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护理技术在恶性肿瘤晚期病人中的应用
2018-04-18常辰辰黄苓苓
焦 莉,常辰辰,黄苓苓
(徐汇区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0030)
根据病情的发展情况,恶性肿瘤晚期病人会呈现出失眠、癌痛、恶病质、免疫力低下等症状,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加上这类患者已经大多丧失了手术切除与放化疗的最佳机会,导致其心理负面情绪比较严重。本文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接受的恶性肿瘤晚期患者32例进行研究,对这类患者采取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在临床护理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具体报道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接诊的32例恶性肿瘤晚期病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男女性各半,年龄为31~85,平均年龄是52.8岁,病程为2个月~4年,平均病程为11.9个月;对照组包括男性10例,女性6例,
年龄为32~86岁,平均年龄是53.5岁,病程为2个月~4年,平均病程为12.1个月,根据病理学研究,这两组患者的资料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O.05)。
1.2 方法
针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以此为基础增加中医护理,主要包括:(1)情绪护理:由于肿瘤晚期病人长期受病痛危害,会产生烦躁、恐惧、抑郁等情绪,而对肾、脾、肝、肺等器官造成不良影响,所以需要护理人员以亲切的姿态对其进行积极的心理交流和疏导,稳定其紊乱的情绪,使治疗的依从性得到提升;(2)饮食护理:合理的摄取饮食能使患者抵抗力和免疫力得到显著提升,肿瘤晚期病人应该尽可能少食多餐,可以对偶尔有恶心呕吐症状的病人咀嚼姜制品,使其这种不良反应减少,增强其食欲和胃蠕动的能力。(3)中医进行按摩:遵循中医理论,针对患者的具体状况,按照经脉穴位对其进行按摩,以滚、揉等轻柔的手法和患者的主诉的力度对其胃经或脾经进行护理,防止过度刺激,使其乏力等症状得以消除,避免产生压疮;(4)中药灌肠处理:大多数肿瘤晚期病人为不能自理或半自理情况,因此经常因肠胃缓慢的蠕动而产生肠梗阻或便秘状况,针对排便困难的病人,可以采用清热类、通便润肠的药剂,进行灌肠处理,使其正常排便;(5)中药泡洗:肿瘤晚期病人经常因回心血减少而出现肿胀的情况,其中化疗后损伤神经系统者或风湿性疾病的患者表现比较明显,因此护理人员可选用五苓散、五皮饮等祛除风湿类的中药剂,煎成药液跑洗患者四肢末端;(6)针灸及耳穴埋豆:疼痛是恶性肿瘤患者比较严重的症状,为了缓解症状,主要对患者注射布桂嗪、吗啡等镇痛剂,但长期使用患者会逐渐对其产生依赖,本文主要根据经络和穴位对患者三阴穴、内关穴、足三里穴等实施针灸治疗,并针对疼痛失眠者,采取耳穴埋豆法,选择王不留行籽对耳廓上的耳尖、皮质下、神门穴等穴位进行刺激,使患者失眠疼痛的状况逐渐减轻。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观察,并对其心理功能、生活能力、肢体功能、社会功能等评分情况进行记录,每项为100分,按照其分数确定其生活质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例(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应用“±s”描述,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的心理功能、生活能力、肢体功能、社会功能等指标都比对照组高,对其差异进行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生活质量对比分析表(±s)
表1 患者生活质量对比分析表(±s)
心理功能 生活能力 肢体功能 社会功能观察组 16 67.8±2.1 60.8±1.8 53.7±1.4 52.9±1.1对照组 16 41.1±1.9 50.4±0.5 41.9±0.8 40.2±0.7 t 6.4152 65. 5.4735 5.3661 P<0.05 <0.05 <0.05 <0.05 n
3 讨 论
对恶性肿瘤晚期患者临床主要采取药物化疗和放射治疗的方法,尽管这些方法可以消灭一部分肿瘤细胞,但与此同时还会使肌体正常的细胞受到一定损伤,
而使患者出现胃肠不适和炎性感染等情况。由于恶性肿瘤晚期病人的病程时间较长,常会出现暴躁、抑郁、烦闷等情绪,甚至因此轻生,所以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中医护理技术进行干预,得出观察组患者的心理功能、生活能力、肢体和社会功能等都高出对照组许多,其差异对比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所以中医针对性的干预护理,可以使患者的心理情绪得到极大缓解,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综上所述,针对恶性肿瘤晚期患者选择中医护理进行合理的护理,可以较大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对该技术进行有效的推广。
[1] 郭 果.中医护理技术在肿瘤晚期病人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6,8(12):130-132.
[2] 刘 萍.中医护理技术在恶性肿瘤晚期病人中的应用[J].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5(05):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