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靡中国半个世纪的驳壳枪
2018-04-18周渝
周渝
若随便问一个中国人,你心目中的抗战老枪是什么模样?八成以上的人都会答“驳壳枪”。展现那段历史的影视作品中,从《平原游击队》里的双枪李向阳到《铁道游击队》的刘洪,无处不见驳壳枪的身影,它给中国人留下的烙印之深,没有任何一种枪能与之相比。驳壳枪究竟有什么来头,会在中国风靡了半个世纪之久。
旧中国是驳壳枪最大买家
在中国,驳壳枪还有许多别名,如“盒子炮”“匣子枪”等。驳壳枪产自德国,正式名称叫“毛瑟军用手枪”或“毛瑟M1896手枪”,发明者是毛瑟军工厂的菲德勒三兄弟。
19世纪90年代,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的军队采用半自动手枪的先例。一直到1939年驳壳枪停产为止,全世界都没有一个国家正式采用驳壳枪作为军队的制式武器。外国专家对驳壳枪评价很低,手枪的重心靠前,不容易掌握,击发后,枪口跳动过高。
然而,驳壳枪与中国市场结缘,实乃无心插柳之举。有人做过估算,驳壳枪的生产前后持续了40年,毛瑟厂估计生产了100万支各式各样的驳壳枪,其中有近一半销往中国。
驳壳枪之所以在中国能够如此流行,主要有几个原因:首先它属于大型手枪,给人威力巨大的感觉。与其它各型手枪相比,尤其是口袋型手枪,驳壳枪给人直觉上的感觉是一种威力十足的武器,别名就称“盒子炮”,而不是枪。其次,当时的手枪、步枪的装弹量都在8发以内,而驳壳枪一次可装10发子弹,加上威力比同类手枪大得多,将枪匣组合起来完全可以当成一把微型冲锋枪使用。同时,驳壳枪尺寸比普通手枪大得多,对于当时低级军官或地方豪强而言,挂一把在身上也有很大的威慑作用。
毛瑟厂未曾想到,当这款毛瑟军用手枪因价格过高而无法大批量销往欧美各国时,东方贫弱的中国却成了它最大的买家。之后在这片土地上爆发的直皖战争、直奉大战、北伐战争、中原大战、国共内战乃至抗日战争中,驳壳枪无一缺席,中国也成了名副其实的“驳壳枪之国”。
抗战时驳壳枪成为军中必要装备
在抗战时期,无论是蒋介石指挥的嫡系中央军,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或是各地实力派人物麾下的地方军,无一不以驳壳枪为军中必要装备。早在1932年,中央军部队已经开始普遍配发这一武器。
抗战中,国民党军队阵亡率最高的就是中下级军官。这些冲锋陷阵的下级军官们,也让手中的驳壳枪有了用武之地。驳壳枪当时有“十响”和“二十响”两种弹夹,若与木盒组装,再装上“二十响”弹夹,在近战中的效果不亞于后来的远征军装备的卡宾枪。在淞沪会战中,配属驳壳枪的国民党官兵组成“手枪队”,与日军展开逐街逐屋的巷战,给擅长拼刺刀肉搏的日军造成不少伤亡。
在1939年的桂南会战中,桂军的敢死队因无冲锋枪可用,也以具有装弹多、火力强等优点的驳壳枪作为替代品,在冲锋中击毙了大批日军。据日本老兵东史郎回忆,在一次与中国军队的遭遇战中,一名中国军官凭着手中的驳壳枪竟然一连击毙了12名日军。
敌后游击战中书写传奇
驳壳枪不仅是正面战场上冲锋枪的绝佳替代品,在敌后游击战中,其作用也被中国人发挥到了极致。在根据长篇小说《红岩》改编的快板书《劫刑车》中,用驳壳枪一枪打死叛徒蒲志高的双枪老太婆,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双枪老太婆”从文学形象到所谓“原型”,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人对驳壳枪的特殊感情。
对于长期在敌后作战的八路军来说,驳壳枪自然是备受欢迎的宝贝。早在红军时期,朱德总司令就常佩戴一把在南昌起义时使用的7.63毫米警用型毛瑟军用手枪,枪身上刻有“南昌暴动纪念朱德自用”的字样。
抗战时期,八路军的驳壳枪虽多,但大多是“国产山寨货”,因此原品的德制毛瑟军用手枪一旦出现,就会被视作珍宝。曾有一位八路军班长,在和伪军的战斗中缴获了一把德国原产的毛瑟军用手枪,对它爱不释手。他没想到第二天便有通讯员前来通知,包括这把驳壳枪在内的所有缴获的武器都要上交,再由上级统一分配。
抗战后期,在滇缅印地区的中国远征军获得了美械装备,汤普森冲锋枪、M1卡宾枪逐渐取代了驳壳枪的地位。但在国内战场的部队中,驳壳枪依然是中下级军官的必要装备。抗战胜利之时,毛瑟厂停产驳壳枪已有6年之久,但在中国,它却继续在之后爆发的内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直到朝鲜战争时期才逐渐被苏式托卡列夫手枪所代替。
战火纷飞的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驳壳枪又以新的方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影视作品《平原游击队》中的李向阳,《烈火中永生》中的双枪老太婆,《铁道游击队》中的刘洪等手持驳壳枪的人物,让驳壳枪的传奇在荧幕中继续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