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沭阳县地方文献综述研究

2018-04-15周宝银

晋中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沭阳县沭阳出版社

周宝银

(江苏护理职业学院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江苏淮安223300)

沭水记载最早见于《山海经》,沭阳建县2 000多年,具有悠久历史。沭阳夏商属徐州,西周属青州,春秋属鲁郯国,战国时先后属郯国、吴国、越国和楚国,秦属郯郡(秦初名薛郡)。西汉始置厚丘县,立阴平、建陵两侯国,属东海郡。东汉中期建陵县并入厚丘县;三国仍之,属东海国。西晋裁阴平县。南朝宋文帝元嘉四年(427年)省厚丘县置潼县。梁武帝天监五年(506年)废潼县置潼阳郡,下设下城、临渣、怀文、服武四县。北朝东魏孝静帝武定七年(549年)改潼阳郡为沭阳郡,领县不变。南陈太建五年(573年)将下城、临渣、服武并入怀文县。北周建德七年(578年)改怀文县为沭阳县。隋文帝开皇年间隶属海州。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年)改属泗州,咸亨五年(674年)还属海州。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隶属淮安府,清雍正二年(1678年)改属海州。民国二年(1913年)属徐海道。民国17年(1928年)至37年(1948年),属东海专员公署、徐海行政公署。1949年5月,隶属淮阴行政专员公署。1983年实行市管县,沭阳属淮阴市。1996年8月,行政区划调整,沭阳县属地级宿迁市[1]28(1)1(2)76。

沭阳是古城封邑所在,人文荟萃,历代文人辈出,历史文献丰厚,很多出自名人之手。但是文献分散,缺乏归类。长此以往,易造成文献的散失,不利于进一步研究与利用。文献是知识的载体,是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历史文脉传承不能没有文献。沭阳地方文献就是沭阳文化历史和文明的展示,是沭阳也是宿迁的宝贵财富。对文献收集整理与研究,是以史资政的需要,更是保存地域历史的需要。本课题尝试对沭阳地方文献的研究状况作梳理和总结,抛砖引玉,为相关研究的深入提供有益信息。

一、方志文献与人物文献

对县区来说,县志在方志中比较权威,也最常见。《沭阳县志》最早是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知县徐可达纂修,可惜,此志已遗失。目前,存在四个版本《沭阳县志》:清代《沭阳县志》,张奇抱修,胡简敬纂,康熙十三年(1674年)刻本,后台湾版1978年影印本;民国《沭阳县志》,戴仁、钱崇威纂,起初是民国抄本,后出现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影印本;1987年《沭阳县志》,沭阳县地方志编撰委员会编,1997年江苏科技出版社出版,是解放后沭阳第一本县志;2005年《沭阳县志》,沭阳县地方志编撰委员会编,韦泽洋主编,2013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此四种版本县志是了解沭阳的重要资料,诚如“县之有志,犹国之有史。国既不可以无史,县又安可以无志”[2]。

此外,《沭阳乡土志》,唐致敬编;《沭阳乡土志略》,张仲五编,1974年版;《可爱的沭阳》,沭阳师范学校、沭阳县文教局编写,上海文化出版社1990年版;《江淮古城沭阳》,中共沭阳县委宣传部编,五洲传播出版社2005年版;《沭阳大事记(1898—1950)》,沭阳县文史办公室编,1985 年印;《锦绣花乡》,沭阳县花木管委会编,五洲传播出版社2010年版;《沭水奔流——宿迁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沭阳)文论》,韦泽洋主编,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沭阳(江苏县邑风物丛书)》,廖化兵、沈根、刘绪清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记住乡愁——老家沭阳》,唐传涛、周宝银编,江苏凤凰科技出版社2016年版等。这些史料也反映了沭阳相关概貌,可与以上四种县志相参看。其中许多书目对了解沭阳研究颇具价值,《可爱的沭阳》被当时的县委书记称为“到目前为止介绍沭阳情况较为系统、较为完备的一本读物”[3]160,《记住乡愁——老家沭阳》被副县长谢红梅等称为“最为合适的乡土教材”(3)。不过,有的书目虽具重要参考价值,但却是另一视角看待沭阳,《沭阳乡土志略》作者张仲五原名张仲辅,民国时期沭阳钱集乡乡长,1948年冬赴台。在书中依然以民国遗老看待沭阳县历史,书中不乏“大陆沦沉”“共匪”“赤祸”(1)6,7,81之语。台湾影印版清代《沭阳县志》再编者也把解放看成是“大陆沉沦”[2]。

县志和沭阳综合文献外,县内的许多乡镇都修乡(镇)志,记述乡镇的历史与现状。1988年,庙头镇人民政府编《庙头镇志》,由沭阳印刷厂印刷;2010年,鲍宜龙主编《贤官镇志》,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2015年,鲍全业主编《鲍庄志》,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2015年,乙学成主编《西圩风云》出版;《新挑河探秘》,沈士举、孙如道主编,中国党史出版社2014年版;《茆圩乡五十年纪事》,王宜香编;《茆圩村志》,王宜香编;《茆圩乡部分村志》,疴囚编撰;《可爱的家乡——沂涛风土人情》,温华良、孙仲华编,中国戏剧出版社2009年版。潼阳镇人民政府也曾编写过《潼阳镇志》,不过未正式刊印,原有稿件已佚。

沭阳许多部门或出部门志,或出相关部门资料以反映该部门业务。《沭阳水利志》,沭阳水务局编撰,刘红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年版;《沭阳文化志》,葛攀龙主编,1999年印刷;《沭阳供销社合作社志》,沭阳供销社合作社编撰委员会编,1988年编印;《沭阳县粮食志》,陈儒生、李洪伟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版;《沭阳县民政志》,刘子平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沭阳县土壤志》,江苏省沭阳县土壤志普查委员会编,1959年印刷;《沭阳县卫生志》,王金伦、胡道凯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验方选编》,沭阳县科技委员会、沭阳县卫生局编,1962年印;《沭阳县中医院院庆十周年医学资料选编(1978-1988)》,沭阳县中医院,1988年印;《江苏省沭阳中学校史资料》(1992-2002),《桃李春秋》(江苏省沭阳中学建校九十周年系列丛书);《沭中“文革”十年》,沈士举、孙如道、刘桂科编;《中国·江苏沭阳统计年鉴(2005)》,沭阳县统计局编,2006 年印;《关爱明天——沭阳县关工委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李荣治主编,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年版;《红盾映春秋》,沭阳县工商管理局编写组、戴邦甫编写,华夏出版社 2006年版;《沭阳农机志》(1949-1986),沭阳县农机服务公司1987年编;《江苏省农业生产情况》(沭阳),中国共产党江苏省委员会办公室印,1994年;《江苏省沭阳县工厂情况概况》,沭阳县志办公室编,王子思写;《江苏省沭阳县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汇编》,江苏省沭阳县人口普查办公室,1983年印;《江苏省沭阳县第四次人口普查手工汇总资料》,江苏省沭阳县人口普查办公室,1991年印;《江苏省沭阳县地名录》,沭阳县地名委员会编印,1982年版;《沭阳地名手册》,沭阳县志办公室编印,1987年印。

沭阳县历史底蕴丰厚,涌现出许多时代人物。《享誉海赣沭的卫哲治》,杨士采、韦泽洋主编,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沭阳县新人物志》,沭阳县委宣传部,1988年编印;《沭阳县志·人物》,沭阳县志办,1988年;《江苏人民革命斗争群英谱》(沭阳分卷),陈怀美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抗战时期淮海党史人物》,沭阳县党史工作委员会编,中共党史出版社2015年版;《袁枚与沭阳》,韦泽洋、杨鹤高编,方志出版社2011年版;《虞姬》,葛恒杨主编,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老英雄孙明芝》,廖化兵、杨鹤高编著,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吴苓生》,乔航,1997年印;《虞姬》,沭阳县政协文史委,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古今诗人咏虞姬》,姜亚平主编,沭阳诗词协会2003年印;《中国摄影大师——吴映咸》,邹学成著,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年版;《壮怀千秋》,杨鹤高主编,中国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政道:仇和十年》,包永辉、徐寿松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二、宗谱文献与地方民俗

宗谱是重要的地方文献,所载内容也有重要历史价值。近年来,一些家族将新修的宗谱赠送给当地的档案馆、图书馆,但大多宗谱仍然藏于民间。大多为族人捐资或族内名望之士赞助。家谱的一个显著特点,始祖源自“黄(炎)帝”,为华夏正统(4)。近祖或为帝王,或为名臣,祖先多由山西、陕西、安徽、苏州等地迁至沭阳(4)。修谱的目的一则惧“祖宗之失传。子孙之失序”(5),二则激励族人“族内互助,扬祖先美德”(6)。不少家谱被奉为“传家至宝”(7)。

《刘氏家谱》(青黎堂),刘氏族谱编修委员会编,2006年印;《刘氏然门宗谱》(梓稀堂),2003年印;《马氏世系录》(授经堂),1997年印;《荣氏族谱》,1991年印;《沭阳乐安孙氏通谱》,沭阳县孙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编,2010年印;《沭阳刘集吴氏家谱》(至德堂),吴杰主编,1999年印;《沭阳虞溪吴氏家谱》,吴鸿徽编;《吴氏家谱》(6卷),1919年石引本;《吴氏家谱》(至德堂),沭阳草墩山(刘集)吴氏族谱续修委员会,2011年;《吴氏族谱稿》(台湾),丁治磐编、吴洽民校;1975年版;《徐氏家谱》(东海堂)(5册);《张氏家谱》(百忍堂),1995年印;《赵氏家谱》(天水堂),赵氏族谱委员会,1995年印;《仲氏宗谱》(三善堂)1995年印;《仲子世家谱》(三善堂),2011年印;《周氏家谱》(维新堂),1991年印;《周氏宗谱》(爱莲堂),1990年印;《周氏族谱》,2011年印;《汝南堂沭阳周氏族谱》,2016年印;《毛氏宗谱》(注诗堂),2013年印;《丁氏家谱》(济阳堂),1993年印;《沭阳宋氏家谱》(上门、赴上门、南门),光绪年间印;《吕氏族谱》(孝思堂),2013年印;《中华唐氏通谱》,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年版;《陶氏支谱》(五柳堂),2010年印;《鲍氏族谱》,1991;《沈保太公家谱》,2008年;《华氏宗谱》,1993年;《程氏家谱》(8),2003 年;《朱氏宗谱》,1995 年;《陈氏宗谱》(三元堂),2014年;《倪氏宗谱》,2003年。

家谱以外,还出现部分回忆录与纪实。《雄风传家》(回忆录),禾子主编,华夏出版社2013年版;《我的叔叔周大华》,周锐主编;《情系沧海热土——军旅回眸》,徐世平,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年版;《烽火桃李赞——东灌沭边区中学纪实》,赤布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沭阳风俗故事》,邵振华、徐耕成,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沭阳土话乱弹》(沭阳县文史资料5),张仲五,1989年版;《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沭阳县资料汇编1-5)》沭阳县文广新局编,2009年版;《沭阳文史随笔——古城沭阳纵览》,耿兆苏,银河出版社2013年版;《沭阳传说故事》,邵振华著,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7年版;《沭阳方言》,杨鹤高、刘建枢编,中国文史传出版社2014年版;《沭阳方言语法专题研究C12》,郝红艳,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白鲢姑娘传奇》,葛增如,远方出版社2005年版;《沭阳方言语法专题研究C8》,郝红艳,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沭阳方言语法专题研究M4》,郝红艳,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沭阳老地名》,杨鹤高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话说沭阳》,沭阳县党史工委编,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沭阳方言方音词典》,张勇卫东著,中国文史出版社2010年版。

三、烽火岁月文献与档案文献

自晚清以降,沭阳人民不断开展斗争,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沭阳人民英勇奋战,涌现出了许多革命英烈,他们的经典革命斗争故事,具有极其重要的教育意义。

《丰碑颂》,韦泽洋主编,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烽火忆当年》,沭阳县委宣传部编,2003年印;《淮海抗日根据地》,韦泽洋主编,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年版;《淮海抗日根据地的文化教育建设》,沭阳县党史工委编,中共党史出版社2015年版;《老区走笔》,韦泽洋主编,中共党史出版社2012年版;《燎原烈火》,韦泽洋主编,中共党史出版社2012年版;《沭阳县党史资料(1-5辑)》(又名《沭水东流》)中共沭阳县党史办公室编纂;《沭阳县革命斗争史(1919-1949)》,廖化军主编,北京燕山出版社1994年版;《苏皖第六行政区》,韦泽洋主编,中共党史出版社2012年版;《血染青山——百名烈士故事集》,臧继骅,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岁月回眸》,周志斌主编,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中国共产党江苏省沭阳县组织史资料(1927-1987)》,中共沭阳县委组织部、党史工委、档案局编,1992年印刷;《淮海中学文史集(第一辑)》,淮海中学纪念碑亭筹建委员会,1989年编印;《沭阳县文史资料(1-16辑)》,中国政协江苏省沭阳县委员会办公室编,(1984-2015年),其中《沭阳县文史资料5》为《沭阳土话乱弹》,属于民俗文献。

档案无疑是研究者的首选资料,最为直接、客观。沭阳档案文献主要有老报纸,工作总结,名人信札,上级重要指示、通令、训令、沂河工程等。《淮海区救国公粮公草征集条例》,沭阳档案馆,1942年;《淮海区减租减息与生产运动》,沭阳县档案馆,1942年;《淮海区三十二年秋季贷款规定》,沭阳县档案馆,1942年;《沭阳县西屏乡是如何对敌斗争的》,沭阳县档案馆,1946年;《沭阳县政府关于传达贯彻“严禁‘肉刑’”等指示精神的训令》,沭阳县档案馆,1948年;《苏北第六行政区专员公署档案(苏北第六行政区专员公署关于推进知识青年到新区工作的通令)》,沭阳县档案馆,1949年;《苏北第六行政区专员公署档案(苏北第六行政区专员公署关于建立运河北端工程处的训令)》,沭阳县档案馆,1949年;《苏北第六行政区专员公署档案(苏北第六行政区专员公署关于行政区划调整的训令)》,沭阳县档案馆,1949年;《苏北支前工作人员优待抚恤暂行办法》,沭阳县档案馆,1949年;《苏北行政公署档案(关于成立苏北行政公署的通令)》,沭阳县档案馆,1949年;《沭阳县生产防荒治水工作奖惩办法草案》,沭阳县档案馆,1949年;《导沂整沭档案》(包括《治沂整沭工程指示》《订立扒河民工五大制度》《苏北淮阴行政区专员公署通告》),沭阳县档案馆,1949年;《李一氓题词“沭阳县影剧院”》,沭阳县档案馆,1978 年;《沭阳大众报》,沭阳县档案馆,(1946-1948年);《新华社华中六支社〈工农通讯〉》,沭阳县档案馆,(1946-1948年);《沭阳县临时参议会第1、2次大会记录》,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1946年;《沭阳县1935年预案算书》,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1946年;《免调沭阳县合作指导员开步联》,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1936年;《沭阳县防黄经过及善后计划与救灾情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1935年;《沭阳县农会调查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1933年;《沭阳县沭河复堤工程数量计算暨工程估价单》,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1933年。《淮海报》,淮安市档案馆;(1945-1959年),另有潼阳县、沭泗县、沭灌海等政府汇报、总结;《王公洗心要言》(宗教著作),沭阳马昌驰印,1928年;《淮阴市沭阳县流失文物登记表》,江苏省博物院,1985年。

因晚清闭关锁国被打破,一些传教士的足迹也出现在沭阳,他们深入基层传教,在传教的同时或做一些公益事业,比如给贫困者粮食,帮他们治病,提供他们微薄的薪酬,教他们一些常识等,如果教徒被土匪绑架,传教士也会出面赎回。1939年,日军占领沭阳,在这期间,沭阳出现部分外文档案,主要为英文信札,日文战事、治安记录,法文信札。《昭和十四年》(沭阳),日本防卫省防卫研究所,1939年;《昭和二十年》(沭阳地区作战图),日本防卫省防卫研究所,1945年(因条件有限,只能看到部分档案,期间1940—1945年也有部分关于日本占领沭阳的档案);《传教士 J ohn信件》。香港中文大学,(1937、1938、1939、1940 年):目前,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中心正在开展历史人类学研究项目,协理主任杨凯里先生研究沭阳部分,其研究成果正在整理之中。

四、综合文集与资料汇编

《首献·沭阳的希望》,李樟云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腾飞的沭阳》,中共沭阳县委办公室编,2002年印;《中共沭阳地方史(1949.10-1978.12)》,韦泽洋主编,中共党史出版社2003年版;《中共沭阳历史(1978.12-2012.12)》,韦泽洋主编,中共党史出版社2014年版;《走笔花乡》,刘绪清主编,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年版;《三十五年国庆话沭阳》,沭阳县委宣传部,1984年印;《沭水晚晴》,韩杰民主编,沭阳老年大学编,2005印;《沭阳旅游文化系列丛书》,中国文史出版社。

《1971年沭阳县革委会代表大会》,1971年印;《沭阳卷———中国县域法治国情调查报告》,龚廷泰,法律出版社2016年版;《沭阳科技·中医专辑》,沭阳科技委员会,1980年印;《沭阳年鉴》(2000-2015年),沭阳年鉴委员会编;《沭阳县情》,沭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编印,2003年版;《沭阳县概况》,沭阳县志办公室编印;《沭阳县科学技术遍地开花》,中共沭阳县委员会著,江苏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沭阳县情调查》,杜闻贞主编,南京出版社1990年版;《中国共产党江苏省沭阳县组织史资料(1987-2000)》,沭阳县委组织部、党史工委、档案局编,2000年印刷;《沭阳文艺》(戏曲专辑),沭阳县文化馆编印;《沭阳书画》集,沭阳书画集编印委员会,仲向阳主编,2002年印。

五、文艺文献与论文

一般来说,文学作品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综合,很多都是来源于现实题材,有一定的乡土气息,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杨鹤高先生勤于创作,出过多部小说、散文、戏剧等作品,被誉为“沭阳文化活化石”。这些本土文学作品,很多是战争题材,《穷途》就是以西圩乡抗战为样本的,具有一定的史实[4]1,《沙河怒涛》更是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为题材的[5]254。

《落红》,赤布,中国展望出版社1990年版;《青伊湖畔月常明》,赤布,中国展望出版社1988年版;《虞姬河畔的烽火》,刘溪,新文艺出版社1955年版;《虞姬评传》,宁业高,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项羽与虞姬》,杨永杰,宿迁市项羽研究会,2008年印;《下放户的女儿》,杨鹤高,华品文创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版;《程震泰》,杨鹤高,即将出版;《从虞姬沟到虞姬墓》,杨鹤高,中国展望出版社1987年版;《长河落日》,杨鹤高,作家出版社2007年版;《灵魂导航》,杨鹤高,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年版;《项羽虞姬传奇》,苏克勤、苗立军,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不爱也罢》《会走的村庄》,章彦文,中国文联出版社;《找回阳光》,章彦文,团结出版社1998年版;《泥泞》,章彦文,团结出版社2013年版;《嫦娥的脚印》,章立宝,现代出版社2008年版;《赴约》,仲小冬,中国文化出版社2008年版;《梦断柴米河》,耿东林,银河出版社2001年版;《庄园旧梦》,耿东林,中国文化出版社2009年版;《秋水别梦》,耿东林,中国文化出版社2009年版;《女瓢把子》,赵丽娟,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穷途》,江翰,中国文史出版社2011年版;《沙河怒涛》,舒振林、许振贵,南海出版公司2008年版;《异国怪念》,周修,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汩罗沙》,胡盍朋,1916年铅印版;《小蓬莱仙馆传奇》,刘清韵;《勋章在匣》,苗连生、杨鹤高,1996年印;《田状元相亲》,杨鹤高,1978年;《古兰英征西》,张发言,中国文联出版社2014年版;《霸王和虞姬》,张弓绘,1983年印;《金水河》,杨鹤高,2011年;《皮秀英四告》,单维礼,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年版;《孙明芝》,杨鹤高,1995年。

《十里风光》,白夜,新文艺出版社,1956年版;《虹桥晚唱》,李望苏,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1年版;《古今诗人咏虞姬》,姜亚平,2003年;《怀文新声》,郇涛主编,沭阳诗词协会印;《槐花颂》,任全良,黄河出版社1997年版;《山水情》,华玉和,中国文化出版社2013年版;《水》,刘雪儿,中国文化出版社2008年版;《水草》,张阿克,百花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心灵的阳光》,祝志坚,中国文化出版社2012年版;《心灵深处的河流》,袁沭怀,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心声集》,方成,2006年编印;《一个人的村庄》,孙陈周,中国文联出版社;《沭阳民间文学》,葛攀农、李公平主编,2000年印;《云水轩吟稿》,徐味,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四影》,白夜;《灯光花影》,孙士英,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京华随笔》,姜修惠,长征出版社2003年版;《岁月留痕》,姜修惠,解放军出版社2010年版;《快活谷散笔》,蓬生,中国工人出版社1998年版;《群星璀璨——苏北散文征文选》,任全良,中国文联出版社2011年版;《时代气息》,陈德超,北京燕山出版社2012年版;《碎时光的余温》,蓬生,香港华文作家出版社2014年版;《往事亲事》,魏从浩,香港银河出版社2000年版;《相见不如怀念》,池墨,北京燕山出版社2014年版;《心境如画》,任全良,科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心中洒满阳光》,吕述谡,中国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月满沭河》,吕述谡,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云落清秋》,霍云,中国文联出版社,2014年版;《在春天等你》,胡玲玲,周边国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

以“沭阳”为篇名检索知网,出现2 600余条结果,涉及历史、文博、民俗、语言等方面。但大多以新闻稿居多,学术性文章较少,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更为有限,有郝红艳在《汕头大学学报》、周宝银在《甘肃社会科学》、李鑫在《理论探索》上载有学术文章等。普通刊物的有:《老地名的价值与传承根性文化——以沭阳为例》(《齐齐哈尔师专学报》,2016年 1期,杨鹤高);《〈连心桥〉故事梗概》(《剧影月报》2006年3期,杨鹤高);《沭阳文化遗址的保护与利用》(2011年博物馆学会论文集,周宝银);《探索县域生态博物馆建设之路——以沭阳花木生态博物馆为例》(《晋中学院学报》2015年6期,周宝银);《沭阳乡镇地名的来源分类及文化内涵》(《连云港师专学报》2014年 3期,杨明);《沭阳音系及其演变》(《语言研究》1992年2期,侍建国(美));《沭阳方言入声现状考察》(《常熟理工学院学报(社科版)》,苏晓青,2011年 4期);《沭阳方言的构词研究》(《汕头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2期,郝红艳);《沭阳方言常用副词释例》(《语文学刊》,2010年2期,庄秋菊);《江苏沭阳方言的“待、搁、蹲”》(《方言》2015年 3期,郝红艳)等。

六、结语

本课题尽力收集各方面关于沭阳的文献,但因作者时间、能力所限,未能网尽。因历史原因,沭阳县文献资料并非全部冠以“沭阳”篇名,如《帝乡纪略》《淮安府志》《海州志》《淮阴文史资料》(系列)《海州地区事情概要》(9)《东海县志》《徐州八县抗战》等也涉及沭阳,本文不再赘述。

沭阳县文献资料种类繁多,门类齐全。笔者以“述而不作”理念整理此文,以资为研究沭阳文化者提供参考。但笔者在整理过程中,从不同视角看待沭阳文献及已有的研究成果。沭阳文献虽众,利用不足:缺乏理论性著作,高层次论著论文不够,至今沭阳历史未能显示其完整概貌,“县内民俗的准确定论”“人口来源的定性分析”等未结课题;县内文人与外界存在明显差距:境内文界成果多以小说、戏剧、散文等文学作品出现,当我们沉醉诗情画意之时,境外一些学者却以新一种眼光看待沭阳文化,1962年,即有美国学者侍建国研究沭阳语言,香港杨凯里教授以历史人类学视角,全方位、多角度来解剖沭阳,这些境外学者深入境内,注重考证,历数年以出成果。

当前,我们看到沭阳文献,如果仅仅把眼光放在沭阳或周边无疑是不科学的,在社会科学日益受重视的今天,沭阳文化研究所依据的文献应该扩展到正史(《尚书》《史记》《国语》《国史(各朝)》等),音像、口述、访谈、民间传说等综合采用;研究方法也应扩展到田野考察、综合交流等,把哲学思维、历史学考证、文学艺术、生物基因工程、化学探测等学科研究方法融入,才能更好地利用沭阳文献,提升沭阳文化。

注释

(1)张仲五,沭阳乡土志略,1973年版。

(2)张仲五,沭阳乡土志略,台北,1974年。

(3)《记住乡愁——老家沭阳》首发式,谢红梅副县长的讲话。

(4)参考《周氏族谱》《刘氏家谱》《徐氏家谱》等序言。

(5)《毛氏宗谱》(注诗堂),《宗谱二修》第3页。相似语句见《周氏宗谱》(爱莲堂)等。

(6)《刘氏家谱》(青黎堂)《序言》,第7页。相似语句见《徐氏宗谱》等。

(7)《陶氏家谱》,第 5页。

(8)主要反映沭阳程震泰及其家族。

(9)(日伪)海州商工会调查科,“《海州地区事情概要》”,1941年,把沭阳看作海州地区粮仓。

[1]唐传涛,周宝银.记住乡愁——老家沭阳[M].南京:江苏凤凰科技出版社,2016.

[2]丁治磐.重印沭阳县志序[M]//张奇抱,胡简敬.沭阳县志.台北:东英出版社,1978.

[3]张竟元.宿迁文献书目提要[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

[4]江翰,韦泽洋.穷途·序[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1.

[5]张竟元.宿迁文献书目提要[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沭阳县沭阳出版社
沭阳县开展联保联防联勤联控保安全活动
沭阳县扎实开展加油站安全风险集中治理
沭阳:以“侨”架“桥”,助力侨企创新创业
沭阳:一园三进士,深藏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我等待……
沭阳:企村联建走实乡村振兴之路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沭阳:引领智能纺织新潮流
沭阳县中医院“做负责任的医院”
传承与发展——记江苏省沭阳县中医院