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必须做到“五个过硬”
2018-04-17张荣臣
张荣臣
2018年初,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上,习近平同志对新时代领导干部提出了“五个过硬”的要求。认真学习习近平同志的讲话精神,按照“五个过硬”的要求去做,是当前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的重要任务。
必须做到信念过硬,带头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崇高的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的精神动力。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理想信念的重要性。2012年他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提出了“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的著名论断。这形象的比喻,指出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对于共产党人的极端重要性。共产主义信仰作为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始终是党员、干部站稳政治立场、抵制各种诱惑的决定因素。从查处的一些腐败分子堕落的轨迹看,他们的堕落都是从精神支柱坍塌、理想信念丧失开始的。因此,共产党人必须把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作为自己的精神家园去坚守、去呵护。只有抓紧解决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大力保持党员、干部思想的纯洁,才能真正把党建设成为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的党的建设总要求。在这次学习研讨班上,习近平同志把信念过硬放在新时代领导干部 “五个过硬”的第一位,针对性是很强的。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当前,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广大党员干部要加强学习,全面地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认认真真地读几本马列主义的经典著作,从根本上解决自己的立场观点和世界观问题,从根本上坚定理想信念和解决党性党风问题,从根本上确立自己的精神追求和理想信念,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好党员,成长为一个好干部。
必须做到政治过硬,牢固树立“四个意识”
政治问题,对于党员干部来说,任何时候都是根本性的大问题。我们常说,打铁还需自身硬。政治标准是衡量领导干部的首要标准,政治表现是对领导干部的首要考量,政治过硬是领导干部的首要政治品质和政治生命线。习近平同志在学习研讨班上强调“必须做到政治过硬”,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在思想政治上讲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在行动实践上讲维护党中央权威、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里强调“过硬”,就是在政治问题上没有软要求只有硬杠杠。在政治意识上要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在大局意识上就是要有大局观,站在党和国家大局上想问题、看问题。在核心意识上就是要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坚持把对党绝对忠诚作为根本的政治要求和最重要的政治纪律,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看齐意识上就是自觉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必须经常看齐主动看齐,这样才能真正看齐。领导干部站在新时代,肩负新使命、踏上新征程,尤其需要我们进一步抓好政治建设、提高政治站位,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坚定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绝不能有半点含糊或动摇,切实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
必须做到责任过硬,树立正确政绩观
2014年2月7日,习近平同志在俄罗斯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谈到,中国共产党坚持执政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习近平同志浓厚的为民情怀,强烈的责任意识,为各级领导干部作出了示范。从总体上说,我们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是好的,有战斗力的。在新的历史时期,广大党员在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维护稳定的各项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展示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风采和形象,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政绩观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碰到问题能躲就躲的问题还是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也还没有完全解决。因此,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切实解决好“政绩为谁而树”的问题,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解决好“树什么样的政绩”问题,要认真“做事”而不是“做秀”,要真正“造福一方”而不是“造势一时”。要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以钉钉子精神担当尽责,真正做到对历史和人民负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新年贺词中所说,中共十九大描绘了我国发展今后30多年的美好蓝图。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要把这个蓝图变为现实,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
福建省武夷山市开展“我的入党故事”党员讲坛活动,广大党员通过讲述自己的入党故事,进步坚定理想信念。
必须做到能力过硬,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能力过硬指的是领导干部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全面提高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领导十三亿多人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尤其是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得有成事的真本领。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党员领导干部的八个本领,即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本领就是能力,在这次学习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同志对中央委员会成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出“必须做到能力过硬”,因为他们是党的执政群体的“关键少数”,是制度的设计者和政策的执行者。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首先是“关键少数”要把这八个本领学好,更要挺立时代潮头,勇于创新、拓宽眼界,适应世情、国情、党情的不断变化,从容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与时俱进地创新工作思路,化解各种前所未有的突发事件和重大矛盾,创造性地解决各种问题,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必须做到作风过硬,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
党的作风关系到能否保持党的先进性,对任何一个政党而言,作风问题事关大局,关乎事业兴衰成败,是彰显本色的“窗口”。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央下大力气改进作风、纠正“四风”的形势下,作风建设得到了加强。但作风建设不会一劳永逸,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项永远在路上的常抓不懈的重要任务。
2018年初,习近平同志就新华社一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的文章作出指示,指出文章反映的情况,看似新表现,实则老问题,再次表明“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他强调,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新华社的文章指出了当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贯彻落实、调查研究、服务群众、项目建设、召开会议、改进文风、责任担当、工作实效、履行职责、对待问题等方面的突出表现,“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 “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 “材料出政绩”,诸如此类等等。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不但十八大以来党的作风建设的成就被毁于一旦,也会严重影响党群关系,动摇人民对党的信任,危害党执政的根基。强调作风过硬,就是强调作为新时代的领导干部,要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提升政治站位、提高工作能力,在真心实意向人民学习中拓展工作视野、丰富工作经验、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在倾听人民呼声、虚心接受人民监督中自觉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自我教育,在服务人民中不断完善自己,持之以恒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久久为功祛除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