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有地域特色的群众文艺活动
——以南通伶工学社品牌建设为例
2018-04-18李侠云
■李侠云
保留、传承和弘扬一地的地域文化标识,不仅有利于增强群众对家乡的认同感,对于发挥文化的普及教化作用,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文化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承担者和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组织者,提供的文化服务相应地带有鲜明的地域符号和强烈的独特性色彩,因此,记住乡愁,彰显特色,借助传统文化魅力,挖掘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整合资源搭建平台,打造有地域文化标识的群众文艺活动品牌成为文化馆工作的应有之义。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地理气候、人文风俗等千差万别,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这些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内在力量。而对于一个地方的居民而言,当地的文化标识或地理特色,往往会烙印在记忆深处,成为对故乡的牵挂和思念,成为乡愁。
当前,伴随着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和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化,一些曾经承载传统文化的载体渐行渐远,传统文化日渐式微,因此,积极主动地保留、传承和弘扬一地的地域文化标识,不仅有利于增强群众对家乡的认同感,对于发挥文化的普及教化作用,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文化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承担者和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组织者,因地域差异和历史文化因素,所提供的文化服务也相应地带有鲜明的地域符号和强烈的独特性色彩,因此,记住乡愁,彰显特色,借助传统文化魅力,打造区别于其他地方的独具特色的文化标识的群众文艺活动品牌,文化惠民效果最为明显,影响极为深远。现以南通市文化馆在南通伶工学社这一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建设为例作简要论述。
一、复建文化阵地,挖掘品牌建设资源
南通位于长江三角洲东北部,江海交汇之地,齐鲁文化与吴楚文化兼容、互存,铸就了地方特色鲜明的江海文化,人文历史积淀深厚。
近年来,南通文化部门不断寻找散落在江海民间的璀璨珠玑,挖掘存留在江海乡野的无价之宝,多种途径、多举并用保护和开发这些珍贵的的文化资源,打造出极具地域特征的群众文艺活动品牌。南通伶工学社正是南通“保护历史遗存、传承江海文脉”的一项重大文化工程。
南通有着深厚的戏曲文化土壤,我国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认为“改良社会,文字不及戏剧之捷,提倡美术、工艺不及戏剧之便。”戏剧是直接、最普遍的一种传授教育的方式。为了利用戏剧改良社会风气,培养新一代演员,1919年,张謇废庙兴学,在南通创办了中国第一所新型戏剧学校——伶工学社。
伶工学社在办学宗旨、教育方针模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变革,招收了90名学员,以教授京剧为主,同时开设昆曲、话剧、舞蹈、文化、西洋乐等课程,学员的学习、生活费用由张謇提供。张謇任董事长,张孝若任社长,梅兰芳任名誉社长,欧阳予倩任教导主任。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称伶工学社“是开风气之先,惟一的一个训练戏剧人才的学校。”为表示对张謇戏剧改革的支持,梅兰芳曾数度来南通演出,轰动一时。伶工学社也因此成为我国戏剧教育事业的里程碑。1930年6月,程砚秋先生在北平筹办中华戏曲专科学校,隶属于中华戏曲音乐院,是一所京剧演员学校,采用的就是伶工学社的模式。
2010年,《关于保护利用伶工学社旧址》的建议提案得到南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伶工学社保护利用工程启动,在中国戏剧界引起强烈反响,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听闻此事,专门写信就保护利用提出建议。2012年梅葆玖先生专程带队来通,与市文广新局签订协议,与伶工学社共建“梅兰芳教育基地”。2013年6月28号,修葺一新的伶工学社首度对外开放。
二、精准供需定位,搭建品牌建设平台
通过伶工学社的复建开放,南通市文化馆找到了戏曲文化品牌建设的阵地和契机,张謇兴办伶工学社主旨是繁荣南通的戏剧事业。而近年来,剧社、票房、俱乐部等的相继成立,群众对戏曲文化的需求剧增,这些都成为伶工学社品牌建设的原始土壤。
抓紧戏曲文化传承这一方向不放,南通市文化馆在找准服务对象,摸清文化需求,明确服务内容上做文章。南通京剧票房众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由京剧爱好者们自发建立起来的群众性社团,就有近50家,而市区票房最为集中,现有江东京剧社、盆景园戏迷俱乐部、文化宫京剧沙龙、老干部活动中心戏曲室、唐闸文化馆京剧队、古沙京剧社以及虹桥、学田、任港、城中、新城小区、兆丰嘉苑、厂南、北濠桥等社区京剧社团,计20家之多。京剧底蕴深厚的如东县,掘港、马塘、栟茶、丰利、岔河、双甸等重点城镇都有京剧票房。其次是越剧,除了专业的南通越剧团,活跃在民间的越剧社和越剧戏迷众多,此外还有锡剧、沪剧、启东评弹、海门山歌剧和如皋木偶剧等,散见于市县区,规模有别,实力各异,为繁荣南通的戏曲文化奠定了扎实基础。
基于南通深厚的戏曲氛围,以传承张謇先生弘扬优秀传统艺术、改良社会风气、陶冶道德情操的办学宗旨为指导,南通市文化馆明确“天天有展览、周周有演出、月月有讲座、季季有名家、年年有比赛”的工作理念,致力于将伶工学社建成南通戏剧文化教育传播的新阵地、南通特色历史文化的新地标、普惠百姓的公共文化服务新阵地。
要充分利用伶工学社的功能,积极发挥其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仅仅立足于一馆一阵地是不够的。中办、国办《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城乡联动机制,以县级文化馆、图书馆为中心推进总分馆制建设,实现农村、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整合和互联互通”,2016年7月,南通市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对建立健全南通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做出了具体指导,明确了未来五年的工作目标,也为南通市文化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2016年11月,由南通市文化馆牵头成立,全市各级文化馆加盟组建成立的南通市文化馆联盟,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数字化和社会化建设,将更好地优化配置我市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各成员单位以联盟为平台,大力推动数字文化馆建设,并在免费开放、公益服务、作品创作等方面加强沟通协作,实现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共建、共享,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文化服务。南通市文化馆联盟成为伶工学社品牌建设的重要平台和后盾。
三、提升基层文化动力,品牌建设有“获得感”
要传承戏曲文化。高度重视是基础,精准定位是前提,积极传承才是关键,定位好服务对象与服务功能,方能强化文化的延续传承,努力实现延续历史文脉与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机统一。
群众文艺活动品牌,立足于基层,扎根于群众,受众也是最广泛的基层百姓,只有基层文化活起来了,品牌建设才有动力和支撑,才有不断深化的可能,因此,南通市文化馆在打造伶工学社这一品牌项目时,充分考虑基层文化供给,借助南通市文化馆联盟平台,创新形式和内容,既“走出去”,又“引进来”,努力扩大伶工学社活动的参与度和受众面,以活动立品牌,明确品牌的戏曲文化标识,以文化交流提升品牌影响力,让老百姓愿意来,留得住,能快乐,拥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举办戏曲文化活动。“伶工学社杯南通市戏曲票友大赛”、“江苏省戏曲小票友大赛南通选拔赛”、“南通情方言大赛”等活动相继开展,参赛选手上至九旬的老人,下至五岁儿童,海选时评委当场亮分并对参赛选手进行点评指导,把公众参与的大赛,办成了一次大规模的艺术普及活动。获奖票友被聘为伶工学社签约演员或成为南通市文化馆的文化志愿者,他们可带领自己所在的团队(票房)定期到伶工学社演出,参与南通市文化馆举办的其他公益活动,带动了戏曲爱好者的积极性,形成了观众—选手—文化志愿者—文艺骨干的良性循环。
开展戏曲交流。自2014年起,南通市文化馆连续推出了八季“伶工学社——百姓戏台周周演”,每年二、三季度,每个周五下午两点准时开演。第一季“伶工学社—百姓戏台周周演”的团队面向市区的街道、社区社团(票房)开放,“只要你会唱,就可上舞台”,场地、灯光音响、化妆、字幕等全部免费提供。后几季,发挥南通市文化馆联盟作用,加强市县区文化馆联动,整合省内戏曲文化资源,发掘演出队伍。目前为止,共有来自全省各地的90余个参演团队带来248场演出,参演人员约13000人,受益观众多达10000人次,剧种多样、行当齐全,京剧、越剧、昆曲、扬剧、淮剧、锡剧、黄梅戏、海门山歌、通剧、上海说唱均有上演。从南通市区票友的自娱自乐,到南通各县市区票房的交流,乃至全省优秀票房登台献演,“伶工学社—百姓戏台周周演”弘扬了传统戏曲文化,逐渐成为南通乃至江苏省戏迷和票友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帮助、提高水平的平台。
戏曲艺术普及。为满足市民对戏曲专业知识的需求,京剧梅派培训班、越剧流派欣赏提高班、戏曲打击乐、戏曲化妆、团队负责人艺术培训班等有针对性的特色班相继开设,给社区团队、文艺骨干进行有效指导培训,使其专业水平、知识积累、舞台实践、操作能力进一步提高。
服务群众、娱乐群众、活跃群众文化,鼓励文艺创作,南通伶工学社不仅为业余戏剧爱好者提供了交流、展示、合作的平台,也为南通融合、学习、借鉴保护和传承地方戏曲艺术方面的经验提供了契机,成为南通公共文化服务重要品牌,被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祥称为“活在当下的戏剧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