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发家长课程,助力学生成长
——成都高新区西芯小学“家校共育”案例分享

2018-04-17陈琼四川省成都高新区西芯小学校长助理兼德育主任

未来教育家 2018年12期
关键词:家校共育品格共育

陈琼/四川省成都高新区西芯小学校长助理兼德育主任

家委会例会

家校共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让家长与学校携手形成教育合力,为学生成长、学校发展助力,家长是学校发展重要的筑梦合伙人。而在新时代教育形势下的家校共育工作需要重构。

我校在生长德育课程建设实践探索过程中,高度重视家长资源的开发。在我们看来,每一位家长都是一枚芯片,蕴含无限能量,只有充分挖掘家长资源、整合家长资源、融通家长资源,开发家长课程,才能调集家长一切力量指向学生生命成长服务。那么,如何开发家长课程,为学生生命成长、学校发展助力呢?

规范家长学校建设,保障家校共育质量

请家长进校参与学校教育活动,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认识学校,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理念与行为保持一致。建立“三级”家委会机制,做好“三级”家委会团队管理与建设,是家长学校良好运行和家校共育质量的保障。

家长委员会是家校共育的核心组织,是家长与学校沟通交流的桥梁和平台;建设家长委员会,是办家长满意教育的重要举措;充分发挥家长在学校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建立健全家长委员会,有利于促进家校和谐,有利于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我校结合国家、省、市、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建设的实施意见及精神,践行“让每个生命都有出彩的机会”的教育理念,制订了《成都高新区西芯小学家委会章程》(以下简称《章程》)、《成都高新区西芯小学家委会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成都高新区西芯小家家长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根据《章程》、《方案》和《公约》对“三级”家委会进行规范建设、管理与评价。既为全校各班家委会建设建模,为年级、班级家委会团队建设的规范、顺利、有效开展工作提供保证,又为学生成长及学校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开发家长课程,为学生成长助力

每一位家长都可以持校园卡进入学校,这是西芯小学家长最值得“炫耀”的。我校的家长学校工作室称为“芯心家园”,我们给家长入校以“绝对”的自由,让学校成为家长们的共同家园。

通过近六年的家校共育实践探索,目前,我们已形成部分特色鲜明的家校共育课程,形成了家长课程的多元效应。

A.《生活品格》课程

《生活品格》课程,即致力于生命品格培养的校本化生活课程。该课程基于奠基完整的人的成长、基于打通生命成长的文本和生活实践的需要、基于培养生命创造力的需要、基于丰富学校课程体系的需要而开设。我们大胆开设了每周一节的常态生活课,其一,使学生生活课程化——让学生体验生活,还原生活,学会生活,创造生活,激发孩子对生活的热爱,探索生活的奥秘,提升生活质量与品位;其二,使学科课程生活化——大胆建立和寻求学科知识和生活的对接点,打破文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隔膜,为学生提供完整的学习生活时空与场域,培养奠基完整生活品格与实践创新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基。

国家督学成尚荣与上《生活品格》课程的家长交流

上海市新优质学校研究所副所长沈祖芸走进《生活品格课》课堂

《生活品格》课程作为我校生长德育校本化创新的一门特色课程,课程的开发旨在充分挖掘家长资源,在班主任的带领下,结合班级家长自身情况、班级年段特点、班级发展目标、学科实践内容等,确立本期培养主题,和家委会共同商量《生活品格》课程内容,然后根据这一主题,家长们上报拟上课内容及学生品格培养要点。课程纳入课表,每周五下午一节课,家长(高段也可以是学生)为授课主体,课程内容丰富多样:生活规范类——如独立生活规范、人际交往规范、团队中的生活规范等;生活安全类——如交通安全、食品安全、自我保护等;生活技能类——如清洗毛巾衣物、打扫卫生、折叠床单、烤面包、做沙拉、包饺子、做汤圆等;生活情趣类——如教学古筝、品茶道、学礼仪、了解民俗等;生活创美类——如折花篮、折千纸鹤等。

经过六年的实践探索,该课程已逐渐形成体系,我校也因此被评为“成都市中小学生品格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实验学校”,课程指向学校核心素养目标:培育生命成长的“三力”——开发原动力、发展融通力、培育创生力,着力培育人格品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无痕中进行浸润,让培养学生生活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的核心素养真正落地。

这一校本课程的实践探索,引起业内专家的高度评价,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杨念鲁说:“在非寄宿制学校都很难看到这样常态的生活课,在西芯小学看到了。这所学校值得持续关注。”国家督学、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成尚荣观摩了由家长执教的生活课《制作守时沙漏》后,兴致勃勃地上台与家长对话,并给予高度评价:“在生活课上,家长没有教师腔,与孩子一起制作沙漏,体验一分钟能做多少事情,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中来。很自在,好像就在生活中进行一样。这堂课结束的时候,学生把桌面整理得干干净净,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生活课变成了生活品格课。”

B.《班级特色》课程

为丰盈学生集体生活的文化土壤,提升团队精神与团队生活的品质,释放团队个性与创美活力,实现“班班有特色,人人有特长”,我们融通家长资源,开发了《班级特色》课程。每周四下午半天时间,各班学生在班主任、家长代表的共同陪伴下,在专业教师指导下有序、有效地落实。

课程内容由班主任和家委会委员与全班家长共同商量、民主投票确定,涉及中国传统文化、体育艺术等,各班课程不重样,课程纳入课表。

许多班级的特色课程内容已经坚持了四五年,形成了《班级特色》课程的完整体系,促进了学生成长。学生通过《班级特色》课程所学进行艺术化呈现,如在学校国旗下活动——“创新展台”上精彩展演。这些在《班级特色》课程滋养下的学生,参加了国际青少年文化艺术交流、社会公益活动、各级平台展演活动等,取得佳绩。《班级特色》课程培养了孩子综合能力与社会实践参与能力,为培养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打下了人生美好的底色。

C.《家长志愿服务护校行动》课程

家校携手,为学生安全入学护航,以爱传爱,以德育德。我们根据校门前道路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上学和放学的现状,在学校和校级家委会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对道路状况的调查、道路拥堵情况形成原因的分析、学生上学和放学的时间特点思考,学校和校三级家委会共同努力,开发设计了《西芯小学家长志愿服务护校行动》课程。

在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德育处与三级家委会、班主任及学校法律顾问多次沟通商讨后,制订了《成都高新区西芯小学家长志愿服务护校行动细则》,并在全校班级家长会上民主商讨通过实施。

德育处通过大队部向全校学生发出倡议,让学生知道这一行动,明确进校规则及要求;通过APP向家长发出倡议,让全校家长统一思想,共同认识到“爱无边界,安全无边界”后,全校家长参与这一志愿服务活动。以班级轮流的形式进行,每班每周分五组,每组五人,一周共有25位家长参与此志愿服务活动课程。活动结束后,在学校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班级家长志愿服务护校新闻,对需要完善的地方进行提醒,让全校家长和学生的入校、出校安全护校工作做到闭环开展。

家长用对自己的孩子的爱推及到对他人的孩子的爱,这就是西芯家长的博爱精神。这一课程将家长们的志愿服务奉献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真正通过家长自身的实际行动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给孩子们做出榜样,给全社会的公民做出榜样。西芯家长们风雨无阻的志愿服务护校行动成为社会一道亮丽的文明风景线,被四川电视台教育频道和《教育导报》高度关注并报道。

D.《班级微电影拍摄》课程

以上几门课程都是校级家委会牵头部门与年级、班级家委会共同开发的课程,而《班级微电影拍摄》(现五(1)班)则是班主任林燕老师携手班级家委会,联合班本课程的核心导师、学生姚逸鑫的妈妈李园(中外电影合拍制片人、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外事专员)和其他家长志愿者共同开发建设的班本课程。

目前,这一班本课程已经实施了整整五年,家长捐出摄像机,每周五下午家长志愿者团队都会带着班级孩子有主题、有节奏地推进学习,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课程体系,提升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核心素养。通过五年的课程培训,目前已经完成了《我的童年》《校长的一天》《西芯的一天》三部儿童校园纪录片,并在校园公映。班级学生代表受邀参加四川电视台妇女儿童频道《梦想1+1》的专题采访。

我校家校共育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过程中的一切行动、活动以课程化的方式进行推进、实施,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核心素养真正落地,构建了和谐的家校关系。正如上海市新优质学校研究所副所长沈祖芸在参加我校生长德育开放活动时所说:“西芯小学的家校共育坚持以服务学生为价值取向,让家长从关注我的孩子到关照大家的孩子,从满足我的需求到我可以为学校贡献什么,这样的家校共育是有价值和有意义的!”

猜你喜欢

家校共育品格共育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决策略初探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