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刺激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及吞咽训练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30例*
2018-04-18何玲燕
何玲燕 冯 玲
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 浙江 绍兴 312000
笔者采用耳穴刺激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及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纳入标准:①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脑卒中诊断要点[1];②经头颅CT或MRI确诊为脑梗死或脑出血患者,首次发病,病程<6个月;③患者主诉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经洼田饮水试验筛查存在吞咽障碍;④患者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能配合评估及治疗,坐位平衡≥2级;⑤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一般资料:依据纳入标准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中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65.26±7.08岁;平均病程46.86±7.65月;病变性质:脑梗死21例,脑出血9例。对照组中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64.33±6.58岁;平均病程44.38±8.98月;病变性质:脑梗死19例,脑出血1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吞咽训练治疗。神经肌肉电刺激:采用荷兰ENRAFNONIUS公司生产的TensMedS82双频道神经刺激器,波宽200μs,刺激频率50Hz,治疗时间20min。电极放置常用位置为:A2对电极沿颈前正中线垂直排列放置;B1对电极并列置于颏下,另1对电极置于面神经颊支。电刺激治疗每日1次,每次20分钟,连续15天为1疗程。吞咽功能训练:包括口周肌肉训练,手法机械刺激(颈部、颊部、软腭、舌腭弓、舌根部冰块刺激或按摩)、软腭的控制、吞咽器官运动训练、呼吸训练、咳嗽训练、反复模拟吞咽功能训练、声门上吞咽、Pushing运动诱发声门闭锁、Mendelsohn手法帮助环咽肌松弛等。吞咽训练每日1次,30分/次,连续治疗15天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2.2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耳穴刺激治疗:选取双耳面颊、口、舌、咽喉、脑干、皮质下六穴,将备好粘有王不留行籽药粒的0.5cm×0.5cm活血止痛膏固定于耳穴上,每日持续按压王不留行籽至耳朵发热为止。每日3次,每次3组。两耳交替贴压,3天一轮换,连续治疗15天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2]:治愈:吞咽障碍恢复正常;显效:吞咽障碍明显改善,吞咽障碍分级提高2~4级;有效:吞咽障碍分级提高1级;无效:治疗后无变化。
3.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4 体会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属于中医学中的“中风”后遗症之“喑痱”“喉痹”。《灵枢·口问》曰:“耳者,宗脉之聚也。”笔者选取耳穴中的面颊、口、舌、咽喉、脑干、皮质下六穴,其中皮质下、脑干穴功能镇静降逆,通调气血,调节大脑皮层及自主神经功能。面颊、口穴位于耳轮脚周围,布有舌咽、迷走神经,刺激二穴可调节舌咽、迷走神经,舌、咽喉穴能治疗吞咽困难,六穴合用能调节口面咽喉神经,从而提高咽部肌肉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患者吞咽功能改善后,获取食物的途径和种类增加,营养状况及心理状况得到改善,增加了康复治疗的体能及积极性。
[1]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2]王玉龙.康复功能评定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