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一体化技术的应用

2018-04-15太原理工大学王炳磊

电子世界 2018年9期
关键词:用电调度负荷

太原理工大学 王炳磊

1.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概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也呈现出了发展快、前景优的现状。主要是由数据采集、监控管理、电力运行和电力调度等几部分组成。我国对电力系统调度按照国家级别、省级别、地市级别和村县级别相区分,并遵循统一调度和分层管理的原则。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有以下几个特点:各个部件的配置都非常灵活,如果对这些部件能够进行合理地组合与协调配置,那么就能发挥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能。同时,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实用性非常强。电力系统通过对电力的传输与调度,对上部系统的协调配合发挥作用。另外,通过各个接口实现对电力的传输与分配,实现电力系统的现实运用,从而实现电力调度的一体化目标。

我国对电力系统建设有特殊的要求,国家电网的铺设更是涉及到国计民生,对维护国民正常生活,国家生产的顺利进行,维护国家安全稳定有重要意义。因此,对电力系统的建设,要选择与其功率相适应的计算机软硬件配置,选择可行性高的操作系统,且也要充分考虑到两者之间的兼容性。同时也要注意的是,对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硬件的配置,要在其中间件上应用功能的扩充,使得单一系统转变为多元化系统,以适应对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

2.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现状

2.1 电网模拟容易出现变化

当前形势下,我国的用电区域和用电量都在持续增长,变电站的数量也是水涨船高。急剧增加的变电站的数量,对电力调度工作提出了新的难题,提升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运行功能已经迫在眉睫。巨大数量的变电站,对电力工作者提出的挑战,主要体现在数据收集的难度明显提高,而对电力数据的收集也是保障电力工作稳定运行的前提条件,是有强烈的现实需求的。但是,因为牵涉面甚广,涉及数据异常庞大复杂,极易导致各种数据错误的出现,最终影响到电力系统的有效运行。因此,强化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程度非常紧迫,要加大对相关技术的科研力度,满足我国用电需求。

2.2 电力调度自动化平台

在当前形势下,对电力调度的实际需求,因各地区之间的明显差异而存在现实差异。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电力传输涉及到的地形差异、需求差异、地域差异都非常巨大,导致难以实现对电力调度自动化体系的统一设计。因现实需求上的差异,急需我国电力技术人员能够研发出适合我国现实需求的相关技术。一般用电条件下,对电力的调度主要通过计算机的相关运算而实现,但是由于自动化系统的限制,也会引发电力调度上的一些问题。此外,对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控制能够保证长久的稳定与可靠,是要与RISC结构相结合的。但是,受RISC结构所限,无法实现全方面的自动化管理。

2.3 电力调度控制系统不够健全

目前的电力调度,还是需要涉及到操作的环节,这部分工作环节可以通过整理电力信息数据库,模拟电网操作等来实现。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还是有很多因素制约着这一环节的操作,无法达到既定的工作标准,也就使得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一体化技术无法发挥其最大价值,造成技术上的潜在浪费。因此,要想实现对一体化技术的有效利用,就要对电力信息数据库,模拟电网操作等环节优先进行全面利用,排除在实际操作中的影响因素。

3.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一体化技术的应用

3.1 调度接口一体化

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要对调度接口进行一体化的处理。由于电力传输工作要应对不同的电力需求单位,而不同单位的电力需求量和需求形势也是不同的。在以往的基础建设中,没有考虑到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了节约建筑成本,就尽量选择与特定用电单位相适应的电力接口容量和接口形式。这种情况在电力系统发展到目前阶段的时候,已经无法适应对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一体化建设的需求,并为其带来了巨大的施工困难。因此,为了推广一体化工程,就必须对其进行及时的调整。这种调整需要用电单位和电力公司的共同合作,将传统的接口改造成统一规制的接口,以实现未来复杂电力数据的顺利传输和电力信息的同步更新。对接口的改造不可以一刀切,而要根据具体需要分出层级,并对每一层级设置相适应的接口形式,提升电力系统的安全性能。在实际工作中,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需要的服务接口,并自由查询自己的用电信息。因此,只有实现了电力调度接口的一体化,才能推动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实现。

3.2 调度功能一体化

对于电力调度而言,其各项功能的一体化工作已经初步建成,并在实际应用中初见成效,在未来的建设中,也会逐渐趋于完善。同时,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一体化建设能够愈加完善,实现对公共电力数据的共享。为了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充分利用电力系统中的中间件,还要对配置成本有合理化的控制,需要对节点机设备有科学的选择,使得系统功能的配置有全方位的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在系统调度过程中,系统操作界面要满足人工操作习惯的需求,达到人机合一的目的,提高功能效率。在电力系统内部,要合理利用中间件部件,实现对各个应用模块的有效控制,实现通信功能与运营功能并进。

3.3 负荷管理一体化

在电力调度的一体化工作中,要实现一体化技术的优越之处:其一,要做到对供电系统的实时动态给与实时监控,并针对供电系统的运行特点有的放矢,以保障整个供电系统的稳定运行;其二,要对供电系统的负荷情况采取有效控制,促进整个系统的高效运营,让系统控制保持精确和稳定。其三,通过对负荷管理的一体化建设,对供电系统的负荷情况及时检查,对供电量实时监控,实现供电信息的实时化、高效化、可控化、自动化管理实现,保障供电负荷保持在可控的范围内。对负荷管理的一体化的实现,也是对供电网络的运行状态的管理方式,同时通过自动化系统的操作优势,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精确化管理,降低可能发生的电力损失和用电危害,满足用电单位的需求。

4.结论

本文主要就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相关方面的分析和探讨,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了解到,对于电力系统的运行而言,能够将电力调度的一体化与自动化管理付诸现实,就是对电力工作者工作量的现实减负,和工作安全的坚实保障。如果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一体化能够实现,即对调度接口、调度功能、负荷管理一体化的实现,这一技术的实现,为电力工作者的整体工作强度和压力有实质性的减弱,为电力系统节省人力成本。同时,保障一体化技术的现实价值,也是对用电安全和电力合理调度的有效实现。因此,电力工作技术人员要努力优化自动调度系统,使其更加趋于完善,从根本上提高一体化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实现电力行业的长远发展。

[1]邱丽娜.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一体化技术的应用[J].现代信息科技,2017,1(06):28-29.

[2]吴文心.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一体化技术的应用研究[J].通讯世界,2016(23):144-145.

[3]江嵩.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价值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6(16):142.

[4]邓景柱.试论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一体化技术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6(02):224.

猜你喜欢

用电调度负荷
用煤用电用气保障工作的通知
安全用电知识多
《调度集中系统(CTC)/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维护手册》正式出版
一种基于负载均衡的Kubernetes调度改进算法
虚拟机实时迁移调度算法
为生活用电加“保险”
用电安全要注意
防止过负荷时距离保护误动新判据
主动降负荷才是正经事
负荷跟踪运行下反应堆一回路控制系统仿真与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