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棚养羊技术推介

2018-04-16张海良钱强浙江省平湖市畜牧兽医局

中国畜牧业 2018年5期
关键词:塑料大棚湖羊换气

文│张海良 钱强(浙江省平湖市畜牧兽医局)

随着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和对肉羊需求的日益增长,近几年塑料大棚养羊再次兴起。传统养殖方法投入高,周转时间长,且传统养殖方法涉及土地资源等问题(砖瓦结构属于违章建筑)。因此,塑料大棚养羊受到越来越多的养殖户欢迎。笔者就浙江省平湖市大棚平地养羊技术和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供大家参考。

一、大棚养羊的优点

1.成本低。取材方便,塑料大棚主要用竹竿框架和塑料薄膜构成,棚面铺稻草后用绳索固定,可以随时建造;塑料钢结构蔬菜大棚通过平整,可以直接养羊,根据需要可以种植和饲养反复交替使用,养羊肥田,农牧结合。

2.光照充足。塑料大棚养羊由于受光照面积大,且从日出到日落光照时间长,光照充足不但有利于提高羊羔成活率,降低羊饲料消耗,加快羔羊生长速度,而且节省电能,降低费用。

3.恒温性能好。塑料大棚具有“冬暖夏凉”的功能,冬季保暖性能好,不需要再投入加热设备;夏季将大棚四周卷起,大棚顶上覆盖稻草,既凉爽又通风,空气新鲜。

4.灵活性大。塑料大棚移动、拆迁方便,若次年不再养羊,可拆除,有利于退耕还田。也可以保留大棚,根据市场行情,在养羊效益差的时候,塑料大棚内可直接种植蔬菜等其他作物。

5.减少疾病。大棚采光、通风性能好,空气新鲜。同时,大棚清理粪便方便,有利于消毒,减少呼吸道疾病及各种细菌性疾病。

二、大棚养羊的缺点

1.潮湿。由于大棚建于农田里,原来水田比较潮湿,塑料大棚与地面接触面比较大,特别在梅雨季节,如果连续下雨,空气湿度比较高,加上土壤水分向上蒸发,因此塑料大棚养羊比一般建筑更加潮湿。冬季,在连续低温阴雨天气,养殖户为了保温保暖,很少通风,更易引起湿度高、氨气重,因此要做好通风换气工作。

2.易受凉。塑料大棚和其他结构不一样,塑料大棚四周薄膜卷起后,通风效果好,如果卷得太高或者晚上没有及时放下,容易引起脱温,造成羊羔受凉发病,甚至死亡。

3.易发生火灾。塑料大棚是由毛竹、塑料薄膜、稻草构成,都是易燃材料,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因此需要注意防火。

4.易倒塌。由于塑料大棚比较轻,在田间没有遮挡物,极易被大风吹倒,特别在夏季台风季节,塑料大棚容易被风刮走,因此要地面打桩,用绳索拴牢靠。

三、棚址选择

棚址宜选择在交通方便,管理方便,地势高、干燥,水源卫生,远离村庄、工业污染源的地方。田块东西方向,大棚位置坐北朝南,避风向阳,东西向开门。

四、大棚的建造

1.塑料大棚。塑料大棚的建造以经济实惠、方便灵活、就地取材为原则。根据田块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羊舍的大小。一般以毛竹、塑料薄膜、遮阳网、稻草等为主要建筑材料。羊舍的长度、跨度和高度应根据所选择建筑类型和面积确定。双坡单列式羊舍为6米即可,双列式为9~12米,舍内中间走廊宽1.4米(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羊舍大棚以毛竹做成支撑架,用塑料薄膜覆盖,顶部铺设一层稻草后用遮阳网覆盖,门口上方安装换气扇,南北向开窗,顶部开3~4个可以关闭的换气孔。

2.塑料钢架大棚。塑料钢架蔬菜大棚养羊,钢管大棚顶部覆盖稻草,然后盖上遮阳膜,保证冬暖夏凉。由于饲养在农田里,地面具有较大潮气,因此平整土地后,地面要铺设塑料薄膜,表面再铺上谷糠或者稻草,或者浇水泥地。大棚周围要有排水沟,在下大雨时能够及时排水,防止积水影响棚内干燥度。周围筑起30~50厘米的防水墙,必要时进行抽水,以防水灾淹没。

3.羊床建造。羊床尺寸根据大棚确定,一般宽3米,长4米。羊床漏粪板:用宽4厘米,厚4厘米木条,或者用宽4厘米的毛竹片(长度根据材料而定),木条间距2~3厘米,横条间距30~50厘米做成地垫。整个羊舍有数块地垫组成,距羊舍底部地面50~120厘米。羊床前栏高100~150厘米,用宽4厘米,厚4厘米木条或者用竹竿(长度根据材料而定)做成。上下间距10~30厘米(根据羊群大小而定),竖杆间距50~100厘米。羊床前栏外部设饲料槽,一般为内侧高20厘米、外侧高35厘米、内宽20厘米左右的梯形状饲料槽和饮水装置。羊舍地垫下面底部水泥地有坡度,沿蓄粪池方向,羊粪尿可随排粪沟排到舍外的积粪池或沼气池中。

五、选择品种

每个品种的羊都有其优缺点,应根据当地市场需求选择饲养品种,一般选择肉质鲜美、体系中等、生长速度快的品种。根据近几年实践,嘉兴地区饲养湖羊比较合适。湖羊生长速度快,10个月体重可以达到50千克,目前市场价格24元/千克,而山羊饲养10个月一般在20千克左右,价格30元/千克。目前,市场对湖羊需求大于山羊,因此比较适合大棚养殖湖羊。

六、湖羊饲养管理技术

1.羔羊饲养管理。

(1)吃足初乳。羔羊出生后要吃足初乳。1~3天的初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抗体,有抗菌和轻泻作用。羊羔较多的,必须轮流喂母羊的初乳,并且让体质弱小的羔羊多吃母乳。

(2)提早补料。羔羊出生半个月后开始补料,应饲喂易消化的精料,提高消化能力。冬季增加光照、运动量。20天后增加代乳料,同时喂一些干草等,尽快断奶。

(3)提早断奶。断奶根据羔羊大小,一般在80~90日龄。断奶后采用优质饲草,首选新鲜的牧草或豆科干草,其次利用农作物秸秆制成的青贮饲料。单喂饲草不能满足羔羊的营养需要,必须补充一定量的精料。精料应由豆饼、玉米、麦麸等原料,食盐、矿物质、维生素等添加剂根据羊的营养需要配制而成。如混合精料蛋白质不能低于16%,参考配方:玉米50%,豆饼28%或鱼粉(根据蛋白质含量),大麦12%,麦麸3%,食盐0.5%,碳酸钙0.5%~0.95%,磷酸钙1.8%,矿物质混合剂0.3%,维生素、抗生素等。要供给充足清洁的饮水,冬季最好供应温水。更换饲料适应期一般为5~7天。

2.育肥羊饲养管理。根据当地饲料来源配比,主要包括青料、粗料和精料。青饲料的来源广泛,是湖羊养殖中最主要的草料,常由鲜草、青贮料和青干草配制而成。粗料主要包括一些纤维素含量较高的红薯藤、树皮、豇豆茎,这类饲料投喂之前应该切短以防止在胃内形成草球。精料推荐配方:玉米30%、菜籽饼16%、麸皮30%、豆粕10%、青糠10%、盐3%、矿物质1%。湖羊饲喂的主要原则是根据湖羊的年龄、性别和用途来计算营养需求,并通过合理地搭配青料、粗料和精料来满足湖羊生产需求。总的来说,既要满足不同湖羊的营养需求,又要注意经济性。

3.种公羊管理。种公羊为1羊1圈,有足够的运动空间,保持健康强壮的体格。母羊应该按照配种前期、妊娠期、哺乳期不同生理状况分圈饲养。饲料精料主要是辅助作用,不能大量饲喂,常常用于配种前和配种期公羊、断奶小羊羔、妊娠和哺乳期母羊。

4.母羊管理。

(1)配种期、妊娠期管理。母羊养殖关系到羊场的繁殖率,对羊场的经济效益至关重要,因为营养的供给关系到湖羊的排卵量。配种前1个月应该注意供给母羊充足的营养,主要饲喂蛋白质含量高的饲料和青饲料。妊娠后由于胎儿的生长发育,应该逐渐增加饲喂量。每天可以添加精料饲喂,注意饲料是否发霉、腐败,日粮推荐使用50%青料、40%青贮料、10%精料。妊娠期的母羊应该饲养在安静的环境中,避免受到惊吓,羊舍饲养密度要低、保持干燥。

(2)哺乳期管理。哺乳期母羊的科学饲喂和管理有助于羔羊的存活和健康生长。在分娩后的1个月内,应该逐渐增加营养全面的精料和青料来满足羔羊的营养需求。1个月后,由于羔羊已能自己采食,日粮中应该逐渐减少精料,促进干奶。种公羊在配种前应增加营养供给,特别注意增加含蛋白质的饲料。羊舍的环境在配种期应保持安静。天气晴朗时,可以驱赶种公羊至运动场增加运动量。

5.通风换气。根据大棚内氨气刺激强度、温度、湿度决定,如棚舍内的温度较高,所以要进行通风换气,这样一方面可促进棚内通风降低氨气浓度,另一方面又可维持正常湿度及温度。夏季白天南北两侧卷起塑料薄膜,打开通风孔进行换气。冬季,可以卷起南侧一边塑料薄膜通风换气,时间为10:00~12:00与14:00~15:00。

换气的时候要注意保持温度,一般通风时间控制在10~20分钟。羔羊饲养阶段会产生较少的水汽与有害气体,所以通风换气时间保持10分钟即可,随着羔羊逐渐成长,逐渐增加换气时间。大棚内偏高的饲养密度,容易产生和升高棚内湿度与氨气,所以这一时期必须不定时地通风换气。若在多雨高湿的季节,需要加强大棚饲养管理,做好通风换气和保暖工作,控制密度,减少呼吸道引起的多种并发症。白天温度高,两侧塑料薄膜卷起,通风性能很好。如果有天气突变,如下大雨、刮大风,一定要及时放下塑料薄膜,一旦羔羊受凉后,生长速度慢,死亡率升高。同时,做好灭鼠灭蝇工作,防止兽害。

七、疫病防治

1.加强消毒。大棚内养羊由于湿度相对较高,容易孳生各种致病菌,因此要做好日常卫生工作。做好羊舍卫生,能提高羊群的健康水平,增强免疫力。要严格执行消毒措施,羊出栏后,将大棚内的垫料与粪便彻底清除,粪便堆放发酵处理,表面喷洒消毒液。大棚地面、用具、笼架、地垫、墙壁及运动场地彻底消毒,可用5%消毒威或者漂白粉,或10%~20%石灰水喷洒。如果大棚被病毒污染,大棚周围、地面、薄膜墙壁、运动场、污染物、运输车、船等,使用1%~2%氢氧化钠水溶液喷洒,8~12小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关闭通风口,用甲醛熏蒸法消毒(7~21克高锰酸钾加入14~42毫克/立方米的福尔马林)。此方法对空气中传播的一些呼吸道疫病有很好的效果,能够彻底消灭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

2.减少应激。减少各种应激,提高羊群的健康水平,增强免疫力,特别是在羔羊时期,由于适应性差,抗病力弱,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刺激而发生应激。开展科学防控。喂料要定时、定量,切忌突然换料,禁止使用霉变饲料,夏季控制能量饲料,增加青饲料,提供充足的饮水。冬季羊群要通风保温、干燥,增加光照。夏季降低羊群饲养密度,做好降温工作,如在羊棚窗、门外搭建种植的丝瓜、苦瓜棚一类,防止强光直射到羊棚内。控制噪音,创造安静、卫生、舒适的环境,减少羊群防疫、治疗注射,提高羊群的抗病力。

威胁湖羊的主要疫病有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羊痘、羊快疫、羊猝狙、羔羊痢疾等。控制上述疫病的主要方法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另外,由于湖羊经常在草场采食,容易感染肝片吸虫等寄生虫,应该定期做好驱虫工作。

3.加强免疫。必须以综合防治、防重于治为原则,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免疫程序,按免疫程序免疫,并结合当地疫情发生的情况注射疫苗。羔羊出生12小时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出生1周注射肺炎疫苗,21日龄肺炎疫苗二免。30日龄要注射一次“三联四防”疫苗,45日龄二免。50日龄注射口蹄疫疫苗,65日龄二免。80日龄注射小反刍疫苗。90日龄注射羊痘疫苗。

4.定期驱虫。30日龄以后进行体内、外驱虫。体内驱虫药一般采用敌百虫或者可选用伊维菌素、碘硝酚等药物注射。体内寄生虫一般用伊维菌素,也可以用丙硫咪唑,按每千克体重5~20毫克口服。左旋咪唑,按每千克体重5~10毫克,混饲给药或皮下、肌内注射。体外寄生虫,用碘酊或除癞灵,按说明涂擦患部。

八、档案管理

羊养殖场必须建立档案管理制度。

1.生产档案记录,记录湖羊的来源、进出场日期、繁殖情况等。

2.饲料、添加剂使用档案,记录动物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情况,主要包括饲料及添加剂的来源、饲料及添加剂生产日期、使用量、使用时间和停用时间。

3.防疫档案,应该包括动物治疗及兽药用药记录、疫苗免疫记录。

4.消毒档案记录,日常消毒记录消毒药物生产日期、使用消毒浓度等信息。

5.兽药使用记录,记录使用兽药名称,有效期,休药期等情况。

6.无害化处理记录,记录病死羔羊、胎盘处理情况。档案记录有利于建立责任制和可追溯制度,实现养殖规范化。

猜你喜欢

塑料大棚湖羊换气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河南省钢骨架塑料大棚拱架结构标准化设计研究*
基于光谱指数的流域尺度农业塑料大棚制图
湖羊“地位”及“后时代”应对策略
湖羊的养殖探究——以金昌湖羊养殖为例
浅谈流行音乐演唱中如何注意换气点的掌握
塑料大棚
基于CD4060 的室内换气系统延时关机电路设计
湖羊巴氏杆菌病诊治病例
清晨别急着开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