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快乐
2018-04-18朱辉
朱辉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到清明节,杜牧这首诗就会被频频提及。从诗的意境看,似乎很伤感。然而早有爱好历史的群众举報,唐朝的清明节其实很欢快。除了扫墓,还有斗鸡、打马球、蹴鞠、拔河、荡秋千、宴饮、踏青等习俗。曾有唐朝“媒体”报道:公元710年清明,唐中宗李显移驾梨园球场,在此举行宫女、大臣拔河比赛,韦皇后及安乐公主前往观看。
看来杜牧只是借《清明》表达个人感伤,不能代表大唐全体人民的清明情绪。唐朝怎么回事?只能根据文字资料推断,现在的清明节我们每年都在亲历。当年品种丰富的娱乐活动已不复存在,但除了极少数亲人刚去世的家庭,扫墓过程中,大家都呈现轻松愉快的状态。对于许多家庭,一年之中只有清明节可以实现全家集体出游。晚辈们再不情愿,也不敢顶着“不孝”的恶名拒绝参加。除了孝敬墓里亲人的祭品,不少人还会自带丰富的春游食品,诸如茶叶蛋、汉堡、肉脯……扫完墓便找一块草坪,搞一次简易的野餐。在假道学看来,这有点没心没肺。不过让先人“看”到后辈们活得很好,不正可以体现祭奠的意义吗?
除了“看”到晚辈的快乐,先人另一件高兴事是自己家庭地位提高了。姑妈原本只是个普通农妇,在家里没人把她的意见当回事。几年前去世后,顿时就成了家庭版观音菩萨。每次扫墓,她女儿都会在墓前絮絮叨叨和她说上半天,要求她保佑自己微整形手术成功、保佑女婿升副处、保佑外孙女考上重点高中……一个凡人晋升为菩萨,似乎通过死亡就能实现。
相比之下,男士们大多是唯物主义者,知道求神求仙不如求活人。岳父是个扫墓爱好者,每年清明节反复回乡扫四五次墓。家族中有一些头面人物,平时日理万机,逢年过节都遇不到,唯有清明,再忙也要去祖坟上香。他们信奉“国学”,认为祖坟对于运势走向极为重要。岳父反复扫墓,便能保证与每一位尊贵亲戚偶遇,提醒他们,有他这样一位可供提携的亲戚。
曾看过一档拿外国人逗笑的节目,一位外国留学生说出“清明节快乐”的问候语,演播厅里哄堂大笑,主持人纠正说清明节是不可以快乐的。其实这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北京民俗学会秘书长高巍坦言,清明可以说“清明节快乐”,这样的说法已延续很长时间;相较而言,“不能说清明节快乐”,是近两年才冒出的说法。
专家的话常常会引起逆反心理,但这回我却力挺高先生。且不说“清明”这么诗意的名字,本来就与阴沉不搭调。唐朝人尚且能豁达看待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我们难道非要不如古人乎?一个关于春天的节日,为什么不能快乐?
“特没意思”的人
文/罗西
他与她正在如火如荼地缠绕缠绵……突然听到雷声,起风了,窗帘飞舞着,啪啪作响,他放下滚烫的她,赤足小跑到阳台上收他太太和孩子的衣服,来回跑两趟……她披衣而去,不是恨他,也不是肃然起敬,只是顿觉没意思。
确实,好看的皮囊很多,有趣的灵魂很少。你如果活得太像道理、规章制度或者口号,是挺没意思的。
“你真是个没意思的人,无趣到要用理智过好一生……”有人这么说你吗?
最近有个段子说,两个小学生捡到5000元钱,拾金不昧,交还给失主,失主很感动,就花了2000多元买了几大袋的课外习题送给孩子们,以示感谢。这条段子的标题是“恩将仇报”。哈哈,这位失主是很没意思。
接到一财经类周刊的女主编约稿:“可以无用但是要有趣的。”有趣真的很重要,大道理大家都懂,有趣却不一定人人能做到。专家会输给算命的或气功大师,就在于前者没意思。“月球”太实在,“月亮”更浪漫,我们更喜欢月亮,而不是月球。有用的,有价格;有趣的,只好论品格或价值了。
有人找心理医生咨询: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趣的人?医生说,多去看看剧院里那个小丑的表演吧。这个人沮丧地说:“我就是那个小丑。”我们常常把有趣的一面用以赚钱,而无趣的一面用于生活。我常常就像那个小丑,挺没意思的,一位大姐批评我说:“你不喝酒,人生会少了很多乐趣……”我承认。我不会喝酒,所以很少参加饭局,怕扫大家的兴。还有,有女作家评价我在文字里是个“亦丈夫亦情夫的男子”……事实上,在家里,我只是像个兢兢业业鞠躬尽瘁的家长。有人临时约我出来吃饭,我谢绝的理由是:我太太已经把饭做好了;有人为我订了机票请我去参加一个体面的派对,我婉拒的理由是:不行,最近我要接送孩子上学……
我有一些偏见:早起的一般友善,晚睡的通常有趣,比如晚睡的一般都是艺术家。把一天过成三餐就没意思了。不会开玩笑就没意思了。墨守成规就没意思了。好不容易说了个幽默你不笑下捧场就没意思了。没有业余爱好就没意思了。爱上纲上线就没意思了……把生活“剪辑”成生存就没意思了。
总之,你一正经,特别是假正经,或太认真,太呆板,太传统,太保守……往往就会变得无趣、没意思了。猪八戒比唐僧有趣、有意思。“别人是真的活了一万多天,而无趣的人——只是活了一天,并重复了一万多次。”
热爱生活的,很容易成为有趣的人,不过有趣往往意味“有故事”、波折。演员陈冲说:“我不希望自己的人生有故事。”《一代宗师》有一句台词:若说人生无悔,那都是赌气的话;人生若没有遗憾,那该多无趣啊。
一个人无趣、没劲,往往与个性有关,也与社会文化有关。一个只有好人与坏人的两种评价选项的社会里,是很难生出有趣的人。在一个尊重自由与个性解放的社会,人们的创造力会更强,有趣的人会更多,有趣的人更有安全感,所以更随心所欲。所以,活出火花来的人,不捂着,不必装正经,也不介意“留有破绽”,无需滴水不漏……
博弈压岁钱
文/青丝
节假日是话题营销的黄金时间,总会看到各种奇葩原因导致情感破裂的故事。最新版本是一个姑娘到广东男朋友家拜年,未来婆婆给她一个压岁红包,她满怀期待地拆开,里面只有20元。她以为是婆家对她有意见,故意羞辱她……这样的桥段,和前两年上海女到江西男家过年,连夜逃离的故事,都有着明显的人为编造痕迹,但依然能够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因为压岁钱这个话题,是很多人身上一个待挠的痒点,要不然也就不会有人制作出“全国压岁钱地图”这样的东西,娱乐众生了。
我上世纪80年代就明白了故事里的梗,那时的八卦杂志提到某个港星,派出的压岁红包竟然每个高达50港元,为不折不扣的“土豪”。我由此得以了解了粤港澳一带的风俗,是结了婚的人向未婚者派压岁红包,见者有份,即最早的单身狗慰问金。但压岁钱属于零和游戏,有一方获益,就必然意味着另一方损失。由于派发的数量大,粤港澳等地的压岁红包金额都很小,有时就是一两元,取热闹、同乐之意。这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曼的观点颇为切合:花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既讲效果,也讲节约;花人家的钱办人家的事,既不讲效果,又不讲节约。从这个角度看,给准儿媳20元的压岁钱,有可能当事人已经是破例了。
然而也有“杠精”研究,捐赠行为带来的愉悦感,与获得实质性的金钱回报相似,同样也能够激励人心。所以也不难理解,为何有人派压岁钱喜欢一掷千金,且金额逐年攀升。毕竟利他行为一直存在于人类的基因当中。早年我看到一篇春节指南,教导漂泊在一线城市的白领,如何在年终奖不理想的情况下,不失面子地派压岁钱。具体做法是谎称受单位委派出国,延缓返家时间,再兑换一些面额大、市值低的外币,封到红包里派给亲友的小孩,即可营造出一种既令人眼热羡慕、又经济实惠的意外效果。
不过,压岁钱作为博弈游戏的一部分,就总有输赢的时候。如大人经常会以小孩没有理财能力为由,把压岁钱占为己有。而另一方是选择合作还是竞争,则取决于如何定义利润和亏损。如有小孩收压岁钱,只收50元以下的金额,因为只有小钱才能自行支配,不会被没收。还有小孩攒了很久的压岁钱,却被父母觑觎,趁夜把压岁钱全部偷走。无处发泄怒火的小孩,一气之下把QQ名改成“认贼作父”。
动画片《蜡笔小新》里,小新向父亲要压岁钱,却被父亲用玻璃弹珠搪塞。因为日语的“压岁钱”与“落珠”同音。作为小孩企盼的福利,压岁钱就像成年人对工资的态度,是否满意其实取决于与他人的对比结果。所以若有人因压岁钱心怀不满,只须看看《蜡笔小新》,就很容易找到心理上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