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患一体化服务模式在膀胱全切患者居家护理中的应用
2018-04-16管旌旌王海凤王玉梅
刘 敏,管旌旌,王海凤 ,王玉梅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一科,长春 130021)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常见的肿瘤[1],根据肿瘤细胞扩散程度的不同,可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2]。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尿流改道术是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标准治疗方法[3]。造口给病人生活、工作、社交造成的不便及造口并发症产生的困扰,对病人的自我形象、生理和心理状态以及社会活动功能造成很大的影响[4-6]。患者在出院后仍会遇到不同的健康问题[7]。延续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系统的、科学的护理模式,使护理服务从医院延续到家庭,解决了患者在出院后出现的生理和心理问题[8]。研究[9-10]表明,对造口这一特殊人群,在加强治疗和护理的同时需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且不仅在住院期间,更要重视出院后指导。为探索患者参与一体化服务的效果,本研究构建并实施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医—护—患三位一体的延伸护理服务模式,观察并探讨了医护患一体化服务模式在膀胱全切术患者术后康复中的作用效果,整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在2015年8月-2017年8月期间,在本院泌尿外科接受治疗并进行了膀胱全切术的患者4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观察组25例,对照组21例。观察组男16例,女9例,年龄48~76岁,平均(56.42±5.36)岁;对照组男14例,女7例,年龄47~79岁,平均(57.23±6.24)岁。2组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且所有患者均是自愿参与本次调查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的护理及健康教育,并做好患者的出院指导(正常出院后不采取进一步的干预措施)。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在出院后对其进行为期3个月的医护患一体化服务模式的干预。实施步骤:1)组建医护患一体化服务团队,该团队包括2名医师,2名国际伤口造口治疗师及2名护士,均具有5年以上泌尿专科从业经验。2)明确团队成员分工。医师主要负责对患者进行疾病的复诊,国际伤口造口治疗师负责对造口人及家属进行路径化造口管理培训,两名护士负责家庭随访的预约及文件记录。3)构建医护患一体化服务模式具体方案,制作一体化服务手册,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并统一规范实施流程及内容。4)医护患一体化实施具体内容主要包括有:①向家属介绍并讲解膀胱肿瘤的早期症状、发病因素、常规治疗方法以及病程和预后等相关知识,并帮助开导患者适应接受自我形象的改变。②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术后导尿的重要意义,指导其按时进行导尿,并注意导尿时的清洁护理,协助患者家属提高对本疾病及其术后护理的认知[11]。③与患者进行耐心的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做好心理疏导,并向患者家属讲解良好的心理沟通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进行心理沟通的技巧,叮嘱患者家属注意观察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适当的对其进行安抚和疏导,以减少其不良的心理情绪。④指导患者家属协助患者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为其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并帮助患者进行正常积极的日常人际交往。⑤叮嘱患者家属应时常关心病人,可经常陪伴或鼓励患者外出到公园或小区散步,鼓励其多进行些休闲娱乐活动如听音乐等,帮助患者保持良好乐观的精神状态,以促进早日康复[12]。⑥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家属保持电话沟通,针对患者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针对性辅导和教育,并对患者进行每月一次定期的回访。⑦建立泌尿造口微信群。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微信为代表的即时通讯工具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沟通工具,它具有省时、经济、不受
时间地点限制的优点,可以文字、语音、视频聊天、发送图片[13]。随访网络系统可促进患者与医生之间的交流,方便患者咨询病情,分享病友间的治疗经验及造瘘口护理方面的小技巧,共同鼓励和治疗[14]。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3个月后2组在护理前后对疾病的认知度,以及能否接受自我形象改变的情况和心理状态的变化;比较2组因输尿管皮肤造口阻塞而需要回院接受治疗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行统计学软件包SPSS 17.0加以分析,计数资料行百分率(%)表示,并行χ2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组在接受自我形象改变、回院治疗以及护理前后的认知度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2组在接受自我形象改变、回院治疗以及护理前后的认知度情况比较
3 结语
家庭延伸护理是医护人员在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定期家访并进行相关疾病的知识宣讲和教育,同时辅助家属对患者进行干预性训练,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5]。规律随访可及时缓解患者出现的不良情绪,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可明显提升患者的心理状况和身体状况[16-17]。
经过为期3个月的医护患一体化护理干预后,对2组进行随访的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心理状态明显有所改善,对术后的焦虑和恐惧的心理逐渐减轻,并且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合术后的护理以及随访调查,对自我形象改变的事实也可较为理智乐观的接受,并没有出现术后出血、感染等情况,没有并发症发生,各项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可见医护患一体化护理对行膀胱全切术的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荣玲.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 25(6):951.
[2]朴元子,朴金顺,金花.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护理41例[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 22(2):16-17.
[3]杨倩蓉,杨明莹,贺佳,等.延续护理在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 2015, 44(31):4454-4456.
[4]袁源,郑瑾.膀胱全切并双输尿管皮肤造口病人出院后不同时期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 2015,29(12):4274-4279.
[5]王巧.膀胱全切回肠新膀胱术后病人的排尿功能锻炼[J].护理学杂志, 2004, 19(22):68-69.
[6]丁华,赵美玲,侯翠翠,等.延续护理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5, 32(8):74-76.
[7]张扬,李国宏,刘敏.我国外科出院患者延续护理实施现状及建议[J].中华护理杂志, 2016, 51(4):409-412.
[8]韩瑞敏,韩瑞霞,刘明娟,等.延续护理对膀胱癌术后化疗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32(3):598-600.
[9]杨力.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运用的研究进展[J].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5(1):9-11.
[10]苏晓萍,张丽萍,李毅宁.奥马哈系统在泌尿造口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 2016,51(4):389-394.
[11]徐文仙.改良膀胱全切原位W形回肠膀胱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J].护理与康复, 2007, 6(6):386-388.
[12]苏秋菊,张欣红,杨静.球行原位回肠膀胱术后新膀胱排尿功能训练的护理23例[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4,20(17):27-28.
[13]韦娟,何秀梅,王凤梅.微信群对膀胱全切腹壁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 2017, 23(6):88-90.
[14]袁春华,康振华,刘涛,等.网络平台对肠造口术后患者远程随访的应用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33(1):139-141.
[15]冯月华,刘静,赵桂荣.膀胱全切术后回肠代膀胱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J].全科护理, 2010, 8(9):798-799.
[16]秦冬岩,岳崇玉,杨红娟,等.医护一体化护理对肿瘤放化疗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6, 22(15):2148-2151.
[17]刘筱艺.膀胱切除和肠代膀胱术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05, 4(3):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