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收藏奇人“利是封大王”

2018-04-16张丹

畅谈 2018年3期
关键词:封王花钱

张丹

年近六十的陈海萍,收藏了6万多个红包封,从明清时代开始,各年代都有。由于收藏颇丰,他也被称为广州第一红包封收藏家。由于多次前往东南亚国家进行收藏展示,媒体将他称为“红包封王”“利是封王”。

在他家中,各式各样的红包封被他逐一分类,有装满米的、装满水的、会变魔术的、3D的,这些被划为“特色封”,明星、电影海报等又被划为“名人明星广告封”。

他说,自己的愿望就是能够建成一个博物馆,叫“封王府”或“封王殿”,作为广府文化的一种补充,与现代人、后代人分享“精神财富”。

身住“红包路”耳濡目染

广州一德路,是小商品批发的一条街,而红包之类的小礼品也是在此转运、批发。陈海萍就住在一德路旁的小巷子里。他从小就生活在这里,旁边就是著名的一德路,有着各种各样的小商品,那个时候更是他心中的“红包路”。

在他家客厅的墙上,大部分挂着的是各式各样的“红包封”以及几张陈海萍与其他人的合影。

1958年出生的陈海萍,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可能真的是冥冥之中的缘分,你看,我从小住的地方都在‘红包路,我自己又是‘红包封的收藏者。”陈海萍说,自己从小就比较喜欢绘画,特别喜欢那些色彩鲜艳的小物件,—有时间自己就会到一德路的各种门店去看。

1977年,刚刚高中毕业的陈海萍在一个电子仪器厂工作。“在工作之余就去上业余大学。”陈海萍说,从高中毕业到上世纪80年代初的几年里,他先后在业余大学里学习了“五金”和“钳工”,甚至还专门在广美学习了油画。这总算完成了他自己心里的一个愿望。

“我将自己与红包封的经历,分为‘收集和‘收藏两个阶段,主要的分界点,就是有没有花钱。”陈海萍笑着说,当他开始为红包封主动花钱的时候,就是他转到“收藏”之路的开始。

从那时起,他开始将“收集”转为“收藏”了。当时,他是什么红包封都收,在一德路的老板们都知道,有一个收集红包封的“怪人”。“一个红包封也就5分,但是我会给5角,让他下次还给我留着。”

花300元买一个“红包封”

陈海萍指着一个印有几位明星的“红包封”说,正是这个“红包封”让他开始了“收藏”之路。他回忆说,当时是过年期间,他的一个香港的亲戚,给了他一个“红包”,红包封面上就是当时最火爆的“明星”——周润发、张国荣等。在红包的封面上还写着四个字——“纵横四海”,也是当时最流行的电影。红包封面实际上就是电影的海报。

“我当时一看到这个红包封,就眼前一亮。”陈海萍说,当时他在一德路上看到的,都是“福”“壽”“禄”等传统的红包封,像这种明星海报印成的红包封还是第一次见到,很新鲜。

随后,他就萌生了购买红包封搞“收藏”的念头,让在香港的亲戚为他带各种各样的红包封。这让对方也感到了惊讶异常,一个小小的红包也要从香港带?对方还不忘“泼冷水”,让陈海萍至今记忆犹新,“你的钱很多吗?要包这么多红包?”

对方的问话也让陈海萍颇为尴尬,他只好回答说,是自己为了研究美术才让对方带的。“亲戚还是从香港带来了许多红包封,也是花钱托人买的,十元、二十元、三十元、五十元不等。”

当时收藏的一个最贵的红包封是3D0元。“本来是200元的,我多给了他100元喝茶,让他以后继续帮忙。”陈海萍说。

“利是封大王”美名远扬

从那以后,他“利是封大王”的美名就传开了。经常会有来自香港、北京的朋友,给他送来年代久远的红包封。他则称自己是“渔翁撒网,什么都收”,只要是没有见过的,就会花钱收购。

他告诉记者,红包封的价格并不高,最高也不过是100元左右,只有少有的几个红包封是200元甚至300元。当时他收购的300元的红包封是一个1930年的红包封。此后,还花200元收购过一个光绪三十年的红包封。

“如何判断红包封的真假或年代?花这些钱收购到底值不值?”对此,陈海萍则“嘿嘿”一笑说,“其实人们更关注的是红包封里面的东西,谁还会要红包封呀,都是随手就扔掉了。”

那枚“光绪三十年”的红包封,他当时也曾询问过这个红包封的来历,对方则告诉他,是广东开平的一个大户人家,在清理垃圾的时候,有个清洁工捡回来的。

“为什么清朝的东西会留到现在?我觉得很大的一种可能,是当时有人看书的时候,顺手将红包封作为书签,夹在了书里,直到再次整理的时候才发现。”

对于红包封年代的判断,陈海萍说,其实每个时代还是有那个时代的工艺,所以制作出来的红包封也有所不同,具有时代的“烙印”,比如当时的纸质、图案、印刷技术等。

如今,陈海萍收藏的红包封已经超过了6万个,经常会受邀到东南亚国家以及中国港澳、内地城市等展示收集的红包,媒体将其称为“红包封王”“利是封王”。

作为“红包封王”,压力也是很大的,如果自己不努力,“宝座”就会拱手让人了。

所以,他并不介意弯下腰去捡路边被丢弃的红包。每逢大年初二,他都会到广州各处转,看到有被人随意丢弃的红包封,都会捡起来。到了晚上的时候,为免第二天清洁工烧掉垃圾桶中的红包封,还会连夜去翻垃圾桶。

而到了正月十五之后,路边就会有不少被丢弃的桃花、桔树等,上边经常会挂着红包封,陈海萍也会到路边去“收集”。

“要给后人留下点东西”

收藏红包封已经超过了30年,偶尔,妻子也会“唠叨”几句。

尽管如此,陈海萍还是坚持自己的收藏。陈海萍说,自己现在的工作是“企业管理、品牌策划、美术家教”,尽管生活不算富裕,但还过得去。

“我打算将我的红包封收藏室建成一个个人的博物馆,叫‘封王殿甚至叫‘封王府都行。”陈海萍笑着说,红包封文化是广府文化的一部分,作为一个岭南人,希望能够将“利是封”作为—种文化的补充,与市民分享。

他笑着说,有人这样和他比较,“我开的是豪车,你开的是什么车?我经常去全球旅游,你去过哪里?”他总是回答说,“我不会开车,但是坐的是价值几亿元的高铁。国外经常有不少人请我去旅游,包吃包住还给钱。”(资料来源:《广州日报》

猜你喜欢

封王花钱
画与理
发愁
花前月下
花钱动机会影响心情
流行的徽戏
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