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发力拔穷根巧手绣出新画卷

2018-04-16陈国孟

红土地 2018年3期
关键词:凤山新村基础设施

陈国孟

“村里建起了气派像样的小区型现代化新村,贫困家庭户户安居乐业,百姓个个笑开颜。”“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家家乔迁住新房,贫困农户脱了贫,感谢政策感恩党。”仙游县西苑乡凤山村的村民们感慨该村脱贫工作带来的生活新变化,他们都说,靠的是凤山村两委干部带领在村民脱贫路上迈出坚实的步履,用扶贫画笔书写了砥砺前行奔小康的满意答卷。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美丽凤山

革命老区基点村的凤山村位于仙游县西北部山区,与德化县交界,距仙游县城46公里,距乡所在地16公里。全村辖3个自然村450户,总人口2248人,其中经精准识别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1户,贫困人口53人(国定扶贫1户4人,省定扶贫10户49人)。由于地理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主要靠种植水稻、蔬菜及茶叶收入为主,大多数村民选择外出打工谋生,留在村子里的几乎是老人和小孩,成为村财几无收入的贫困村。

仙游县把贫困村凤山村作为西苑乡脱贫攻坚的重点,针对基础设施差,农业生产方式单一、致富产业少的村情实际,优先规划,精准施策,补齐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短板”。在县上、乡里引领下,该村党支部将完善基础设施作为扶贫工作的重要任务,以凤山新村项目工程建设为龙头,充分挖掘资源,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改善发展的环境基础。

村里坚持“规划引导,集约用地,村民自愿,循序渐进”的原则,以建设更加优美、更加和谐、更加幸福的新型乡村为目标,在尊重群众意愿基础上,全面开展土地整理和村庄整治,建设配套设施完善、社会保障健全的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型村庄。新村占地45亩多、计划总投资4000多万元,通过群众联建的方式,建设规划统一安置区,共安置村民170多户735人,建成后将成为全市、仙游县北部山区城乡一体化、生态旅游示范村和美丽乡村精品村。目前,在市、县领导和各部门的帮扶下,30幢105户具有莆仙风格的民居加快装修,4幢6层40套单元楼和35间商铺也已经打好地基、建设主体,并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为重点,治理脏乱差,改善村庄环境,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需求,配套建设规范化医疗所、老人活动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等村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切实提高农民幸福指数。

为确保资金投资使用到位,不让群众的“幸福”打折扣,该乡纪委落实监督职责,盯紧项目建设,实现监督体系镇、村并联,并加强建设项目审定监察,确保重大项目经过集体研究,符合招投标程序,规范建设资金拨付程序,并不定期深入现场开展“一线监督”,为“幸福家园”建设把关,让群众早日享受到“形态田园化,生活城镇化”的新生活。

增强造血功能谱写脱贫新篇章

凤山村两委在探索精准脱贫的道路上,对症下药、精准滴灌,扶到点上、扶到根上,真正做到把党和政府的政策实惠落到了贫困村民身上。他们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帮助找准贫困原因、找对脱贫方法。通过精准走访摸底,凤山村11户村民脱贫方案明晰,《凤山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作战图》详细列出村里贫困户基本情况、帮扶措施、实施内容、工作目标及完成时限等情况,目标清楚、任务明确。对缺乏资金的贫困户,进行金融帮扶,联系县农村信用社给予贴息贷款;对贫困户中有劳动能力的人开展就业帮扶,安排到保洁公司、企业、工厂等精准扶贫公益性岗位;对因病、因残、因学的贫困户进行兜底帮扶,全部纳入低保。“陈国贵,国定,因残,帮助搬迁集中安置在凤山新村,介绍其女儿到仙游县一厨具专卖店上班,月工资1800元;佘玉庶,因残,安排做公益性岗位保洁员,月工资1230元;黄元朋,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帮助发展养殖蜜蜂一年收入9000元”。对症下药、靶向治疗,找对路子拔穷根,激活内生动力,不断提升困难群众自身造血功能。目前,11户贫困户中,国定贫困户陈国贵及另外4户贫困户已于2016年实现脱贫;另外6户贫困户年底可完成摘帽目标。村两委干部每人结对一个贫困户,实行脱贫一票否决制,挂钩干部在2018年不完成任务,将不作为下届村两委干部的换届候选人。55岁的村民陈庆龙两个小孙子不幸残疾,需要长期治疗,去年村里把陈庆龙列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并安排他和儿子一起到凤山新村里打散工。这样,每人每月有1300元收入。加上家里种植水稻一年4000元收入及低保金、粮补等,他家已经摘掉穷帽。

发展新兴产业壮大集体经济

凤山村通过旧村整治、土地复垦获得的补助,发挥“造福工程”等政策叠加效应,推进凤山新村建设。产业扶贫是扶贫开发的重点,该村积极向上争取扶贫专项资金,投入光伏发电项目,提升了扶贫工作的“造血功能”。一期已投入60万元,建设规模60千瓦,可实现年收益率11.7%,将走出一条产业扶贫、生态发展扶贫和清洁能源建设的新路子,二期项目正扎实推进。凤山村地处仙游县“富美乡村示范带核心区”,拥有仙水洋、仙岩洞、仙人谷、九仙溪水库等生态景点,旅游资源丰富,围绕可与白水洋媲美的仙水洋景区和藏在深山人不识的仙人谷、石人头等待开发景点,村里已成立旅游服务公司,致力发展生态产业、旅游观光,带动群众增收;大力发展湿地松、油茶基地和林下经济等经济作物及发展土鸡、鸭、鹅养殖,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倾力打造凤山村脱贫攻坚的新亮点。如今,凤山村被列入市级第三批“幸福家园”建设试点村、第四批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在仙水洋景区附近,一个充满田园生活情趣的新山村精彩亮相,与景区相映成景,凤山村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美好!

猜你喜欢

凤山新村基础设施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梁瀚嵩与起凤山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王凤山:三分“严”+七分“慈”=十分“爱”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Ho Feng—Shan何凤山
新政府会计准则规范公共基础设施处理
评比的春雨,浇灌新人新村新貌
“五老”宣传队走乡串镇唱新村
发挥“五老”队伍作用 创建“三无四有”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