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的创新思考
2018-04-18屈文斌
屈文斌
[摘 要]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艺术。”因此,教师可通过对体育教学的创新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智力与能力的发展,使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开拓型人才。
[关键词]体育教学;创新;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9004102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体育教师要重点研究的课题。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通过设计有效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他们智力与能力的发展,从而让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开拓型人才。
一、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创新
1.创建和谐、愉快、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
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其次,教师要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例如,在教学篮球原地运球时,教师先进行基本动作的示范,再让学生自主练习,在学生习得运球的方法后,进行巩固练习。最后,教师提问:“你运球的方法有几种?”……通过问题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参与教学活动。同时,这样进行教学,师生间的交流更民主、和谐,学生的参与度更广,自主活动的时间更长,选择的活动方式更多,使学生的思想品质有了明显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鼓励学生自编自导,激发创新思维
虽然创新能力是一种高层次的综合能力,但并非高不可攀,只要是经过自己的思考而得到的新发现、新见解以及新点子都属于创新。通常情况下,让学生通过自编自导的形式进行学习,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而且能锻炼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起到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的作用。例如,在韵律操教学中,教师可有意识地让学生根据所学的一些基本动作自由创编,也可以利用一些轻器械来创编简单的动作。课堂上教师组织比赛活动,鼓励学生通过舞蹈的形式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二、加强心理素质培养,鼓励创新
1.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小学生年龄小,胆子也小,遇到困难的事情总习惯逃避,在体育学习中经常表现出紧张等情绪,甚至不敢参与练习。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采取有效的心理教育方法及相关手段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如经常向学生提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解答,培养其勇气。练习时,教师可把这类学生排在队伍的前面,并降低动作的难度,加强对他们的个别辅导。在进行准备活动的时候,教师可试着让这类学生带领大家一起活动,让学生学会给予同伴鼓励,从而乐意做、敢于做,锻炼学生的胆量,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的优良品质。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体育教学活动多以集体形式出现,重点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集体意识。因此,教师在课上可常开展一些如接力、篮球等需要集体协作的比赛,使学生之间加强团结协作。如在协力走教学中,可安排学生四人一组进行练习。在刚开始的自主练习中,学生出现了很多问题,在小组合作分析原因后,学生统一了口令和节奏,加强了相互间的配合,每个人在完成好自己动作的同时兼顾集体,终于完成了八人一起的协力走,学生成功后欢呼雀跃。进行这样的训练既有趣,又能让学生表现自我,班级的凝聚力也就形成了。
3.培养学生敢于竞争的意识
在参加体育竞赛活动中,对学生渗透竞争的意识,能使学生形成竞争的思想意识,更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渴望与追求胜利,培养学生不怕失败和接受失败的勇气。在体育活动中,学生与学生之间需要频繁地进行合作,所以学生往往也会在合作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相互竞争,为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形式多样化,实践创新
1.创新分组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1)灵活自由的分组形式。
在体育课堂中,教师可尝试改变传统教学按男女生高矮的原则进行分组的形式,让学生更加灵活自由地分组,使那些兴趣趋于一致、关系相对较好的学生组合在一起。这样不仅能营造出愉快、和谐、团结与互助的体育活动氛围,达到增强学生小组间凝聚力的目的,而且有利于体育课堂教学及体育竞赛活动的顺利进行。
(2)设计互帮互助的分组形式。
在体育课堂中,教师通常会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对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对各小组人员进行分组,从而使各小组“优差”结合,让学生通过互帮互助提高学习质量,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如在练习跳绳的过程中,通过组员间的互帮互助,让技术好的学生对技术差些的同学予以指导,充当“小老师”的角色,这样可使后进生有明确的榜样目标,有助于他们体育成绩的提升。
(3)構建多层次的分组形式。
体育课堂中,教师应根据学生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的差异,把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小组。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师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和要求。这样既能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的成绩都得到不同的提高,又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都能学有所得。例如,教学短绳双飞时,教师先把掌握技巧相对熟练的学生分为一组,然后把掌握技巧相对次之的学生分为一组,再将不会的学生分为一组,以便指导学生时更具有针对性。
2.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体育教学的趣味性
(1)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比较短,尤其在讲解与分析难点动作时,学生最后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然而,伴随着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走进我们的体育课堂,给学生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不仅使教学手段更加丰富、生动活泼,而且革新了过去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体育课堂教学的效果。例如,在平时的体育课堂中,教师可以把学生易犯的错误以及正确的动作通过录像拍摄下来,制作成短片穿插在PPT中,以便在室内上课时播放给学生观看,让学生能更直观地分析自己动作的正误与否。这样教学相比教师对着学生解讲来说,虽然更加直接,但也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对体育知识的接受能力。
在以往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中,一项新的运动技能的形成,是教师通过精练的语言讲解动作技术要领及示范完整的动作,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听、看来感知动作技术的过程。如果在体育新授课堂上引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形成更加直观的体验,使学生对体育课堂知识的掌握与接受能力大大提高。例如,教学原地投掷物时,我曾做了一个相关的实验:在(1)班直接运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即通过教师的讲解与示范,向学生传授动作技术,结果发现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技术动作的要点。在接下来的分组训练中,我通过巡回指导,进行有针对性的示范与讲解,最后发现有80%的学生能够基本掌握投掷运动的技术要点。而在(2)班的教学中,我先给学生上了一节体育室内理论课,播放了一个原地投掷物的课件,并对技术动作的重、难点进行讲解,使学生形成多维直观的体验,并让学生在自己座位上徒手进行模仿实践。在接下来的体育课堂上,学生给我的反馈结果比前一个班的反馈结果相对要好得多。由此可以看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
四、培养创新精神,形成创新能力
学生的创新精神,正是他们个性与才华的展现。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适时引导学生充分展示自身的才华,使学生明白学无止境的道理。同时,教师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协作,对学生渗透集体主义的相关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
总之,现代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把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因此,我们每一位体育教师都要加强对教学艺术的探讨与研究,让体育课堂充满活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学习中得到发展,从而推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
(特约编辑 木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