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天猎》:中国人自己的空战大片
2018-04-16张力
张力
问:看过电影《空天猎》后,觉得很棒。是什么原因促成了这部影片?
张:这部电影从诞生、研发、策划到完成拍摄,其宏观背景体现了两个维度。
首先,这部电影是中国综合实力发展的现实折射,或者必然呈现,同时也是我国国际影响力以及以“一带一路”为代表的国际交流合作的艺术化延伸。电影中呈现的是中国空军首次跨境救援作战,化解边境导弹危机和人质危机。设计这一情节的现实基础是,在现实中我们的国家力量和海外利益正在快速拓展。我们军队的实力要足以保护海外中国公民及他们的合法财产,使命必达。
历史上我国空军并不缺乏跨境作战的战例,例如抗美援朝战争,这是空军这一军种的特点决定的,因为它飞得快,飞得高,飞得远,而且打得准。我们把电影中最大的矛盾和危机设置在境外发生,而且烈度很高,是弹道导弹危机。这样的设计,以前只能在好莱坞战争大片中看到,比如核危机,或生化危机,最后美国军队作为世界警察拯救全人类。
影片展现我军跨境联合反恐救援,救回来的人质不光有中国人,还有外国人,这体现了我们作为大国应有的担当。但我们绝不干涉他国内政,不当什么世界警察。影片中我军跨境作战通过外交渠道获得了当事国(“马布国”)的许可。
其次,这部电影是中国空军综合实力发展的现实折射。十八大以来,中国空军无论在装备、战力,还是在人才、管理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说一年上一个台阶。中国空军管控东海,战巡南海,实施远海训练,已成为常态;与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等国空军的联演联训也已经常态化。中国空军的力量边界在不断扩展,这意味着能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
问:什么原因让您做了一部这样的影片?
张:有件非常直观的事儿刺痛我了。在负责空军军事训练采访报道的七八年中,我无数次遇到一线的飞行员说起美国励志空战大片《壮志凌云》。他们非常希望看到中国自己的空战大片。中国电影诞生100多年了。我也一直期待战争和动作题材的国产军事动作大片,但是几乎没有。我们想拍一部中国人自己的空战大片,也是替我们的飞行员、空军官兵实现这个愿望。
我们做这个片子前,还有一个愿望,就是中国军事电影需要原创,需要有一部开创性的、反映现代空战的作品。我认为,空军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已经完全具备了创作该类主题电影的实力。
我个人从2009年到空军宣传部门工作,一直在从事一些重大军事行动包括演习演练的宣传、报道工作。深入一线,让我结交了很多很多飞行员朋友,他们是我们中国空军了不起的一线精英。现在算起来,差不多有近200人。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激情,他们的实力和担当,点点滴滴,一直在感动着我,激励着我。所以这部电影里,既要有家国情怀,又要体现时代的标志,同时还得有很浓厚的、来自于现实生活的温度和气息。
我们本身是搞军队文宣工作的,其实就是想通过这部电影与关心空军发展建设的社会公众分享我们空军这几年的发展成果。其实这也是对社会的一种回馈。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军队挺神秘的,特别是空军。因为空军作为一个进攻型军种,有一句话讲,叫“国之重器,勿以示人”。所以军种的特点就决定了我们空军很难完全开放,但是结合现在国际国内的趋势,包括落实习主席对于军队走出去的要求,空军必须融入国际趋势,才能看到自身差距,更快地提升和发展。所以通过电影这种最有大众表现力和传播力的艺术形式,综合、立体、全面反应空军的发展成就以及官兵的风采,我们觉得拍摄电影是个可行途径。
有位首长曾经讲过,空军既要打得赢,也要叫得响,硬实力到哪里,软实力也要到哪里。甚至软实力要超越硬实力,要引领硬实力。我一直觉得空军这个军种像鹰一样,位于食物链的最顶端。它高飞远航,它高瞻远瞩,它可以看到未来。所以,在电影当中,很多情节的设计,包括装备的使用,作战的方式,战术的运用都略有“超前”,也就是基于现实做了一点点的预演。如果有一天我们国家周边发生了电影里面类似的危机,中国空军完全可以像电影里面那样,圆满完成类似的任务。
问:影片中有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恐怖分子头目问:“你们有多少年没打仗了,你们还行不行?”
张:那句台词是我精心设计的。我们一直在采访、接触空军一线官兵,大家都有一个“胜战之问”,就是我们离打赢到底有多远。我们一边在埋头苦干,刻苦训练,同时我也在不断地检讨反思自己。这句话,一定要设计成让对手去质问我们。我相信这句话是很多关心空军,关心国防的国人们都想问出的。片中,中国人没有直接回答。也不要一拍胸口我就怎么样。这样的质疑,作為军人来讲,只能而且必须用行动回答!军人是一把锋利的刀!展现实力,不能靠嘴巴!
问:影片中的剧情都有原型吗?
张:整个电影的基本剧情都是有原型的。我们这几年形成了空军实战化训练的4大品牌:“金头盔”、“金飞镖”、“红剑”和“蓝盾”,支撑了整部电影的结构。“金头盔”核心是自由空战,航空兵空对空作战演练,大对抗,大比武。经过对抗,预选出最优秀的歼击机飞行员,集中到西北大漠基地,逐队PK。众多飞行尖子最后只能决出来5~8个“金头盔”,真的是百里挑一。从一对一单挑,变成二对二编队对抗,从同型机变成异型机,从二代机变成三代机,从超视距空战打到了近距格斗,包括评估系统都在不断提升。“金头盔”一下子激发了飞行员的比武练兵热情,很多人做梦都想拿“金头盔”。
“金飞镖”,顾名思义,就是验证谁投得准,炸得准,也就是对地攻击,对地轰炸。参加的机型也很多:轰6K、苏-30、歼轰7等。比武结束后,胜出机组和飞行员获得“金飞镖”大奖。影片剧情设计当中,我军飞行员要突破切斯山脉,要练超低空穿山谷,而且要躲避雷达,这就是展现突防能力。突防成功后,还要实施突击,也即用激光制导弹药轰炸目标,这是典型的火力支援作战。“金飞镖”突防突击考核当中就有类似科目,我们把它设计进影片,所以说,是有现实支撑的。
“红剑”是演练体系对抗。它主要练的是战区战役指挥班子,轮流扮演红蓝方,训练多要素的体系作战能力。影片中的“霸天狼”基地,相当于和国外恐怖分子形成了体系对抗的格局。王千源饰演的凌伟峰讲,我们背后有强大的体系力量作支撑,就是“红剑”演练的特别体现。“霸天狼”基地,电影台词中写的是“战场磨刀石”,现实中就是扮演“蓝军”的部队。演习中现在已经有专职的“蓝军”部队,每年“红剑”集体对抗当中,它都会随机配属给某一方,有时候甚至扮演“白军”——也就是第三方不定因素,有可能突然帮红或者突然帮蓝。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要把战场搞复杂,更加贴近实战。所以有那句话,像打仗一样训练,将来像训练一样打仗。这句话很辨证。“霸天狼”基地的功能一是“战场磨刀石”,二是战争设计师。当然战争设计师这部分,本片由于篇幅原因没有展开。如有续集,可能会提到它,对未来战场进行设计,体现更高端的战争理念。
蓝盾,主要是防空反导能力。我当时在设计初稿剧本当中有这项核心能力的体现,假定恐怖分子先行启动了弹道导弹,且奔着中国西部边境的油田去了,但我军反导部队直接在国境线上把导弹拦截了。可惜最后拍摄起来难度太大,而且考虑到聚焦,就把这个情节去掉了。
这个电影军事顾问有两个飞行员,其中之一是双料“金头盔”获得者,另外一位有在东海防空识别区和外国军机斗智斗勇的经历,让人惊心动魄,热血沸腾。他们都是人物原型。李晨饰演的主人公吴迪是金头盔、金飞镖双冠王,综合展现了3类飞行员的特质。第一类,自信、阳光、骄傲;第二类,缜密、谨慎、睿智、宏观;第三类,就是对于飞行的信仰,那种深沉的爱和冷静寂寞的坚守。
所以,这三类飞行员的性格特质在吴迪身上都有体现。特别是冷静睿智的性格,体现在吴迪设计出征方案场景中,他拿着地图研究。这类飞行员的优秀代表会研究从雷达扫描波束的旁瓣方向去进攻,利用雷达的搜索死角,这些在电影情节中都完全体现了出来。学习力就是战斗力,用数据去打赢。
问:有观众说片子前半部分铺陈较多,为什么这么设计情节?
张:影片我们定了三段的结构。因为外界对于我们空军飞行员太不了解,觉得太神秘了,所以一开始几位主演的陆续出场,实际上反映了空军的一天。祖国东南西北,我们空军将士都在干嘛,在东海战巡,在西南救灾,等等。
空军的一天,是横向维度。到了蓝天告别仪式片段,则是纵向的维度,吴秀波讲了英雄精神的传承,讲到了未来属于年轻一代。紧接着,各兵种年轻的空军战士们被筛选进入“霸天狼”基地,经受各种训练考核,进而紧急执行实战任务。这一条线是为了让观众熟悉空军:空军是干嘛的,精英训练是怎么回事,以及执行实战的情况。这三个层次递进感比较清楚。因为我们做的是中国首部现代空战电影,逻辑不能太跳跃,否则很多人会看不懂。
问:把这么多有现实背景的故事、人物整合进一部片子,确实用心良苦。有什么体验?
张:电影不光要看热闹。既要体现价值追求,也要照顾到军事逻辑。既符合大的作战运用原则,同时又有起起伏伏、扣人心弦的矛盾。反恐为什么会用到空军?怎样体现包括空战、突防、对地攻击、体系对抗等众多因素?主要情节,包括人物关系建构起来很不易。境外作战,还要符合国际关系和国际法的常识,我们又要与外交专家一起讨论。
所以說,有关同类题材中,《空天猎》走到这一步,确实让我们收获了很多经验,特别宝贵的经验,而且是第一次。
问:能谈谈片名的由来吗?
张:整部影片基本的理念就是体现空天一体和体系作战。习主席2014年4月14日到空军机关考察,提出“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空军战略发展目标。我们不断地考虑琢磨选了很多名字,最后选的是“空天猎”,就是希望这个片名要通过艺术化把空天的概念布局出去。到现在大家对于天空、空天还是是分不清的,还需要咱们做科普的多宣传。
现在看来,《空天猎》这个名字起对了。我看到有影评人这样评价:如果说《战狼》唤醒了中国人的自豪感,那么《空天猎》则振奋了中国人强国的自信心。
责任编辑:吴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