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混合制”共建共享物流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机制研究

2018-04-16余名宪

物流技术 2018年3期
关键词:所有制校企基地

余名宪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1 前言

实施混合制校企共建共享物流实训基地模式,可以实现“企业设备、技术进校园”共建实训基地的实训基地文化建设,企业技术人员进实训基地开展实践教学和科研可以共建师资队伍,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平衡发展;企业生产标准和生产操作流程进实训基地共建课程标准,促进教材内容与企业岗位职责相对接;企业新员工进实训基地共建培训项目,可以丰富项目内容,企业新材料、新技术共建实训基地为新技术的普及、推广共建目标。利用“互联网+”技术,促进实训基地服务的转型与升级,拓宽实训基地功能,实现校企深度合作,共建共享实训基地资源,更好的服务区域经济与“两创”人才的发展。

2 混合所有制介绍

2.1 混合所有制概述

混合所有制(简称混合制)经济定义为: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结构,是多种不同所有制。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不同资本并非同质不同量的关系,将“公有制形式”泛化以及将“混合所有制经济”泛化,在理论上是行不通的。混合所有制不能泛化为公有制,不能成为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基本形式。股份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股份制可以作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但性质上不能简单等同于公有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社会生产力、搞好国有经济、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重要战略部署。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适应经济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2.2 混合制在教育中的应用

混合制在教育中已经开展了多年,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一些独立院校的发展就是很好的例子,独立院校的发展也经历了停办“校中校”、引入社会力量、办学主体逐渐多元、产权结构愈加混合的过程,在客观上存在着混合所有制形式,这既符合其实际情况,又有充分的政策依据。如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是由公办高校同济大学、宏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大型民营企业)和嘉兴市教育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合作举办的,是属于典型的混合所有制形式。

3 开展混合制共建共享实训基地的意义

积极有效尝试混合制共建共享实训基地,不仅是职业教育面向社会协同开放办学的要求和规律,也是高职院校积极应对和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更是高职院校主动应对办学体制改革和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3.1 有利于丰富实训基地建设资金来源

职业教育资金短缺是现阶段面临的现实问题,拓宽实训基地建设资金来源,发展混合制共建共享实训基地,能够吸收更多的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入职业教育发展中来,可以促进职业教育更快、质量更高的发展要求。

3.2 有利于深化实训基地管理服务体制

积极探索混合制实训基地管理服务体制,不仅促进学校实训基地原有管理模式的创新,而且促进学院办学体制改革,随着企业和社会资本的引入,实训基地的治理结构将得到有效优化,激励和约束机制将得到健全和完善,以便更好的发挥实训基地的最大功能,

3.3 有利于开展校企合作和产、教、研的融合

随着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和推广,就需要更多的企业参与到学校的人才培养中来,继续深化校企合作,企业被动参与变成主动参与,就是要发挥企业的参与热情和解决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中的地位,混合制共建共享实训基地是实现校企深度合作,共建共享实训基地资源,更好的服务区域经济与“两创”人才的发展一种有益的尝试。

4 混合制校企共建共享物流实训基地的构建

混合制校企共建共享实训基地理念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提供了新的思维和方法,引入混合制共建共享物流实训基地,为实训基地建设提供了可持续的资金,是区域内高职院校之间、校企之间优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重要措施,是在高职教育大发展时期,政府宏观引导,提高办学社会效益的重大措施。具体如下:

4.1 成立混合制共建共享物流实训基地董事会

为了使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工作有序地开展,必须成立相应的协调组织,实行必要的宏观协调与管理。总的协调原则:从初期的行政协调为主,逐渐向独立运作为主的转化。协调组织主要包括董事会议和法人实体。

4.1.1 董事会。它主要由参加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学校分管教学的校长和企业负责人组成,并请教育厅有关领导担任董事主席。董事会议一般一年召开一次,必要时可临时召开。其主要职责包括:

(1)审议和通过《混合制共建共享实训基地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制度。

(2)审议和通过《混合制共建共享物流实训基地资金配置办法》等有关制度。

(3)讨论并决定混合制共建共享实训基地中的重大政策问题及对重大摩擦问题进行裁决。

(4)讨论并决定混合制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协调小组工作人员。

(5)讨论并决定吸收新的协作成员。

4.1.2 独立法人。混合制校企共建共享物流实训基地具有独立的经营法人实体。采取所有权和经营权的相分离原则,注册独立的法人,以便物流实训基地运作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包括:

(1)根据《混合制共建共享实训基地管理暂行办法》及董事会议的决策,协调混合制共建共享实训基地中的摩擦和矛盾。必要时对发生的纠纷进行仲裁。

(2)对混合制共建共享实训基地中的问题和政策提出建议,报董事会议审议。

(3)起草有关混合制共建共享实训基地方面的补充规定。

(4)组织和指导各高职院校、企业混合制共建共享物流实训基地中的管理工作。

(5)对混合制共建共享实训基地中章程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出现的新问题组织调研,开设专门的网站,编印简报,定期发布有关信息。

(6)汇总统计各高职院校、企业共建共享实训基地的工作量及教师评价信息。

(7)统一结算输出工作量的政府补贴和利益分配。

4.2 混合制共建共享物流实训基地建设资本配置

拓宽建设物流实训基地投入模式,实施“混合制”校企共建实训基地,资本配置按照政府、学校、企业按比例配置,学校以土地价格(建筑物)折算资本金形式,而政府和企业(捐赠方式除外)以资金投入的形式入股。校外共建共享实训基地企业以土地价格(建筑物)折算资本金形式,而学校和政府以资金投入形式入股。

4.3 混合制共建共享物流实训基地组织架构图

混合制校企共建共享物流实训基地具有独立的经营法人实体。采取所有权和经营权的相分离原则,采用董事会任命的总经理负责制。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混合制共建共享物流实训基地组织架构图

5 混合制共建共享物流实训基地各项管理规章制度

混合制共建共享物流实训基地整合了各种必要的管理制度,包括人事制度,资产管理制度,财务制度和业务管理等。具体如图2所示。

图2 混合制共建共享物流实训基地管理制度汇总

6 混合制共建共享物流实训基地运行模式

开展混合制共建共享物流实训基地主要是挖掘实训基地的各项功能,方便师生的教学、科研、社会学院的培训工作,因此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创新服务与管理工作:

6.1 混合制共建共享物流实训基地开展的项目

6.1.1 人才服务。共建共享物流实训基地为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学员提供就业实训,学习和免费就业推荐等服务。采取多种措施为学生(学员)成才和就业提供帮助和服务。

6.1.2 开展创新创业指导服务。共建共享物流实训基地为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教育和创业孵化教育。物流实训基地为学生学员创业创新全过程提供系统创业课程和创业服务,包括:课程和创业服务,在线课程服务,专家讲座,提供模拟实训和创业经验分享等,多种形式开展创业教育,提高老师和学生的创业素质和技能,提升创业成功率。

共建共享物流实训基地为高校师生和区域内的大学生创业团队提供创业孵化器的各种服务,包括:创业资金支援,团队建设指导,创业导师指导等。

6.1.3 企业服务。共建共享物流实训基地把物流产业基础作为建设的必要条件,为企业提供以下服务:

(1)企业新员工的培训。发挥校企合作共建共享的优势,主要为企业新员工的规章制度、企业文化等内容的培训。

(2)企业老员工的再学习和领导力的培训。企业的升级与转型,以及迎接互联网时代新的劳动力情况,搞好企业的老员工的再学习和企业各阶层的领导力培训将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服务好企业老员工的再学习和领导力的培训将有广阔的前景。

(3)企业的技术改进。随着经济的转型与升级,大量企业设备、技术也需要同步转型与升级,共建共享物流实训基地发挥共享师资和实验设备的优势,可以为企业的技术设备的改造升级提供帮助

(4)承接企业的咨询和设计工作。实训基地大量的师资可以为企业的业务发展提供咨询和设计工作。

6.1.4 其他增值服务。(1)技能比赛,积极承办国家、省、市、区、协会、企业的各项技能比赛项目。主要是发挥实训基地现有场地,设备,师资资源,尽可能的服务社会工作。(2)学科建设服务,为中等职业院校物流实训基地建设和学科服务提供咨询、指导、学科建设服务工作。(3)技能鉴定工作,可以面向社会和学生开展相关的专业技能鉴定工作。如物流师职业资格等。

6.2 “互联网+”共建共享物流实训基地管理创新模式

“互联网+”为高职院校实训基地提供了创新服务、使其实训基地服务模式由被动模式转换为主动服务模式。在“互联网+”环境下,高职院校实训基地逐渐完善,主要内容如下:(1)共建共享物流实训基地实施“互联网+”下的信息管理工作,实现教师、学生、企业专家、员工和管理者之间联系起来,达到信息沟通、指令、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效能。通过构建管理平台(APP),将实训基地管理人员、设备管理、教学管理、实训耗材管理、实训基地功能与模块,校企合作等实现“互联网+”物流共建共享实训基地。通过管理平台(APP),使物流实训基地的教学工作、企业培训工作、校企合作开展的创新创业活动、职业体验活动能够高效便捷的开展,以便提高实训基地整个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2)开展“混合制”实训基地项目(课程)的线上、线下教学工作。为了更好的开展实践教学工作、科研、培训和创新创业工作,实施“互联网+”实训基地项目(课程)的线上、线下的教学工作,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方便学生(学员)的自主学习,从而达到课程内容与企业岗位职业标准相统一,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相统一,增强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针对性,提高职业教育教学工作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和企业用人单位需要。

6.3 混合制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师资配置

开展混合制共建共享物流实训基地,师资队伍建设是重要一环,混合制共建共享物流实训基地将发挥高校和企业人才的优势,聘用高校教师和企业高管、一线技术人才为实训基地师资队伍,形成专业和兼职相结合、高校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师资队伍。从而更好的为实训基地的共建共享提供支持。

6.4 校企合作利益协调

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在机制建设方面,建立一个初级共赢的利益驱动机制,寻找校企合作的利益平衡点。实行混合制校企共建共享实训基地,以提比例利益分配相对。让利益来促进校企合作深入开展,促进实训基地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实训基地资源的共享,效率优,功能高大化,从而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7 小结

引入混合制共建共享高职院校物流实训基地的创新模式,是促进物流实训基地共建、共享,发挥物流实训基地的最大功能、效率。从而使学校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与企业获得的优秀人才无缝对接,促进职业教育提升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艳艳,阙明坤.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研究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2):32-35.

[2]阙明坤.独立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7,(3):65-71.

[3]陈华森.互联网+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科教文汇,2017,(2):84-85.

[4]孙慧强.“互联网+”公共实训基地的4I模式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7,(3):100-101.

[5]于华.基于“众筹.众包.众享”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J].中国职业教育,2016,(29):75-79.

[6]邓志新.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模式研究[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2):82-87.

[7]师伟,李晓东,黄丽莉,李建中.服务现代学徒制的“互联网+”实训基地建设[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33-35.

[8]余名宪.区域共享型物流实训基地运行与管理机制实践研究[J].物流技术,2013,(6):282-285.

[9]华池,顾晓燕,张蓉,李祥瑜.“互联网+”背景下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实训基地设计及构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9):223-228.

[10]隋敏.论“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5):108-110.

[11]安蓉泉.探索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几点理性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5,(4):68.

猜你喜欢

所有制校企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我的基地我的连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混合所有制
混合所有制医院:到底走多远?
校企合作五反思
所有制结构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所有制政策的演变与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