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进新时代 续写新篇章

2018-04-17张慧军

北京档案 2018年3期
关键词:史志建设文化

张慧军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征程,档案史志工作也进入了新时代。站在新时代的起点,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以新精神引领新实践,以新作为努力续写档案史志事业发展新篇章。

一、切实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

以学懂、弄通、做实为目标,局(馆)领导班子带领全体干部职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首先,夯实“学懂”这个基础,主动示范引领,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观看十九大开(闭)幕式盛况及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为全体党员干部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新《党章》两次,党支部以干部领学方式多次组织集中学习讨论。系统深入研学,开展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做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打造美丽幸福门头沟”为主题的党的十九大精神集中学习月活动,参加门头沟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网上培训和公共知识培训,集体研读《党的十九大报告原文》及精神解读、《人民日报》发表的《深入學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文章,实现党员干部人人有行动、有发言、有心得、有笔记、有答题。融入日常教育,将学习要点纳入理论中心组、“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重要内容,设立“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网上专栏,更新局(馆)宣传文化墙,通过网络共享园地、微信群、官方网站让党员干部学在经常。

其次,抓好“弄通”这个纽带,把学习十九大精神同把握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伟大实践相结合,研讨交流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观看《将改革进行到底》《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等专题片。同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相结合,学习传达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各级纪委全会讲话精神和警示教育大会精神,聚焦自身“短板”组织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同深入贯彻落实首都城市功能定位相结合,反复学习研讨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讲话精神,专题学习《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以不断深化对各项战略部署的认识,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奠定行动基础。

最后,把握“做实”这个根本,融入地区发展,将档案史志工作写入《门头沟区人民政府2018年工作报告》,把首都三大文化带建设转化为地区档案史志工作任务,将档案馆新馆建设、档案征集等12个项目纳入《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长城文化带建设五年行动计划》。完善行动指南,对标对表党的十九大精神,不断扩充完善《“十三五”时期档案史志事业发展规划》内容,组织召开2018年全区档案史志工作研讨会,将目标分解到年度工作要点,明确任务表、时间表和路线图,将新思想转换为推动工作发展的具体举措。

二、立足自身职责,记录好、服务好、守护好新时代、地区转型发展的生动实践

习近平同志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档案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这份重要来自于档案是总结经验、认识规律、延续历史和发展各项事业的基础。因此,我们必须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大局意识,更大的责任担当答好这份新时代的考卷,续写档案史志事业发展新篇章。

(一)固本培元,不断加强档案“三个体系”建设

首先,坚持协调发展的新发展理念。逐步建立覆盖人民群众和政治经济社会等各领域发展的档案资源体系,把建档工作和规范化指导延伸至基层,深化农村、社区、“两新”组织档案管理试点工作,对成立、撤销、合并的单位及时开展业务指导。围绕棚户区改造等重点工程进行政府投资重点建设项目的档案登记备案,严格验收标准,及时接收进馆。加强地区特色档案、口述史和城市建设档案的征集、收集工作,特别是整理好门头沟区加快首都西部重点生态保育及区域生态治理协作区、首都西部综合服务区、京西特色历史文化旅游休闲区“三大功能”建设,推动科技创新、生态涵养、旅游文化“三个融合”,扎实落实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赋予门头沟区功能定位进程中突破性工作形成的档案,为区域转型发展建设留存印记。

其次,不断推动档案服务升级。在公共服务领域深化“放管服”工作、推动“供给侧”改革,继续做好涉及民生的婚姻、招工、知青、公证、独生子女等专业民生数据库建设,提升民生档案的有效和高效供给。深化简政放权,优化办事手续,力争档案查阅接待和政府信息公开接待满意率100%。强化主动服务和公开服务,通过历史文化传承、资政信息支撑、下基层服务常态化、定期开放档案、新媒体平台建设等工作,更好地适应党和人民群众对档案工作的新需求。加快信息化进程,先行、先试、完成数字档案馆建设,提升馆藏纸质档案数字化率和质量,开展电子档案管理专题培训,通过官方网站、微博和微信建设不断提高互联网信息发布、互动交流、便民服务的水平,通过科技创新让人民群众共享服务。

最后,守住事业发展的安全底线。争取2018年新馆建设工作有实质性进展,对档案保管条件薄弱的档案室进行档案安全专项检查,持续推进各部门、各单位特别是基层单位档案室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排查和预防档案数字化、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安全风险,切实守护好党和国家发展历史进程中不可替代的真实凭证。

(二)依法治理,全面加强依法治档、依法治志工作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我们要自觉把法治政府建设、依法治理作为档案、地方志治理的基本方略,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各项工作,统筹规划、指导监督档案史志事业发展。进一步梳理档案和地方志行政职权、规范运行流程,健全行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对规章、规范性文件进行“立改废”。开展档案行政执法“双随机”检查,规范执法程序和痕迹化管理,完善检查标准和评估体系,坚持公示通报机制,对发现的问题和违法违纪行为坚决查处、限期整改。依法履行档案、地方志业务监督指导职责,加强对基层档案管理、志书编修、年鉴编纂的引导管理,强化档案史志专业队伍建设。扩大“七五”普法工作宣传力度,以“国家宪法日”“档案馆日”活动为契机,联合有关部门、发动各级媒体加强依法治档、依法治志的法制宣传,不断增强全区上下档案史志依法治理意识。

(三)紧抓机遇,彰显档案史志历史文化底蕴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基本方略,将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提升到一个新高度。作为档案史志部门,我们要切实肩负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任,主动站在意识形态建设和历史文化建设的前沿,通过档案编研、史志修编发挥出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我们要深化对地区红色文化、矿业文化、古村落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的研究利用,积极融入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和长城文化带建设,扎实推进门头沟区国家级传统古村落志的编修,不断扩大基层志书的编修规模,做好《北京门头沟区志》《门头沟地名志》等编写出版工作,推出《拓片北京之永定河碑刻》系列专题展览。挖掘门头沟革命老区历史,适时组建党史研究会,协助做好《北京抗日战争志》编写,推动《党史普及读本》等系列红色文化丛书编写工作,以党史宣传月为抓手服务重大党史纪念活动,积极发挥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宣教功能,强化意识形态领域发声。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面向全区征集改革开放40年来的档案资料和优秀文章,编写《门头沟改革开放40周年》资料,在《门头沟档案》增设“档案寻踪·改革开放40周年”栏目,图文并茂地展现地区改革开放成果。加强宣传文化阵地建设,深化并丰富“国际档案日”暨北京市“档案馆日”活动内容,提高《门头沟档案》发行量和覆盖面,继续利用《北京日报》《北京档案》《京西时报》等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平臺,发挥出档案史志在党的十九大宣传、正能量传播、传承历史、资政育人和服务社会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机关党的建设,为档案史志工作提供坚强保障

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关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新要求,增强“四个意识”,树立“四个自信”,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落实好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决策部署。筑牢思想防线,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提高全体党员干部讲政治、守底线、知敬畏的意识。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推进机关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通过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低收入精准帮扶、党建品牌创建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加强廉政风险防控,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专项检查,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韧劲,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来,凝聚到与首都功能定位相适宜的档案史志事业体系建设上来,凝聚到服务门头沟区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新区建设上来,立足本职、锐意进取,在新时代续写档案史志工作新篇章。

猜你喜欢

史志建设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红嘴蓝鹊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Superlubricity enabled dry transfer of non-encapsulated graphene∗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有朋远方来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