些形而上学的观点的确是可笑而不可取!
最近,他送了本《岁月如歌》文图集给我。这本由他自己编辑,以回忆录为主打,兼收四十多年来省内外几十家报刊采用的工作研究、文艺作品、部分摄影作品及剪纸,集结成册、图文并茂,正如作者书中的自序所言:让其真正成为最美好的、最好保存的永恒的记忆。他美好如歌的人生,让我这位幼时比他多读12年书的忘年交更进一步地了解了他,尤其他初入社会的最精彩人生历程和成长史,更补上了我对他了解的一课。因为,我透过这些记述不仅更好地知他,而且对认识社会、认识像他这样的有志之士(原合肥市委常委会秘书、秘书科科长和保密局局长)的成长和如歌岁月的人生历程,是后来者、尤其是学历不高但坚持终生学习的楷模。可见,人生道路可供选择的途径多种多样。
刘羽飞同学这本《岁月如歌》一书,分为:往事拾零、工作研究、文艺作品、缤纷世界、剪出新天地五大部分,这些作品多是他结合文字秘书工作,致力于言论、散文、诗歌之类体裁时的思考与创作,读起来特别爽口亲切。尤其“往事拾零”章节,通过44篇记实体裁文章,反映出身边琐事,再透过诗一般的语言、夹叙夹议、有感而发,虽从小事入手但说明人生的大道理,浅入深出的文风更能接近平民百姓的需求。同时,他长期从事的秘书工作,又培养了他文章的立意构思、用词准确、严谨。只有读完他这本书,才知他为什么仅有初中的文化根底,能走上市粮食局、市委的秘书岗位和成为文学爱好者,这也正由于文字,是他自小喜欢与爱好的特长。正如他自序中所言:“上小学时就喜欢造句、作文,当老师选读他的某篇作文时而自豪自乐。”他初中时就开始写过小文字稿“向报社投稿,当领到稿费时,那心情别说有多激动”。透过这一篇篇文章,反映的是本人五十多年中学习、工作、生活中的一些经历和遭遇,其所作的正是他自己喜欢做的事,因此就能更好地发挥所长,易于出成果,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当然,成就离不开勤奋和坚守,以及道德与人品。他正是进入市委不久,1983年在研究市园林班子时,作为市委常委会议记录的他已知道我这位老同学的去向,但他一直未主动联系我,直到七八年后在省委党校再次同窗时才提及此事,可见他保守机密和甘于寂寞的高尚品质。这本书在“工作研究”与“文艺作品”章节,虽仅收录6篇文章,仅占18页面,但这是他在市委秘书工作岗位近二十年间,在省内外四五十家报刊,发表一千两三百篇文字稿中的代表作品。“真可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正如党的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所言:“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句话的真谛!刘羽飞老同学无疑是一位勤奋一生的成功实践者,理所当然成为后来者自学成才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