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水电站工程导流洞塌方原因分析
2018-04-16史有富
史有富,万 露,张 宏
(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吉林长春130021)
1 导流洞基本情况
某水电站导流洞布置于坝址右岸,洞轴方向:进口为S17°E,至洞身中部转为S71°E,出口段折为N72°E。由进口明挖段、洞身、出口明挖段及闸室等组成。洞径12 m,洞长840.70 m(比可研阶段增加3.0 m),城门洞型。
导流洞于2006年11月开始施工。塌方段上导洞于2007年5月27日开始开挖,6月23日上导洞贯通,塌方段下导洞于7月26日开始开挖。
2007年8月5日晚11点多,导流洞桩号导0+080 m~导0+110 m顶拱突然涌水,钢拱架变形,现场施工人员感觉情况危险,就纷纷撤了出来,至当天夜里12点多钟就发生了大范围的塌方,塌方部位全部被碎渣封堵。经现场测量,导流洞塌方部位洞顶桩号导0+088 m~导0+112.60 m。经检查在相应部位的地面,也出现了较大的塌陷,面积约500 m2。
2 塌方段地质超前预报
在施工过程中,设代处地质专业,将对不良地质洞段和危险洞段及时发出地质预报,以指导各方引起高度重视和做好施工准备。
导流洞塌方部位,洞顶桩号导0+088 m~导0+112.60 m,2007年4月2日在导流洞上导洞开挖至桩号导0+290 m附近,距冲沟部位不稳定的Ⅴ类围岩洞段约150 m,设代处施工地质针对Ⅴ类围岩洞段发出了2007年03号地质预报:“根据前期勘察资料,导流洞出水口方向弧段过后20~28 m,即为不稳定的Ⅴ类围岩,上覆岩体厚约80 m,通过有F9断层,规模较大,岩体破碎较为强烈,易产生较大塌方。导流洞(上导洞)进水口方向目前已开挖至桩号导0+290 m附近,距冲沟部位不稳定的Ⅴ类围岩洞段约150 m。前期勘察资料桩号导0+036.09 m~导0+153.23 m段,上覆岩体厚30~65 m,围岩为弱~微风化片麻岩,通过有F2、F5断层,岩石破碎,岩体完整性差,其中冲沟部位(导0+127.85 m)上覆弱风化岩体厚仅为10 m左右,沟内常年流水不断,水量较大,开挖时易产生涌水、塌方。上述两个部位,建议开挖前充分考虑临时支护方案,备足抢险物资,开挖时采取控制爆破和可靠的支护措施,以免造成大塌方甚至冒顶等现象的发生。”
3 导流洞塌方原因分析
结合现场塌方情况,经对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提供的施工过程中资料及相关文件的分析,导流洞塌方的主要原因如下:
1)临时钢拱架与围岩之间结合不密实,起不到应有的支撑作用。对于导流洞断层段,施工临时支护措施为钢拱架支撑及喷锚支护。(DL/T5099-1999)《水工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要求:“要保证围岩、喷层和锚杆之间的黏结和锚固,使锚喷支护与围岩形成共同受力体”。上半洞开挖时,桩号导0+116 m~导0+118 m曾于2007年5月9日出现过塌方,并与2007年5月14日完成支护及加固处理。处理完成后,施工单位在桩号导0+095.573 m、导0+104.667 m、导0+111.968 m和导0+114.223 m处设置4处变位观测点,以观察钢拱架的变形。
根据施工单位提供的观测记录可以看出,桩号导0+095.573 m和导0+104.667 m两榀钢拱架,2007年8月5日16点左右,观察的变形最大值为4 mm,2007年8月6日零时即发生冒顶大塌方,钢支撑没有变位迹象,说明钢支撑的钢材应当是在没有达到屈服点时,受到突然的冲击荷载就失稳,推测钢支撑与洞顶围岩之间结合不密实,没有形成一个受力整体,没有达到应有的临时支护的效果。
根据现场有关资料,2007年5月9日塌方段(桩号导0+116 m~导0+118 m)上部采用喷混凝土和填充其它材料相结合的施工手段进行回填。《水工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DL/T5099-1999)要求:“支撑与围岩之间应用板、楔块等背材塞紧”。而采用其它材料充填围岩与钢支撑之间的空隙,充填物难以满足要求,遇外来荷载冲击时首先失稳,使山岩压力形成冲击荷载,导致钢拱架失稳,以至形成塌方、甚至冒顶。
塌方是在2007年8月5日23时开始的。此前几个小时曾进行该段导流洞下半洞中槽的石方爆破开挖。对于该段爆破施工,应进行控制爆破,使震动降低到不影响洞顶围岩稳定的程度,但无法核实当时的爆破施工参数。估计导流洞下层石方开挖的爆破震动也是产生塌方的诱导原因。
2)永久支护施工过迟。塌方段(桩号导0+088 m~导0+112.6 m)位于断层破碎带及影响带范围,该部位节理裂隙发育,岩体较破碎,岩石风化剧烈,透水性极强,属于Ⅴ类围岩。该段隧洞地处浅埋段附近,因此该段容易产生塌方。整个导流洞Ⅴ类围岩只有约60 m,全部集中在浅埋段上游附近。在技施设计阶段中,考虑到该段导流洞成洞条件较差,在该段导流洞结构衬砌设计时,将导流洞顶拱的上覆岩体重力作用作为围岩压力进行结构计算,同时在招标文件中“承包人的责任”、导流洞工程施工技术要求中“洞身石方暗挖”和《水工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中均强调“遇有破碎带、断层及地质条件差的部位和地段时,应及时采取临时支护措施,并及时做好永久衬砌(或尽早衬砌)”。导流洞上半洞于6月23日贯通至8月6日大塌方,前后间隔达45 d,开挖临空时间过长,Ⅴ类围岩岩体(断层破碎带)早已卸荷,加之7、8两月正值雨季,8月5日前连续降雨数天,大量雨水渗入岩石裂隙及洞顶覆盖层内,使围岩及洞顶覆盖层达到饱和。而洞顶地表又没有良好的排水设施,又加快了围岩及洞顶覆盖层达到饱和的速度。围岩及洞顶覆盖层达到饱和后,抗剪切能力下降,围岩失稳极易产生塌方,如果及时进行衬砌将会避免导流洞塌方的发生。
4 经验教训
导流洞的塌方对工程的施工工期必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增加了工程的投资,教训是深刻的,如果各方能够高度重视,及时进行有效的临时支护或永久衬砌,塌方是可以避免的,应在以后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引以为戒,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