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2018-04-18汤自军

法制与社会 2018年6期
关键词:知识产权高校管理

摘 要 高校已成为我国知识产权产生的重要源头。但目前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中存在知识产权意识缺乏、专利质量低、转化率低、专门管理机构及人才缺乏等问题。这些问题由高校现有的科研模式、科研评价体系及科研政策导向等原因造成。高校应改革现有科研评价体系,设置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并加强对广大科研人员的知识产权教育。

关键词 高校 知识产权 管理

基金项目:2017年湖南省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专项项目 “高校知识产权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7T2001G),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吉首大学)。

作者简介:汤自军,吉首大学科技处副处长,副教授,硕士导师,博士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法经济学、知识产权。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2.326

一、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知识产权意识缺乏

作为科学研究与创新的高地,我国高校每年都产生大量的专利。但在广大高校科研人员中,知识产权意识却比较缺乏。虽然获得专利授权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但是很多高校科研人员对知识产权的本质还缺乏理解。知识产权本质上是产权的一种,是与有形物产权相对应的无形物产权。既是产权的一种,它就必然具有价值性、使用性与排他性,能够给拥有它的权利主体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这也是为什么实践中一个国家或一家企业把拥有的先进知识产权视为宝贵财富的重要原因。而目前在我国高校广大的科研人员中,大多数人把专利授权当作科研工作的最终成果,而忽视专利的转化与引用。知识产权的产权本质没有得到体现。

(二)专利质量低

目前,我国高校产生的众多专利中,优质专利所占比例比较低。所谓优质专利,是指专利本身拥有较高的科研价值与市场价值,能够带来较大的技术突破和经济效益。国家知识产权局2015年统计数据表明,在当年高校授权的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类专利总量中,技术含量与创新性最强的发明专利只占17.6% 。同时,高校专利申请与授权比率也较低,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显示,从1986年至2015年,在这近20年间,高校专利申请与授权比率只有52.1% 。这意味着高校有近一半的专利申请没有获得国家授权。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高校产生的专利质量较低。

(三)专利转化率低

国家建立专利制度的初衷是通过授予专利权人以独占权,鼓励其在生产实践中进行转化,从而推动社会科技创新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因此,专利转化才是专利授权的最终目的。而当前虽然我国高校每年产生大量专利,但是专利转化率却比较低。国家知识产权局2014年数据显示,与当年企业68.6%的专利转化率比较,高校的专利转化率只有9.9% 。这说明高校产生的大部分专利仅停留在“权利凭证”阶段,离真正在社会实践中发挥推动创新与社会生产力的根本目的还相去甚远。

目前,我国高校有近80万专业科研人员,国家现有的70%的重点实验室设立在高校,每年高校几乎承担了一半以上的各类国家科研项目。但实践中高校产生的专利经由转化而获得良好社会经济效益的例子却并不多。这也是高校专利转化率较低的一个具体体现。

(四)知识产权管理机构设置及专业人才缺乏

目前,虽然高校产生的专利在整个国家的专利总量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实践中高校在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设置及专业管理人才的配备上却严重缺乏。

目前,在我国高校中,除了一些科研实力较强、专利数量较多的重点大学在学校层面设置有独立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外,全国大部分高校都没有设置独立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而是将知识产权管理职能及相关业务纳入到科研管理部门中。

同时,高校中从事知识产权管理的专业人才也严重缺乏。知识产权管理是一个多专业知识融合的复杂流程,需要其管理人员具备多学科的专业知识,包括但不限于科学技术知识、法律知识及商业知识。

因此,从事知识产权管理的人员必须是复合型人才,最好是科学、法律及经济的复合背景。这也是为什么发达国家高校中通常配备专业的知识产权律师从事知识产权管理与服务的根本原因。

二、高效知识产权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高校现有科研模式造成专利质量较低

首先,目前我国高校普遍采用同学科、同方向科研人员组成课题组的方式开展科研活动。此种模式造成各科研团队通常规模较小,研究能力有限,团队之间合作较难。这就使高校无法集中优势资源在重大领域进行创新性突破,由此必然无法产生高质量的专利。

其次,我国传统的科研思維是“引进、消化、吸收与创新”的思维模式。在这样的思维模式指导下,高校科研活动创新动力不足,大量科研工作仅停留在对国外现有技术的简单模仿及部分改善上,很难做出高质量专利所需要的原创性工作。

(二)高校科研评价体系及科研政策导向造成专利转化率低

首先,在高校科研工作考核指标设置上,重数量而轻质量,重形式而轻应用,这种情况在专利指标考核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例如,教育部《中国高校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就把专利数量作为考核的指标,而忽视对专利转化应用的考核。

其次,各类科研项目申报与结题政策中,通过项目研究所获得的专利数量是影响项目是否能够立项与结题的重要因素,而不关注专利的转化应用。

再次,高校专利奖励资助政策重专利数量、轻转化应用。目前,为了在各种考核评估中取得更好的名次,各高校纷纷制定了有关科研成果的奖励与资助政策。具体到专利申请上,各高校通常都会事前对专利申请费进行全额补贴,事后对授权专利进行奖励,而并不关注专利是否在实践中得到转化应用。这样的政策导致实践中高校科研人员在专利申请时没有成本约束,只计数量而不管质量,并且在获得专利授权后,由于没有相关政策激励,便将专利证书“束之高阁”,使专利沦为“躺在证书上的权利”,而没有发挥专利应有的促进社会创新与生产力的功能。

(三)利益动机缺乏造成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机构设置与专业人才缺乏

如前所述,目前国内除了极少数重点大学外,全国大部分高校均没有设置独立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这一方面可以归因于有些高校对知识产权工作重视不够,而另一个更重要原因是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缺乏利益动机。

首先,目前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无论是独立设置,还是内设于科研管理部门,通常并不参与专利转化的利益分配。而专利转化本质上是一个商业盈利行为,由于并不参与利益分配,高校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缺乏设置独立机构的积极性。實践中,体现为高校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目前的工作职能非常单一,通常只包括制定管理政策,统计专利数据与简单的行政管理工作,而不重视专利的转化应用。

其次,由于不参与专利转化的利益分配,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岗位也就无法吸引具有技术、法律与经济多学科背景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来高校工作,从而导致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专业人才缺乏的现状。

三、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知识产权教育,明确知识产权属性

首先,高校应在广大科研人员中开展以知识产权为核心内容的各种宣传教育活动,通过专题讲座、演讲、征文以及多媒体宣传的方式,在广大科研人员头脑中牢固树立知识产权意识,使广大科研人员对知识产权价值形成最广泛的认同。

其次,应明确知识产权的产权属性,发挥其作为产权应有的经济杠杆的撬动作用。在知识产权管理中,如何将专利形成的技术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提高高校专利质量,促进专利转化的关键。高校应正确评估专利的无形价值,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赋予权利人以适当的经济利益。使知识产权回归产权的本质。

(二)改革高校科研评价指标体系

首先,在构建高校各类评价体系时,建议不能仅仅注重专利数量,应该把专利转化产生的价值及服务社会的情况作为重要指标。从而将高校专利工作的重点由过去只关注专利申请与授权数量转向专利质量及专利转化。

其次,在制定各级科研项目指南时,要对专利考核指标进行优化,尤其是对那些能够产生转化价值大、市场前景好的专利的科研项目要优先立项。同样,在项目申请结题时,也应不仅注重专利的数量,还要考核专利转化服务社会的情况,对那些已在生产实践中产生积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项目应优先结题。

再次,改革专利申请资助体系,建议将当前对专利申请费全额资助的方式改为分阶段资助方式,即在进行资助时,综合考虑专利质量、专利转化前景等各项指标,可对申请费事前进行部分资助,而重点资助后期专利的转化实施。

(三)设立独立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

为提高专利质量,促进专利转化,高校应设立独立于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该机构不仅具有管理专利的职能,更为重要的是还应具备促进专利转化的职能。在运作模式上,有关专利转化的工作应采取市场化的模式进行运作,即采取项目负责制,项目人员的薪酬与专利转化产生的市场价值紧密相关,从而为项目工作人员从事专利转化提供激励。在分配方式上,应在学校、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发明人三者之间建立合理的分配机制,尤其是要考虑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应有的专利转化激励。这方面可学习发达国家高校的有益经验,如处在硅谷的斯坦福大学就设有独立的技术许可办公室,该机构可从专利转化收益中先期获得15%的管理费 ,然后再与学校、发明人共同分享剩余收入。通过构建这样合理的分配机制,从而激发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提高专利质量、促进专利转化的积极性。

注释:

数据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2015年专利统计年报》.http://www.sipo.gov.cn/tjxx/yjcg/201512/t20151231_1224068.html.

张彦坤.高校知识产权运营驱动模式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7).

数据来源:《2014年中国有效专利年度报告》.http://www.sipo.gov.cn/tjxx/yjcg/201512/P020151231619398115416.pdf.

齐琳琳.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构建.湖北社会科学.2016(10).

猜你喜欢

知识产权高校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几点思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知识产权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