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访长汀云峰村『新屋哩』

2018-04-16

红土地 2018年3期
关键词:宁化云峰马家

王 坚

闽西长汀县馆前镇云峰村位于群山环绕的深处,与连城县四堡镇相邻。这里山高林密,田野肥沃,只有一条崎岖的古道与外界相通。近期,笔者专程探访云峰村,了解深藏在这个偏僻山村里的那段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红色故事,尤其是村中一座老宅“新屋哩”(客家方言)与工农红军的“缘分”。

云峰村中的田塅屋新屋哩“马家大院”是一座中西合璧的老建筑,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建筑工艺精美,极具文化内涵。大门对联横批“三礼传家”,上联“门对云峰绕画意”,下联“家传绛账聒书声”。进入庭院,正厅对联横批“语念少游”,上联“东汉云台昭将略”,下联“南交铜柱纪勋铭”。

“马家大院”里红军战士曾住过的排房(图片由作者提供)

据87岁的老屋主人马传彬介绍,老宅是其父亲马金生和叔伯四兄弟历时十年共同建造的。马家是当地的殷实大户,崇尚传统文化。1928年房屋建成后,祖上特意在中堂刻匾“田牧”,训诫子孙勤劳农事、不懈畜牧,靠劳动积累财富。没想到祖宗遗训,让老宅逃过一劫。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宁化张瑞标率领的一支红军游击队来到云峰村,时逢“马家大院”里在为一个新生儿办“满月酒”。按照红军当时的政策,马家属于地主豪绅,一些红军战士抱着柴火准备烧房子。张瑞标突然看到中堂对联“田家况味由来别,牧地风情独自多”。仔细阅读“田牧”匾上的家训:边郡田牧此吾家,新息志曰:“堡里尤多荒,随在可田,亦随在可牧,先世以来供衣食、长子孙者,依为田牧是赖。”吾老矣,苦无新息开疆大志,而耿耿此心却未能忘。敢揭“田牧”二字励我后人云尔。张瑞标发现马家不是靠剥削欺诈获得财富,就立即下令禁止烧毁房屋。

马传彬老人动情地对笔者说:“这件事情是我父亲生前特意告诉我的。我们家先祖从四堡搬到云峰开基创业。我父亲马金生是打锡器的生意人,大伯是屠夫,两个叔叔做土纸生意。红军指挥员张瑞标文化水平高、执行政策讲道理,给我父辈留下了深刻印象。从此我们家和红军结下了不解之缘,父辈们挽留红军在家中住宿,热情招待。因为这段缘分,红军长征后,我父在地下党组织的安排下,利用和宁化民团团总马鸿兴有宗亲关系,担任了国民党的乡联保主任,其实是‘白皮红心’,暗中保护支持红军游击队。”

笔者查阅《宁化人民革命斗争史》,张瑞标1929年参加革命,加入共产党,1930年参加宁化西南五乡暴动,加入游击队赴长汀作战。后转赴江西参加红军,因作战负伤在瑞金疗养。1931年8月,张瑞标听闻红十二军攻占宁化,即提出伤愈后回宁化组建地方武装。9月,在红十二军和宁化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张瑞标在禾口组建宁西游击队,担任队长。率部转战于宁化、清流、归化(今明溪县)和长汀、上杭、武平一带。张瑞标带领的游击队虽然缺少枪支弹药,以梭标、大刀为主,但作战勇敢,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宁化国民党马鸿兴部和各地的反动“大刀会”“童子军”闻之色变,称张瑞标的游击队为“飞彪队”。

历史为马家“田牧堂”和红军“飞彪队”安排了一次转险为喜的约会,也从另一侧面阐释了红军以工农为本的思想理念。此后,马家主人之一的马金生在红军和地下党的影响下担任国民党的联保主任。红军主力北上后,马金生利用自己“白皮红心”的特殊身份,在白色恐怖中先后为多名红军战俘和失散人员担保。可惜建国初期在“镇反”运动中遭错杀,后落实政策平反。这个令人扼腕的悲剧性结尾,成了马家人永远的悲痛。

“红军时期在云峰村来往的红军部队不知道有多少人,也不知道来的是哪个部队。我那时还年幼,父辈们也不可能去过多打听,这些都是军事秘密。但可以肯定的是红十二军某独立团的一连在我们家驻扎了一段时间。”马传彬老人介绍,在“马家大院”的墙体上,随处可见当年红军留下的宣传标语,部分标语的落款为“红十二军独立团一连”,这就是最有力的实证。

据地方党史记载,1931年6月,红十二军三十四师从长汀进驻曹坊(原属长汀管辖),深入发动群众组建宁南游击队,开展游击战争,发展新苏区。1932年3月,由曹坊红色警卫营和各游击队、赤卫队组建成立独立第五团,辖三个连,共500余人。主要游击于宁化城关、安乐、曹坊、馆前、里田等地。5月,福建军区委派陈树湘到曹坊指挥独立第五团在长汀、连城转战游击,连续打胜仗,缴获不少战利品,在宁化、长汀、清流、连城交界区域名声鹊起,渐渐地有了“虎五团”的美誉。

古宅幸存的红军标语之一(图片由作者提供)

按照军事部署的常规,独立第五团在馆前竹薮里驻扎期间,所属的三个连队必定是分散在附近的不同区域,以防止敌方偷袭,互为策应。相邻仅数华里的云峰村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而且云峰村的“马家大院”背倚森林茂密的高山,四周围墙坚固,院内有开阔平坦的‘操场’、功能齐全的围屋等,设施一应俱全。在这里居高扼守视野开阔,进可攻、退可守,是指挥机关驻地的首选。

古稀之年的退休教师马勋庆至今住在老宅内,默默守护着这座“红色老宅”。在他的心目中,“马家大院”不仅仅是祖先的遗产,也是苏区红色风云的见证。在“新屋哩”的每一个角落,都有红军将士留下的痕迹。在大门门厅的右墙上,有一幅红军漫画,画面上,中国工农红军军旗迎风招展,军旗下排列着一队队步伐整齐的青年红军战士,一位红军指挥员振臂高呼,手指军旗挥舞的方向,意在号召红军将士英勇奔赴前方战场。这幅漫画曾登在苏维埃中央的《红色中华》报上。在悬挂“田牧”匾额的正堂大厅两壁上,可以清晰地看见很多当年红军留下的宣传标语。“打倒国民党军阀”“拥护红军”“打倒帝国主义”……在下厅的墙壁上,还有“团结起来打土豪分田地”“消灭十九路军阀”“打倒土豪资本家”“中国共产党万岁”等红军标语。在紧挨西面围墙的一列排房中,红军战士按建制住在这里,里面的墙壁上也有他们写的标语。从字迹分析,这些红军标语是不同部队、不同时期写的,其中一些标语书法精美显然是出自红军中的“秀才”之手。这些历经80多年的红军标语和漫画应该给予好好维护,能够保存下去,为那段历史留下证据。2011年3月,长汀县第三次文物普查把云峰村田塅屋马宅列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遗憾的是至今未能得到实质性的保护修缮,许多珍贵红色文物逐渐消失,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猜你喜欢

宁化云峰马家
冠云峰、凯旋门
基于映射理论的宁化长征出发纪念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宁化府
宁化府:坚守酿醋初心 引领山西醋老大
起云峰
《晨云soho》《初晨soho》《漫漫云峰》《日出梯田》
李军英
适趣阅读课程:理念、内容与操作——以福建省宁化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为例
捡柿子
马家柚及其变异品系植物学特性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