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建设中的城市定位

2018-04-17王枫云任亚萍

上海城市管理 2018年2期
关键词:湾区粤港澳城市群

王枫云 任亚萍

摘要:粤港澳大湾区是当下关注热点。从2015年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粤港澳大湾区”概念第一次被明确提出,到2017年全国“两会”中“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理念的提出,表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但粤港澳大湾区要建成世界级城市群目前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城市群内各单体城市的精准定位尚未完成,城市内部重复建设、同质化竞争等问题严重。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内11座城市的功能定位进行探讨,相信对实现湾区城市的精准定位和错位、异质化发展,实现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目标有所助益。

DOI:10.3969/j.issn.1674-7739.2018.02.007

一、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总体概况

国际上,湾区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末期,指的是由一个或者若干个相连接的海港、港湾以及邻近岛屿组成的、连接众多分布于港口或者入海口城镇群的区域发展系统。[1]在国内,“湾区”概念早在2005年发布的《珠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年)》官方文件中第一次出现,2015年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提出要深化粤港澳台合作,“粤港澳大湾区”概念第一次被正式提出。2016年3月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又上升至国家“十三五”规划层面,在十三五纲要中提出要“支持港澳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和跨省区重大合作平台建设”。2017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这一规划的提出表明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被纳入顶层设计,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2]所谓城市群就是在特定地域范围内,有相当数量的性质、类型、等级规模不同的城镇,依托自然环境条件,以其中一二个大城市作为发展核心,借助发达的交通基础设施和信息网络,进行城市与城市间与区域间的密切联系,共同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城市群在发展过程中可以促进城市间要素的流动,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基础设施对接、产业优劣互补等,从而实现城市群规模化协同化的发展,当下城市群的发展状况也因此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准。[3,4]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群指的是包括广东9市即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以及2个特别行政区即香港、澳门组成的9+2城市群,占地5.6万平方公里,人口超6 000万。在2017年国家发改委与粤港澳三地签署的《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以下简称《大湾区框架协议》)中,明确指出城市群合作目标是要将大湾区建设成为更具活力的经济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和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区,携手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5]从当下国家发展阶段看,国家经济面临转型升级,中国需要全新的、可以引领带动国家经济健康且快速发展的,并能在全球化的发展中代表中国在国际上起到重大引领作用的、新型的核心区域经济发动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提出,正是符合国家转型这一特殊时期需求,是能够带动经济发展符合国家进步需要的正确规划。

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的构建(图1),从国家层面看,首先,是为进入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中国经济提供发展新动能;其次,是落实与服务“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战略节点;最后,是有利于中国把握和抢占国际经济产业链的制高点。从粤港澳区域层面说,第一,推动区域发展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区域的独特优势,促进粤港澳产业的深度融合、协同发展;第二,有利于提升粤港澳地区在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以及对外开放中的作用;第三,进一步深化港澳地区和内地的社会联系,保持港澳的长期稳定发展。综合两个层面,大湾区城市群既是粤港澳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内在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构成部分和强大支撑点。[6]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共建世界级的城市群,有着重要的国家战略意义。

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城市定位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规划的研究制定,表明了粤港澳三地间合作将进入新阶段,由原来的跨境产业合作以及以区域政府间合作为主的模式向有国家规划目标引导的跨境协同发展模式转变。[7]城市群空间结构也从单中心变化至多中心的发展模式。多中心城市群下的发展需要對城市进行细分,形成合理的定位以及互补互动的产业链条。从2017年签署的《大湾区框架协议》来看,协议合作内容及不同地区未来发展目标表明了粤港澳三地未来发展的差异化定位,但这只是粤港澳三地的总体定位,大湾区多中心城市下的各个城市精准定位尚未明确。[8]从广深港三地GDP的数额、服务行业的比重等数据变化可知,湾区城市群空间结构由原来的以香港为单中心发展为以广深港为多中心的局面;但在多中心的空间结构模式下,由于缺乏明确的城市定位、错位发展导致城市间严重的同质化竞争问题。如广深港作为湾区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在提供专业化服务方面,特别是建设金融中心方面竞争最为显著。[9]建设好粤港澳大湾区的前提是明确湾区各成员城市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异同,以及产业间合作联系、发展目标方向、具体功能定位,以明确的城市定位消除当下发展中存在的诸如产业结构类似、差异性不足等同质化竞争弊端。学者刘成昆(2017)指出:大湾区城市群内部相互配合度较低,缺乏明确的分工合作,存在明显的排他性竞争、市场分割分散、资源配置无效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湾区城市群整体效益的获得、一体化走向和协同发展。[10]据统计,湾区城市在工业产业的相似系数方面,东莞与深圳超过了90%,东莞与珠海高达95.83%,其他城市的工业产值大多集中在食品、纺织、电子器械、通讯等行业。[11]这表明,由于区域分工不明确,城市没有精确的定位,没有实现各城市间的异质化细分,导致了产业结构雷同、同质化竞争问题的出现,进而难以形成动态比较优势和城市群的核心竞争力。城市细分定位是明确城市群整体发展方向和明确各城市间合理分工的根本,要真正发挥大湾区的协同发展效能,避免城市群的孤岛效应和内耗效应,增强城市群内部各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实现城市群的互补效应,实现整个城市群系统合力的不断增长,必须强化城市的细分定位、错位发展,通过精准定位处理好沿海城市与腹地城市间、中心城市与边缘城市间的关系,让各城市了解应当在哪个领域扮演主角。因此,要以各城市的精准定位,为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的打造奠定基础。

(一)香港——城市群的“超级联络人”

香港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作为微型经济体,同时也是以中介功能为生存空间的经济体,自回归以来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政策等优势,与内地的合作不断深化,是国际金融、贸易中心、离岸人民币业务的枢纽,更是辅助内地对外联系的重要窗口。在“一國两制”的基本国策下,香港是我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市,是内地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联系的重要桥梁,在大湾区城市群的建设中应是当之无愧“超级联络人”,实现湾区“走出去”与世界的对接。如港澳研究会理事陈少波就提出,香港由过去的将西方资本、技术人才等输入内地,为内地投融资平台的“引进来”模式转化到为内地打开国际市场,从人才流、资本流、信息流等角度提供系统服务,推动内地市场发展的“走出去”模式,实现了从西化窗口到“东化”平台的角色转变,所以认为香港的定位当下更多地是向“东化”中介转变,为内地打开国际市场,提供人才资金信息流等服务。[12]我们从这一模式转变中可以发现的是,香港作为内外“联络人”的角色,在大湾区的建设中,应充分利用湾区一体化城市群发展的机遇,加强与珠三角及内陆地区的互联互通,加大参与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建设力度,发挥其作为“双通道”和“超级联络人”的作用。[13]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建设在许多大陆学者特别是香港学者看来,对香港的发展是重大契机。作为湾区的龙头之一,香港要发挥优势,承担起为内地提供跨境交易、人才交流、投资融资和商贸服务平台的联通国际资本、国际市场的“超级联络人”作用,形成香港带动湾区沿海城市,沿海带动内陆的逐级辐射模式,辐射带动湾区经济发展,并作为“湾区窗口”,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二)澳门——城市群的“精准联系人”

澳门作为一个特别行政区,地处中国大陆东南沿海,在历史上曾是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是中西方文化的交汇,在制度上实行“一国两制”的澳人治澳政策。澳门具有背靠大陆、有强大祖国政治经济的支撑优势;面朝海洋,水陆空运都十分方便,具有与欧盟、拉美国家长期开展国际间深入合作交流的优势,[14]现致力于深化“一平台、一中心”的发展。但作为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的一员,澳门虽与香港同样作为特别行政区,但不具备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地位,经济上也不以贸易或者高精尖的科技技术见长,所以对于澳门的定位应着重于发挥其固有优势,不求“超级”而求“精准”,[15]在大湾区城市群中澳门应当定位为“精准联系人”的角色。澳门作为中国与葡语系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的主办方和常设秘书处,是联系欧洲、拉丁美洲的枢纽地,这也是当下其最为固有的优势所在,是连作为国际交流枢纽、大湾区城市群“超级联系人”的香港都无法比拟的优势所在。[16]澳门可以发挥自身作为“国际休闲娱乐中心”以及“中国与葡语系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的角色,在大湾区城市群的打造中提供休闲娱乐和商贸服务的精准平台。澳门中华总商会策略研究委员会主任马志毅指出,在大湾区的建设中,澳门除了为区域融合继续提供休闲式的服务之外,更要发挥“精准联系人”的作用,对准市场,做好内地与葡语系国家的供求对接。[17]澳门作为“中葡平台”角色,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结合城市群企业,通过多种方式走出去、引进来,在国家战略中发挥助力作用。在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级城市群的建设中,澳门要坚定自身“精准联系人”的角色定位,作为沟通桥梁实现湾区的内外对接,为湾区经济、打造世界级的城市群发挥作用。

(三)深圳——城市群的“发动机”

深圳是中国的南大门,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在地理位置上毗邻港澳,背靠珠三角,地处亚太主航道,具有独特的先天地理优势。作为国家改革开放的经济特区,全国改革和发展的排头兵,在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成员市中,深圳的发展近年来最是瞩目,连续多年占据中国城市竞争力的榜首位置,不但在GDP、资金竞争力、人口竞争力和科技竞争力上远超香港、广州,并且已实现产业结构的全面升级,市场化程度高,市场体系完备。作为国家经济中心城市,是仅次于北京、上海的第三大金融中心。大前海更是以东方曼哈顿为身份定位,成为了大湾区发展的核心地带。[18]作为大湾区的核心城市,深圳最先提出湾区经济的概念,最早看到发展湾区经济的先机,是大湾区城市群中最具有活力的城市,不断发挥着制度变迁的“示范效应”、区域经济的“引擎作用”、聚集资源的“虹吸效应”、辐射周边的“扩散效应”以及创新驱动的“引领作用”。[19]在这个创新是经济发展之源,创新驱动是经济发展主引擎的时代,深圳作为创新之都,无疑应当成为以创新驱动引领带动大湾区城市群建设的发动机。学者邓志新(2017)通过对深圳的SWOT分析,提出深圳作为创新创业之都、金融创新中心、高端产业中心以及港口物流中心,在大湾区城市群规划中应当发挥固有优势,成为驱动湾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20]港口物流是发展湾区经济必不可少的条件,学者陈端海(2016)从港口角度出发,认为深圳作为核心城市,提供了全面的聚集商贸、金融、信息、物流等经济效益,凭借深圳港金融、物流、信息等在世界中的影响力,理应在大湾区经济圈中发挥龙头和枢纽作用。[21]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理念与实践先行者的深圳有优越的地理位置,雄厚的经济实力,强大的创新驱动力、较强的汇聚经济动能以及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力等强大优势,可在未来湾区融合发展中不断发挥和创造其作为核心城市的“引领价值”。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需要深圳的强大辐射带动力,并以此成为发展引擎,助力深圳充当城市群的发动机。

(四)广州——城市群的“核心枢纽”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龙头之一的广州,不同于港深的金融、创新中心地位,广州是大湾区的政治、地理中心。在地理位置上,位于广东省的中心地带,扼守珠江咽喉、拥有海港,长期以来都是华南地区的交通枢纽及物流中心,有着先天优良的区位优势。在政治地位上,是华南地区的政治中心和广东省省会城市。在资源聚集上,有强大的医疗、卫生优势,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更重要的是作为高校聚集地,是华南的教育文化中心,有强大的人才吸附功能,是人才储备地。独特的地理、政治地位和资源优势让广州成为了广东省乃至华南地区的多功能中心城市,长期以来,作为广东省的领头羊、老大哥等角色在政治、经济、信息等方面发挥着强大的辐射带动功能。广州作为重要的对外贸易中心,是国家经济的重要带动者之一,更是当下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节点城市,是一带一路的核心网络型枢纽城市,更是被规划为“国家重要中心城市”,这表明广州具备和发挥作为核心城市的引领、集散、辐射的功能和作用。专家指出要强化广州作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地位,深化广州作为经济、文化、教育、区位交通的枢纽地位,带动大湾区周边城市和内陆地区的全方位发展。[22]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建设中,广州作为同深港一样的“领头羊”核心城市,应当进行与深港不同的错位定位。香港突出国际金融中心功能,深圳则为创新创业制度彰显技术创新特色,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省会、贸易中心,可大力发挥核心枢纽之作用。[23]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世界级的城市群需要广州作为核心枢纽进行区域城市间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和物质流等各种“城市流”的调控和配置;需要广州作为核心枢纽城市优化城市群内部空间发展结构,形成多核互动;需要广州作为核心枢纽城市提供有利于城市群发展的口岸通道、交通设施等硬环境,进而发挥对其他湾区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五)佛山——城市群的“智造脊梁”

佛山地处珠三角腹地和大湾区的核心地带,位于珠三角中部和西部两大地区的衔接处。东西两向均可发展的佛山市,是珠三角西岸的重要节点,也是广佛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两个区域都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粤港澳大湾区环抱珠江,呈东西分布,在区位上,佛山是西岸的龙头城市,是连接东西两岸的枢纽,有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在产业上,佛山的制造业尤其是民企制造业,乃立市之本、经济之根也是活力之源。[24]据政府公布的数据,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万亿元大关,达21 263.98万亿元,同比增长7.7%;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2 350.65万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预计增速为8.7%。[25]工业产值呈不断上升态势。土耳其艾丁大学经济学教授塞达特·艾巴认为佛山是中国制造业的“领头雁”,要形成智能制造,与湾区的核心城市形成产业互补。与香港一起形成的“香港+佛山”的合作模式可以结合两地产业优势深入发展,优势互补,也可以更便捷地与广州、深圳、香港来互动,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建成世界级城市群。[26]当下佛山正在大力发展制造业,力求由传统的“制造”不断发展为“创造”并最终实现“智造”,打造佛山成为大湾区的制造业重镇。若是细分佛山市的功能定位,则必须抓住“佛山制造”来做文章。作为湾区制造业的产业重要支柱,佛山有能力挑起制造业发展的大梁,成为大湾区城市群的“智造脊梁”。纵观世界,凡是世界级大湾区的背后,都有以先进制造业作为支撑的脊梁,如东京湾的横滨以及旧金山湾区的奥克兰等都作为工业腹地,为其参与全球经济竞争提供了产业支持。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佛山可以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横滨”、“奥克兰”,是塑造湾区经济、力撑大湾区建设的核心竞争力所在的关键力量。佛山制造业的规模在粤港澳三地是第一,未来还应着重抓实业、制造业,更好地支持湾区的实体经济。[27]在建设大湾区打造世界级的城市群过程中,大力发挥佛山制造业龙头优势,发展广佛同城打造湾区核心区,发挥区位优势,打造大湾区辐射带动粤西北振兴发展的桥头堡。大湾区的建设需要佛山作为制造脊梁这一中坚力量,佛山未来要通过自身发展、他方合作,不断汲取全世界的创新资源、成果,最终挺起大湾区城市群建设中的制造脊梁。

(六)珠海——城市群的“创新高地”

位于珠江口西南部的珠海,东与香港隔海相望,南则毗邻澳门。拥有珠三角最长的海岸线和面积最大的海域,有优良的湾区资源和经济基础,在大湾区的建设中战略地位突出,有着区位、政策、产业等各方面的优势。作为最早设立的经濟特区之一,创新一直是其特色和优势,尤其是2017年来大力实施的创新驱动和开放引领战略也表明,创新是珠海作为大湾区重点城市发展自我的必然选择,政府也明确提出了将珠海建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高地的战略定位。

建成大湾区城市群的创新高地,珠海在诸多方面有无可替代的优势。除了上述的区位以及因区位带来的资源优势外,首先,交通上占得先机。珠海拥有海陆空立体化的交通枢纽优势,即将开通的港珠澳大桥也让珠海成为了内地唯一一个与港澳陆路相连的城市。可以说港珠澳大桥的开通,让珠海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与港澳捆绑,也让珠海站在了大湾区中的中心连接点的历史性高位上,有利于珠海利用这一独特的跨境通道优势加强湾区内交通的对接,增强与湾区内其他城市和区域间的衔接、协调;有利于吸纳港澳的创新资源,吸引港澳高端人才,借港澳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服务于珠海相关产业的发展和科技的创新,进行创新高地的打造。学者谭炳才(2017)从珠海固有的区位好、基础实、活力足和产业优等优势出发,提出要以港珠澳大桥的建成为契机和动力,发挥跨境通道优势,建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发展模式。[28]其次,政策优势。珠海拥有自贸区和自创区,南有横琴自贸区,东有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区片区。横琴自贸区更是大湾区建设的重点发展区域。学者袁持平表示,珠海应当以横琴自贸区为重要载体,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战略。[29]最后,人才优势。珠海的高校规模在广东省排第二,在校大学生的数量占到了全市常住人口的10%,这也是珠海在大湾区中的独特优势,珠海可以整合高校资源培养创新人才,解决创新人才这一源头问题。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建成世界级的城市群,要发挥珠海作为三地中心连接点这一区位优势,发挥长期以来珠海不断进行的创新驱动战略优势。根据一系列的战略部署和当下优势来看,珠海势必会成为大湾区城市群的创新高地,将以独特的区位优势,实现人才、资本、科技、产业等各方面的创新,辐射带动大湾区其他城市的发展,建设大湾区城市创新共同体,逐渐成为大湾区城市群乃至全球重要产业的创新中心。

(七)东莞——城市群的“制造中心”

东莞位于珠江口东岸,是粤港澳大湾区的节点城市,且处于穗深港经济走廊这一大湾区建设核心轴的中点位置,南部邻近深圳的龙岗和宝安两区,西部和北部则与广州的南沙、番禺、萝岗和增城四区相连,可谓是“左右逢源”,有着良好的地缘优势。因发达的制造业而有“世界工厂”之称的东莞,在制造业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上有丰富的经验,从2015年的《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到2017年《广东省沿海经济带综合发展规划(2017-2030年)》中,都提出了建设东莞“国际制造名城”的定位,[30]表明发展制造业于东莞而言是不二之选。东莞近年来不断实施“东莞制造2050”、“机器人智造”等强化制造产业的方针政策,在制造业方面构建起了完善的产业体系。由于地缘优势一方面得到了广深两市产业、资源外溢的辐射带动,另一方面与港澳有扎实的合作基础,促进了制造业的发展。与佛山制造业发达不同,东莞主要是以加工制造业为基础,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产品远销海外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当下东莞正以滨海新区作为其融入大湾区发展的龙头,让滨海新区与深圳前海、广州南沙新区等这些作为大湾区建设的重点区实现对接,做强先进制造和新兴制造产业集群,并且提出要建设东莞为大湾区的“国际制造中心”。东莞在地缘区位、产业及港澳合作等方面都具备打造国际制造中心的坚实基础和先天优势。[31]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规划发展中,东莞无疑是最为受益的城市,要发挥上述的地缘优势、现有完善的制造业产业体系优势以及与港澳的合作基础等优势,成为大湾区城市群的“制造中心”,深化与大湾区其他地区城市的互补合作,实现与大湾区同频共振,一同开创新变局。

(八)中山——城市群交通的“几何中心”

中山处于珠江口西岸地理中心,更是位于大湾区城市群的几何中心。中山与大湾区中的广州、佛山、珠海、江门4市陆路接壤,与深圳则隔海相望,根据中山市政府的按照直线距离的计算来看,中山距广深各70公里,珠海、江门各30公里,澳门40公里,佛山60公里,香港80公里,同时也是大湾区内三大国家级新区(自贸区)的衔接转换重要节点。观察世界三大著名湾区的发展经验可知,交通的互通互联对于带动区域间一体化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同样需要基础设施的进一步互联互通,形成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基础设施体系是必不可少的。作为大湾区几何中心的中山,明确了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外联内畅,多方式一体化”的发展思路,深中通道的贯通,使其成为了城市群中贯南通北、承东启西的角色,更加确定了其作为珠江门户城市和湾区城市群交通桥头堡的角色地位。“千亿大交通”项目更是涉及到了公路、铁路、航运及港口等多方面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设施的完善也将实现由中山向东岸对接,向粤西延伸、升级港口,以交通连接大湾区城市群的重大功能,激活其作为大湾区几何中心的枢纽功能。综合中山所具备的地理位置、交通区位、发展成果来看,大湾区的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打造需要中山发挥其“几何中心”、“大交通建设”的优势,大力促进城市群的交流合作与发展,成为连接城市群的交通中心。

(九)惠州——城市群的深度合作承载地

惠州位于广东省中南部东江之滨,珠三角洲北端,南临南海大亚湾,毗邻深港,北连河源,东接汕尾,西邻东莞和广州,占地面积大。资源上既有空港又有海港,是广东省的海洋大市之一,海岸線长,管辖海域面积宽。区位优势明显,资源丰富。作为大湾区城市群深入交流合作的承载区,市政府提出惠州要深度对接广深港,吸纳更多的产业、创新、人才等资源,更有专家指出“惠州应该发挥地理位置、生态资源、自然资源等优势,抓住机遇,找准定位,主动出击,主动谋划,积极作为,深度融合”。[32]这首先是基于惠州具备的先天资源即空间大的优势,土地面积占大湾区的20%,但开发强度仅有10%,经济和人口密度较低,有足够大的空间承载他市外溢的产业、人口或资源。其次是惠州具备轻重结合的产业优势,既有石油化工“2+2+N”的现代产业体系,又有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以及清洁能源等临海工业基础,具备承载溢出产业的现实条件和实力。第三,惠州的生态环境优势在大湾区城市群中是独一无二的,为其作为承载深度合作地提供了优良的外在条件。[33]最后,在长期以来的深惠莞的3+2发展模式中,惠州一直以深圳为标杆,主动对接深圳和东莞,接受两地的产业辐射,推进了产业转型和升级,这也表明惠州具备良好和扎实的深度合作承载地的资格条件和基础。学者林江指出,在深圳的产业项目转移至粤东地区过程中,惠州可以充当好“二传手”角色,吸纳深圳创新资源进行融合发展,然后再传递、辐射到周边的汕尾、河源等粤东城市,作为合作承载地的惠州既要依靠这一角色发展自身,更要起到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作用。[34]作为城市群的深度合作承载区,惠州要发挥自身文化、区位、产业、生态、空间等优势,携手港澳和广东8市进行城市群间的深度交流融合与互补。

(十)江门——城市群的西翼枢纽门户

江门区位具有东联广佛和深港澳两大龙头都市圈,西扼湾区战略西拓的区位优势,是湾区进取粤西的必经之路。空间上与广佛、深港都市圈构成了大湾区的“黄金三角地带”,并且已经初步建起沿江港口群,有着明显的区位优势,在大湾区城市群中可以以湾区重要的西翼枢纽门户进行城市角色定位。首先,交通是连接城市间合作交流发展的最基本要素,基于江门地处全省第四轨道交通枢纽的地位以及所处的区位优势,使其成为湾区两岸交通枢纽是最佳选择。当下江门在“一枢纽、两中心、三通道”的基础上大力构架交通网络,实现北广州、东深圳、西江门的“三组鼎力”局面。通过“交通大会战”强化了作为珠西综合交通枢纽的战略地位。第二,作为大湾区腹地,江门具备建设高水平产业平台的实力。一方面江门占珠三角面积四分之一,但开发强度不足12%,具有土地开发程度低、腹地纵深广、土地承载强等特点,给江门建设产业平台提供了基本资源条件。另一方面,江门重点打造的“4+1”重大产业发展平台,加深了与香港、澳门、深圳等的密切合作,有利于其发展高水平产业。最后,有“中国第一侨乡”之称的江门具有丰富的华侨资源,可以充分利用港澳同胞和华侨资源这一优势,带动粤西实现与湾区的“交通、科技、创新、产业、人才、文化”等各方面的对接,成为连接湾区其他城市与粤西地区的交汇地。综合江门当下具备的区位交通优势,建设产业平台的实力以及丰富的人力资源等优势,江门大可作为湾区城市群的“西翼枢纽门户”,成为湾区建设的“开放之门”、粤西地区融入湾区的“方便之门”以及湾区通向粤西发展的“辐射之门”,[35]带动粤西地区深度融入大湾区的建设中,实现湾区城市间的高度互补融合发展。

(十一)肇庆——城市群连接大西南的枢纽门户

肇庆地处珠三角腹地,面向穗港澳,背靠大西南,东部与佛山接壤,西部紧邻广西。作为大湾区城市群内唯一一个与大西南地区接壤的城市,既是大湾区连接大西南的重要节点,更是大湾区通往大西南、迈向东盟的“西部通道”,拥有“东引西连”的区位优势,可谓肩负着大湾区辐射大西南和东盟的重要责任。枢纽门户城市往往地处大城市群边缘,扼守城市群和外界的交通要道,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已经成为区域内外交往与联系的重要节点,在区域发展中具有极强的对外开放和对内辐射能力。通过肇庆的地理位置以及综合其未来在大湾区将发挥的作用,完全可以担当湾区的西南枢纽门户城市。枢纽城市具有的第一特征就是交通通达。当前珠三角连接大西南的综合交通网络逐步形成,肇庆作为枢纽位置,交通运输更为便捷,兼具水、陆、空的立体交通网络格局,当下的货运量、港口吞吐量、旅客运输量逐年增加,未来将依靠交通在融入广佛肇半小时、大湾区一小时的交通圈中深入发展,交通来往十分便利。[36]第二特征是发展空间大。肇庆除了有最独特的区位条件外,还有最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最明显的成本优势。肇庆占大湾区总面积将近三成但开发力度仅有6.5%,人口密度较低,森林覆盖率达到70.6%,这都表明了肇庆在湾区城市群的合作中可供开发的土地以及空间极其广阔,在土地发展空间供给上较其他城市成本低,是大湾区的“经济洼地”,有条件和资源与湾区城市实现深度合作发展。最后,肇庆将产业建设作为当下的首要目标,具有国家级高新区的创新载体,是长期接受珠三角辐射的“前沿阵地”,有承接大湾区产业向西扩张、转移,资源外溢的环境和基础。学者古学彬(2017)指出肇庆近年来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建设水平以及产业发展水平提升明显,产城融合和金融驱动协同效应明显,有实力担当城市群大西南枢纽门户城市。[37]作为大湾区的西南门户枢纽城,肇庆应不断加强融入城市群合作的能力,为大湾区向西南甚至东盟发展提供条件,同时也要辐射带动西南地区周边城市的进步,切实肩负起大湾区内部和大西南外部的共同发展的重任。

三、结论

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内的各个单体城市进行准确的定位,有助于各个城市发现自己的核心价值,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进行合理的城市规划和产业布局,打造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但应明确的是,城市定位首先要有立体化的思维,要将城市放在城市群的背景下,结合周边城市和城市群来定位,要精准把握市场、环境变化,及时做出反应,避免城市的严重“滞后”或过于“超前”等问题。[38]此外,城市定位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阶段性发展目标的实现以及城市群内其他城市定位变化等一系列内部外部因素的变化,都会造成城市定位支持基因的变化,就需要对城市定位做出适当的调整、重新定位,推进城市发展的与时俱进。总之,找准单体城市在城市群中的定位,才能进行错位发展,避免孤岛效应和同质化的恶性竞争,进而生发出叠加效应和互补效应,实现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的建设目标。

说明:本文系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大研究专项项目(17VZL021),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项目(GD14CZZ01),2014年广东省教育厅省级特色创新项目(2014WTSCX058),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马克思主义专项“广州社会治理创新经验总结”。

参考文献:

[2]张日新,谷卓桐.粤港澳大湾区的来龙去脉与下一步[J].改革,2017(5):64-73.

吴启焰.城市密集区空间结构特征及演变机制——从城市群到大都市带[J].人文地理,1999(1):11-16.

[11][14][15]常征.澳门在珠三角洲城市群协同创新中的战略定位和发展路径研究[J].科学与管理,2015(6):16-22.

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EB/OL].(2017-07-03)[2018-02-20].http://www.sohu.com/a/154537986_327912.

[7][8]蔡赤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挑战[J].广东社会科,2017(7):5-14+254.

汪行东.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从单中心到多中心[J].岭南学刊,2017(5):78-85.

刘成昆.融入城市群,打造湾区经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分析[J].港澳研究,2017(4):55-60.

[13]程玉鸿,朱颖.创新合作:“一带一路”下香港的功能定位与转型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J].港澳研究,2017(3):86-92.

澳门如何对接大湾区建设[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05-10(4).

陈文鸿,钟民杰:澳门经济结构优化及在珠江三角洲都会区的定位[J].当代港澳研究,2009(1):125-141.

王平.澳门积极融入大湾区建设[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03-23(4).

宋丁.中国经济发动机——粤港澳大湾区未来九大发展趋势探析[N].深圳特区报,2017-04-18(9).

深圳要当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引擎[N].深圳特区报,2017-08-09(2).

邓志新.深圳在粤港澳大灣区中的定位和对策[J].特区经济,2017(11):10-13.

陈端海.“深中通道”对珠三角港口经济发展的作用[J].特区实践与理论,2017(1):114-117.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济管理学院课题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研究[J].开放导报,2017(4):13-19.

张锐.打开湾区经济的“中国之门”[N].中国财经报,2017-05-09(7).

叶小青.佛山制造挺起粤港澳大湾区脊梁[N].2017-03-10(2).

朱紫强.布局智能制造,与湾区核心城市互补[N].南方日报,2017-11-24(3).

黄晓晴.打造大湾区辐射带动粤东西北振兴发展的枢纽[N].佛山日报,2017-09-08(7).

谭炳才,张良亮.论珠海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战略地位[N].2017-07-15(8).

麦婉华.珠海:珠江西岸产业转型发展新引擎[J].小康,2017(17):34-35.

周桂清.东莞 建设国际制造名城 珠三角创新创业基地[N].2017-12-20(2).

陈远鹏.东莞:大湾区中的国际制造中心[J].小康,2017(17):38-39.

[34]蔡雯.粤港澳大湾区“朋友圈”,惠州如何打成一片[N].2017-04-25.

黄中平.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惠州区位战略思考[N].广东经济,2017(7):59-63.

王红茹.广东江门打造珠三角新的增长极[J].中国经济周刊,2015(42):64-65.

王海飞.枢纽型门户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及发展对策研究——以广东省肇庆市为例[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121-128.

古学彬,方茂扬.产城融合与金融驱动的协同效应——兼论肇庆市枢纽门户建设的金融支持[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55-60.

张登国.城市定位中的问题及规避机制[J].城市问题,2007(5):14-18.

责任编辑:张 炜

猜你喜欢

湾区粤港澳城市群
湾区一起潮:时代中国深耕湾区22载 与湾区共成长
擎动湾区制高点,耦合前海价值圈!
李万雄:湾区引擎,空港之芯
广州南拓 发现湾区新机遇
编读往来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马光远 下一个30年看粤港澳大湾区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我国第7个城市群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