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融合途径探析
2018-04-18何银东
何银东
[摘 要]探究小学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融合的实现途径,是信息教師的责任,也是其他学科教师的关注点。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学科教学,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教师要深入展开创新研究,探寻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最佳结合点,以获取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融合的最大效益。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融合;实现途径
[中图分类号] G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9006601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掌握信息技术的运用,还要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设计之中,为课堂教学带来新的助力。同时,信息教师要有助力其他学科教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其他学科形成助力,这应该成为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目标。
一、信息技术优化课程进程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学生围绕教师的指挥棒转,课堂呈现严重失衡倾向,学生主体地位被严重忽视。借助信息技术对课堂进行优化设计,将教师要讲解的内容进行直观化处理,并以多媒体、白板、投影器、网络平台等信息化设备加以展示,不仅能给学生提供更直观、更立体的画面和声音,还可以减少教师“满堂灌”行为的发生。课堂教学因为信息技术的介入而发生改变,无疑是信息技术助学效果的体现。
如信息技术课中,《有趣的自选图形》《制作表格》《制作统计图》等内容,可以为数学教学带来一定帮助,教师利用图形动画转换功能,能够为学生展示图形的旋转、平移,帮助学生建立相关的数理概念。如《让我们的文章更有艺术性——艺术字》一课,教学文档处理的技巧,可以为语文教学给予一定的支持。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文档进行艺术处理,能够培养写作的热情。在美术、音乐、英语、品德、科学等课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
二、信息技术助力教学情境创设
信息技术在教学情境创设方面有巨大优势,这也是各学科教学借鉴最多的地方。特别是多媒体、交互白板的全面运用,给教师设计教学提供更多选项。多媒体具有强大的展示功能,能够将丰富的图片、视频、动画、文字等信息,以声、光、电的形式传递给学生,给学生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刺激,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学的促进作用进而呈现出来。
在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方面,信息技术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因为教师制作个性化的电子课件,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如《走进幻灯片世界》一课的教学,旨在让学生学习幻灯片的制作程序,教师不妨利用这些学习机会,给学生展示更多学科电子课件的特点和制作方法,给学生带来更多信息技术的学习,为其他学科课堂教学电子课件的播放展示提供了认知条件。教师在学科电子课件制作过程中,也可以吸收学生的参与意见,给学生创造更多信息技术学习的机会。电子课件可以展示丰富的图片、视频、音频、文字等信息,而且是以多种形式进行播放展示,有些还要在切入形式上进行艺术加工,甚至搭配一些声音信息,可极大地提升电子课件的观赏性。
三、信息技术拓宽学科资源渠道
信息技术助力学科教学体现在众多方面。首先,教师备课时需要运用到海量信息,这些信息的获得离不开网络搜索渠道,因为网络已经实现了全覆盖,教师运用网络收集相关教学信息已经成为常态。其次,信息共享为学科教学提供更多便利条件,教师之间需要展开信息交流,特别是跨学科之间的交流,不仅能够给本学科教学带来有价值的信息支持,还能够借鉴其他学科的教法,这无疑是信息交互追求的效果。
另外,信息技术对多种学科形成的辅助作用呈现个性化,教师在借助信息技术展开教学时,不只是单纯利用媒体设备,还需要进行跨学科的信息收集整理,为课堂教学带来更多的补充和支持。如美术教学,教师可以引入音乐内容,也可以引入科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
四、信息技术丰富学科交互手段
信息技术引入教学之后,课堂教学得到最有力支持,也为多元交互创造条件。教师和家长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都可以借助网络交互平台直接交流,如交换意见、信息共享、展开讨论、发动调查等,为课堂教学提供更多交互通道。特别是家校联系符合多方利益,教师借助网络交互平台与学生家长展开密切联系,及时通报学生家校表现,对制定相应教育措施形成支持。同时,教师及时吸收家长意见,也可以改善学科教学情况。
另外,智能手机的普及,让学生家长有了网上交流的现实条件,很多学生家庭中也有网络,学生参与网络交流是一种自觉意识。这些信息技术硬件建设,为各学科展开交互创造条件。如小学信息教材中的《网上交谈》,专门引导学生展开网络交互。通过学习,学生对网络交互更娴熟,也为其他学科学习带来更多的机会。
对小学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展开融合设计,不仅能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教辅作用,还可以构建学科横向联合蓝图,实现教育教学的和谐发展。而且,信息技术具有直观性,与小学生心理诉求有更多一致性。教师设计教学时要注意利用信息技术展开学科融合,给学生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全面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特约编辑 木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