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实践探究
2018-04-18孙翠翠
摘 要:在教学中,教师常常为教学的效果发愁,都在想怎样搞好课堂教学,让教学效果更突出、更理想。为此,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可通过对物理生活化的教学探析,从存在的问题出发,找到生活中的具体运用途径,切实搞好课堂教学,提高整体学习质量。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问题;策略
作者简介:孙翠翠,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学校教师,中二职称,研究方向:物理教学。(江苏 苏州 215000)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04-0123-02
物理是初中的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教材中的物理知识都相对较为抽象,学生学习起来难度相对较大,导致其对物理彻底失去兴趣与热情。生活化教学,就是将生活与课程教学进行结合,从而拉近教材内容与生活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由此可见,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能够让学生主动运用物理的思维去观察生活、解决生活中存在的物理问题,以此激起其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最终提高整体学习质量。
一、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1. 教师缺乏生活化教学观念。物理是一门让初中学生非常头疼的学科,主要因为物理知识过于抽象,学生难以搞懂所有的概念,从而导致其学习成绩一直无法得到大幅提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初中物理教师已经对生活化教学有了一定的认识与了解,但其却不愿意主动放弃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因为其教学理念受到了限制,缺乏生活化教学观念,不愿意去创新、去改变,担心会耽误教学的进度,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教学效果,从而导致课堂教学的方式一直无法得到改变,学生也无法感受到生活与物理之间的关系。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无法满足现代初中学生的具体需要,如若教师仍然不愿去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其必然会面临着被淘汰的结果。
2. 生活化教学内容不够完善。现今,大部分物理教师已经意识到生活化教学的意义与价值,并开始在课堂上采用生活化的方式进行教学。为了能让学生及时发现我们生活中存在的物理知识,教师则可采取多媒体的方式进行教学,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与物理相关的图片、视频或者小故事,如矿泉水结冰把瓶子胀破的图片、山谷回声的视频等等,这些情形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常见,这其中就包含着许多的物理知识。但教师的生活化教学内容仅限于此,长此以往,学生便会对这种教学方法失去热情与兴趣。由此可见,生活化教学不能拘泥于一两种教学方法,教师应学会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式,以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整体效果。
除此之外,教师的作业理念并没有得到更新。一般而言,布置家庭作业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检验其课堂听课的质量,但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都是练习题、试卷等,很少布置实践性、探究性的作业,从而导致学生之间相互抄袭作业的情况屡禁不止,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家庭作业功能的发挥。随着素质教育时代的到来,物理教师应及时更新家庭作业理念,多布置一些实践性、探究性的作业,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最终促进生活化教学效果的不断提高。
二、物理生活化教学的具体运用路径
1. 寻找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初中学生刚刚进入青春期,其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差,且缺乏主见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因为他人的一些小小的行为而影响自己的注意力,导致其听课质量迟迟无法得到提高。兴趣永远是学习的前提与基础,教师既然已经意识到青春期的学生的自制能力较差,就应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课堂教学,并将大量生活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当中,从而降低学生学习与理解的难度,并让其注意力能够一直集中在课堂教学上,从而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久而久之,学生开始了解、掌握与内化相关的物理知识,并促使学习的质量与效果得到不断的提高。
如学习“我们怎样区分声音”这个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收集相关的教学道具,如杯子、瓷碗、钟表、小鼓等,并将这些装入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用一块黑布遮住讲台一角,并使用棒子敲击各个道具,让学生试着去辨别各种各样的声音,由于这些道具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常见,且每一种物品所发出的声音均有所不同,或尖锐、或低沉、或浑厚,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能够尽快分辨出各种声音。通过听音辨别物品的环节之后,学生已经开始对声音有了初步的认知。随后,教师可让学生分别趴在桌子上,闭上眼睛,并随机让一位学生上台讲一句话,或者唱一首歌,并让其他学生猜猜这是谁?此时,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从而便于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由于物理知识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联系生活进行教学,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并不遥远、并不抽象,而是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2. 利用物理解決生活问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物理教师必须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运用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问题,最终实现学以致用。但对于大多数初中学生而言,其在步入初中之前并未学习过物理,对这门课程感到十分陌生,从而导致其在学习的过程中一直处于无从下手的状态,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甚至会认为埋头死读教材中的内容就能提高成绩,从而导致其学习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物理知识本身就比较难以理解,且需要学生不断深入探究、实践,方能获得更多的收获。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的需要来引入大量的生活元素,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自己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分析总结出实践的原理,从而使得自身的思考能力与动手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
如学习到“探究光的折射规律”这一内容时,教师可在课堂上进行相关的物理实验,由于这部分的内容相对较为简单,且实验也相对较为简单,就是将一支笔放进一个装满水的玻璃杯中,让学生看看笔的形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此时,学生会发现浸在水中的笔仿佛被折断了一般。教师可向学生解释:“这就是光的折射,水和空气是两种不同的介质,由于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有所不同,所以传播方向发生了变化,我们看到的笔就像是断了一样。”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家看看自己家中安装的猫眼有什么特点,并询问学生:“为什么通过猫眼看外面的人会那么大?”从而引发其思考与探究的欲望,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将物理与生活进行结合。物理知识如此枯燥,教师想要把如此枯燥的事情讲活,则必须要联系生活进行教学,将物理与生活结合起来,从学生最熟悉、最喜欢的事情出发进行授课,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其实并不是脱离我们生活而存在的,而是就在我们的身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教师可以教材的内容为出发点,要求学生多关注生活琐事,从琐事中挖掘物理知识,从而使得自身获得更大的进步。
如学习到“开发新能源”这个章节的内容时,由于太阳能在我们生活中的运用已经较为普遍,学生也较为熟悉,教师可让学生课后思考几个问题,如“我们大多数家庭都安装有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的具体原理是什么?”“与传统的煤气烧水相比,太阳能有什么优点?”随后,让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或者询问家人,从而弄清楚新能源到底“新”在哪里,对社会的发展进步有什么贡献。如学习到“熔化和凝固”这个单元的内容时,教师可询问学生“为什么冬天的窗台上会有冰花?”“从自然界中得来的铁矿石是怎么弄成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各样形状的铁锅的?”由此,学生对熔化和凝固会有更深的了解与认识,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总而言之,初中物理课程对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师应当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将物理课程与生活进行结合,实现物理生活化教学,以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并让其意识到物理不是遥不可及,就在我们的身边。由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并开始主动去思考、去探究、去实践,从而不断提高个人的思考能力与操作能力,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 张 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