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规模畜禽养殖密集村的粪污治理
2018-04-16叶渊江苏省泰兴市畜牧兽医中心常桂林江苏省泰兴市宣堡镇畜牧兽医站
文│叶渊(江苏省泰兴市畜牧兽医中心)常桂林(江苏省泰兴市宣堡镇畜牧兽医站)
泰兴市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北岸,全市现栏存生猪58万头、家禽540万羽、肉羊12万只、牛4115头,各类畜禽折合猪当量栏存75万头左右,年产生粪污187万吨。
近年来,由于中小规模养殖的无序发展,养殖场户环保意识薄弱,粪污处理设施简陋缺失,乱堆乱放的现象在养殖密集区较为普遍,对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和农业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为切实解决畜禽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泰兴市坚持治旧控新与堵疏结合,按照“分级负责、分步实施、分类指导”的原则,突出试点先行,分年递进实施,扎实加强源头治理和转化利用,确定了“分户收集、集中处理、资源化利用”的畜禽粪污治理原则,在非规模养殖场户密集区推广“户用蓄粪池+田头调节池+大田利用”畜禽粪污治理模式,减少了畜禽粪便露天堆放和直接排放,粪污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显著降低,群众满意度大幅提高,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得到了有效推进。目前,全市栏存猪当量3000头以上的18个非规模养殖密集村已经实现治理全覆盖,建成777座田头调节池,总容积38850立方米,配套48辆运粪车(3吨的15辆、1.6吨的33辆),村组建社会化服务组织,工程全部投入运营,直接受益养殖场户860户,消纳19万头猪当量畜禽粪便,覆盖农田4万多亩,减少了畜禽粪便露天堆放和直接排放,粪污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大幅降低,当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群众满意度大幅提高。泰兴市对非规模畜禽养殖密集村(居)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主要做法是:
一、强化组织领导,加大推进力度
2016年以来,泰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市政府常务会议先后两次对此项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印发了《泰兴市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实施意见》,并将非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列入全市为民十件实事之一,召开了专题会议进行部署和安排。
1.层层落实责任。泰兴市成立了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农业和环保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市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畜禽治污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查推进。市政府与各乡镇(街道)签订了工作责任书,明确了治理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和工作职责。各乡镇(街道)也将畜禽污染治理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建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落实工作责任,强化服务指导,主动化解工作中的各类矛盾与问题。
2.狠抓宣传造势。泰兴市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刊等主要媒体,在畜禽养殖密集村(居)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等,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畜牧法》《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充分发挥舆论导向、公众参与、社会监督、典型示范的作用,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的良好氛围。市农委、市环保局等部门组织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宣传教育,采取印发学习资料、举办培训班、进场入户等形式,向养殖场户宣传养殖污染的产生、危害、治理及国家环保法律法规,提高对养殖污染及科学防治的认识,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
3.注重考核扶持。泰兴市决定自2016年起,三年内每年预算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促治、先建后补、打包下拨”的形式,对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试点村的田间调节池、粪污输送管道、粪污运输车辆、施灌设备及粪肥施用等环节进行扶持。同时,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纳入乡镇(街道)绩效评估考核体系,并对畜禽养殖重点乡镇实施差别化考核,实行政策支持、行政推动有机结合。
二、广泛调查研究,谋划治污方案
为有效解决畜禽养殖污染问题,市人大领导亲自带队,组织相关人员到海安、如皋等地参观学习,在此基础上,对全市畜禽养殖现状进行了调查摸底,开展了广泛讨论和征求意见,研究落实适宜泰兴市市情的畜禽治污方式。
1.划定养殖区域。泰兴市以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为目标,经认真研究和统筹谋划,科学划定了全市畜禽养殖的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16个乡镇(街道)也对照区划标准,调整优化了辖区内的畜禽养殖布局规划,详细制定了本区域的畜禽养殖禁、限、适养区,并细化到村组、主干道和河流,为全面开展治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2.选定试点单位。泰兴市畜禽养殖的主要污染源来自于中小规模养殖,养殖量约占全市养殖总量的40%,粪污产生量约占45%,主要分布在古溪、分界、元竹、黄桥、新街、河失、虹桥等7个乡镇、28个村(居)。对此,泰兴市首批选择了折合生猪存栏3000头以上、畜禽养殖粪便污染比较严重、群众反应比较强烈的古溪镇常桥村、元竹镇兴杨村等6个乡镇的8个村,作为2016年非规模畜禽养殖粪污治理试点单位;2017年又选取新街镇新街村等10个养殖密集村开展治理试点,为面上工作推进不断积累经验。
3.确定治污模式。在学习借鉴兄弟县市、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泰兴市确定了“分户收集、集中处理、资源化利用”的畜禽粪污治理原则,在非规模养殖场户密集区,主要推广“户用蓄粪池+田头调节池+大田利用”畜禽粪污治理模式,通过农牧结合、以畜定池的方式,控减养殖总量,定量定性定位建设田间调节池,采购运排粪污的配套设备。为鼓励试点村农户使用调节池中粪污,市政府补助种植户15元/亩,促进了畜禽粪污的就地转化利用。
三、坚持规范操作,加快工程建设
为确保市财政补助资金发挥最大效益,泰兴市坚持以项目化推进非规模化畜禽养殖治理试点工程建设,严格实行项目招标竞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稳步推进项目实施。
1.统一规划设计。田间调节池建设是试点村畜禽粪污治理工程的重点,市农委聘请了专业设计单位进行规划设计,做到了全市一个标准、一张图纸。同时,综合考虑田间施肥覆盖50亩左右、靠近机耕路、远离沟渠等因素,科学确定调节池的选址布局,确保田间调节池与当地畜禽养殖规模、集中处理能力相适应。
2.统一项目实施。为了便于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用地等矛盾和问题,市政府研究决定将田间调节池由乡镇统一组织公开招投标,确定项目施工和监理单位。配套运输车辆、喷灌设备、发电设备、排污水管、标牌等在市公共交易平台实行公开招标采购,统一采购和配置,并已配发到村。
3.统一工程监管。在监理单位开展专职监理的基础上,市乡村也积极参与调节池工程建设督查,确保工程建设有序推进。市人大时刻关注项目进度,市人大领导亲自带队,多次到各村督查工程建设。市效能办每季开展专项督查,定期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市农委多次召开试点村(居)党组织书记会议,就项目建设的标准进行专题培训,组织技术人员分工到村,指导各地按要求加快工程建设。试点村和所在乡镇组建了工作班子,每天督守在工程建设一线,及时为施工单位提供服务,大大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率。
四、坚持因地制宜,优化运管模式
为确保工程和设备发挥最大效益,泰兴市各乡镇(街道)积极探索乡村统一管理、市场化运营等运行模式,由村集体确定服务组织,服务组织平时将养殖户蓄粪池的粪污运输到田头调节池,在施肥季节负责将调节池中的粪污喷施到大田,允许服务组织向养殖户和种植户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
1.市场化运行模式。泰兴市明确有关乡镇的村委会公开招标确定承包人,中标人负责整个村畜禽粪便的清运和施用粪肥任务,自负盈亏,中标人与村签订粪便清运、施肥任务合同和粪污治理设备的使用合同,并缴纳保证金,与养殖户签订粪便清运合同,与种植户签订粪肥施用合同。
2.“五位一体”管理模式。泰兴市将畜禽粪便治理纳入乡村生活垃圾治理“五位一体”体系,对农村道路、河道整洁、村庄绿化、垃圾处置、畜禽粪污等进行统一管理,由村统一负责本村的畜禽粪便的清运和粪肥使用。
3.村干部牵头管理模式。泰兴市明确有关乡镇有关村由一名干部牵头,其他村干部参与组建管理服务组织,将所有非规模养殖户的粪污纳入村畜禽粪污治理体系中,由服务组织负责对粪污进行统一处理。
五、加强监督指导,扩大试点成效
今后,泰兴市将督促指导各乡镇(街道)加快建立日常管理机制,定期加强治污设施运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做到村规民约制定、户用蓄粪池改造、服务组织建设、设备常规运行、监管责任落实“五个到位”,提升工程整体运行质态,巩固畜禽粪污治理试点工作成果。同时,不断总结试点工作取得的成功经验,加大工作力度,尽快在全市全面推开,实现全市畜禽养殖治理工作全覆盖,着力构建与生态环境相和谐的畜禽养殖模式,促进畜牧生产与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