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体经济要在高质量发展上唱主角

2018-04-17周宏春

中国商界 2018年7期
关键词:高质量经济发展

周宏春

自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轰开封闭的国门以来,实业兴国便成为仁人志士的不懈追求。党的十九大提出了高质量发展,以实体经济为重点,以绿色、协调、开放、共享为内涵,以创新为动力,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以要素投入少、资源配置效率高、资源环境成本低、经济社会效益好为特征。推动高质量发展,是遵循经济规律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

高质量发展是时代的要求。过去的高速增长是满足社会主要矛盾之需,在物质匮乏时人们吃饭要粮票、穿衣服要布票,必然会把满足基本生活需求、解决温饱问题放在优先位置。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解决了广大群众衣食住行“有没有”的问题。然而,长期追求数量、速度的增长模式也使我国付出了高昂代价: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发展方式、经济增速、产业结构、增长动力、资源配置等出现了变化,经济增长由数量型向質量效益型转变,GDP由工业增加值贡献为主向消费拉动升级、增长动力由要素投入向创新驱动转变,呈现出了总体结构优化、质量效益提高、可持续性增强等特点。而今,继续追求高速增长、数量增长,已“做不到、受不了”,比如增加改善性住房和生态产品供应等,本质上是解决“好不好”的问题。

创新驱动持续发力。创新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已日益显现。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不断出现,航空航天、深海探测、生物医药等领域涌现出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超过10%;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疾,高端高新技术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等营业收入增长成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产业绿色化和绿色产业发展进程加快,呈现出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脱钩”的态势。

供需结构迈向更高水平的平衡。近年来,中央将“三去一降一补”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持续推进,钢铁、煤炭去产能效果显现,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逐步攀升;商品房库存、工业企业杠杆率和企业成本降低,短板领域投资加快,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水利设施、农业以及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增加。供给质量的提高和供给结构的优化,较好地满足了居民日益提升、日益丰富的多样化需求。以更少资源创造更多财富,既是质量变革、效率变革的结果,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民生改善初见成效。收入分配既是经济运行的结果,也是经济发展的动力。近年来,党中央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原则,推动合理的初次分配和公平的再分配,解决土地、资金等要素定价不合理问题;精准脱贫的社会保障政策兜底,促进各种要素按照市场价值参与分配,形成了高收入有调节、中等收入有提升、低收入有保障的喜人景象。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了有效遏制,初步形成了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新局面。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生态文明制度出台之密、环境污染治理力度之大、督查尺度之严前所未有;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得到明显改观。循环经济发展取得积极进展,能源资源消耗强度大幅下降,天在变蓝、水在变清,“朋友圈”晒蓝天照片常常被“刷屏”。森林覆盖率逐步提高,地在变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局面初步显现。主动引导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为了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

新时代发展的基本特征决定了,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迈向高质量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在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基础上打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

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以实体经济为重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引导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区域结构、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优化,解决发展不协调、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推动资源要素从低质低效领域向优质高效领域流动,不断提高劳动效率、土地效率、资源效率、环境效率、科技贡献率、资本效率等,扩大有效出口,提升绿色消费水平。实施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战略,以及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加快迈入生态文明新时代。

把创新放在首位。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的协同发展,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础。实体经济是根本,科技创新是动力,人力资源是关键,现代金融是支撑,四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把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标准的品牌,促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把技术创新放在产业体系建设的首位,使之成为产业升级持续而强劲的动力;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培养并造就一批新时代的高素质领军人才和产业大军;加快财税金融体制改革,促进资金“脱虚向实”,为实体经济提供高效便捷、功能多样、成本合理的服务。

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是制度保障。健全产业、区域、财政、货币等协调机制,发挥规划的导向作用,保障市场作用和企业主体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向,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完善市场监管体制机制。尊重企业主体地位,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创造性和能动性,支持和引导民营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坚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变化,完善宏观调控,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展战略,坚持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积极进取,稳中求进,从发展思路、体制机制、宏观调控、战略部署、策略方法等方面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高质量经济发展
对“高质量发展”的四个追问
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