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据通信网络维护及网络安全问题研究

2018-04-15薛皓宝

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 2018年8期
关键词:数据通信加密安全性

薛皓宝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陕西分中心,陕西 西安 710071)

0 引言

随着现如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及数据库技术均得到很大进步,计算机网络系统已然成为人们实际生活中获取信息、传递信息、联络沟通的主要途径之一[1]。通信技术与人们的生活联系愈加紧密,不论是学校、医院或是其他机构,都需要通过数据通信网络来进行信息的获取与传递。但是,人们在享受数据通信网络所带来的便利之时,其存在的一些漏洞、问题,也带来了一些安全隐患。

1 数据通信网络与网络安全的概述

1.1 数据通信网络

数据通信网络指的是,计算机通过电话线、有线电视频道、双绞线来实现的网络,借助于此网络,用户能够展开许多工作,比如信息资源共享、文件制作等[2]。数据通信网络,主要可分为国际网络、城域网、广域网、局域网这四个类型。其中范围最小的,但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局域网。它的网络覆盖范围大到一个企业、集团,小到一个家庭。通过运用此类数据通信网络,能够促使数据通信效率地提升,最大限度地发挥出网络共享的作用。然而,此种共享性也存在着两面性,既为用户提供了便利,又为网络用户埋下了安全风险,因此为了切实提升网络的安全性,需要对数据通信网络做有效维护。城域网其覆盖面大于局域网,通常以城市为分界,也被称为市域网。广域网通常辐射范围在100KM-1000KM,市域网的覆盖范围。而国际网,则在世界方位内被使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因特网。

1.2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是指对网络中的软件与其数据信息进行保护,以此确保网络系统正常操作、运行。我们知道,通过服务器连接各个计算机的终端组成了网络,计算机中存储了大量的信息,其中属于公开信息的部分,能够被搜索与传阅,而有内部网上遭到攻击,但也不排除内部网的信息被窃取。同时,在外部网络环境中私有信息极易被盗取,特别是在一些公共场所,比如网吧等。在黑客采用相关技术,对他人的网络系统进行入侵之时,能够直接访问这些信息,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威胁到了网络的安全与稳定[3]。

2 数据通信网络维护的重要意义

网络安全的最终目的,是维护通信数据的稳定与安全,其不仅是简单的技术问题,还是社会性、商业的重要问题[4]。然而,数据通信网络的维护,并非如同产品一般,能够给企业、单位带来即时性的经济效益,但是通过网络安全保障数据通信稳定,可以确保企业、单位信息准确的传输与共享,这些信息的准确,能够较大程度上促进企业、单位的良性发展。但是,就国内整体情况而言,不少企业、单位在数据通信网络方面,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潜在风险,威胁着其数据通信网络的稳定,影响了其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同时,现代国人的生产经营活动和通信网络稳定运行状态之间也联系紧密,为此,开展数据通信网络安全维护工作,显得至关重要。

3 数据通信网络存在的安全问题

3.1 病毒的入侵

计算机病毒具有十分迅速的传播性和破坏性,严重威胁着数据网络的安全性。伴随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病毒的破坏性也随之增长,不断换代升级。同时,病毒还具有非常强大的繁殖能力,一旦病毒感染的范围扩大,则很可能使得计算机整体陷入瘫痪。例如,2017年5月12日所爆发的WannaCry病毒,很短时间内就攻击了上百个国家和地区的电脑系统,这个病毒通过本地的互联网访问权限,把本机信息上传,并下载加密公钥,对系统内部的文件进行加密[5]。感染病毒的用户,在一周时间内必须支付300美元的比特币,不然就将删除其电脑数据,且没办法修复,除了开发该病毒的人之外,其他人解密十分困难。

3.2 软件存在漏洞

计算机中有着许许多多的软件,并且这些软件所具备的功能也是千奇百怪。虽然,当前软件的制作技术愈加成熟,但仍避免不了漏洞的存在,通过这些漏洞不法分子就可肆意地实施破坏[6]。而这就要求用户日常养成习惯,定期进行杀毒检测,不要随意打开陌生的邮件或是网页弹出的一些不良信息。

3.3 操作系统不健全

计算机的安全运行和网络、操作系统环境的关系密切,用户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操作系统来进行网络连接,随后展开所需求的操作。若是操作系统存在问题,则会影响到整个网络的稳定性,使计算机运行不再安全。

4 网络安全维护的可行应对策略

现如今,数据通信网络的不断发展,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其已然拥有不容忽视的社会地位。因而,为了使人们更为放心地运用网络进行日常的工作、交流、沟通,就需要依靠合理、可行的网络完全维护措施,使得数据通信网络的风险得到最大化地减少。

4.1 评估网络的安全性

为用户提供一个可以展开数据共享和网络通信的载体,是构建数据通信网络的主要目的,为了使此载体的安全性得到保障,对其网络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就是首要的一部。评估网络安全性,是指通过对某一局域性数据通信网络的检查,客观地评价此网络内部是否存在安全威胁,将网络安全系数确定下来,并根据此系数着手后续网络的维护[7]。在评估网络安全性的过程之中,所邀请的人员一定要是专业的,通过全面分析通信网络多个方面的软硬件性能数据,将其有可能面对的安全威胁找出,最终评价这一网络的安全性。

4.2 加强对数据通信网络的管理

任何工作的顺利开展,都离不开科学、有效的管理,数据通信网络也是如此。做好数据通信网络的管理,是数据通信网络维护中的关键一环。然而,就现实情况而言,仍有一些企业、单位不重视这一点,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网络的安全性。若是企业、单位进一步加强了数据通信网络的管理,则能显著提高自身抵御恶意攻击的能力,使内部数据被泄露、破坏的情况得以减少,提高网络的安全性[8]。使网络安全得到更高的保障。

4.3 以加密技术提高网络安全指标

现代计算机网络体系中,网络传输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使传输过程中,发生信息丢失或是窃取等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就须重视网络传输中的数据加密处理。我们在现实中,比较常用的网络数据传输加密方法有三种,即端点加密、链路加密与节点加密[9]。其中,端点加密,操作简单方便,是通过密文传输信息,在用户未接受信息前,不会进行解密,进而有效防止发生节点解密所造成的信息窃取和破坏的风险;链路加密,则是通过对网络通信链路进行基础性的信息加密,来实现对相关数据的安全保护,这一技术又可称其为在线加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在展开数据网络传输之前,很多时候就做好了信息加密。在网络传输过程之中,链路加密能够实现多次解密、加密的过程,从而使安全保障更具层次化;节点加密,则是在加密文字通过节点之时,选用一个与节点机相连的密码装置,在再次加密和解密加密文字。值得一提的是,在运用节点加密技术的时候,两个节点的加密设备一定要维持高度同步,并且不可以明文形式传输相关信息。当前,我国各行各业都相继开展了信息化建设,逐步建立起了迎合自身需要的各种信息化应用系统,比如说,物理管理系统、超市收银系统、人事管理系统以及地方政务系统等等。而为了使这些系统的安全性得到更好地保障,且明显提升信息存储和传输的可靠性,数据加密技术在这些应用系统中得到愈加广泛地应用。

4.4 运用新的防火墙技术

我们知道,硬件条件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网络可靠性,而计算机网络接入的硬件比较多。在网络通路中区,把终端服务器设备整体地接入,并且堆砌相邻的交换机,通过捆绑的形式,建立出稳定的,新的虚拟连接。在分析网络状态的时候,网络工程技术人员为了有效抵抗外网入侵,需要对新防火墙技术做及时地应用,进而建构出科学安全的构架。借助转入性防火墙技术规则结构,可更好地展开信息的探索过滤,如此一来网络访问的过程则会更为安全、稳定。在每次登陆系统的过程中,运用安全密钥的方式,能够阻止闲杂人员进入系统,影响网络安全的情况得到有效控制[10]。新的防火墙技术在防护网络的同时,还需要技术人员对安全操作的次数进行限制,旨在起到层层加固的作用。信息过滤技术,在转入性防火墙的技术保护规则下,会在用户访问之时,要求提供端口协议,如此一来就能将不合适的信息给过滤掉,使得木马难以侵入。而在新防火墙技术的规则之下,会将存在安全隐患的信息,自动转入到其他web控制台进行处理,从而使被感染的概率显著降低。技术人员则应依据不断反馈回的信息,着手技术的改进、优化,分析端口协议,进而使建立的协议模块更为符合操作要求,为人们的使用提供更大的便利。

4.5 建立数据网络灾难备份中心

所谓灾难备份,就是指运用管理手段、技术手段,以及一些相关的资源,确保在灾难发生之后,能够将关键的数据进行恢复。灾难备份中心,除了要具备完善的灾难备份系统、灾难恢复计划之外,还应进行定期的演练等。如此一来,即便是突发意外事故、自然灾害,或是一些其他的人为因素,导致设备和机房受损,或是丢失了数据,严重影响到用户正常使用的时候,就可将数据网络灾难备份中心启动,进而最大限度地降低意外发生所造成的损失[11]。

5 结论

总之,伴随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数据通信网络的运用范围会愈加广泛,为了更好地便利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需要充分重视运用过程中所出现的网络安全问题,对数据通信网络进行科学、合理维护。如此一来,才可及时消除网络安全漏洞和威胁,确保数据通信网络的安全性、稳定性,使数据信息、个人和集体财产、通信的安全得以有效保障。

猜你喜欢

数据通信加密安全性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某既有隔震建筑检测与安全性鉴定
基于快牙平台实现全站仪与计算机的数据通信
一种基于熵的混沌加密小波变换水印算法
监测系统接口数据通信方式
ApplePay横空出世 安全性遭受质疑 拿什么保护你,我的苹果支付?
认证加密的研究进展
一种高效可靠的串行数据通信协议及处理算法
基于ECC加密的电子商务系统
Imagination发布可实现下一代SoC安全性的OmniShield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