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叙事学视阈下的《钢琴课》
2018-04-18王沛
■王沛
当代西方文艺思潮中,发轫于20世纪60年代的女性主义理论与批评历时五十余年依然经久不衰。究其原因,女性主义文评始终植根于妇女运动,并在发展阶段中先后与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学、后结构主义等理论与批评相结合,不断为其注入新鲜血液。除研究方法的借鉴外,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女性主义批评家针对女性主义文评过于重视对文本的意识形态内涵与社会历史语境的分析而导致印象化的弱点,从叙事学领域借用了较为系统的文本分析模式,促成了女性主义叙事学的诞生。
跨学科的“女性主义叙事学”是结构主义叙事学与女性主义文评相交融的产物,是西方后经典叙事学发展的前沿理论。澳籍女导演简·坎皮恩的《钢琴课》女性意识强烈、叙事技巧高超,被誉为“一部现代女权主义的经典之作”。本文拟以女性主义叙事学为理论依据,从叙事模式与性别权威、叙述视角与性别主体两方面对《钢琴课》进行解读尝试。
一、叙述模式与性别权威
叙事作品一般被分为“所述故事”(内容)与“叙述话语”(形式)这两个不同层面。女性主义叙事学的开创者美国学者苏珊·兰瑟与另一领军人物罗宾·沃霍尔的研究都围绕“话语”层面而展开。在女性主义批评中,多用“声音”指代文本形式背后所蕴涵的强烈意识形态色彩。结构主义叙事学中的“声音”指的是文本形式,具体而言指故事的讲述者及故事中人物的声音及其各自所处的位置,声音的意识形态内涵则被有意识的忽略。兰瑟援用经典叙事学理论并加以改造,不仅关注叙事声音的文本形式特征,而且注重探讨女性叙事声音得以产生的社会背景与政治内涵。
在《虚构的权威》中,兰瑟借鉴经典叙事学的理论对叙事声音进行分类,将叙事声音和意识形态结合起来考察。她首先依据受述者和故事世界的位置关系,将虚构的叙事声音分为私下型和公开型。私下型的叙事者的声音只能向虚构世界内的受述者发言,而公开型的声音可以向处于虚构世界外的受述者发言。接下来,她根据叙事者与讲述内容的关系将叙事声音分为作者型、个人型和集体型三类。作者型叙事声音是有潜在自我指涉能力的声音,公开的,即经典叙事学中的第三人称全知;个人型叙事声音是指有意识讲述自己故事的叙事,声音可以是公开的,也可以是私下的,类似主人公叙事;集体型叙事声音是指表达群体价值的一个声音,或者表达同样价值的众多声音,类似混合视点。
《钢琴课》是公开型个人型叙事声音,导演选择以主人公艾达为叙述人,以她的声音作为故事的讲述者、情节结构的组织者。一位女性导演选择了女性视角和女性声音,淋漓尽致地展示出导演清晰的自我认知。电影作者的性别身份在客观上也起着定义“女子气质”、建构女性权威的作用,体现出鲜明的女性意识。所谓“女性意识”,指电影不再将女性视为男性欲望的客体,而注重在文本中通过对女性生存状态的关注与命运遭遇的揭示以刻画出女性的自强自立的精神气质与提倡男女平等的平权意识。女性的自我认知与自身主体性的建构成为女性意识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当电影文本中出现女性叙事者的声音时,“她”取代男性成为文本故事的讲述者,改变了长期以来其所处的被讲述的客体位置,意味着传统男权中心文化规范的打破。这种叙事态度的改变表明电影本身女性意识的觉醒,一种让女性“说话”的立场。在表述过程中女性会使用男性权力文化的一些“语词”、“语调”,因为女性尚未创造出独属于女性表达的“话语”,但女性叙述视角的设置,有力推动了电影叙事中女子气质的建构,标志着女性意识的觉醒。“女性声音”作为影片的叙事动力,深刻体现了女性的主体地位。
经典叙事学理论将叙事模式视为形式技巧,注重通过文本分析解析其美学原则和美学效果。与之相对应,兰瑟关注叙述模式如何产生及其所代表的意识形态内涵,她将叙述模式视为政治斗争的场所或政治斗争的工具。
《钢琴课》运用女性叙述话语中的“反叛性”女性话语来隐喻性别政治中的权威性。“反叛性”指导演在影片中运用女性声音及视听语言对抗并试图颠覆男性话语。这种“话语”方式本质上来源于激进的妇女解放运动。艾达(影片叙述人)自6岁起便选择“不再说话”,父亲仅用几封书信便将其嫁给千里之外素未蒙面的斯图尔特,斯图尔特不尊重艾达的意愿,将她心爱的钢琴遗留在海滩上,面对男性权威,艾达的沉默是一种象征性的隐喻,以沉默来保证自己的话语权不被剥夺,是对男性话语“无言地反叛”。面对男性权力中心,艾达以沉默进行对抗。
导演以一个手捂着面部的大特写镜头开场,几根手指形成的阴影构成画面的全部。伴随画面,同时响起女性叙述人的旁白:“你听到的声音,不是我说话的声音,而是我意念中的声音。六岁以后,我不曾再说过话。”随后镜头稍稍拉开,展示出一个女性人脸镜头。这里的女性叙述话语(视听两方面)及其编码方式令人震惊,女主角出现在画面中,却以手指遮盖自己的容颜。女性叙述人在镜头中讲述,却否认自身的说话声音。这种强烈的矛盾冲突,究其原因,源自于女性在男权中心文化的压制下所采取的一种叙事策略和“话语”手段。需要辨析的是,艾达的沉默不同于传统意义上在男性中心压迫下女性所呈现出来的沉默状态,艾达的沉默是一种自主的选择,她拒绝使用男性话语,选择通过“意念中的声音”表述自我,故而,艾达形象与传统“沉默的女性形象”具有天壤之别。
导演在片中借艾达女儿之口解释艾达的“不再说话”是因为她认为“世上的人都尽说废话,不说也无妨”。更深在的原因还在于,女性的自我的表达与真实情感的抒发难以用男权中心文化体制中的“语词”进行准确表述。因此,艾达为了话语权不被剥夺,主动选择沉默,但自我表述的需要又使她选择使用“意念中的声音”,拒绝被凝视的讲述。《钢琴课》以“反叛性”的女性话语及其独特的视听编码方式构筑的影片本文,极大地超越了普通女性主义电影中呼吁男女平权、提倡女性独立自主的阶段,从本源上对男性话语体系、男权中心意识进行质疑和消解。
二、叙述视角与性别主体
当代叙事学探讨“谁感知”和“谁讲述”问题,感知处于故事之内,讲述处于故事之外,因此,感知的发出主体是聚焦者,讲述的发出主体是叙述者。叙事话语层面上,女性主义叙事学关注叙事模式与性别权威,故事层面上,叙事视角与性别政治的关联是其理论研究的重点。叙述视角(即聚焦者)与观察对象之间的关系被女性主义叙事学家赋予意识形态涵义,认为语境中的性别因素对文本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叙述视点完成的,而视点指聚焦者感知事件时所处的角度和位置。华莱士·马丁指出:“为了理解视点的功能上的重要性,我们必须扩展其意义范围,使其不仅包括人物与叙述者的关系,而且包括人物之间的关系。每个人物都能够像叙述者所做的那样,提供一个透视行动的角度。”
从“故事”层面而看,《钢琴课》描绘了维多利亚时期一个哑女艾达的家庭生活和精神世界,是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但从“话语”层面而论,《钢琴课》却具有某种颠覆传统权力关系的力量。在《钢琴课》中,艾达作为女性叙述者,其“声音”贯穿全片,但影片中的“聚焦”却不断转换,“聚焦”在人物之间游移。叙事视点进行转换,从客观视点转换为主观视点,或者由主观视点转换为客观视点,并一反将女性简单定格在观察客体位置上的传统电影叙事,使从而导致了传统人物权力关系的变化。艾达是电影的叙述者,影片开头她伴随旁白进入镜头中,成为叙事的主角,即聚焦者,也即观察对象。当艾达来到新西兰的海滩上时,她成为了男性人物的观察客体——毛利男性打量着艾达和她的行李,斯图尔特向伯恩斯询问对艾达的看法,两人分别发出“她看起来很疲倦”、“没想到你这么矮小”的评价。其后,艾达来到斯图尔特的家中,邻居和佣人好奇地盯着艾达,婚纱照摄影师更是钻到摄像机的幕布下凝视着艾达。但更多时候,艾达成为聚焦者,观察着身边的众人。
在传统社会中,女性往往被聚焦观察,沦为男性凝视对象是她们难以避免的性别命运。传统文艺作品中作为凝视对象的女性受到压抑和客体化,因此女性主义理论与批评的一条基本论断便是成为凝视对象是受压迫的标志。劳拉·穆尔维在其著名的《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中通过对好莱坞电影的分析揭示出传统主流电影中严重的性别歧视。穆尔维指出在观影过程中男性的目光是欲望的主体,女性在电影中被编码为具有强烈视觉魅力和色情感染力的形象,成为影片中的奇观,始终只能成为被看和被展示的对象。女性长期被排斥在好莱坞主流电影的中心地位之外,甚至沦为物化的形象,以满足观众“窥视”的欲望。但简·坎皮恩在《钢琴课》中通过叙述视角的巧妙运用成功改变了女性凝视对象的权力位置。电影文本层面中的艾达亦被赋予影片的主体性,成为“聚焦者”,男性则在她的“聚焦”下,沦为凝视对象、观察客体。艾达面容素净,一双黑色的的眼睛充满坚毅的神情,以坚定的对抗性凝视表达出对男性中心的反叛。如前所述,男性中心的电影中女性往往成为男性色情观看的对象,《钢琴课》却阻止了男性对女性的窥视。艾达出场时以手指遮蔽面部,其后始终一身黑色连衣裙,鬓发整整齐齐,朴实无华,旗帜鲜明地表达出一种拒绝奇观化的态度。在结婚照相的段落中,艾达穿着结婚礼服却毫不在乎地走入磅礴大雨中,狼狈不堪,毫无美感,而摄影师却钻到幕布下凑近摄像机镜头偷窥艾达,导演以大特写镜头展示了男摄影师偷窥的眼睛,冷静的镜语背后是对窥视者无情的嘲讽。
女性同样有权力表达情欲是西方女性电影中的重要命题。传统男权中心电影中,女性往往沦为男性欲望的客体,但《钢琴课》却淋漓尽致地展示出艾达的情欲冲动,影片格调优雅又充满原始魅力。在情欲的展示中,男性成为女性的观看对象。简·坎皮恩在影片中通过主人公艾达的“聚焦”成功挑战、颠覆了男性权威,同时建构了兰瑟所述的女性主体的权威。片中伯恩斯外表粗野却内心细腻,他意识到钢琴是艾达的精神支柱,因此甘愿用八十田地换回被遗弃在海滩上的钢琴,提出艾达可以通过身体交易来换回她的钢琴。虽然伯恩斯主动提出交易,但整个过程中他一直处于被凝视的地位,艾达对伯恩斯的裸体发起“聚焦”。当伯恩斯将钢琴归还于艾达后,艾达清晰认知到自己对伯恩斯的爱情,于是不顾自己已婚的身份和伯恩斯发生了关系,而此时,艾达选择了开口说话。虽然只是对伯恩斯的轻声耳语,但她的开口意味着自我意识的流露与表达。在这段关系中,艾达处于主动的地位,大胆表达出自己炽热的情欲,这无疑是对男性视角的一个颠覆。在情欲的驱使下艾达主动选择开口说话,彰显着女性对自我的清晰认知,有力推动了以女性身体为形式的女性主体权威的建构。在伯恩斯的抚摸下被唤起情欲,艾达通过抚摸斯图尔特的身体来探寻。这一次,斯图尔特进入艾达的聚焦。在脱衣段落中,斯图尔特因扭捏而不愿脱下自己的裤子,艾达以一个固执的手势阻止了丈夫的动作。当艾达被砍掉手指昏死过去时,处于性压抑状态的斯图尔特试图强奸她,但艾达近乎奇迹般以强大的意志清醒过来,并以坚定的凝视中断了斯图尔特的举动。斯图尔特惊恐地“听到”了艾达意念中的声音:“我要离开这里,让我走!”最终,丈夫屈从于艾达的倔强。在这里,女性掌握着主动权,成为欲望的主体,颠覆了传统的欲望的主客体关系,流露出鲜明的女性意识。
作为当代电影理论的一个重要流派,女性主义电影批评具有激烈的批判立场和高度综合的方法论基础,尼克·布朗在其《电影理论史评》中指出,女性主义理论是一般电影理论的又一次发展,“女性主义电影理论不仅是构成电影理论总体的各种范型的一次延伸,而且是概念上的挑战。从这个意义上看,过去十年中欧美主要理论动力体现为女性主义课题。”女性主义叙事学作为女性主义与叙事学的交叉学科,有效地将西方理论界长久以来形式与意识形态的对立结合起来,为西方后经典叙事学的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以女性主义叙事学为理论依据对简·坎皮恩的《钢琴课》进行文本细读,无疑为我国的电影批评界开拓了新的思路与启示。电影文本的叙事策略指涉着对于男性权威的颠覆,以及女性对自由、爱情的本能追求;而文本的女性主义的意识形态内涵又使得对叙事形式的分析更富于深度与新意。
注释:
[1]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2][美]苏珊·S·兰瑟:《虚构的权威》,黄必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
[3][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1页。
[4][美]尼克·布朗:《电影理论史评》,徐建生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版,第1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